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
- 格式:docx
- 大小:22.01 KB
- 文档页数:3
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1.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完成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
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扩展:此后,法国和美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性质和实质:(拓展点)性质: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技术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实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拓展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英国较早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
(2)工业革命的完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4.工业革命的特点:(拓展点)(1)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2)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3)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4)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易错微析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易错:英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例题1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英国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结果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推动了英国走向了工业化。
故选D。
例题2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交通运输的革新C.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第 14 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一、珍妮机的故事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
问:人类第一台纺纱机器是谁发明的、被命名为何?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问: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惹起如何的宽泛影响?珍妮机的发明引起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此后,其余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繁发明、制造机器,有益的促使了生产的发展。
机器被宽泛发明和应用了,它最先用什么作为动力呢?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教师指出:这些动力都有必定的限制性,所以解决动力问题是机器可否发挥最大作用的重点。
二、瓦特与蒸汽机瓦特在改进蒸汽机解决机器动力问题的人是学徒身世的瓦特。
他童年时就擅长察看事物。
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同时汲取古人成就,终于在1785 年制成了改进蒸汽机。
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利处?此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飞快发展。
教师让学生议论课文第89 页“动脑筋二” :瓦特改进蒸汽机是有时的吗?你怎么看?教师启迪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建根源于亲自实验、勤苦研究、虚心学习、勇敢探究和不懈努力。
教师过渡:同学们想象一下,自从蒸汽机成为了机器的动力后,工厂是如何一幅情形?学生:工厂规模扩大,整天机器隆隆,大量的产品聚积如山。
教师设问:那么那些步履踉跄的人力畜力车辆能知足运输需要吗?(引出下一目)三、火车的出生史蒂芬逊制造的火车机车教师:跟着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被提到了日程。
工业革命此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量原料并实时把聚积如山的产品运到各地。
人力、畜力和简陋的运输工具就没法胜任了。
于是交通运输的改革又被提到了日程。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了然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行进时不停从烟囱里冒出火来,所以被称为“火车” 。
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此后,铁路交通飞快发展。
教师让学生议论: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出行、通信、商品流通等。
考点:火车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意义1.交通工具的发明:(1)轮船:美国人首先造出了用蒸汽作动力的轮船(当时人称“汽船”)。
(2)火车:发明的时间:1825年发明者: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火车发明的意义: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进程:进程:棉纺织业(珍妮机)→冶金采矿业→动力革新(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运输业(史蒂芬孙的“旅行者号”机车、富尔顿的蒸汽轮船)易错微析轮船和火车出现的时间及动力机易错:美国人1807年首先造出了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此后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它们都以蒸汽机作动力。
例题1下列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改良蒸汽机②珍妮机③火车④轮船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答案:A解析:①是在1785年,②珍妮机发明于18世纪60年代,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③火车在1825年试车成功,④轮船依据课文可知在火车发明之前,1807年,故选A。
例题2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
饮水思源,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A.哈格里夫斯B.史蒂芬孙C.爱迪生D.瓦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火车的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在交通领域,把人类带入了“火车时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是珍妮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瓦特改良蒸汽机,所以答案选B。
1.“有一位文学巨匠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有一位机械师的改良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有一位工程师的执着揭开了铁路时代的序幕。
”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人物是()A.莎士比亚B.牛顿C.史蒂芬孙D.瓦特2.下图是1825年9月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火车机车,它采用的动力机是()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内燃机3.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应包括()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铁路设备,蒸汽机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与基本信息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
1.2 课程基本信息•课时数:2课时(90分钟)•课型:新授课•授课形式:讲授与互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了解“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学会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2.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工业革命的浓厚兴趣;•倡导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精神;•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掌握“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背景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PPT,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蒸汽时代”的到来。
2.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4.2 讲授(5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蒸汽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2.教师介绍“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的发展。
3.教师基于PPT,让学生通过图表、图形的形式理解“蒸汽时代”对于经济和交通、生产等领域的重大意义。
4.3 练习(20分钟)1.教师为学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
2.教师要求部分学生上台用图表、图形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答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在课下完成一篇有关“蒸汽时代”的发展的论文,重点阐述技术创新的精神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全面提高。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蒸汽时代”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特别是在图表和图形的运用上,学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考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及珍妮机发明的意义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开始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
(2)开始的标志: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珍妮机发明的意义:(拓展点)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促进冶金、采矿等行业发明使用机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易错微析1.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易错: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是棉纺织业部门。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易错: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而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是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发明。
3.工业革命的时间易错: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
恩格斯:“①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②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
(①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②指英国工业革命。
)”例题1 在“解放”手的发明中,第一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A.飞梭B.珍妮纺纱机C.水力织布机D.蒸汽机答案:B解析:在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之前,人们用手工进行劳动,是“珍妮机”解放了人们的手,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故选B。
例题2 下图是工业革命中的一项发明,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英国织布工珍妮发明的一台手摇纺纱机B.引发了棉纺织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生产机器C.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D.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答案:A解析:A选项错误,它是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以他的女儿名字“珍妮”命名的,故选A。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8世纪上半期D.19世纪上半期2.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采矿业D.交通运输业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美国人发明了轮船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C.瓦特改良蒸汽机D.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4.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
考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时间和意义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利用水力带动机器,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
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动力。
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间和意义:时间: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瓦特看水壶中的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启发。
)应用的扩展: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和工场的区别:(拓展点)工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萌芽阶段的大型手工作坊;工厂是指机器化生产的现代生产方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
4.工业革命的能源:煤炭的应用十分广泛。
易错微析1.蒸气与蒸汽中的文字书写易错:最大的区别就是蒸汽有水字旁,显而易见是因为它是液态的,只不过是液态的小颗粒悬浮在空中看起来像气态,其实就和雾一样,而蒸气是气态的和空气啊氢气啊之类的属于一类,但是一般蒸发出来以后遇冷直接就变成蒸汽了。
2.瓦特与蒸汽机的关系的理解易错:瓦特是改良蒸汽机,而不是发明蒸汽机,把瓦特改良蒸汽机说成发明蒸汽机是错误的。
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
瓦特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改进,使蒸汽机变成了适用于一切工业部门的动力机械。
3.工业革命的标志易错: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例题1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
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推动了工业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故选B。
例题2工业革命中,在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成就是()A.水力织布机的研制B.蒸汽机车的发明C.改良蒸汽机的制成D.水力纺织机的问世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在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上”。
课题: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一、教材内容分析工业革命是资产阶级为巩固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而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变革。
表现出来的就是各个部门、行业的新发明、新创造,实现了由工厂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工业革命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课程标准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二、能力目标: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播放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导入语: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展现了英国田园牧歌的时代,紧接着被一个个拔地而起的烟囱和产业工人操作生产机械的场景所取代,仿佛把人们带回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梦幻空间。
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英国对世界的贡献。
这个时期创造的财富为什么远远超过了英国历史的总和呢?(设计意图:利用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教师:你想知道英国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吗?今天就让我们到历史中去探究答案,感受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工业革命。
展示板书: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自主学习目标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2、请你找出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发明者、国家、时间)3、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学生: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瓦特等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本课的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具:瓦特与蒸汽机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可以从学生们自身所穿衣服的质地、成衣工序和成衣方式说起,接着提问: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由谁发明的?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解决以上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确认: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是1765年由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命名为珍妮机。
3)讲授新课:
一、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教师在引导学生知道有关珍妮机的基本史实后,还要注意点拨以下两个问题:
①你了解英国吗?珍妮机的问世是不是偶然发现?为什么?
②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教师在学生找到答案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
能不能成燎原之势?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作适当补充,突破教学疑难。
假如最先发明的不是珍妮纺纱机,假如珍妮机被发明在当时的中国,情况会怎样?为什么?最后教师结论: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瓦特与蒸汽机
最早的机器是棉纺机器,随后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机器诞生了,机器诞生的价值是更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推动时代进步,其关键是机器能转起来,是什么力量驱动机器的转动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如人力、风力、水力、电力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案灵活应变,巧设悬念,自然地将学生带回到二百多年前瓦特与蒸汽机的改良。
教师在处理重点目内容时,可采用谈话法教学。
从蒸汽机改良前后驱动机器的动力及其利弊开始对话,从师生对话中使学生感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代价值,激发学生意气风发的积极情感。
接下来教师可调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当时英国工厂的生产情景: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满足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教师引导学生循序作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学生知道有关轮船、火车发明的基本史实后,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当点拨两个问题:
①指导学生读火车想象图,启发学生对图像和现代火车的印象形成对照,明白事物发展都有一个渐进过程。
②组织学生讨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后,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无时无地不在享受火车为我们提供的便利,除此以外,铁路给人类社会还带来了哪些影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答案)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学生较难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横向联系,结合中国近代史分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如何将闭关自守的中国转变为英国殖民侵略对象的。
四、作业: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四组,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讨一下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