技巧脊柱在体表的定位
- 格式:docx
- 大小:119.05 KB
- 文档页数:3
脊椎体表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脊柱得棘突与椎体得定位脊柱由7 个颈椎、12个胸椎、5 个腰椎、1 个骶椎、1个尾椎构成。
[在儿童就是5个骶椎、4 个尾椎构成。
脊柱得体表定位:为了确定病变得位置,首先应了解各椎骨体表标志。
从枕骨结节向下,第一个触及得就是第2 颈椎棘突;它与第2 颈椎椎体约在同一水平。
第7 颈椎棘突特别长,颈前屈时更为明显,故又称隆椎。
将双上肢垂于体侧,两肩胛冈内端连线通过第3 胸椎得棘突,棘突下缘约平第3、4 胸椎间隙。
两肩胛下角得连线、通过第7胸椎棘突,约平第8胸椎椎体、腰肌两侧可触及得最长得横突为第3 腰椎横突,同第3 腰椎椎体水平。
双侧髂嵴最高点得连线,一般通过第4腰椎椎体下部或第4 、5 椎体间隙。
双侧髂后上棘得连线,通过第5 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之间、ﻫ一、脊柱得棘突与椎体得定位ﻫ(一)棘突定位ﻫﻫ胸椎棘突定位ﻫﻫﻫ颈椎.胸椎、腰椎骨棘突定位ﻫ1、第7颈椎棘突就是颈椎棘突最隆起得一个、当低头时,在项部下方正中线上最突出得一个,能随摇头而左右摇动,而其下方得第1胸椎棘突则完全不动,可资区别。
ﻫﻫ第七颈椎棘突ﻫ2、第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侧端平齐、ﻫ3.第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平齐、4.第12胸椎棘突在第12肋肋角距后正中线5厘米处。
5.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 与髂嵴最高点平齐。
ﻫ6。
第5腰椎棘突与髂结节平齐。
为菱形窝得上点。
肥胖者为一凹窝,为下背部正中沟得终点。
7、第2骶椎棘突与髂后上棘平齐、为蛛网膜下腔得终点。
ﻫ8。
第3骶椎棘突与髂后下棘平齐、9.骶尾关节在臀裂得上端。
为菱形窝得下点。
ﻫ10.尾骨尖在肛门得后上方,正常有一凹窝、(二)椎体定位(以成年人立正姿势为标准)ﻫ椎体得定位有两种方法:ﻫ1。
以棘突定椎体得位置颈椎、上位胸椎与腰椎得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中、下位胸椎棘突与下一位椎体得下缘平齐。
(1)下胸部得棘突与下一个椎体得中部平齐;(2)腰椎棘突与同位椎体平齐。
2.从躯干前部体表标志定椎体位置:ﻫﻫﻫﻫ(1)下颌角平齐第2颈椎体;(2)舌骨平齐颈3~4椎间隙;ﻫ(3)环状软骨平齐颈6椎体;ﻫ(4)胸骨上切迹平齐胸2椎体;(5)剑突平齐胸9椎体;(6)季肋下缘平面与腰3椎体等高;ﻫ(7)脐平齐腰3~4椎间隙。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 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脊柱体表定位标志口诀脊柱体表定位标志口诀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表面特定的标志物,辅助医生或者护士在进行一些诊疗技术, 诸如采血, 注射, 穴位定位, 填写病历等过程中, 能够准确地找到脊柱的特定位置。
在医学中, 脊柱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它是人体形态的中心和支柱, 所以我们必须要非常清楚脊柱的结构和位置。
在进行诊疗和治疗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口诀来快速准确地定位脊柱, 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个最基本的口诀:“头靠脊柱,卒带眉心,七颈过项,十二肋两边,骶骨指头下,尾骨处竖一个粉。
”这个口诀基本上包含了我们需要了解的正常人体脊柱的定位标志:头部,脖子,胸部,腰部,骶部,尾部。
接下来,我们会逐步介绍每个部分的定位标志。
头部:头靠脊柱。
在头颈交界的位置,有一个明显的硬结,就是第一颈椎(C1)椎体,也称为寰枢椎。
这里是舌骨两侧深入按压即可触摸到。
脖子:卒带眉心。
颅顶中央上方有一个微突,这个点就是会压迫在眉心中央部位,正好是第三颈椎(C3)的横突,也是后项肌肉两侧的分离点。
胸部:七颈过项,十二肋两边。
我们用食指“七椎突”方向,过肩部向下摸,能摸到锁骨下缘处,那个位置就是第七颈椎(T7)横突。
从这里向两侧摸,第一根肋骨通常位于第七颈椎横突的水平线上,最后一根肋骨位于第十二胸椎(T12)横突的水平线上。
腰部:骶骨指头下。
腰椎与骶骨之间有一条结实的韧带,称为骶韧带,用食指尖向下压在臀部中间就能感觉到这条韧带的上缘,这里就是第五腰椎(L5)的横突。
自此向下压迫两侧下降16厘米即到骶骨上端。
骶部:尾骨处竖一个粉。
尾骨,亦称尾椎或直肠骨,是构成人类骨盆的性骨之一。
在骶骨的下部,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凹陷,这个位置就是尾骨。
综上所述, 脊柱体表定位标志口诀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地找到人体体表的各个脊椎的特定位置,有助于提高医疗和治疗的的准确性和效率,使治疗过程更加安全和稳妥。
当然,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脊柱手术的定位方法(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四川德阳618000)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个部分,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骶椎基本融合在一起,尾椎退化,所以人体脊柱中承受最大部分功能的是颈椎、胸椎及腰椎。
人体脊柱都有相应的生理弯曲曲度,颈椎、腰椎向前,胸椎向后,当曲度变直时,人们的脊柱就会出现疼痛现象,严重时需要做脊柱手术。
脊柱手术中,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定位需要进行手术的节段,节段定位错误极易造成漏切、误切的情况,增加手术难度同时有可能会破坏掉正常的组织结构,导致二次手术的进行,使患者遭受更多痛苦。
为了准确定位,提高脊柱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医生们研究出了许多脊柱节段定位的方法,以减少定位失误情况的发生。
一体表固定标志定位法体表固定标志定位法是通过人体体表骨性标志来进行定位的方法。
主要包括触摸法和比移法,方便快捷,相对准确。
1.触摸法:医生通过触摸脊柱各结构来对病变位置进行定位。
包括棘突、横突、关节突及椎体的触摸定位。
棘突的触摸定位:⑴颈椎各棘突位置的确定通过触摸枕外粗隆、C2、C7棘突确定,枕外粗隆粗大,下有凹陷,凹陷下较大且末端分叉的骨突为C2棘突,C7棘突则在低头时触摸项背交界处隆起即可得;⑵确定胸椎棘突时让患者站直,双臂自然下垂,两肩胛冈内侧连线,定T3棘突,两肩胛骨下角连线定T7棘突;⑶腰椎棘突常利用双侧髂嵴最高点定位,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上可触摸确定L4棘突、L4.5棘间,再通过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便可确定其他棘突。
横突的触摸定位:⑴颈椎横突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摸,自乳突尖开始,每隔1.0-1.5cm,定一个横突;⑵胸椎横突触摸不易定位;⑶腰椎横突中先确定最易触摸的L3横突,便可确定L2及L4横突,L3横突可通过尽力张开拇指、食指,在患者腰肋处用食指桡侧贴近肋弓,拇指尖处便为L3横突,L5横突在髂后上棘上方。
关节突的触摸定位可通过用力按压棘突两侧,触摸到串珠状骨性隆起即是。
体表定位学从体表定位对针刀医学的临床治疗操作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针刀治疗是一种闭合性手术,要有效地避开刀下的神经血管和其他重要脏器,都必须对进针点以内的解剖结构有明确的了解,体表定位学就是为了解决针刀医学临床上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
在过去的解剖学文献中已有很多类似于体表定位学的描述,而仅仅是没有明确地将其概念化和系统化而已,因而就没有形成解剖学的专门学科。
因本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针刀医学的基本原理,因此不能用很大篇幅来将体表定位学的所有内容都叙述出来,仅能阐述其部分内容,并明确体表定位学的范围和含义,关于体表定位学的全部内容,将另有专著。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张戈一、头颈部眶下孔的体表定位:位于眶下缘中点以下,相当于鼻尖至眼外角连线的中点。
颏孔的体表定位:位于下颌骨体的外侧面,正对下颌第一、二前磨牙间的下方。
面动脉的体表定位:下颌骨下缘和咬肌前缘的相交点为面动脉进入面部的起点,在此处可扪及搏动,先从此点引线至口角外侧约1cm处,再将引线引至内眦。
由眼外眦向下做一垂线,再自鼻翼下缘外侧与口角分别向外侧引上、下二条水平线与上一垂线相交,此两条水平线可将面动脉分为三段:口角水平线以下为面动脉第一段;在上、下两水平线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二段;上水平线至内眦间的一段为面动脉第三段。
腮腺导管的体表定位:位于颧弓下方约1cm处,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的连线的中1/3段。
颞浅动脉的体表定位:是颈外动脉终支之一,起自外耳道前下方平下颌角的后方处,自腮腺上缘穿出后,于颞下颌关节与外耳道间垂直上行,至眶上缘平面以上,继而分为额、顶两支。
面神经的体表定位:在头转向对侧时,取四点:鼓乳切迹点、下颌支后缘上3/5及下2/5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1/3与下2/3的交点、下颌支后缘上2/3与下1/3的交点,作三条线:①第一、二点连线的上半部为面神经干的体表投影,此线的中点为面神经干分叉处的定位点;②自①线的中点至第三点的连线表示面神经颞面干的投影线;③自①线中点至第四点的连线表示颈面干的投影线。
[技巧]脊柱在体表的定位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侧面和背面观: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棘突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技巧脊柱在体表的定位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技巧]脊柱在体表的定位
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
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
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
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
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
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
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
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侧面和背面观:
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
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
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
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
------------------------------------------------
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
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棘突
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
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
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
任何人也可摸清。
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
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
也可准确抹清。
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
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
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
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
应注意鉴别。
(2)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
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
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T6、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即为一个横突(2)胸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不易触摸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L3横突:最易触摸。
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2014/5/16
整理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