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法施工演示
- 格式:ppt
- 大小:585.00 KB
- 文档页数:10
圆形沉井施工工法1 前言沉井是修建深基础和地下深构筑物的主要基础类型和较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可在松软、不稳定、含水土层、人工填土、粘性土、砂土等地基中应用,并可减少对施工场地复杂、邻近有房屋、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的影响。
沉井的类型很多,具体类型根据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地下土质情况而定,使用沉井法施工减少了使用其他方法施工的费用及难度,我单位在南京城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中施工获得成功,从而积累了大口径沉井施工相关的经验。
2特点2.1能适用于任何地层,不受持力层起伏和地下水位高低的限制。
2.2转复杂的地下施工为地表施工,施工方便,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2.3施工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2.4分节制作,一次下沉,质量控制可靠。
2.5不足之处是用水量大,泥浆排放较多,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要妥善处理泥浆排放问3 适用范围本沉井法施工适用于深坑、地下室、水泵房、设备深基础、码头等工程,并可在松软、不稳定含水土层、人工填土、粘性土、砂土、砂卵石等地基中应用,一般在施工场地复杂,邻近有铁路、房屋、地下构筑物等障碍物,加固、拆迁有困难或大开挖施工会影响周围邻近建(物)筑物安全时,应用最为合理、经济。
4材料性能4.1钢筋钢筋规格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钢筋出厂质保书、检测报告等资料齐全,制作符合相应验收规范规定。
4.2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强度一般比设计强度提高5MPa,水泥应采用32.5级或42.5级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石子宜用卵石、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1/4,且不大于20mm,砂宜用中粗砂,水灰比不大于0.6,单位水泥用量不大于370kg/m3,含砂率宜为40%~45%,坍落度为16±2cm,混凝土初凝应满足浇灌和接头施工工艺要求。
4.3助沉用砂助沉用砂宜选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粗砂,砂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以形成良好的润滑助沉效果,并有良好的透水性。
沉井施工工法(二)引言概述:沉井施工工法(二)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水利、市政工程等领域的施工方法。
它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将井体垂直下沉至一定的深度,以达到开挖、测量、修补、检修等目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沉井施工工法(二)的相关内容。
一、选井点和井身制作1. 按照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井点,包括定位、地质勘察等;2. 根据井深和工作目标确定井身制作材料,如钢板、管道等;3. 确定井身直径和高度,进行切割、焊接等加工;4. 考虑井身的强度和密封性,进行质量检测和试验;5. 预留出入口,并设置合适的井盖和装置。
二、井身沉井1. 预先准备好施工场地,清除障碍物和周边建筑物;2. 在井身底部预留人行通道或机械设备接口;3. 使用起重设备将井身垂直吊装至目标位置;4. 在沉井过程中,实时监测井身的下沉情况;5. 保持井身垂直稳定,避免倾斜、偏移和沉陷。
三、地基处理和井口加固1. 地基处理,包括土质加固、排水和防渗等;2. 加固井口,采用混凝土浇筑或钢板加固;3. 设置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保障施工安全;4. 检查井口加固效果,确保井口稳定可靠;5. 检查井身与地基接触面的紧密程度,避免渗漏和倾斜。
四、井上设备安装与调试1. 安装井盖、井筒和压力管道等井上设备;2. 连接井身和井盖的电缆和管道;3. 进行设备的调试和监测,确保正常运行;4. 安装井口设施,如护栏、防滑设备等;5. 对井上设备进行验收和记录,保证施工效果和质量。
五、施工后的监测和维护1. 在沉井施工完成后,进行井身和井口的检查与清理;2. 进行地基沉降、渗漏和安全性等监测;3. 定期对井身和井口进行维护和保养;4. 处理井盖和井口周边的积水和垃圾;5. 修补井身和井盖的破损或老化部位,确保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总结:沉井施工工法(二)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在建筑、水利、市政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选井点和井身制作、井身沉井、地基处理和井口加固、井上设备安装与调试以及施工后的监测和维护等步骤,可以有效地实现各种施工目标。
钢筋混凝土沉井施工方法1、基坑及砂垫层沉井施工,应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定位放线即定位中心轴线,基坑轮廓线及水准标点等。
基坑底部平面尺寸,要比沉井的平面大,即沉井四周各加宽 1 根垫木长度以上,以保证把垫木抽出。
同时还需考虑支撑模板搭设脚手架及排水工程的需要。
小型沉井基坑的最小宽度应比沉井外径大0.6-0.8m。
基坑开挖后加固方法一般用砂石垫层或机械碾压。
农用大口井常用夯基。
但大的沉井要设砂垫层,并在刃脚下垫木,以加强地基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基坑开挖深度即等于砂垫层的厚度,约 1.0-2.0 m 深。
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为了减少沉井深度,可加深开挖,但必须保证坑底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地下水位0.5m以上。
关于砂垫层的承载力,在浇注第一节混凝土井筒时,因不允许压缩沉陷,故砂垫层的允许承载力应适当降低,如缺少可靠资料时,可采用 10N/cm2。
当沉井接高浇注混凝土时,砂垫层及地基的承载力,如允许沉井产生较大沉降时,可适当予以提高,但最大不应超过砂垫层及地基土在临界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
2、沉井制作2.1大口井沉井刃脚现场浇注。
刃脚的高度和宽度,直接影响下沉过程中的摩擦力和稳定性,并应与井筒和壁厚相适应。
刃脚面上井筒外的踏面宽度应由井筒厚度和土的性质而定,其施工除按设计进行外,一般应注意下列事项。
2.1.1刃脚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一般采用 50°-65°凸出井筒外宽度 100-150mm。
2.1.2一般均质土,常用2-3根直径大于20mm钢筋加强刃但脚底部: 非均质硬土,可用10号或12号角钢加固;土质硬并兼有漂石的地层,则用角钢和钢板焊成切刃,以利下沉。
2.1.3 预制浇注钢筋混凝土刃脚的模板,可用土模、砖模或木模。
土模的做法是在挖好的土筒底整平夯实,按设计刃脚尺寸放线,然后掏土刻模,外部模板(或砖)固定成型,为了浇注的混凝土表面光滑平齐,可用 1 层白灰、泥皮或油毡隔离。
2.1.4 现场浇注混凝土刃脚其强度不应小于 C15 标号;钢筋混凝土制作标号不应小于 C20 。
沉井施工
沉井是修筑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的一种施工工艺。
施工时先在地面或基坑内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井身,待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井身内部分层挖土运出,随着挖土和土面的降低,沉井井身藉其自重或在其他措施协助下克服与土壁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反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就位,然后进行封底。
沉井施工工艺的优点是:可在场地狭窄情况下施工较深(可达50余米)的地下工程,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可在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地区施工;施工不需复杂的机具设备;与大开挖相比,可减少挖、运和回填的土方量。
其缺点是施工工序较多;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难。
沉井的施工程序为:
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开挖基坑→铺砂垫层和垫木或砌刃脚砖座→沉井浇筑→布设降水井点或挖排水沟、集水井→抽出垫木→沉井下沉封底→浇筑底板混凝土→施工内隔墙、梁、板、顶板及辅助设施。
(1)刃脚支设
(2)内架搭设
(3)侧壁钢筋制作
(4)侧壁钢膜制作
(5)钢模加固
(6)混凝土浇筑
(7)沉井下沉
(7)沉井封底
(7)沉井底板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