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艺术与宗教PPT(共70页)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4
略谈宗教艺术与宗教传播作为历时最为久远,分布最为普遍,影响最为深广的人类文明现象之一,宗教与人的世界紧密相联。
宗教渗透到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导致了宗教文化的诞生,宗教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宗教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与艺术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宗教属于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铃木大拙《禅和日本文化》中说:“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艺术生命,往往脱胎于宗教形式中,有时,宗教借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使美学由艺术走向宗教。
有时,艺术借助宗教形式走向美学。
” “无论什么样的艺术,都存在着它自身的神秘,存在着精神的韵律,也就是存在着日本人所谓的‘妙’。
”黑格尔《美学》中说:“艺术到了最高阶段是与宗教直接相联系的。
”在中外艺术史上,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是以宗教艺术为主导,在人类艺术宝库中,相当一部分的稀世珍宝与宗教有关。
宗教艺术是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着特定含义的,是宗教与艺术的融合体,与世俗艺术是有根本区别的。
世俗艺术着重反映世俗生活,宗教艺术则以宗教为指导思想,着重从宗教中寻找艺术表现的根据,致力于生动地表现宗教的教义和精神,把发展和传播宗教的教义和精神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各种宗教的教义和精神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各种宗教的传播也必然导致各地区民族艺术的交流,从而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许多世俗艺术,不仅直接取材于宗教经典和传说,而且还从宗教艺术的传世名作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营养。
如我国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说:“艺术从宗教中获得深厚的热情的灌溉。
艺术与宗教携手了数千年,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也是基于伟大的宗教热情。
”宗教的发展与广泛传播,宗教艺术的支持十分重要。
黑格尔《美学》中说:“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象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⑸艺术由于其具体,生动与形象的特点,常常能将许多深奥的宗教思想,转化为广大普通群众都能领会与感受得到的形式,并通过艺术渲染使宗教特有的神圣、肃穆等性质表现出来,因此,世界上几大宗教,都利用艺术来传播和发展,影响广大群众与信徒,于是便产生了宗教艺术。
艺术的宗教与宗教的艺术(讲座文稿)艺术的宗教与宗教的艺术(讲座文稿)本文系根据在广东一高校讲座录音整理而成:艺术的宗教与宗教的艺术朱中原宗教和艺术本身是难以分家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艺术,其起源都与神祗崇拜密不可分,而神祗崇拜即是宗教的肇始。
只不过,神祗崇拜更多指向神灵,而宗教更多指向人类心灵的自身,但二者之间并不截然相分。
艺术和宗教,都是人类对自身进行心灵与精神控制的一种手段。
只不过,宗教更具有劝说性甚至是强制性,而艺术则具有教化与伦理色彩。
但艺术更重要的是其审美功能和愉悦功能。
当然,中国的古典艺术更注重其教化功能、伦理功能和审美功能,晚近的艺术,尤其是社会转轨时期和变革时期的艺术,更突出其号召功能和批判功能,而当下的艺术则更注重其愉悦功能,但这种愉悦,乃是低级趣味,说白了就是低俗的娱乐,丧失了其庄严性。
我之所以做这个题目,乃是缘于当下艺术之宗教性品格的匮乏,而徒具娱乐性。
当下中国,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娱乐的泛滥,消解了艺术的神圣性和庄重性。
过去的艺术,过于突出其教化功能和伦理色彩,而今天正好相反。
但是我并不在于泛泛地讨论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而是从艺术发生学和美术考古学角度,由实物型的文化遗迹和艺术文本出发,考察原典艺术的宗教情怀,从而为当下艺术创作提供一种历史性的反思。
从本质上讲,真正的艺术应当具有包容性,不具有排他性。
原典的宗教也应当是具有包容性和超越性的。
怎么理解呢?所谓包容性和超越性,是指宗教应当超越国家、民族、政权和地缘。
这一点与艺术可谓本质相同,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但事实上,正如艺术一样,现实中的宗教并不能做到完全的超越性和包容性,而是大部分都受制于政治力量的裹挟。
这在东方国家尤其如此。
佛教的兴盛和佛教的衰落几乎都直接与统治者有关,印度佛教的大量传布,乃是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王阿育王在残酷的战争及政治斗争中的幡然悔悟,并在他倡导之下,大兴佛教。
中国历史上佛教与道教的几起几落,也都直接与统治者有关。
艺术与宗教宗教元素在艺术中的表达艺术与宗教:宗教元素在艺术中的表达艺术和宗教是人类文化中两个重要的领域,它们在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和激发精神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宗教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表达,既能增加作品的内涵与深度,也能引起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第一部分:宗教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艺术和宗教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
在古代,人们通过艺术作品来崇拜神灵、祈祷和表达对神圣的敬仰。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和壁画中描绘了法老和神明的形象,展现了古埃及宗教信仰的深厚。
第二部分:宗教元素在绘画艺术中的体现绘画是艺术表达中最直观和具象的方式之一,宗教元素在绘画艺术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常常以神明、圣徒、宗教仪式和神圣场所等为题材,并通过绘画元素如色彩、构图、线条和表现手法等来传达宗教的精神内涵。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通过绘画技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地展示了耶稣与门徒在最后晚餐上的场景,以及耶稣为信徒洗脚的宗教仪式。
第三部分:宗教元素在雕塑艺术中的体现雕塑艺术是将庄重和立体的宗教意象通过具体的材料和形体来呈现出来,给人一种强烈的宗教氛围和触感。
在古代宗教中,雕塑艺术常常被用来描绘神明和宗教领袖的形象,以供人们崇拜和祭祀。
例如,古希腊的佩拉普宛斯神庙中的雅典娜雕像,以及印度的吠陀时代的雕塑作品中的印度教神祇,都是宗教元素在雕塑艺术中的典型体现。
第四部分:宗教元素在建筑艺术中的体现建筑艺术是将宗教教义和信仰体系通过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来呈现的艺术形式。
宗教建筑往往以宏伟和庄严的方式表达宗教的力量和崇高。
例如,天主教堂的尖塔和拱顶以及伊斯兰教清真寺的穹顶和尖塔等,都是宗教元素在建筑艺术中的鲜明特征。
第五部分:宗教元素在音乐艺术中的体现音乐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艺术形式,宗教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歌词等元素来表达信仰和宗教情感。
宗教音乐常常以崇拜和祈祷为主题,使听众在宗教仪式中得到精神的慰藉与超脱。
简谈艺术与宗教宗教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艺术无疑是宗教与艺术区分及联系的枢纽。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
本文评析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宗教艺术的形成。
并根据敦煌学的理论探讨和敦煌文献的评述,以敦煌壁画为例看宗教艺术的基本演变规律。
标签:宗教;艺术;宗教艺术一、基本概念(一)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生产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结合体。
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质和涵养,也能够拓展人的精神生活的广度。
艺术家们凭借客观存在的物质,运用一些创造手法来创造艺术。
艺术用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去感染受众,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美的思想。
(二)什么是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是认为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者实体,该神秘力量或者实体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东西是不存在的,非常神秘的。
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和艺术正好相反,它采取“ 出世”消极态度,寄托希望于“来世” 和“ 天国” 。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反复指出过的它“ 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
”从艺术的现实性和宗教的虚幻性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然而,由于两者都能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弥补纯理性科学的不足,两者也有相同之处。
(三)什么是宗教艺術宗教艺术是宗教与艺术区分及联系的枢纽。
那什么是宗教艺术呢?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
它是宗教的观念、情感、精神、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在宗教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宗教艺术也随宗教的发展而发展,在其表现形式上显示出不同的面貌,从原始社会起人们给一切不可能理解的现象加上了神灵的色彩,一切生产活动也与原始崇拜仪式相联系。
艺术与宗教宗教艺术的表达与意义艺术与宗教:宗教艺术的表达与意义艺术折射出人类的情感、信仰和文化。
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也经常通过艺术来表达和传播。
宗教艺术作为宗教信仰与艺术形式的交融,既承载着个人对神圣的追求,也展现着社会的文化价值。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宗教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宗教艺术的表达方式与意义。
一、艺术在宗教中的角色艺术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形式,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宗教的内涵。
艺术为宗教提供了展示和传播的媒介,通过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形式,宗教可以更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艺术作为宗教信仰的表达方式,帮助人们凝聚信仰,强化对神圣的敬畏。
比如,在基督教中,教堂的建筑被赋予了独特的宗教象征意义,通过雄伟的建筑和精美的艺术装饰,人们能够沉浸于一种特殊的宗教氛围中,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和力量。
其次,艺术还可以帮助宗教故事和教义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
绘画和雕塑常常被用来描绘宗教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佛教艺术中的佛像和壁画可以传达佛陀的教诲和智慧,让人们对佛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艺术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宗教情感和热情。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常常被运用在宗教仪式和礼拜中,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引发信徒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信仰的体验和理解。
音乐的力量可以使信徒更加投入到宗教活动中,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和安慰。
二、宗教艺术的表达方式宗教艺术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观众的关注。
不同宗教的艺术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试图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宗教的意义和价值。
1. 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宗教艺术中最为显著和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
各大宗教都有属于自己的宗教建筑,这些建筑以其雄伟和壮丽的形象成为宗教文化的象征。
例如,基督教的大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和佛教的寺庙等都展示了不同宗教信仰中对于神圣之地追求的共同点。
2. 绘画与雕塑绘画与雕塑是宗教故事和神圣形象的主要呈现方式。
简谈艺术与宗教作者:钱红红来源:《好日子(中旬)》2017年第09期摘要:宗教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艺术无疑是宗教与艺术区分及联系的枢纽。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
本文评析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宗教艺术的形成。
并根据敦煌学的理论探讨和敦煌文献的评述,以敦煌壁画为例看宗教艺术的基本演变规律。
关键词:宗教;艺术;宗教艺术一、基本概念(一)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生产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结合体。
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质和涵养,也能够拓展人的精神生活的广度。
艺术家们凭借客观存在的物质,运用一些创造手法来创造艺术。
艺术用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去感染受众,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美的思想。
(二)什么是宗教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是认为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者实体,该神秘力量或者实体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东西是不存在的,非常神秘的。
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和艺术正好相反,它采取“ 出世”消极态度,寄托希望于“来世” 和“ 天国” 。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反复指出过的它“ 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
”从艺术的现实性和宗教的虚幻性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然而,由于两者都能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弥补纯理性科学的不足,两者也有相同之处。
(三)什么是宗教艺術宗教艺术是宗教与艺术区分及联系的枢纽。
那什么是宗教艺术呢?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
论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主持1班孙皓冉101502115在论述两者关系之前,首先认识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宗教。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征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
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
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现实世界在人们意识里的反映,是异常复杂的现象。
它一方面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醉如狂地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希腊的神话,希腊的泛神论,广义说也是一种宗教,不过它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相比,较少钳制人民的意识。
艺术与宗教在原始艺术中就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歌舞、表演、雕刻、岩画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审美只是一种次要的功能。
艺术与宗教确有相通之处,这就是能激发人的内心的强烈情感。
现代西方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宗教和艺术都是人类深邃的情感启示。
”“在巫术和宗教两种仪式中,人们都必须诉诸最有效和最有力的方法,以造成强烈的情感经验。
艺术的创造,正是产生这种强烈的情感经验的文化活动。
”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
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我国从魏晋开始佛教盛行一时,北魏和南梁先后正式定佛教为国教。
佛教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后产生出中国的禅宗而走向衰亡。
我国的宗教艺术也可以称之为石窟艺术,随着不同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艺术与宗教工设092 陈亮(200910052)自古以来,宗教活动都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文明的进步,宗教也在伴这文明的日益发达而壮大。
可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宗教亦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宗教艺术艺术的的大范围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也就是从一定意义上讲(或范围)艺术起源于宗教活动。
宗教艺术的起源无疑是宗教活动的产物,也是宗教活动的需要,追寻到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时候。
那是原始人对自然的抵抗力和改造能力太渺小,若要继续存活,就必须有精神的支柱,也由此出现了祭天.祭神等宗教活动的诞生。
由于他们的认识都以为上天是主宰他们的力量,认为用宗教活动的形势来希望自己能得到上天的怜悯与护佑,所以宗教艺术的起源到发展都,在到宗教活动成为人们丰富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离不开宗教活动的进行。
到后来,不止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的这一方面,中得到起源。
更因为在以后的统治者的统治过程中把宗教活动作为一种统治工具。
他们认为若要宗教能发展就必须对宗教进行弘,而弘扬宗教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推崇宗教艺术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在这种种原因的要求或需要下,宗教艺术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它们的存在只是生活和.生存的需要,更是人生命意义的需求。
宗教艺术的发展必须在宗教活动中得到发展;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宗教活动存在的地方就有宗教艺术的发展。
生活的进步推动着宗教活动的逐步发展,而宗教艺术也从中得到发扬和传播,上个观点中提到宗教被统治者用来统治国民的一种工具,举个例来说吧,西方的教皇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它们依靠着宗教来维护自己的黑暗统治。
无论在什么样的区域都在不等的程度上接受宗教活动的影响,一个传教士的传播就肯定有宗教意识的存在,有意识的存在就肯定有宗教活动的萌芽。
举个例来说吧!在中国汉代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同样佛教艺术也传入中国,在唐朝统治者的倡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绘画.雕塑等活动等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
浅谈艺术与宗教摘要: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宗教有着密切,且互相渗透的关系。
艺术的本身就是要以人工对天主的无限美善,作某种程度的表达,其越能别无目的,纯粹的为其精神满足而进行的创作,其本身所折射出的艺术感才更能让人为之折服。
关键词:艺术;宗教;区别;联系宗教与艺术关系问题,是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多持否定态度,甚至把宗教和艺术看成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意识形态,否定它们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
如果把宗教与艺术,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公正地看,就不难发现,宗教和艺术之间,具有许多内在的同一性。
宗教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即是它们联姻的产物。
探讨宗教和艺术的关系,不仅可以正确认识宗教艺术遗产和现今的宗教艺术,对探讨宗教和艺术这两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宗教与艺术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起源上讲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摇篮艺术与宗教,在起源中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巫术活动或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审美活动。
原始人对巫术和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洞穴壁画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艺术,其内容大多为动物形象。
这些壁画,或者画在悬崖峭壁的凹处,或者画在岩石的缝隙中。
在人的足迹难以达到的地方作画,显然不是为了审美目的,而是原始人巫术观念所致。
其创作的心理动机,如鲁迅先生所说:原始人“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也就是说,原始人作画,带有一定的实用或功利目的,他们描绘动物,是用某种巫术“禁咒”野兽,以求狩猎成功的实践活动。
原始舞蹈的产生,也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联系,它是原始人的宗教信仰和表达宗教情感的重要形式。
恩格斯曾指出:原始舞蹈是“一切宗教祭典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揭示了原始歌舞与原始宗教之间的关系。
浅谈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浅谈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摘要:从发生学上讲宗教与艺术有着历史和内在的深刻渊源,从宗教的外在形态看,宗教中都充斥着艺术与美,宗教音乐﹑宗教建筑﹑宗教器物和宗教舞蹈等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宗教有着携手前行、欲言又止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艺术宗教关系一、历史途中的携手前行宗白华说过:“文学艺术和宗教携手数千年,世界最伟大的建筑雕塑和音乐多是宗教的,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也是基于伟大的宗教热情,《神曲》代表着中古的基督教“浮士德”代表着近代人生的信仰”,艺术与宗教作为文化中最亲密的伙伴从历史上和发生学上都紧密相连。
艺术用具象的表现方式使抽象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得以表达,宗教用其丰富的而又多样的题材为艺术提供素材。
艺术情感最终表达了人的自由和生命的思考,带着作家美好的愿望表现作品的内在号召力,宗教情感由于受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常带有约束性,但是无论是艺术还是宗教,它们的情感都带有相互交织性。
在人类早期文明中,艺术与宗教并不独立而行。
原始时期的艺术如图腾﹑巫术及神话都是艺术与宗教的融合体。
人类把自己对自然的恐惧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带着浓厚的宗教情感用艺术的形式展示出来,此时的艺术与宗教是糅合在一起的,黑格尔美学中早就指出:“意识的感性形式对于人类是最早的,所以最早阶段的宗教是一种艺术及其感性表现的宗教。
”艺术和宗教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在其产生早期便通脉相连,原始图腾便是其意识产生的过程。
约翰朗格在《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与旅行》中指出:“图腾是原始人宗教性的迷信,是每个氏族成员的安全,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图腾大多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图腾艺术实质上是原始宗教的一种,弗雷译在《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中认为艺术起源与巫术。
原始早期文明下支撑和丰满艺术的是原始人的宗教,在不成熟的文明下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宗教与艺术合二为一共同开创了早期文明的精神家园。
伴随着文明的成熟,艺术与宗教相互影响,并都在文化的影响下带给人类无限的精神价值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尼采曾说:“宗教消退之外,艺术就抬头,它吸收了宗教所生的大量情感和情绪,置于自己的心头,使自己变得深邃,更有灵气,从而能够传达升华和感悟,……无论何处,只要在人类的奋斗中觉察一种高级的阴郁色彩,便可推之,这里滞留着灵魂的不安,焚香的烟雾和教堂的阴影。
艺术和宗教字体:小字大字2010-10-26 17:28:39 来源:好心情原创文学伟大卓越的艺术都是伟大宗教思想的催生品,在璀璨夺目的历史长河被赋予无穷的价值,艺术家的心灵视野在上帝的国度被无限地拓展。
在人类的潜意识里,习惯于把艺术和宗教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
其实,从两者的内涵思想及精神来看,艺术和宗教是和谐的统一。
宗教和艺术一直在人类历史上行进着相同的道路,展显着同样的风景,述说着人类共同的心灵渴望。
艺术是宗教精神的一个支流,抑或是一个翻版。
艺术是人性的光芒,艺术是对灵性的复苏、对爱的召唤。
艺术的出发点和目的是祝福、拯救、希望、包容、仁爱……的精神,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真善美的特质可以拨动人的情弦,愉悦和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审美理想,这一切都与宗教思想完全吻合。
艺术作品反映出来的是艺术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距离,真正伟大的艺术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零距离的交融,即所谓的天人合一,“天”就是指神、指上帝。
所谓艺术境界之分就是艺术作品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距离之分。
艺术作品的完美与缺陷都是以艺术作品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距离来度量的。
艺术是真善美的体现,伟大的艺术是大真、大善、大美的结晶,上帝是真善美的源头,也是真善美的终极。
上帝是人类的本体,人类是上帝的复制品,追求艺术的人们,只有将心灵走样的自己完全归正,与本体合二为一,才能踏上真正的艺术之路。
伟大的艺术带给人类的安慰,如同上帝的爱突然降临,让人类的心灵沐浴在人性的光芒和无边无际的爱里;伟大的艺术带给人类的震撼,如同闪电的光芒击打着黑暗,令人颤栗,令人惊叹;伟大的艺术对人类的救赎,如同上帝之手瞬间握住了堕落的亚当,令人类窥见了自己的罪性和羞耻,回归到最初的伊甸园里。
不难看出,艺术是宗教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与神性有一定距离的艺术,都是夹生的艺术。
真正有造诣,高境界的艺术家所创造出的艺术品是神性无声无息的呼吸。
大自然是上帝的杰作,也是最伟大的艺术品,大自然无时不在述说穹苍的奥妙,无时不在展显着上帝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