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认识千米

2.1认识千米

2.1认识千米
2.1认识千米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20-21 也例1 和“想想做做”第1-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知和认识千米,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掌握1千米=1000 米,能进行米和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感受千米是长度单位,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能举出实际例子说明 1 千米的长度,发展空间想像,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千米是计量长度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培养主动思考、相互交流等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对于千米的认识有较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也较多接触了千米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教学难点:建立1 千米的单位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 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 1 毫米、 1 厘米、 1 分米、 1 米各有多长。

2. 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青口到新浦的公路长70()问:为什么青口到新浦的公路 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3.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4. 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实践体验——建构“ 1 千米”的概念 1. 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 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一猜。 ,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1圈是300 米,课前老师带同学们在操场上跑了几圈,(3 圈),然后还沿直线又跑了多少米(100),那我们一共跑了多少米?学生计算汇报:1000 米。 像我们刚跑的1000 米就是 1 千米。板书:1 千米=1000 米大家对于1 千米有什么感受呢?交流交流。 如果我们只在100 米的直线跑道上跑()个100 米才是 1 千米,也就是10 个100 米是1 千米 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

认识千米教学文档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44—4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操场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互动生成——千米: 1、复习长度单位 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还记得吗?(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并说出进率是多少。) 2、下面这些物体的长度单位你会填吗? 一块橡皮长约4( 厘米) 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2( 毫米) 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约200( 米)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如果学生不知道南京长江大桥,配以实物图) 填什么单位呢?为什么不填米呢? (学生假如能说出“千米”,那问“你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吗?”“千米和米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如果学生不知道填什么,则顺势推出: 同学们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被压在什么地方吗?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中的五个兄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长度单位的老大——千米。 3、师: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吗?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留意到了这个长度单位。颜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我们来看看: 图1这是铁路中的里程碑,说明到这里是180千米 图2这是公路上的里程碑,离南京还有98千米。 图3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师:你能具体说说吗:必须不能超过每小时60千米﹞。 图4这是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6千米 师: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能说说什么时候用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吗? 对,在计量路程或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我们知道“米”可以用“m”表示,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二、实践体验千米 感知1: 师:同学们对千米有了初步的印象,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生:有困难,太长。) 师:我们学过米,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比比看。(学生撑开双臂,比出1米。)

公顷与平方千米测试题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公顷与平方千米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达标体验题。 1.填一填。(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一个文化广场的面积大约是5()。 一个乡镇的面积大约是96()。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大约是1095()。 一个公园的面积大约是80()。 2.填一填。 6公顷= 700003.41A .1B 2A .30B 3A .4A 1.千克,2只羊? 123、一块正方形的地,边长是600米,面积是()平方米,合()公顷。 4、一个长方形公园长800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公园的面积是()公顷。 5、一个长方形苗圃的面积是4公顷,它的长是400米,宽是()米。 6、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三百万平方米,也就是()平方千米。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一块长方形菜园面积是100平方米,()块这样的菜园面积是1公顷。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某果园的占地面积约5公顷,()个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3)某运动场地的面积大约是2000平方米,()个这样的运动场,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公顷=()平方米(2)80000公顷=()平方千米 (3)5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9.在○里填上“>”“<”“=”。 (1)5公顷○1平方千米(2)401公顷○400平方千米 (3)610() 111234A 、2005.如果A 、1 2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3.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 4.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600米,宽300米。如果每公顷平均收玉米10吨,这块玉米地能收玉米多少吨? 5.有一块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菜地,如果它的边各延长100米,那么菜地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第1课时)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胡益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 1 公顷= 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 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引入,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新的认知冲突。当学生在填写“鸟巢”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 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中心小学到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换算。(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3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想法。 尝试练习:5000米=()千米,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三年级认识千米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2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认识并感受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推算、估计等活动中,初步了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学推理、估测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课前准备:分小组观察100米的跑道,走一走长100米的跑道,记下用了多少步;了解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并记录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思考 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谁能告诉我1学生?米大约多长1分米大约多长??1厘米大约多长 纷纷回答。师:哦!大家用手比划的方式表达出了长度.很好!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认识千米)师:想想1千米的长度你还能用手比划出来了吗?那就通过今天的

学习体验,想想用什么方式表示出1千米的长度吧! 2、创设情境,唤醒初识师: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信息呢?(课件展示相关千米的图片)师:现在你对千米有了什么初步的印象呢?学生:千米很长,很远!师:是的,当我们计量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到千米这个单位,用字母km表示,千米还有一个名称是公里。(课件出示概念并板书:km公里)师:接下来老师就邀请大家一起开启我们今天的体验之旅,从多形式,多方位来体验感知1千米的长度! 二、分层体验,构建感知 (一)借助经验,步数量化1千米。 1、师:1千米比较长,我们先来体验100米的长度。大家看这是我们熟悉的学校运动场,这条是

《千米的认识 》的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四年级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及换算练习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要点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1、(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公顷”→测量菜地、果园、广场、体育馆占地面积;“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 (3)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2、面积单位换算。 (1)进率100: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2)进率10000: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3)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3、会填适当的面积单位。 单位的换算练习题 120000平方米=( )公顷78公顷=( )平方米3公顷=( )平方米360000平方米=( )公顷10平方千米=()公顷120公顷=()平方米3000公倾=()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600公顷=()平方千米500公顷=( )平方千米13平方千米=(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平方米40000平方米=( )公顷 300公顷=( )平方千米2平方千米=( )公顷 3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千米=40 公顷=()平方米 78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 60000平方米=()公顷450平方千米=()公顷 300平方千米=()公顷680公顷=()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平方米3200平方千米=()公顷7900平方米=()公顷8公顷=()平方米 900平方千米=( )公顷56000平方米=()公顷 6公顷=()平方米58平方米=()公顷480000平方千米=()公顷960平方千米=()公顷70000平方千米=()公顷60平方米=()公顷 5900平方千米=()公顷68平方千米=()公顷 78公顷=( )平方米900平方千米=()公顷 56平方千米=()公顷40平方千米=()公顷 5公顷=()平方米678平方米=()公顷 33公顷=()平方米45公顷=()平方米 把 5.009 公顷、5900 平方米、5 公顷900 平方米、59 公顷、59000 平方米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80元=()元()角120000平方米=( )公顷 7平方米=( )平方分米78公顷=( )平方米 5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4平方米=( )平方分米 360000平方米=( )公顷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word教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1米有多长?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 从教室前黑板到后黑板大约是几米?从教学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0米?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如果我们要测量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或表示从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的长,你觉得用我们所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合适吗?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比米大得多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2.引出“千米”。(课件出示例题图) 指出:图上所画的是铁路和公路,计量路程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板书:公里) 有了长度单位千米,我们就可以说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1160千米,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长274千米。 3.认识“千米”。 实践思考:组织学生在学校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几个100米是1000米? 组织讨论:几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用千米作单位怎么写?(板书:1千米=1000米) 4.感知“1千米”。 我们学校的跑道是多少米?几个这么长就是1千米? 如果跑道是200米,几个跑道是1千米?如果是250米、400米的跑道呢? 5.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比米还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了解了1千米大约有多长,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完整版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引入,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新的认知冲突。当学生在填写“鸟巢”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 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千米1教案 苏教版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 能力目标: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3. 情感目标: 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 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厘米、1分米、1米。 2. 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 问:为什么镇江到南京的铁路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3.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4. 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的概念 1. 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一猜。 2)观察:请大家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把你看到的记下来。 3)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什么?(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 下。 2. 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算一算,课前我们已经量出了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250米,想一想几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到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 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吗?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4)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深化“千米”的知识 1. 想想做做1,多媒体出示 (1)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到哪是1千米,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2. 想想做做2,多媒体出示 (1)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同桌互查预习作业。 3. 想想做做3 (1)学生独立检查预习作业。 (2)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4. 想想做做4,多媒体出示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5. 想想做做5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6. 想想做做6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四、拓展“千米”的知识 问:今天你又学到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实践作业:课后调查各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各路段的距离,记录下调查结果。

认识千米教案(刘莉)

卫城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 组校本教研活动 教 案 时间: 2012年4月26日 课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 执教: 刘莉 参加集体备课教师: 刘莉钟敏米洁毛兴兰梁龙琴陈伟谭显红 研讨主题: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教科书第44——46 页。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渗透交通法法制教育。 【难点、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千米有多长;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 (米、分米、厘米、毫米) 2、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 口答练习 3、导入: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这些长度单位。那我们在测量或形容比较长的长度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 板书课题 二、认识千米 1、介绍千米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出示图)

你能说出每张图向我们传达了哪些关于长度的信息? (1)这是铁路中的里程碑,说明到这里是180千米 (2)这是公路上的里程碑,离南京还有98千米。 (3)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在这里老师要告诉大家关于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为什么要限速?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我们的生后水平提高了,有汽车的人家越老越多,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可是,由于有些人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公路上行驶严重超速,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于是,国家在2003年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其中第四章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 (4)这是一幅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图,地图中的线段每小格表示16千米,2小格表示32千米,3小格表示48千米。 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都用千米作单位) 是的,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由于都是比较长的长度,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的长度单位表示的都是一些比较短的距离。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表示出来吗?(用手比一比,用尺子量)哪个同学能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1分米呢?1厘米呢?1毫米呢? 很不错,看来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动动脑,就把问题解决了。 2、感知1千米有多长 同学们想一想,从卫城到清镇的者段路,还能用刚才的方法表示出来吗。那么,怎么办呢?从卫城到清镇的这段路很长,我们就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

1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公顷和平方千米》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2.边长为(1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3.测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做单位。 4.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 5. 1平方千米=()公顷1公顷=()平方米 16公顷=()平方米1000公顷=()平方千米 80平方千米=()公顷4公顷=40000() 6.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7.在()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上海市的面积约是6340()

(2)足球场的面积约是7000()。 (3)北京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约是273()。(4)我国钓鱼岛的面积约4()。 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一块长方形菜园占地面积是100平方米,()块这样的菜园占地面积是1公顷。 (2)某果园的占地面积约5公顷,()个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3)某运动场地的面积大约是2000平方米,()个这样的运动场,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公顷=()平方米 (2) 80000公顷=()平方千米 (3)500 0000平方米=()公顷= ()平方千米 10.在○里填上“>”“<”“=”。 (1) 5公顷○ 1平方千米 (2) 401公顷○ 400平方千米 (3) 6公顷○ 600平方米 (4) 2平方千米○ 2000公顷

二、选择 1.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为33()。A 公顷 B 平方千米 C 平方米 2.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A 10000 B 100 C 1000000 3.某苗圃的面积是8公顷。它的长是4000米,宽是()米。 A 20 B 2 C 2000 4.学校操场长200米,宽100米,面积是()。 A 200公顷 B 2平方千米 C 20000平方米 5.如果1平方米能摆放9盆花,1公顷能摆放()盆花;1平方千米能摆()盆花。 A 900 0000 B 900 C 90000 三、解答 1.一块长方形果园的长是500米,宽是400米,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1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一、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千米: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1分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为什么选择这个单位?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引出新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白到用原来的单位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是不方便的,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情境导入:

师:元旦老师准备去北京旅游,找来地图,提前想看看中山到北京有多远的距离,从中我又发现这样一个长度单位?你们认识吗?﹝出示中山到北京的铁路图,显示中山到北京2000多千米﹞生:千米。师:谁来说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生:指路牌、里程表、时速表、地图上。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留意到了这个长度单位。老师也带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生:图1这是高速公路上的路程指示牌,这里离济南还有242千米。图2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师:你能具体说说吗:每小时不能超过60千米﹞。 图3这是摩托车时速表,显示已经走了23千米。 [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图4这是北京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40千米。在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是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的800千米。 师: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能说说什么时候用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对,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等比较远的路程或交通工具一小时行驶的路程时,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 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 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 1 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引入,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新的认知冲突。当学生在填写“鸟巢”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Knowledge teaching plan of kilometer

千米的认识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米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 沿学校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 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策略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环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交流导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问: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练习题

认识千米练习题1 1.我们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 2.测量较长的路程时,我们通常用()作单位。 3.我们学校的一圈是175米,大约是()米,小明要跑()圈才够1千米。 4.测量郑州到北京的路程要用()作单位。 5. 3千米=()米5000米=()千米 300米+700米=()千米5千米-2千米=()米你能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吗? 小红每分钟步行50()。小轿车每小时可以行使70()。 一只燕子每小时飞行150()。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大约高8844()。 亮亮从家到学校要走750()。 我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 天安门城楼大约高35()。 布达拉宫使世界上最高的古代宫殿,海拔约是3700()。 判断对错。 小峰的身高15年后能长到5米。() 一条高速公路约长150米。()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火箭一分钟能飞行1000千米。() 小莉骑自行车每小时行使16米。()

认识千米练习题2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机场跑道长约3()。手指甲10天大约长1()。猎豹每小时最快跑110()。新生儿出生时长约5()。10层楼高约是35()。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7()。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274()。乘300人的游轮船体大约长125()。 单位换算 6千米=()米8000米=()千米650米+350米=()米=()千米11千米-8千米=()千米=()米 填一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电线杆高约7()。 一根钉子长40()。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65()。 2.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话“X”) (1)运动场跑到一圈通常是400千米。()。(2)京九铁路全长2553千米。()。(3)珠穆朗玛峰海拔约是8844米。()。(4)千米是较大的重量单位。()。3.填一填。 6千米=()米5000米=()千米 7千米=()米3050米=()千米()米 4.算一算。 6000米+3000米=()千米5千米-4000米=()千米10千米-7千米=()米4千米+3000米=()千米5.排排站(由大到小排列)。 8千米8厘米8毫米8米8分米 脑经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小红从家到体育场要走500()。 A:厘米B:毫米C:米D:千米 每小时能行使1000千米的交通工具是()。 A:自行车B:汽车C:轮船D:飞机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千米也叫公里,用字母“km”表示。()1.小英从家到公园,先乘公共汽车行了1千米,下车后又步行了150,小英家距公园有多少米? 2.海滨小城要修一条长18千米的海底隧道,如果每天修3千米,几天能修完? 3.上海到南京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7小时能到达吗? 如果上午8是出发,下午4时能到达吗?

《认识千米》教案

《认识千米》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千米》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千米》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下)第444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 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