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7第七章归纳推理
- 格式:ppt
- 大小:5.76 MB
- 文档页数:5
《逻辑学》全套教案第一章:逻辑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逻辑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理解逻辑学在学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掌握基本逻辑术语和概念。
1.2 教学内容逻辑学的定义和起源逻辑学的发展历程逻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基本逻辑术语和概念介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逻辑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逻辑学应用。
小组讨论法:讨论基本逻辑术语和概念。
1.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提问。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逻辑学练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第二章:命题逻辑2.1 教学目标理解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学会构造和分析命题逻辑表达式。
掌握命题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2.2 教学内容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命题逻辑表达式的构造和分析命题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命题逻辑表达式的构造和分析。
小组讨论法:讨论命题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2.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提问。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命题逻辑练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第三章:谓词逻辑3.1 教学目标理解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学会构造和分析谓词逻辑表达式。
掌握谓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3.2 教学内容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规则谓词逻辑表达式的构造和分析谓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谓词逻辑表达式的构造和分析。
小组讨论法:讨论谓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3.4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提问。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谓词逻辑练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第四章:演绎推理4.1 教学目标理解演绎推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学会运用演绎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演绎推理的常见错误和辨析方法。
4.2 教学内容演绎推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则演绎推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演绎推理的常见错误和辨析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演绎推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 引论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 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 #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 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 -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 都是b ,所有的b 都是a ,则a 、b 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 都是a ,但有的a 不是b ,则a 、b 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 都是b ,但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 是b ,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交叉关系;?a b¥(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则a、b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第一章绪论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与4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
2与6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
3与5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是P。
第二章概念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
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
2.戏剧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
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
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的外延是指:2、4、6、8、10、12……。
第六章归纳逻辑我们前面讲的词项逻辑和命题逻辑都属于演绎逻辑,它们讨论的各种推理都是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即只要前提真,并且推理形式有效,则结论必真。
因此,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
与演绎逻辑不同,归纳逻辑研究的通常是不具有必然性的推理,即当前提真时结论不必然真的推理。
这类推理属于非演绎推理,包括枚举归纳推理、因果归纳推理、概率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
归纳是与演绎相对的。
对演绎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从一般到个别,二是必然地推出。
前一种理解是较为狭窄的,很难概括人们运用演绎推理的实际,因而已为现代逻辑所不取。
相应地,对归纳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从个别到一般,二是或然地推出。
归纳逻辑通常取的是其第二种含义。
但习惯上常又按第一种含义来解释归纳推理。
枚举归纳推理、因果归纳推理、概率归纳推理之归纳就具有这样的含义。
因时间所限,我们仅介绍枚举归纳推理、因果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第一节枚举归纳推理一、什么是枚举归纳推理枚举归纳推理是由一类事物中的若干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概括出关于这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在进行枚举归纳推理时,前提中考察的可以是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也可以只是一类事物的一部分对象。
根据前提中所考察的对象是否穷尽,枚举归纳推理又分为穷举归纳推理和非穷举归纳推理。
二、穷举归纳推理(一)什么是穷举归纳推理穷举归纳推理又可称为完全归纳推理,它是通过对一类事物中的每一对象逐一进行考察,由它们分别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这类事物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例如:穷举归纳推理的形式可表示为:S1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S2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S n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S1、S2……S 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有S都具有(或不具有)P属性穷举归纳推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运用的。
例:曾参:放诸四海而皆准(儒家的孝道)(二)穷举归纳推理的特点穷举归纳推理有三个特点:一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个别性认识出发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第七章归纳、类比与假说一、思考题1.Ol 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是什么?1.02 什么是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二者的区别是什么?1.03 什么是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二者的相同、相异之处是什么?1.04 什么是求同法?如何用图式表示求同法?1.05 什么是求异法?如何用图式表示求异法?1.06 什么是求同求异并用法?如何用图表示求同求异并用法?1.07 什么是共变法?如何用图式表示共变法?1.08 什么是剩余法?如何用图式表示剩余法?1.09 什么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与归纳推理的相同、相异之处是什么?1.10 什么是“以偏概全”(或“轻率概括”)?什么是“机械类比”?二、概念解释题:2.01简单枚举法 2.02科学归纳法 2.03求同法 2.04求异法2.05求同求异并用法 2.06共变法 2.07剩余法 2.08类比推理 2.09假说 2.10以偏概全(轻率概括) 2.11机械类比三、指出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推理:3.01 “恩格斯这样说明过矛盾的普遍性:‘如果简单的机械的移动本身包含着矛盾,那么,物质的更高的运动形式,特别是有机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个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
……同样,我们看到了,在思维范围以内我们也不能避免矛盾,并且我们看到了,例如,人的内部无限的认识能力与此种认识能力仅在外部被局限的而且认识上也被局限的个别人们身上的实际的实现二者之间的矛盾,……高等数学的主要基础之一,就是矛盾……’‘就是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P280—281)3.02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的行星;它们的体积相近;与太阳的距离相近;地球为大气层所包围,火星也为大气层所包围;地球上有水分,火星上也有水分;并且,它们的气温都是适中的;地球上有生命;所以,火星上也有生命存在。
3.03三段论第一格的AAA式是大前提全称,小前提否定的;第一格的AAI式是大前提全称,小前提肯定的;第一格的EAE式是大前提全称,小前提肯定的;第一格的EAO式是大前提全称,小前提肯定的,第一格的All式是大前提全称,小前提肯定的;第一格的EIO 式是大前提全称,小前提肯定的第一格只有此六个有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