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S抽样
- 格式:doc
- 大小:408.51 KB
- 文档页数:2
PPS抽样方法有何优缺点PPS抽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抽样方法,它的全称是“概率比例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也被称为“面积抽样”(Area Sampling)或“企业尺度抽样”(Enterprise Scale Sampling)。
PPS抽样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样本数据,提高估计的精度和效率,同时也具有一些缺点需要注意。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PPS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
该方法利用了样本单位的规模信息,在抽样过程中根据样本单位的尺度大小,以概率比例的方式选择样本单位,从而构成面积比例抽样样本。
PPS抽样方法适用于具有规模差异很大的样本单位,如企业、家庭、个人等。
PPS抽样方法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提高样本估计的精度。
由于在抽样过程中对规模大的单位给予更高的抽样概率,所以样本中规模大的单位占比相对较高。
而规模大的单位通常具有较高的变异性,因此它们的数据对总体的影响也较大。
因此,PPS抽样方法能够更好地捕捉到总体中规模大单位的特征,从而提高估计的精度。
其次,PPS抽样方法还能够提高样本估计的效率。
在相同样本量的情况下,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PPS抽样方法能够提供更多有信息的数据,从而有效地提高样本估计的效率。
这是因为PPS抽样方法在抽样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样本单位的规模信息,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样本,避免了对规模较小的单位进行过多的抽样,提高了抽样效率。
然而,PPS抽样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注意。
首先,PPS抽样方法的实施较为复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首先确定总体的规模参数,然后计算每个样本单位的选择概率,最后按照概率比例进行样本抽取。
这一过程需要较为繁琐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要求。
其次,PPS抽样方法对总体的规模分布要求较高。
如果总体的规模分布出现偏斜或异常情况,可能会导致样本单位的抽样概率偏离预期,从而影响估计的精度和效率。
因此,在使用PPS抽样方法时,需要对总体的规模分布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pps抽样1、PPS抽样优点优点之一是无须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因为PPS抽样是按照金额来进行抽样的,那么每一块钱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那么1000元比100元抽样的可能性就要大,所以这也就表明PPS抽样本身的原理就已经考虑了抽样单元变异性的特点,分别赋予了不同金额的抽样单元不同的抽取概率。
所以PPS抽样的样本规模不需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
2、在PPS抽样中,如果样本被重复选择,是不影响样本量的,同时,如果发现错报的话,在评价样本结果时,重复出现了几次,就算几次错报。
3、为什么PPS抽样使用的是属性抽样的原理?PPS抽样是以抽样原理为基础的,PPS抽样是以错报的发生率来计算总体的错报金额的。
通过审计抽样的学习,属性抽样中用的是比率,变量抽样用的是错报金额。
4、PPS抽样的优缺点中“PPS抽样中如果项目金额超过选样间距,ppS系统将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如何理解PPS抽样是以货币单位作为抽样单元进行抽样的一种方法,在该种计算方法下总体中的每个货币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同,所以总体中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目的金额与总体金额的比率。
它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重点放在较大的余额或交易。
此抽样方法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总体中每一个余额或交易被选中的概率与其账面金额成比例。
因为它的特性因此其具备了其特有的优缺点。
给您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这个问题:比如某地的商品房比较抢手,有人半夜就排队了,即使这样不是说排到队的人都有机会买到房,开发商界时会抽号,从第一个人开始每隔一个随机数(比如4)开始抽取,凡抽中的人均可购住房一套。
现在某户人家共计五口人一起来排的队,这五口人是一家,这一家是一个逻辑单元,而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PPS的抽样单元,由于现在是每隔4个人选中一个,那么这家肯定能有一个人被选中,但最终买到房子的并不是这一人,而是以这个人为代表的这一家,上面的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为什么“pps抽样中如果项目金额超过选样间距,pps 系统选样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
PPS抽样调查法一、什么是PPS抽样调查法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简称为PPS抽样,它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每个单位均有按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率的一种抽样方式。
其抽选样本的方法有汉森-赫维茨方法、拉希里方法等。
PPS 抽样是指按概率比例抽样,属于概率抽样中的一种。
是指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
就是将总体按一种准确的标准划分出容量不等的具有相同标志的单位在总体中不同比率分配的样本量进行的抽样。
二、PPS抽样的目的和设定[1]选择一个具体的统计抽样方式需要:(1)、从样本得出的结论能反映审计者的测试目的;(2)、设定的方式要和会计总体的特性相匹配。
PPS抽样是设计用来为审计者找出审计的总体中存在错误的货币数量(包括夸大和缩小错误)。
用PPS进行实质性测试是第五章介绍的变量抽样方法的另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
PPS抽样产生的结论与下述相似:抽样结果证明有X%可靠性,在某会计核算中错误的、货币总数不超过¥Y(Y取决于抽样结果),审计人员将¥Y与可认可的错误进行比较作出可否认可会计帐面值的决定。
审计人员在决定采用PPS抽样方式之前,应该确定设定的模式是不是适用被测试的会计总体。
采用PPS抽样方式有两个条件:l、会计总体中错误率应较小(小于10%),并且会计总体中至少要包含2000个项目,并使用泊松概率分布去评估样本;2、任何项目中的错误量不能超过该项目的会计帐面值。
如果设定的PPS抽样方式适用于会计总体测试并使用方式得出的结论符合审计目标,那么审讦人员应考虑采用PPS抽样。
三、PPS抽样的基本概况[1]PPS抽样变种于属性抽样,用于找出在会计总体中全体货币量的错误数。
不像传统的属性抽样方法那样着眼于会计总体的物理单元(发票、支票),PPS抽样的着眼点在货币单元。
1.PPS 抽样的概念PPS抽样是⼀种运⽤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额⽽不是对发⽣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法。
PPS抽样以货币单元作为抽样单元,有时也被称为⾦额加权抽样,货币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在该⽅法下总体中的每个货币单元被选中的机会相同,所以总体中某⼀项⽬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的⾦额与总体⾦额的⽐率。
项⽬⾦额越⼤,被选中的概率就越⼤。
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并不是对总体中的货币单元实施检查,⽽是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元的余额或交易实施检查。
注册会计师检查的余额或交易被称为逻辑单元或实物单元。
PPS抽样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将审计重点放在较⼤的余额或交易。
注册会计师进⾏PPS抽样必须满⾜两个条件:第⼀,总体的错报率很低(低于10%),且总体规模在2000以上。
第⼆,总体中任⼀项⽬的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的账⾯⾦额。
2.PPS抽样的优缺点PPS抽样的优点包括下列⽅⾯:(1) PPS抽样⼀般⽐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
由于PPS抽样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注册会计师可以很⽅便地计算样本规模,⼿⼯或使⽤量表评价样本结果。
样本的选取可以在计算机程序或计算器的协助下进⾏。
(2) PPS抽样可以如同⼤海捞针⼀样发现极少量的⼤额错报,原因在于它通过将少量的⼤额实物单元拆成数量众多、⾦额很⼩的货币单元,从⽽赋予⼤额项⽬更⼤的机会被选⼊样本。
(3)PPS抽样的样本规模不需考虑被审计⾦额的预计变异性。
传统变量抽样的样本规模是在总体项⽬共有特征的变异性或标准差的基础上计算的。
PPS抽样在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时不需要直接考虑货币⾦额的标准差。
(4)PPS抽样中项⽬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额⼤⼩成⽐例,因⽽⽣成的样本⾃动分层。
如果使⽤传统变量抽样,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对总体进⾏分层,以减⼩样本规模。
在PPS抽样中,如果项⽬⾦额超过选样间距,PPS系统选样⾃动识别所有单个重⼤项⽬。
(5)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错报不存在或很⼩,PPS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传统变量抽样⽅法更⼩。
【知识点】PPS抽样的优缺点 PPS抽样的优点: (1)PPS抽样⼀般⽐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
由于PPS抽样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注册会计师可以很⽅便地计算样本规模,⼿⼯或使⽤量表评价样本结果。
样本的选取可以在计算机程序或计算器的协助下进⾏。
(2)PPS抽样可以如同⼤海捞针⼀样发现极少量的⼤额错报,原因在于它通过将少量的⼤额实物单元拆成数量众多、⾦额很⼩的货币单元,从⽽赋予⼤额项⽬更多的机会被选⼊样本。
(3)PPS抽样的样本规模⽆须考虑被审计⾦额的预计变异性。
传统变量抽样的样本规模是在总体项⽬共有特征的变异性或标准差的基础上计算的。
PPS抽样在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时不需要直接考虑货币⾦额的标准差。
(4)PPS抽样中项⽬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额⼤⼩成⽐例,因⽽⽣成的样本⾃动分层。
如果使⽤传统变量抽样,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对总体进⾏分层,以减⼩样本规模。
在PPS抽样中,如果项⽬⾦额超过选样间距,PPS系统选样将⾃动识别所有单个重⼤项⽬。
(5)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错报不存在或很⼩,PPS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传统变量抽样⽅法更⼩。
(6)PPS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PPS抽样的缺点: (1)PPS抽样要求总体每⼀实物单元的错报⾦额不能超出其账⾯⾦额。
(2)在PPS抽样中,被低估的实物单元被选取的概率更低。
PPS抽样不适⽤于测试低估。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PPS抽样的样本中发现低估,在评价样本时需要特别考虑。
(3)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4)当总体中错报数量增加时,PPS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
在这些情况下,PPS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5)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平⼀定,PPS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额。
(6)在PPS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额。
抽样方法pps抽样方法是指在研究中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或观察,然后通过对样本的研究结果进行推断从而得出总体的结论。
抽样方法在许多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并且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结果。
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它是以样本单位的大小与总体单位的大小成正比来决定样本被抽取的概率。
在PPS 抽样方法中,样本单位越大,被抽取的概率就越大,样本单位越小,被抽取的概率就越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中存在着横向差异的情况,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PPS抽样方法的步骤包括:确定总体单位的大小,计算每个单位的抽样概率,对总体单位按抽样概率进行排序,设定一个随机数表,对总体单位进行抽样。
首先,确定总体单位的大小,也就是需要进行研究或观察的总体中的单位数量。
例如,研究一个学校的学生,总体单位就是学生的数量。
接下来,计算每个单位的抽样概率。
这个概率通常是根据单位的大小来计算的,单位越大,概率就越大。
计算抽样概率的公式是:抽样概率= 单位大小/ 总体单位的总大小。
然后,对总体单位按抽样概率进行排序。
这个排序的目的是为了把总体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方便后续的抽样操作。
接下来,设定一个随机数表,用于产生随机数。
随机数表可以是一个包含随机数的表格或者一个随机数生成器。
最后,根据随机数表和总体单位的排序,对总体单位进行抽样。
抽样的过程是根据随机数表中的随机数,找到对应的总体单位,并将其选为样本。
这个过程是重复进行的,直到完成所需的样本数量。
总的来说,PPS抽样方法是一种根据总体单位的大小来决定抽样概率的方法,适用于总体单位存在横向差异的情况,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它的步骤包括确定总体单位的大小,计算每个单位的抽样概率,对总体单位按抽样概率进行排序,设定一个随机数表,对总体单位进行抽样。
通过使用PPS抽样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并将样本结果推断到总体上,从而得出总体的结论。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审计第四章 审计抽样知识点: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简称PPS抽样)● 详细描述:1.PPS抽样的概念 PPS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PPS抽样以货币单元作为抽样单元,有时也被称为金额加权抽样,货币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
假定注册会计师欲从9张销售发票组成的总体中选择4张进行测试,已知9张发票总计金额为5 000元,总体项目单位的累计金额表如下:采用系统选样:系统选样首先要将总体分为几个有同样的货币单位构成的组,并从每一组中选择一个逻辑单元(即实际单位)。
每组的货币单位数量就是抽样间隔。
假定本例中拟抽取4个样本,则抽样间隔=5 000÷4=1 250。
在第一个间距内选择随机数500,则选出的4个样本数额为500,1 750,3 000,4 250,这4数字分别包含在第1,3,6,7张销售发票的累计金额以内,选择样本即为这4张发票。
在该方法下总体中的每个货币单元被选中的机会相同,所以总体中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目的金额与总体金额的比率。
项目金额越大,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
如果某逻辑单元的账面金额超过抽样间隔,它可能不止一次的被选中。
注册会计师进行PPS抽样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总体的错报率很低(低于10%),且总体规模在2000以上。
(2)总体中任一项目的错报不能超过该项目的账面金额(不适合于查低估)。
2.PPS抽样的优缺点 PPS抽样的优点: (1)PPS抽样一般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由于PPS抽样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注册会计师可以很方便地计算样本规模,手工或使用量表评价样本结果。
(2)PPS抽样可以发现极少量的大额错报,原因在于它通过将少量的大额实物单元拆成数量众多、金额很小的货币单元,从而赋予大额项目更大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3)PPS抽样的样本规模不需考虑被审计金额的预计变异性。
PPS抽样方法的实施步骤1. 简介1.1 什么是PPS抽样方法PPS抽样方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Sampling),即按比例大小抽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抽样方法,适用于对总体进行有限次抽样的情况。
该方法基于总体个体大小的比例来确定个体被选入样本的概率,从而实现样本与总体的比例关系的保持。
2. PPS抽样方法的步骤PPS抽样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环节:2.1 确定研究目标和总体在进行PPS抽样方法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确定需要抽样的总体。
对于总体的定义,需要明确总体的范围和特征。
2.2 确定样本容量在确定研究目标和总体后,需要确定样本的容量,即确定需要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量。
样本容量的确定需要考虑研究目标的需要和统计分析的要求等因素。
2.3 确定测量指标和抽样要素在确定了样本容量后,需要明确研究所需的测量指标和抽样要素。
测量指标是用来衡量研究对象特征的变量,抽样要素是用来决定样本个体被选入样本的概率的变量。
2.4 确定抽样框抽样框是指包含总体个体的列表或数据库。
在确定了测量指标和抽样要素后,需要构建包含这些指标和要素的抽样框。
2.5 计算个体被抽取的概率根据抽样要素的设定以及总体个体的大小比例关系,计算个体被抽取的概率。
在进行计算时,可以使用各种统计方法和计算工具。
2.6 抽取样本根据计算得到的个体抽取概率,按照概率大小从抽样框中抽取样本。
可以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来实现样本的抽取。
2.7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抽取样本后,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可以使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2.8 结果解释和推断根据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结果解释和推断。
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并对研究目标给出结论。
3. 总结通过PPS抽样方法,可以实现样本与总体的比例关系的保持,从而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推广能力。
在实施PPS抽样方法时,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总体,确定样本容量,明确测量指标和抽样要素,构建抽样框,计算个体的抽取概率,抽取样本,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最终进行结果解释和推断。
PPS抽样调查法PPS抽样调查法( 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又称,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一、什么是PPS抽样调查法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简称为PPS抽样,它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每个单位均有按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率的一种抽样方式。
其抽选样本的方法有汉森-赫维茨方法、拉希里方法等。
PPS 抽样是指按概率比例抽样,属于概率抽样中的一种。
是指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
就是将总体按一种准确的标准划分出容量不等的具有相同标志的单位在总体中不同比率分配的样本量进行的抽样。
二、PPS抽样的特点与优点PPS抽样的特点是总体中含量大的部分被抽中的概率也大,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PPS抽样的主要优点是:使用了辅助信息,减少抽样误差;主要缺点是:对辅助信息要求较高,方差的估计较复杂等。
三、PPS抽样的设计PPS抽样其具体的做法是:1、首先确定初级抽样单位(PSU),PSU可以是固定的常规单位,确定PSU 需要有这些初级抽样单位的具体名录,以及每个初级抽样单位中被调查人员的具体数目,这个数目可以的估计的人数。
2、确定抽取哪些初级抽样单位,如果初级抽样单位比较少,可以全部抽取,如果初级抽样单位太多,则可以随机抽取部分的抽样单位。
3、在选取的初级抽样单位中选择具体的调查对象,如果将第二步中选取的初级抽样单位的组成人员全部作为调查对象,称为二阶段整群抽样,如果只是在初级抽样单位中按人数的多少,来决定在每个抽样单位中抽取多少人,则称为PPS抽样,此时,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详见有关统计书籍。
四、PPS抽样的举例假设要从全市100家企业,总共20万名职工中,抽取1000名职工进行调查。
我们采取多段抽样的方法,首先从100家企业中随机抽取若干家企业,如抽取20家;然后再从这20家企业中分别抽取50名职工(50X20=1000)构成样本。
两种抽样方法:PPS 法、LQAS 法标准组群抽样方法(或称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PPS 法)和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ot Quality Assurance Sampling,LQAS 法,详后)等。
4. 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接种率调查(PPS 法):4.1 PPS法接种率调查的统计学原理:此法是在调查地区随机选择30 个群(cluster,抽样单位),每个抽样单位单位从起点户开始,调查7 个适龄儿童,共调查30×7 = 210 个儿童的接种情况,计算样本接种率(p),来估计总体接种率(π)的95% CI。
不论调查范围大小,均查210 个儿童的接种情况来估计。
因为“接种”是二分变量(被调查儿童或已接种过,或还未接种过);当n > 30,样本接种率p 不太靠近0% 与100% 时,二项分布趋向正态分布,即(0.5+0.5)n 趋向正态分布。
设样本接种率p 与总体接种率π之差为d:u = ∣p-π∣/(pq/n)0.5u2 = ∣p-π∣2/(pq/n) = d2/(pq/n)n = (u2 pq)/ d2当p、q 各为0.5 时,“pq”的乘积(0.25)最大;当p、q 值比0.5 小的时候,“pq”的乘积都比“0.25”小;u 的显著性界值以 1.96 计;;当样本接种率p 与总体接种率π的误差d= 0.1 认为已够准确时:n = (1.96)2(0.5)(0.5)/(0.1)2 = 96 ≈ 100为可靠起见,需查2 倍的适龄儿童则为200 人;查30×7 = 210 人可满足要求(引自潘宝骏. 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杂志,1984年, P.43)。
4.2 PPS法接种率调查的方法与步骤:PPS法适用于对县级(>10万人口)的接种率抽样调查,能进行接种率的点值和区间评价。
抽样方法与步骤:①将全县各乡(镇、街道,下同)从县城所在地开始由里向外按顺时针方向排序,每个乡内的行政村(居委会,下同)也按同样方法依次排序并列出各村人口数。
PPS抽样:
(1)请计算抽样规模和抽样间隔;
总体错报上限 =基本界限+第1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第2个错报所增加的上限
其中:
BV――账面金额合计
――错报最大发生率(最大错报数量:MFx ;样本规模:n)
t ――错报比例
简化公式:
推断总体错报=(t1+t2+……+t n)×抽样间隔
样本规模n= =150
抽样间隔I=3000000÷150=20000
(2)如果在样本中发现了2个错报。
第一个账面金额为1000元的项目有500元的高估错报,第二个账面金额为2000元的项目有1600元的高估错报。
请分别推断总体错报和估计总体错报上限;
错报比例:t1=1600/2000=0.8 t2=500/1000=0.5
总体错报上限=(3000000 × 3.00/150 × 1)+(3000000 ×1.75/150 ×0.8)+(3000000×1.55/150×0.5)
=60000+28000+15500=103 500(元)
其中包含的推断错报为26 000元(0.8×20 000+0.5×20 000)
细节测试统计抽样——传统变量抽样:
初始样本规模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细节测试非统计抽样:
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样本规模(查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