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gro_信号与电源完整性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1
Allegro软件是一款完整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旨在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创建电路板和印刷电路板。
具备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可靠性的功能。
通过本文将逐一介绍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一、简介由Pads系统公司拥有,它是一款电路板设计软件。
我们知道,电路板是电子设备的关键组件之一,致力于把电子元件在平衡、简洁的布局中合理组合起来。
而则是将这一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易懂。
二、的界面介绍当我们打开的主界面时,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整体布局非常整洁,主要界面分为工具栏、菜单栏、工具箱、属性栏和设计区。
每一个按钮和菜单项都具备详细的描述文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呢?三、的主要功能1. PCB设计功能可以直接根据原理图导入PCB设计中,同时它会自动识别底板的尺寸、孔洞、电路网、引脚和焊盘等,并自动生成3D模型。
同时,它还具备差分匹配线和高速数据信号的设计模式。
而在电路板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大量的工具合成出我们的理想结果。
2.信号完整性分析在高速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信号的完整性问题。
而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设计的。
它可以针对噪声、散布、沉积和反射等多种情况进行信号完整性分析,有效的保证了高速PCB 设计的质量。
3. 器件库管理具备自动从网上下载元器件库的功能,它能够通过组成器件形态图、元器件参数、尺寸和布局等数据生成一个完整的元器件库。
我们可以简单的通过搜寻关键字提取所需元器件。
4. 设计规则检查在设计电路板是有一些规则是不能违反的,比如说减少导线长度、压缩布局空间、采用电源面信号层等。
设计规则检查功能可以针对这些规则进行全面检测,这样可以保证 PCB 设计的合理性。
5. 文件管理为了方便管理整个PCB的设计,将工程拆分成多个模块,并将大多数项目元素存储在单独的文件中。
这样做可以使我们更好的进行版本控制,方便上传到工业级PCB制造工厂进行量产。
四、结语是一款功能强大,易于学习的电路板设计软件。
它的所有功能都针对于电子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需求。
allegro走线规则Allegro是一种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软件工具,在PCB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Allegro进行PCB布线时,遵循一些走线规则对于保证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参考内容,总结了Allegro中常见的走线规则。
1.走线方向:在Allegro中,走线时通常优先考虑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路径。
这有助于保持信号线的长度一致,并减少信号串扰的风险。
通过优先考虑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路径,可以减少线路的弯曲和拐角,提高布线的整体效果。
2.保持合理的线宽和距离:在进行层间走线时,通常需要根据电流、信号类型和允许的电路板尺寸来选择合适的线宽。
线宽太窄可能会导致过大的电阻、电流密度过高和信号功耗过高,而线宽太宽可能会占用过多的空间,并增加板上的串扰风险。
同样,走线时需要保持适当的线距,以减少相邻线路之间的串扰。
3.避免信号跳过卡槽/过孔:在Allegro中,卡槽和过孔常被用于穿越电路板的信号线。
然而,在走线时,有时候需要避免信号线跳过这些卡槽或过孔。
这是因为卡槽和过孔可能导致信号串扰或其他电磁干扰,影响电路传输的可靠性。
所以,在走线过程中,需考虑信号线的路径,避免其与卡槽或过孔相交。
4.设置绕线规则:在Allegro中,可以设置绕线规则来避免信号线与其他元件或区域的接触。
绕线规则可以帮助自动绕线工具绕过指定的区域,确保连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在拥挤的电路板设计中避免线路交叉和冲突非常有用。
5.电源和地线:在布线中,电源线和地线的走线规则也需要特别注意。
为了确保供电和地线的稳定性,它们在走线时通常需要使用较大的线宽。
此外,电源和地线应尽量短,以减少串扰和功率损耗。
如果电源和地线需要跨越较远的距离,可以考虑使用填充层或者增加地线的厚度来提高走线效果。
6.分析和验证:在走线过程中,可以使用Allegro提供的分析和验证工具来检查线路的连通性、电信号完整性和电流容量等。
分析和验证工具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前解决布线中的错误,并确保设计满足要求。
集成电路中电源完整性与信号完整性分析哎呀,说起集成电路中的电源完整性和信号完整性分析,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
就拿我之前经历的一件事儿来说吧。
有一次,我参与了一个小型电子设备的研发项目。
那时候,我们团队满心欢喜地设计好了整个集成电路的架构,觉得大功告成。
可谁知道,在实际测试的时候,问题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
先是电源方面,设备运行没多久,就出现了电压不稳定的情况。
这就好比你正在跑步,突然有人给你使绊子,让你的脚步变得踉踉跄跄。
我们开始仔细排查,发现是电源布线不合理,导致电流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损耗和波动。
再说说信号完整性。
明明发送出去的是清晰准确的信号,可接收端却总是出现误码和失真。
这感觉就像是你给朋友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结果快递给你弄破了包装,里面的东西也坏了。
那咱们先来说说电源完整性。
电源完整性简单来说,就是要确保集成电路中的电源供应稳定、干净,没有杂波和干扰。
这就像我们家里的电,如果电压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那电器能正常工作吗?肯定不行!在集成电路里也是一样,如果电源不稳定,那各个元器件就像失去了主心骨,没法好好干活。
比如说,在多层电路板的设计中,如果电源层和地层的间距不合理,就会产生寄生电容和电感。
这就好比在一条马路上,突然多了一些障碍物,让电流的通行变得不顺畅。
还有,电源分配网络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如果电阻过大,电流就会遇到“堵车”,导致电压下降。
再讲讲信号完整性。
信号在集成电路中传播,就像是一场旅行。
如果路径不好,信号就会“迷路”或者“受伤”。
比如说,高速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如果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不匹配,就会发生反射,这就像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影响了信号的质量。
还有串扰问题。
相邻的信号线就像住在隔壁的邻居,如果靠得太近,彼此之间就会互相干扰。
想象一下,你正在专心看书,旁边有人大声吵闹,你能静下心来吗?信号也是一样,被干扰了就没法准确传达信息。
为了保证电源完整性和信号完整性,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allegro pcb. 封装走线时与route keep in 规则不符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和建议。
在进行PCB设计时,使用Allegro PCB软件进行封装走线很常见。
然而,有时我们会遇到封装走线时与route keep in规则不符的情况。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电路板的功能出现问题,因此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和建议,以帮助设计师正确处理这类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route keep in规则是什么。
这个规则通过限制信号线与其他元件之间的距离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通常,我们希望信号线在PCB上的路径尽可能短,以减小信号传输的延迟和电磁干扰。
因此,route keep in规则要求信号线在封装走线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最小距离。
然而,在使用Allegro PCB软件进行封装走线时,有时会遇到与route keep in规则不符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1. 封装库中的元件封装信息错误或不准确;2. 封装走线时没有正确设置相关参数;3. PCB设计人员对route keep in规则理解不全或应用不正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检查封装库中的元件封装信息。
封装库中的元件封装信息是进行封装走线的基础。
如果元件封装信息有错漏,就会导致走线时与route keep in规则不符。
因此,我们需要仔细检查封装库中的元件封装信息,确保其准确无误。
如果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或更新。
第二步,检查封装走线相关参数的设置。
Allegro PCB软件提供了丰富的设置选项,用于控制封装走线过程中的行为。
我们需要确保这些参数设置正确,并与route keep in规则一致。
例如,可以检查信号线与其他元件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孔与元件的最小距离等参数的设置。
确保这些参数与所需的route keep in规则保持一致。
第三步,提高对route keep in规则的理解。
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在进行PCB设计时,走线宽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它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而Allegro作为一款主流的PCB设计软件,其默认走线宽度是如何规定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以及如何合理调整走线宽度以优化电路性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的概念。
在Allegro中,走线宽度是指在PCB上绘制导线时的默认宽度。
这个宽度可以根据设计师的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分为以下几种:1.内层走线宽度:在内层走线时,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为6mil。
2.外层走线宽度:在外层走线时,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为10mil。
3.电源层走线宽度:在电源层走线时,Allegro默认走线宽度为10mil。
那么,走线宽度对PCB设计有哪些影响呢?1.电流容量:走线宽度直接影响到电流的容量。
宽度越大,电流容量越大,电阻越小,导线上的功耗就越小。
2.信号传输:走线宽度也会影响到信号的传输。
宽度越大,信号传输损耗越小,信号完整性越好。
3.散热性能:走线宽度对于电路的散热性能也有影响。
宽度越大,散热性能越好,有助于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如何调整Allegro中的走线宽度。
1.打开Allegro软件,进入设计界面。
2.在菜单栏中选择“设计”>“线路宽度”。
3.在线路宽度设置窗口中,可以调整内层、外层和电源层的走线宽度。
4.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或减小走线宽度。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不同走线宽度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1.走线宽度增大:电流容量增加,信号传输损耗减小,散热性能提高,有助于提高电路稳定性。
2.走线宽度减小:电流容量减小,信号传输损耗增大,散热性能下降,可能导致电路不稳定。
总之,合理设置Allegro中的走线宽度对于优化电路性能至关重要。
设计师应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走线宽度,以实现更好的电路性能和稳定性。
AD中关于PCB规则的设置AD(Allegro Design Entry)是一款常用的PCB设计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设置选项,使得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规则设置。
下面将详细介绍AD中关于PCB规则的设置。
在AD中,可以通过工具栏中的“Setup”按钮或者主菜单中的“Design”菜单找到“Rules”选项,进入规则设置界面。
在该界面中,可以设置包括尺寸、电气、信号完整性、布线、射频等多个方面的规则。
首先,在“Physical”选项卡下,可以设置PCB的尺寸规则,如最小间距、最小孔径、最小锡膏桥宽度等。
这些规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进行调整,保证设计的可制造性。
其次,在“Electrical”选项卡下,可以设置电气规则,如最大/最小电压、最大电流、最大功率等。
电气规则的设置可以帮助检查设计是否符合电气要求,并在设计出现问题时提供警告信息。
第三,在“Signal Integrity”选项卡下,可以设置信号完整性规则。
信号完整性规则主要用于检查信号传输中的时序、电压和功率等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可以设置信号线长度匹配、差分线长度匹配、信号耦合等规则,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第四,在“Routing”选项卡下,可以设置布线规则。
布线规则主要涉及到布线层的设置、走线宽度和间距的规定、盲孔设置、走线与走迹间的最小距离等。
合理设置布线规则可以确保设计的信号和电源线路有良好的信号完整性和电性性能。
最后,在“RF”选项卡下,可以设置射频规则。
射频规则主要涉及到射频信号的特殊要求,如地平面划分、微带线参数、信号与地平面间的最小距离等。
合理设置射频规则可以提高射频电路的性能。
此外,在规则设置界面中,还可以创建和管理规则约束的集合。
通过创建不同的规则集,可以对不同的设计阶段或设计需求进行规则区分,从而方便设计师进行快速切换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规则设置仅仅是为了帮助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警告信息。
利用Cadence Allegro进行PCB级的信号完整性仿真
李新;张琳
【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
【年(卷),期】2002(000)006
【摘要】在高速PCB设计过程中,仅仅依靠个人经验布线,往往存在巨大的局限性.利用Cadence的Allegro软件包对电路进行PCB级的仿真,可以最优化线路布局,极大地提高电路设计质量,从而缩短设计周期.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设计经验,介绍使用Cadence的一般步骤并列举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
【总页数】3页(P83-85)
【作者】李新;张琳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710071;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西
安,7100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基于Cadence软件高速PCB设计的信号完整性仿真 [J], 邓素辉;谭子诚;鄢秋荣;刘明萍;周辉林
2.利用Allegro PCB PI进行电源完整性设计 [J], 马守兴;邱兵
3.基于Cadence_Allegro的高速PCB设计信号完整性分析与仿真 [J], 覃婕;阎波;林水生
4.利用Cadence公司的SPB1
5.5软件实现电路的原理图级到PCB级的分布式并
行设计 [J], Cadence公司
5.基于Allegro PCB SI 的DSP最小系统板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 [J], 朱郑喆;吴明赞;江蒙南;周勇;吴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llegro 指定地和电源收起飞线处理方法"allegro 指定地和电源收起飞线处理方法"在PCB设计中,allegro 是一种常用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具,用于布局、布线和验证电路板设计。
在设计复杂的电路板时,常常需要使用分立电源,而分立电源的设计则需要进行指定地和电源收起飞线处理。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如何在allegro 中进行指定地和电源收起飞线处理。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开始指定地和电源收起飞线处理之前,确保已经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 已经完成PCB 设计的布局和布线工作。
2. 已经创建了所有必要的电源和地层,这些层可以通过在Allegro PCB Editor 中创建。
通常,在设计中使用内层2和内层3作为电源和地层,并将这些层分配给电源和地域连接。
第二步:创建电源引脚和地引脚在Allegro PCB Editor 中,创建电源引脚和地引脚并分配到相应的层上,用于确定电源的连接点和地点的位置。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在PCB Editor 窗口中,选择Design > Create > Component Symbol 或者使用快捷键S。
2. 弹出的Component Symbol Editor 窗口中,选择Power Symbols 或Ground Symbols,将电源引脚和地引脚分别拖放到合适的位置。
3. 在Properties 对话框中,将引脚分配给相应的电源和地层。
可以使用内层2和3作为电源和地层,这些层可以通过调整层次分配来确定。
第三步:创建电源和地网络在Allegro PCB Editor 中,创建电源和地网络以供信号线连接到电源和地点。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在PCB Editor 窗口中,选择Route > Connect > Power or Ground Network 或者使用快捷键N。
2. 弹出的Power or Ground Plane Drawing 工具栏中,选择需要的电源或地层。
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的详细分析最近在论坛里看到一则关于电源完整性的提问,网友质疑大家普遍对信号完整性很重视,但对于电源完整性的重视好像不够,主要是因为,对于低频应用,开关电源的设计更多靠的是经验,或者功能级仿真来辅助即可,电源完整性分析好像帮不上大忙,而对于50M -100M以内的中低频应用,开关电源中电容的设计,经验法则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够用的,甚至一些芯片公司提供的Excel表格型工具也能搞定这个频段的问题,而对于100M以上的应用,基本就是IC的事情了,和板级没太大关系了,所以电源完整性仿真,除非能做到芯片到芯片的解决方案,加上封装以及芯片的模型,纯粹做板级的仿真意义不大,真是这样吗?其实电源完整性可做的事情还很多,下面就来了解了解吧。
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分析信号完整性(SI)和电源完整性(PI)是两种不同但领域相关的分析,涉及数字电路正确操作。
在信号完整性中,重点是确保传输的1在接收器中看起来就像1(对0同样如此)。
在电源完整性中,重点是确保为驱动器和接收器提供足够的电流以发送和接收1和0。
因此,电源完整性可能会被认为是信号完整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实际上,它们都是关于数字电路正确模拟操作的分析。
分析的必要性如果计算资源是无限的,这些不同类型的分析可能不存在。
整个电路将会被分析一次,而电路某一部分中的问题将会被识别并消除。
但除了受实际上可仿真哪些事物的现实束缚之外,具有不同领域分析的优点在于,可成组解决特定问题,而无需归类为“可能出错的任何事物”。
在信号完整性中,例如,重点是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的链路。
可仅为发射器和接收器以及中间的一切事物创建模型。
这使得仿真信号完整性变得相当简单。
另一方面,要仿真电源完整性可能有点困难,因为“边界”有点不太明确,且实际上对信号完整性领域中的项目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在信号完整性中,目标是消除关于信号质量、串扰和定时的问题。
所有这些类型的分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