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24的砖砌墙怎么算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砌墙成本怎么计算公式的砌墙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工程,它不仅需要砖瓦等材料,还需要考虑人工费用、设备费用等因素。
因此,对砌墙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析砌墙成本的计算公式,并且介绍一些影响砌墙成本的因素。
砌墙成本的计算公式。
砌墙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材料成本,另一部分是人工费用和设备费用。
1.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砌墙所需的材料包括砖瓦、水泥、砂浆等。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材料成本 = 砖瓦单价×砖瓦用量 + 水泥单价×水泥用量 + 砂浆单价×砂浆用量。
其中,砖瓦单价、水泥单价和砂浆单价是指每单位材料的价格,砖瓦用量、水泥用量和砂浆用量是指砌墙所需的材料数量。
2. 人工费用和设备费用的计算公式。
砌墙的施工需要考虑到人工费用和设备费用,这部分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人工费用 = 砌墙面积×人工单价。
设备费用 = 砌墙面积×设备单价。
其中,砌墙面积是指砌墙的实际施工面积,人工单价和设备单价是指每单位面积的人工费用和设备费用。
综合计算公式。
综合以上两部分成本,砌墙的总成本可以表示为:砌墙总成本 = 材料成本 + 人工费用 + 设备费用。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以上的计算公式,对砌墙的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
影响砌墙成本的因素。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砌墙的成本,包括以下几点:1. 材料选择,不同的砖瓦、水泥和砂浆的价格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成本因素。
2. 施工难度,砌墙的施工难度会影响到人工费用和设备费用,例如施工环境复杂、需要使用高空作业设备等都会增加成本。
3. 工期要求,如果工期紧张,需要加班或者增加施工人员,这也会增加成本。
4.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和人工费用都有所不同,这也会对砌墙成本产生影响。
5. 管理费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费用也需要考虑在内,包括施工监理、材料运输等费用。
墙体垒砖块数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墙体垒砖是非常常见的一项工作。
在进行墙体垒砖时,需要计算所需的砖块数量,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掌握墙体垒砖块数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墙体垒砖块数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准确地估算所需的砖块数量,从而节约材料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墙体垒砖块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墙体垒砖块数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考虑,墙体的面积和砖块的尺寸。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墙体的面积。
墙体的面积可以通过墙体的长度和高度来计算,公式为,墙体面积 = 长度×高度。
在实际施工中,墙体的长度和高度通常以米为单位进行计量。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砖块的尺寸。
砖块的尺寸通常以标准尺寸来计算,例如常见的砖块尺寸为240mm×115mm×53mm。
在计算砖块数量时,我们需要将墙体面积除以砖块的实际有效面积,即可得到所需的砖块数量。
公式为,所需砖块数量= 墙体面积 / 砖块有效面积。
在计算砖块数量时,需要将墙体面积和砖块的尺寸都转换为相同的单位,通常是平方米或平方厘米。
除了考虑墙体面积和砖块尺寸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浪损和破损。
通常情况下,施工中会有一定比例的浪损和破损,因此在计算砖块数量时,需要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材料不足的情况。
在实际施工中,墙体垒砖块数计算公式是非常实用的工具。
通过合理地应用这一公式,施工人员可以准确地估算所需的砖块数量,从而避免材料浪费和施工延误的情况。
此外,墙体垒砖块数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对材料需求进行合理的预估,从而为施工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除了墙体垒砖块数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例如墙体结构、砖缝宽度、砌筑方式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砖块数量的计算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墙体垒砖块数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墙体垒砖块数计算公式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
24墙砖用量计算公式在建筑施工中,计算 24 墙砖的用量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要是算错了,那可就麻烦啦!下面我就来给您详细讲讲 24 墙砖用量的计算公式。
咱先来说说啥是 24 墙。
24 墙就是指厚度为 240mm 的墙体。
那怎么算它用多少砖呢?这就得用到一个公式啦。
假设我们要砌一堵长为 L 米,高为 H 米的 24 墙。
一块标准砖的尺寸通常是 240mm×115mm×53mm。
首先,我们要算出这堵墙的体积 V,V = L×0.24×H(单位:立方米)。
然后,再算出一块砖的体积 v,v = 0.24×0.115×0.053 ≈ 0.0014628(立方米)。
最后,砖的用量 N = V÷v 。
但是,这里要注意哦,实际砌墙的时候,会有灰缝,灰缝一般在10mm 左右。
所以,为了更准确,我们还要考虑灰缝的影响。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
有一次,我在一个工地帮忙,师傅让我算一下砌一堵长 5 米,高 3 米的 24 墙需要多少砖。
我按照上面的公式,先算出墙的体积 V = 5×0.24×3 = 3.6(立方米)。
一块砖的体积 v 约为0.0014628 立方米。
但考虑到灰缝,一块砖实际所占的体积要稍微大一点,我们就假设增加 10%,那一块砖实际所占体积约为 0.001609 立方米。
最后算出砖的用量N = 3.6÷0.001609 ≈ 2238 块。
算完后,我心里还挺得意,觉得自己算得挺准。
结果师傅过来看了看,说我算少了。
我当时就懵了,不知道哪儿错了。
师傅笑着指了指我的计算过程,说我没把损耗考虑进去。
砌墙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砖破损或者不合适,得有一定的损耗量。
一般来说,损耗量在5%左右。
所以,最终需要的砖量应该是2238×1.05 ≈ 2350 块。
经过那次,我可记住了,算砖用量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墙的体积和砖的体积,还要把灰缝、损耗都考虑进去,这样才能算得准,不然到时候砖不够或者买多了,那可都是麻烦事儿。
24墙砌墙方法
1、标准的砌法就是按照一顺一丁的方式,而所谓的24砖墙,也就是说它的宽度要达到240毫米。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墙砖,它的宽度达到115毫米,两块砖加起来能够达到230毫米,还有10毫米是抹灰的厚度,所以加起来能够达到240毫米,也称之为24墙。
2、如果采取的是一顺一丁的方式,有一层砌的是顺砖,还有一层砌的是丁砖,相互排列,交错来砌,这种砌法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缝隙,整体性非常强,搭接部分比较牢固。
3、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叫三顺一丁的砌法,也就是说采用顺砖,上下垂直的角度是错开的,而且顺砖与丁砖之间的垂直角度,能够错开有1/4的砖块。
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的经验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的经验公式在乡镇房屋建设中,砖混结构房屋多用标准砖砌筑,可通过以下经验公式计算出每立方米标准砖砌体的材料用量。
标准砖用量(块):A=8/(+灰缝厚)*K/砖墙厚砂浆净用量(M3):*A式中:(1)灰缝厚度、砖墙厚度的单位为米,计算时略去单位;(2)标准砖的尺寸及体积为长*宽* 厚=**=(M3)(3)K为不同厚度砖砌体的砖数,见表1;上述公式不适用于空斗墙。
通过上式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砖墙的砖和砂浆的净用量,见表2。
这个公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还应考虑材料的损耗,砖和砂浆可考虑1%损耗率。
计算出墙体体积以后,就可以算出砖和砂浆的用量。
砖用量=墙体体积*每立方米用砖量*(1+1%)(块)砂浆用量=墙体体积*每立方米砂浆净用量*(1+1%)(M3)表1砖砌体砖数表墙体类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二砖墙K值墙厚表2每立方米砖墙和砂浆的净用量墙体类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二砖墙A(块)552529522518B(M3)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30~33cm/m2(建筑面积)小高层11~12层住宅,钢筋55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35cm/m2(建筑面积)高层17~18层住宅,钢筋58~60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36cm/m2(建筑面积)高层30层住宅 H=94m,钢筋65~75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42~47cm/m2(建筑面积)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m钢筋65~70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38~42cm/m2(建筑面积)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之间以上数据以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统计砌墙用砖数量计算方法_砌墙用砖数量_砌墙用砖量计算请问在砌墙前通过怎样计算或估计所需要砖的数量?先计算所要砌的墙体体积,选择用的砖块规格,如果是240*115*53的标准砖,墙体宽是240的话,那每立方用砖量是1/**=529块,按1%的损耗算的话就是每立方用砖534块,总方量/534=总用量了。
砖砌实砌墙体工程量计算规则-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砖砌实砌墙体工程量计算规则1、计算方法及公式:应区分不同墙厚和砌筑砂浆种类以m3计算。
墙体体积=(墙体长度×墙体高度-门窗洞口面积)×墙厚-嵌入墙体内的钢筋砼柱、圈梁、过梁体积+砖垛、女儿墙等体积2、应扣除部分: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身的钢筋砼柱(如GZ)、梁(GL、QL等),钢筋砖过梁,暖气包壁龛等的体积。
不扣除部分:梁头,内外墙板头,檩木,垫木,木楞头,沿椽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的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每个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占体积。
不增加部分:凸出墙面的窗台虎头砖,压顶线,山墙泛水,烟囱根,门窗套,三皮砖以内的腰线和挑檐等体积;3、墙体长度的确定:外墙长度按外墙的中心线计算,内墙长度按内墙的净长线计算。
4、墙身高度的确定(1)、外墙墙身高度①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墙中心线屋面板底,如图1,无屋面板,算至椽子顶面。
②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如图3。
③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平板楼层者,应算至平板底面。
(2)、内墙墙身高度①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
见图4②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20mm。
见图5③有钢筋砼楼板隔层者,算至板底面。
有框架梁时,即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应算至框架梁底面。
(3)、内、外山墙墙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见图6。
女儿墙高度从外墙梁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框架结构填充墙工程量计算规则框架间砌体,以框架梁柱间的净空面积乘以厚度计算。
框架外表镶贴砖部分,应并入框架间砌体工程量内计算空花墙、空斗墙工程量计算规则空花墙按外形尺寸以m3计算,空花部分不扣除,空花墙外有实砌墙,其中的实砌部分以m3另行计算。
空斗墙按外形尺寸以m3计算。
砌墙规格及标准尺寸、18墙24墙37墙50红砖墙1、普通红砖的尺寸:24*12*5(普通粘土实心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
长宽厚之比为4:2:1,包括10mm灰缝)24墙只是一竖砖37墙是1竖+1横砖在+1cm的砖缝:24+12+150墙是二层24墙+2cm的砖缝墙的砌筑厚度是按半砖的倍数确定的,如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两砖墙等,相应的实际尺寸为115mm、240mm、365mm、490mm等,习惯上以它们的标志尺寸来称呼,如12墙、24墙、37墙、49墙,也可以采用3/4砖墙,实际厚度为178mm,通常称为18墙。
砖墙的组砌方式:尺寸为240mm×115mm×53mm的实心标准砖重量为1800~1900kg/m3 ,一立方米标准砖529块。
计算:1/(0.24*(0.115+0.01)*(0.053+0.01))=529(灰缝宽度按10mm考虑)2、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
1.1.1 砌块按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干密度,抗压强度和抗冻性分为优等品(A)、合格品(B)两个等级。
1.1.2 砌块按强度分为A1.0,A2.0,A2.5,A3.5,A5.0,A7.5,A10七个级别。
1.1.3 砌块按干密度分为B03,B04,B05,B06,B07,B08六个级别,1.2 规格1.2.1 常用规格尺寸为长度:600mm。
宽度:100、120、125、150、180、200、240、250、300mm。
高度:200、240、250、300mm。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计算公式:单位立方米120墙砖用量1/(0.12*0.12*0.6) 单位立方米180墙砖用量1/(0.18*0.12*0.6) 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0.24*0.12*0.6) 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0.37*0.12*0.6) 单位立方米490墙砖用量1/(0.49*0.12*0.6)。
砖墙计算公式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计算公式: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0.24*0.12*0.6)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0.37*0.12*0.6)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0.3—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0.33—0.35m3/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0.38—0.42m3/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
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的经验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的经验公式在乡镇房屋建设中,砖混结构房屋多用标准砖砌筑,可通过以下经验公式计算出每立方米标准砖砌体的材料用量。
标准砖用量(块):A=8/(+灰缝厚)*K/砖墙厚砂浆净用量(M3):*A式中:(1)灰缝厚度、砖墙厚度的单位为米,计算时略去单位;(2)标准砖的尺寸及体积为长*宽* 厚=**=(M3)(3)K为不同厚度砖砌体的砖数,见表1;上述公式不适用于空斗墙。
通过上式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砖墙的砖和砂浆的净用量,见表2。
这个公式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还应考虑材料的损耗,砖和砂浆可考虑1%损耗率。
计算出墙体体积以后,就可以算出砖和砂浆的用量。
砖用量=墙体体积*每立方米用砖量*(1+1%)(块)砂浆用量=墙体体积*每立方米砂浆净用量*(1+1%)(M3)表1砖砌体砖数表墙体类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二砖墙K值墙厚表2每立方米砖墙和砂浆的净用量墙体类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二砖墙A(块)552529522518B(M3)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30~33cm/m2(建筑面积)小高层11~12层住宅,钢筋55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35cm/m2(建筑面积)高层17~18层住宅,钢筋58~60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36cm/m2(建筑面积)高层30层住宅 H=94m,钢筋65~75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42~47cm/m2(建筑面积)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m钢筋65~70kg/m2折算厚度混凝土38~42cm/m2(建筑面积)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之间以上数据以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统计砌墙用砖数量计算方法_砌墙用砖数量_砌墙用砖量计算请问在砌墙前通过怎样计算或估计所需要砖的数量?先计算所要砌的墙体体积,选择用的砖块规格,如果是240*115*53的标准砖,墙体宽是240的话,那每立方用砖量是1/**=529块,按1%的损耗算的话就是每立方用砖534块,总方量/534=总用量了。
24墙的砌筑方法
24墙的砌筑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材料的选择有所变化,下面是一种常用的砌筑方法:
1.准备材料:墙砖、水泥、砂浆、水平仪、砖钳等。
2.确定墙体位置: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和定位,在地面上标出墙体的位置,并使用线,木板或其他工具标示出墙体的轮廓。
3.打基础:将墙体轮廓内的地面挖掉一定深度,然后打上水泥基础块,确保均匀、牢固。
4.砌墙:首先在基础的上方铺上一层水泥砂浆,然后将第一块墙砖放在砂浆上,用水平仪检查是否平直。
接着使用砖钳将第二块墙砖放在第一块墙砖上,同样检查水平度,并逐渐砌上整面墙。
5.砌筑墙体:通过重复以上步骤,一层一层地砌墙,保持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6.填缝:当墙体砌筑完成后,使用砂浆填充墙缝,确保墙面平整、牢固。
7.拆模:当砂浆完全干燥后,可以将木模板拆除,然后检查墙体是否牢固,修补细小缺陷。
8.后续工作:如果需要,可以对墙面进行涂料或其他装饰材料的涂抹,以达到最终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砌筑24墙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墙砖的规格和颜色,以及调整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大小,确保墙体的美观和稳固。
此外,如果对于砌筑技巧不熟悉,最好请专业的装修工人进行操作,以确保质量和安全。
1、先计算出砖墙的体积A2、如果砖为标准砖(240*115*53)的话:,每立方砖墙用砖量(块)为530块。
每立方砖墙用砖量=2k/砖墙厚*(0.24+灰缝宽)*(0.053+灰缝宽)k取值如下表1砖砌体砖数表墙体类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二砖墙K值0.5 1.0 1.5 2.0墙厚0.115 0.240 0.365 0.490只要是标准砖,不管是24墙,还是12墙、18墙、37墙算出来的结果都是每立方530块砖。
学过的预算书上就是这个公式要根据墙的厚度有些差别.下面按240墙算算.每块砖的实际体积是(240*115*53)=0.00146立方米,加砂浆的体积是(0.24)*{(0.053+灰缝0.01)}*{(0.115+灰缝0.01)}=0.00189立方米.那么每立方米墙体用砖是1/0.00189=529块.砂浆用量是1/0.00146=684块.684-529=155块*0.00146=0.226立方米(计算没考虑损耗)砖基础大放脚的计算:砖基础一般砌成大放脚形式的条形基础,其计算公式为:砖基础工程量=基础长度×墙基厚度×(基础高度+大放脚折加高度)式中基础长度——外墙基以外墙中心线长计算;内墙基以内墙基净长计算;墙基厚度——基础主墙身的厚度;基础高度——指室内地坪至基础底面距离。
砖基础大放脚的计算,在预算中采用,折加高度。
折加高度是依照对应的墙厚将放脚增加的断面面积折合成高度,其主要作用是简化基础大放脚工程量的计算,折加高度计算公式如下:折加高度=大放脚面积÷墙厚。
单位(m)。
如:砖基础柱基240×365:一解:第一层大放脚面积:0.49×0.365-0.365×.0.24=0.091m³第二层大放脚面积:0.615×0.49-0.365×.0.24=0.214m³第三层大放脚面积:0.74×0.615-0.365×.0.24=0.368m³大放脚体积=(0.091m³+0.214m³+0.368m³)×0.126=0.085m³。
标准24墙一平方多少块标准24墙是指采用砖砌的方式进行建筑墙体的一种标准。
在建筑施工中,常常会涉及到对墙体材料的计算和使用,而砖块数量的计算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标准24墙一平方需要多少块砖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标准24墙的定义。
标准24墙是指墙体厚度为24厘米的砖砌墙。
在实际施工中,砖块的规格通常为长宽高分别为24cm11.5cm5cm。
在计算砖块数量时,需要考虑到砖缝的存在,通常砖缝的宽度为1cm。
因此,实际砖块的有效宽度为10.5cm。
接下来,我们来计算标准24墙一平方需要多少块砖。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一块砖的有效面积。
假设一块砖的长度为24cm,宽度为5cm,那么一块砖的有效面积为24cm10.5cm=252平方厘米。
接着,我们需要计算出一平方墙面的面积。
假设墙面的高度为2.8米,长度为4米,那么墙面的面积为2.8m4m=11.2平方米。
接下来,我们将墙面的面积转换为平方厘米,即11.2平方米10000=112000平方厘米。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标准24墙一平方需要的砖块数量。
将墙面的面积112000平方厘米除以一块砖的有效面积252平方厘米,即112000/252=444.44块。
因为砖块数量必须为整数,所以我们需要向上取整,即一平方标准24墙需要445块砖。
除了计算标准24墙一平方需要的砖块数量,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砖缝的部分。
在实际施工中,砖缝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通常情况下,砖缝的宽度为1cm。
因此,在计算砖块数量时,需要考虑到砖缝的面积。
假设砖缝的宽度为1cm,那么每块砖的实际占地面积为252平方厘米-24平方厘米=228平方厘米。
接着,我们将墙面的面积112000平方厘米除以一块砖的实际占地面积228平方厘米,即112000/228=491.23块。
同样地,我们需要向上取整,即一平方标准24墙实际需要492块砖。
综上所述,标准24墙一平方需要约445块砖,考虑到砖缝的存在,实际需要约492块砖。
24墙的砌砖方法砌砖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砌砖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砌砖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砌砖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墙体的质量和美观程度。
本文将介绍24墙的砌砖方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1.材料准备在进行砌砖工作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主要包括水泥、砂子、砖头、水和木工工具等。
其中,水泥和砂子的比例为1:3,水需要在适量的情况下加入,以便于调制成砂浆。
砖头的选择要注意质量和规格,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2.基底处理在砌砖之前,需要对基底进行处理。
首先,要清理干净基底表面的灰尘和杂物,以便于砖头能够牢固地粘贴在基底上。
其次,要涂刷一层水泥浆,使基底表面湿润,以便于砂浆的附着。
3.砂浆搅拌将水泥和砂子按照1:3的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用木杆搅拌均匀,直至形成砂浆。
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泥和砂子的比例,以及水的用量,以免影响砂浆的质量。
4.砖头的砌法在进行砖头的砌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砖头要先涂上砂浆,再放置在基底上,以便于砖头与基底之间的紧密粘合。
(2)砖头的放置要注意水平和垂直方向,以确保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每一层砖头之间要留出一定的缝隙,以便于砂浆的填充和排气。
(4)每一层砖头要交错排列,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
(5)在砌砖过程中要不断检查墙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及时调整砖头的位置,以确保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5.墙体的抹灰在砖头砌好之后,需要对墙体进行抹灰。
抹灰的目的是填补砖头之间的缝隙,使墙体更加平整和美观。
抹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抹灰的砂浆要与砌砖的砂浆成分一致,以确保墙体的一致性。
(2)抹灰时要用刮板将砂浆均匀地涂抹在墙体上,并注意控制砂浆的厚度和平整度。
(3)抹灰完毕后,要用木板将墙面抹平,以确保墙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6.墙面的粉刷在墙面抹灰完毕后,需要进行粉刷工作。
粉刷的目的是美化墙面,增加墙体的美观程度。
粉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颜色和涂料,以符合房间的装修风格和个人喜好。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计算公式: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0.24*0.12*0.6)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0.37*0.12*0.6)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 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24墙实心砖墙施工实心砖墙是普通实心砖和砂浆砌筑而成。
砖墙的厚度有1/4砖(53毫米)、半砖(115毫米)、一砖(240毫米)、一砖半(365毫米)、二砖(490毫米)、二砖半(615毫米)等。
其施工工艺一般为:抄平放线→立皮数杆挂准线→砌砖。
1.抄平放线。
砌前应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按标准的水准点定出各层标高,并用水泥砂浆找平,定出墙身轴线,据此弹出纵横墙身边线,划出门窗洞口位置。
2,立皮数杆挂准线。
在墙转角处和每隔10~12米立皮数杆,其上标出砖的皮数和灰缝厚度及门窗洞、过梁、楼板等标高。
3.砌砖。
砌筑时宜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操作方法。
常用的组砌方法有:①一顺一丁,是一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全部丁砖相互间隔砌成,上下皮间竖缝都相互错开1/4砖长,见图4-17。
②梅花丁,又称沙包式、十字式。
梅花丁砌法是每皮中丁砖与顺砖相隔,上皮丁砖坐中于下皮顺砖,上下皮间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见图4-18。
③三顺一丁,是三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全部丁砖间隔砌成。
上下皮顺砖间竖缝错开眼2砖长;上下皮顺砖与丁砖间竖缝错开路4砖长,见图4-19。
④两平一侧,是两皮平砌砖与一皮侧砌的顺砖相隔砌成。
当墙厚为3/4砖时,平砌砖均为顺砖,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1/2砖长;当墙厚为11/4砖时,平砌砖用一顺一丁砌法,顺砖层与侧砌层之间竖缝相互错开路2砖长,丁砖层与侧砖层之间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见图4一朝。
⑤全顺,全部用顺砖砌成,上下皮间竖缝相互错开1/2砖长,见图4-21。
⑤全丁,全部用丁砖砌成,上下皮间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见图4-22。
⑦砖墙的转角砌法,为了使各皮间竖缝相互错开,砖墙的转角处,必须在外角处砌七分头砖(即3/4砖),当采用一顺一丁组砌时,七分头的顺面方向依次砌顺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
图4-23为一顺一丁砌一砖墙转角。
图4-24为一顺一丁砌一砖墙转角。
当采用梅花丁组砌时,在外角砌一块七分头砖,七分头砖的顺面相邻砌丁砖,丁面相邻砌顺砖。
1、先计算出砖墙的体积A
2、如果砖为标准砖(240*115*53)的话:,每立方砖墙用砖量(块)为530块。
每立方砖墙用砖量=2k/砖墙厚*(0.24+灰缝宽)*(0.053+灰缝宽)
k取值如下
表1砖砌体砖数表
墙体类别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二砖墙
K值0.5 1.0 1.5 2.0
墙厚0.115 0.240 0.365 0.490
只要是标准砖,不管是24墙,还是12墙、18墙、37墙算出来的结果都是每立方530块砖。
学过的预算书上就是这个公式
要根据墙的厚度有些差别.下面按240墙算算.每块砖的实际体积是
(240*115*53)=0.00146立方米,加砂浆的体积是(0.24)*{(0.053+灰缝
0.01)}*{(0.115+灰缝0.01)}=0.00189立方米.那么每立方米墙体用砖是
1/0.00189=529块.砂浆用量是1/0.00146=684块.684-529=155块
*0.00146=0.226立方米(计算没考虑损耗)
砖基础大放脚的计算:
砖基础一般砌成大放脚形式的条形基础,其计算公式为:
砖基础工程量=基础长度×墙基厚度×(基础高度+大放脚折加高度)
式中基础长度——外墙基以外墙中心线长计算;内墙基以内墙基净长计算;
墙基厚度——基础主墙身的厚度;
基础高度——指室内地坪至基础底面距离。
砖基础大放脚的计算,在预算中采用,折加高度。
折加高度是依照对应的墙厚将放脚增加的断面面积折合成高度,其主要作用是简化基础大放脚工程量的计算,折加高度计算公式如下:
折加高度=大放脚面积÷墙厚。
单位(m)。
如:砖基础柱基240×365:
一解:第一层大放脚面积:
0.49×0.365-0.365×.0.24=0.091m³
第二层大放脚面积:
0.615×0.49-0.365×.0.24=0.214m³
第三层大放脚面积:
0.74×0.615-0.365×.0.24=0.368m³
大放脚体积=(0.091m³+0.214m³+0.368m³)×0.126=0.085m³。
二解:V=n(n+1)ab[2÷3(2n+1)b+A+B]
=3×(3+1)×0.126m×0.0625×[2÷3×(2×3+1)×0.0625+0.365+.0.24]=0.0945×0.8966=0.085m³
式中:n——为放脚层数;
a、b——为毎层放脚的高、宽(凸出部份);
A、B ——为砖柱长、宽;
V——为砖柱四边大放脚体积
砌墙24的墙怎么算,砖的数量,水泥,沙子造价?急啊,谢谢我要砌15米长的围墙,普通红砖,砌24的墙,墙下
2010-11-30 13:25 jmkzhidao|分类:工程技术科学|浏览27134次
砌墙24的墙怎么算,砖的数量,水泥,沙子造价?急啊,谢谢
我要砌15米长的围墙,普通红砖240*115*53,砌24的墙,墙下打水泥基层;红砖0.4元/块,水泥480元/吨,钢筋5000元/吨左右的价格,以及普工80元/天,大工140元/天的情况, 要多少块砖,多少水泥、沙子、钢筋,如果安平方算的话,多少钱/平方;建筑队给我报了138元/平方;贵吗?谢谢
分享到:
2010-11-30 16:42 提问者采纳
答题闯关,过关即送礼!快来参加~
大哥,的围墙的高度没给,基础是按体积算,这个你可以自己计算一下,我帮你算了下做围墙的单位造价,用的是湖北省08定额
围墙(100M2)
单位单价数量小计
人工普工工日80 21.98 1758.4
技工工日140 26.76 3746.4
材料水泥混合砂浆M5.0 M3 176.9724 5.78 1022.900472
标准砖千块400 13.805 5522
水M3 2.12 2.76 5.8512
灰浆搅拌机200L 台班86.57 0.96 83.1072
12138.65887 元/100M2
水泥混合砂浆M5.0 单位单价数量小计
水泥32.5 kg 0.48 220 105.6
中粗砂M3 60 1.18 70.8
水M3 2.12 0.27 0.5724
176.9724
每100M2用水泥1271.6,用砂6.8204M3,砖13.805千块材料价格已经按照你的单价进行调整,造价121.39元/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