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振动及事故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2
汽轮机振动大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摘要:为了保障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用电的稳定,加强汽轮机组日常保养与维护,保障城市供电已经成为了火力发电厂维护部门的重要任务。
文章就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故障的排除,在振动监测方面应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排除;振动监测;汽流激振现象对转动机械来说,微小的振动是不可避免的,振动幅度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属于正常振动。
这里所说的振动,系指机组转动中振幅比原有水平增大,特别是增大到超过允许标准的振动,也就是异常振动。
任何一种异常振动都潜伏着设备损坏的危险。
比如轴系质量失去平衡(掉叶片、大轴弯曲、轴系中心变化、发电机转子内冷水路局部堵塞等)、动静磨擦、膨胀受阻、轴承磨损或轴承座松动,以及电磁力不平衡等等都会表面在振动增大,甚至强烈振动。
而强烈振又会导致机组其他零部件松动甚至损坏,加剧动静部分摩擦,形成恶性循环,加剧设备损坏程度。
异常振动是汽轮发电机运转中缺陷,隐患的综合反映,是发生故障的信号。
因此,新安装或检修后的机组,必须经过试运行,测试各轴承振动及各轴承处轴振在合格标准以下,方可将机组投入运行。
振动超标的则必须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将振动降到合格范围内,才能移交生产或投入正常运行。
一、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分析汽轮机组担负着火力发电企业发电任务的重点。
由于其运行时间长、关键部位长期磨损等原因,汽轮机组故障时常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汽轮机组异常振动是汽轮机常见故障中较为复杂的一种故障。
由于机组的振动往往受多方面的影响,只要跟机本体有关的任何一个设备或介质都会是机组振动的原因,比如进汽参数、疏水、油温、油质、等等。
因此,针对汽轮机异常震动原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查明原因才能对症维修。
针对导致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各个原因分析是维修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关键。
二、汽轮机组常见异常震动的分析与排除引起汽轮机组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汽流激振、转子热变形、摩擦振动等。
汽轮机事故处理汽轮机事故处理简介汽轮机事故是指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意外事件。
这些事故可能对人员安全、设备损坏以及生产效率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汽轮机事故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汽轮机事故的常见类型、事故处理的步骤以及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一些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汽轮机事故。
汽轮机事故类型1. 轴承故障轴承故障是汽轮机事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转子脱离轨道甚至整个机组停机。
常见的轴承故障包括润滑油不足、轴承失效、过度振动等。
2. 磨损和腐蚀汽轮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磨损和腐蚀问题。
这可能导致零件间的摩擦增加,进而引发设备故障。
常见的磨损和腐蚀问题包括烟气侵蚀、水蚀和燃烧气体的化学腐蚀等。
3. 高温和高压问题由于汽轮机的工作特性,高温和高压问题容易发生。
这可能导致设备部件和管道膨胀、变形、破裂等问题。
常见的高温和高压问题包括管道爆裂、轮叶脱落等。
4. 频率控制频率控制故障是指汽轮机在运行时无法保持稳定的转速。
这可能会导致机组不稳定、噪音过大甚至停机。
常见的频率控制故障包括调速系统故障、负荷超载等。
汽轮机事故处理步骤1. 事故发现和报告任何汽轮机事故都需要及时被发现和报告。
当工作者或自动报警系统发现事故迹象时,应立即采取行动。
同时,相关人员应向管理层和维修团队报告事故情况。
2. 事故评估和分析一旦事故被报告,维修团队应对事故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他们需要确定事故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可以通过检查设备和系统、观察故障模式和分析相关数据来完成。
3. 事故处理和修复在对事故进行评估和分析后,维修团队可以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并进行修复。
这可能包括更换损坏的零件、修复设备中的故障、调整参数等。
在处理过程中,应确保操作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
4. 事故跟踪和学习事故处理后,维修团队应对修复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汽轮机常见事故分析及处理一、汽轮机真空下降汽轮机运行中,凝汽器真空下降,将导致排汽压力升高,可用焓减小,同时机组出力降低;排汽缸及轴承座受热膨胀,轴承负荷分配发生变化,机组产生振动;凝汽器铜管受热膨胀产生松弛、变形,甚至断裂;若保持负荷不变,将使轴向推力增大以及叶片过负荷,排汽的容积流量减少,末级要产生脱流及旋流;同时还会在叶片的某一部位产生较大的激振力,有可能损伤叶片。
因此机组在运行中发现真空下降时必须采取如下措施:1)发现真空下降时首先要对照表计。
如果真空表指示下降,排汽室温度升高,即可确认为真空下降。
在工况不变时,随着真空降低,负荷相应地减小。
2)确认真空下降后应迅速检查原因,根据真空下降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应启动备用射水轴气器或辅助空气抽气器。
”4)在处理过程中,若真空继续下降,应按规程规定降负荷,防止排汽室温度超限,防止低压缸大气安全门动作。
汽轮机真空下降分为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两种情况。
(一)真空急剧下降的原因和处理1.循环水中断循环水中断的故障可以从循环泵的工作情况判断出。
若循环泵电机电流和水泵出口压力到零,即可确认为循环泵跳闸,此时应立即启动备用循环泵。
若强合跳闸泵,应检查泵是否倒转;若倒转,严禁强合,以免电机过载和断轴。
如无备用泵,则应迅速将负荷降到零,打闸停机。
循环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摆动,通常是循环水泵吸入口水位过低、网滤堵塞等所致,此时应尽快采取措施,提高水位或清降杂物。
如果循环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大幅度降低,则可能是循环水泵本身故障引起。
如果循环泵在运行中出口误关,或备用泵出口门误门,造成循环水倒流,也会造成真空急剧下降。
2.射水抽气器工作失常如果发现射水泵出口压力,电机电流同时到零,说明射水泵跳闸;如射水泵压力.电流下降,说明泵本身故障或水池水位过低。
发生以上情况时,均应启动备用射水磁和射水抽气器,水位过低时应补水至正常水位。
3.凝汽器满水凝汽器在短时间内满水,一般是凝汽器铜管泄漏严重,大量循环水进入汽侧或凝结水泵故障所致。
汽轮机的异常与事故处理————————————————————————————————作者:————————————————————————————————日期:ﻩ汽轮机的异常与事故1、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破坏真空紧急停机?答:在下列情况下,应破坏真空紧急停机:(1)机组转速升到3330r/min,而危急保安器不动作,即将危急汽轮机设备安全。
(2)确认汽温、汽压、负荷大幅度变化,发生了水冲击。
(3)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在10min内上升或下降50℃以上。
(4)机组发生强烈振动,或机组内部有明显的金属摩擦声、撞击声。
(5)轴封摩擦冒火花。
(6)轴承润滑油低到保护值,启动辅助油泵无效或任一轴承断油冒烟。
(7)主要系统管道突然破裂,不能维持运行。
(8)轴向位移达到极限值。
(9)推力瓦钨金温度达到保护值,而保护拒动。
(10)任一轴承温度达到保护值,而保护拒动。
(11)油系统大量漏油,油箱油位降到最低值,而补油无效。
(12)油系统着火不能及时扑灭,威胁机组安全。
(13)高、中、低压胀差值达到保护值,而保护拒动。
(14)发电机、励磁机冒烟着火,发电机内氢气爆炸。
2、破坏真空紧急停机的操作步骤有哪些?答:破坏真空紧急停机的操作步骤如下:(1)按下盘上停机按钮或手打危急保安器后,确认高、中压自动主蒸汽门及调汽门关闭,确认高压缸排汽止回门、各段抽汽止回门关闭,负荷到零,发电机解列,转速下降。
(2)启动润滑油泵。
(3)开真空破坏门,破坏真空,停止射水泵运行。
(4)调整汽封,需要时切换汽封为备用汽源,开启本体、导管疏水。
(5)倾听机组声音,记录转子惰走时间。
(6)调整并维持除氧器、凝汽器水位。
(7)转速到零,真空到零,切断汽封供汽和其他进入缸体和凝汽器的汽源和疏水。
(8)启动盘车,倾听盘车状态下转动声音。
(9)完成其他停机操作,做好记录。
3、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一般故障停机?答:在下列情况下进行一般故障停机:(1)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降至允许最低值。
汽轮机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一、为什么不能超速?(1)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叶片所受的离心力和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即是说,转速虽然上升不大,但转子上所承受的离心力就成几何倍的增长,这在汽轮机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的,所以超速现象对汽轮机是极为危险的。
(2)转机的转子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都会有一个自身的自震频率,也就是我们冲转的时候要注意的临界转速所对应的频率。
所以,汽轮机正常的工作转速都不在临界转速范围内。
但当汽轮机转速超过工作转速,达到转子自身频率的两倍,这时机组的震动将大大增加,甚至比机组过临界转速的震动还要大的多。
由于机组震动大所造成的动静部分的摩擦,使得机组震动继续增大,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严重时,会使汽轮机彻底的报废。
(3)如果是用于发电的机组,由于我国的电网频率定为50Hz,那么对应的,汽轮机转速也应该是3000rpm,如果机组不在额定转速下工作,那么将无法与电网并列运行。
即使是孤网运行,如果频率升高,将直接导致转动机械的转速也对应升高,破坏电机的正常工作,造成泵或风机的出力异常增加,使电机发热,泵或风机震动增大,容易导致烧瓦事故。
同时还会影响滤波器的正常工作,降低用电质量。
二、汽轮机超速的主要原因汽轮机超速事故是由于汽轮机在调速和保护系统故障及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但往往和运行操作维护有着直接的关系,按不同的事故起因和故障环节,分析讨论。
1.调速系统有缺陷。
汽轮机调速系统的任务,不但要保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正常运行,而且还保证在汽轮机甩负荷以后转速升高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所以调速系统是防止汽轮机超速的第一措施。
如果在汽轮机甩掉负荷以后不能保持空载运行,就可能引起超速。
汽轮机甩负荷后,转速飞升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速汽门不能关闭或漏汽量大;(2)抽汽逆止门不严或拒绝动作;(3)调速系统迟缓率过大或调节部件卡涩;(4)运行方式不合理或调整不当;(5)调速系统不等率过大;(6)调速系统动态特性不当;(7)调速系统整定不当,如同步器调整范围、配汽机构膨胀间隙不符合要求等。
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分析和治理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
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异常振动的情况,这不仅会降低汽轮机的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
对汽轮机的异常振动进行分析和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原因分析1. 不平衡:汽轮机转子的不平衡是导致异常振动的常见原因之一。
不平衡通常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误差或装配不准确引起,也可能是由于叶片或滚珠轴承的磨损不均匀导致。
2. 不当安装:汽轮机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如果安装过程中出现错误,如基础不稳定、轴承预紧力不当等,就会导致振动增加。
3. 轴瓦磨损:轴瓦磨损会导致轴承间隙变大,引起转子不稳定运动,从而产生异常振动。
4. 油膜失效:汽轮机中的润滑油起到降低摩擦和冷却轴承的作用,如果润滑油质量不合格或使用过久,就会导致油膜失效,进而引发异常振动。
5. 叶片松动:叶片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一旦叶片松动或断裂,就会导致转子不平衡,产生异常振动。
二、汽轮机异常振动的治理方法1. 动平衡校正:对于车轮、叶片等旋转部件的不平衡问题,可以采用动平衡校正的方法。
通过在旋转部件上增加或减少质量,使得整个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2. 安装调整:对于安装不当引起的振动问题,应重新检查和调整安装过程,确保基础稳定,轴承预紧力适当等,排除不当安装引起的问题。
3. 轴瓦更换:对于轴瓦磨损引起的异常振动,应及时更换轴瓦,保证轴承良好的工作状态。
4. 润滑油替换:定期更换润滑油,确保润滑油质量合格,防止油膜失效引起的振动问题。
5. 叶片维护:定期检查叶片的连接螺栓和密封状况,及时更换磨损或断裂的叶片,确保叶片的牢固和工作正常。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治理汽轮机的异常振动问题:- 定期对汽轮机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进行振动监测,掌握汽轮机的振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操作和维护误操作;- 进行定期的设备改造和更新,减少设备老化和磨损程度。
汽轮机机组振动大的事故处理预案一、机组振动大现象:1、机组振动增大画面报警发出;2、就地机组运行噪音增大。
二、轴瓦振动大的危害:1、动静部分摩擦。
动静部分摩擦不但会直接引起通流部分损坏,降低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同时还会引起轴向推力增大,使推力瓦温度升高甚至造成推力瓦损坏。
根据摩擦发生的部位不同可能会造成汽封、叶片损坏、叶轮和隔板变形和大轴弯曲。
2、加速另部件磨损。
主要包括轴瓦、轴颈、发电机转子滑环和励磁机整流子等。
3、加速另部件的损坏。
对振动部件的损坏,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但随着振动部件交变应力的增大,这个时间过程会大缩短,以致很短时间的大的振动也会造成一些部件的疲劳损坏,便如轴瓦的乌金经过短时间的大的振动撞击后就会造成表面疲劳裂纹以致剥落、脱胎和碎裂。
4、紧固件的断裂和松脱。
过大的振动会造成轴承座脚螺栓断裂、基础和台板松支、二次灌浆松裂,使轴承刚度降低,轴承振动进一步增大,有时会使基础和周围的建筑物产生裂纹。
5、直接或间接造成重大设备事故。
过大的振动会造成汽轮机保护误动作,发电机绝缘损坏,水冷发电机引水管断裂。
振动过大还会造成轴系损坏以致机毁人亡。
三、轴瓦振动大的原因:1、轴承的油压低,油温过高或过低,造成油膜不稳定,产生油膜振荡。
2、在启动过程中,暖机不良,膨胀不均,转子中心变动。
3、汽轮机组发生动静摩擦。
4、汽轮机发生水冲击。
5、真空突降,引起排汽缸温度升高,引起转子中心变化。
6、汽轮机叶片损坏或内部件损坏脱落,引起转子质量不平衡。
7、轴瓦松动或间隙增大。
8、主机的轴封系统故障引起轴封温度大幅度波动。
9、发电机励磁机部件松动。
10、环境温度剧烈变化,导致7#振动增大。
四、机组振动大处理:1、正常运行中机组振动达到0.125mm报警时,应适当降负荷,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并汇报值长。
2、检查机组的润滑油压、油温是否正常。
若异常及时调整。
3、检查轴封系统工作情况。
若异常及时调整。
4、机组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的振动应稳定负荷及进汽的参数,同时检查汽缸的热膨胀、胀差、轴向位移、上下缸温差变化情况及滑销系统无卡涩现象。
汽轮机事故处理在工业生产中,汽轮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设备,其稳定运行对于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汽轮机可能会发生各类事故。
当事故发生时,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是减少损失、保障安全的关键。
汽轮机常见的事故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叶片损坏、轴系故障、动静部件摩擦、超速事故以及油系统故障等。
叶片损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事故。
造成叶片损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叶片本身存在质量缺陷、蒸汽品质不佳导致叶片腐蚀或结垢、运行中偏离正常工况等。
当叶片损坏时,通常会表现出机组振动增大、内部有异常声响等现象。
此时,应立即紧急停机,对损坏的叶片进行检查和修复。
轴系故障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可能是由于轴瓦磨损、轴系不平衡、联轴器松动等原因引起。
一旦发生轴系故障,机组的振动会明显加剧,甚至可能导致轴系断裂。
处理这类事故时,需要迅速判断故障的严重程度,如果振动超过规定值,应果断停机,进行全面的轴系检查和维修。
动静部件摩擦是一种较为危险的情况。
可能是由于安装不当、部件变形、间隙调整不合理等原因导致。
当出现动静部件摩擦时,往往会伴随着强烈的振动和异常噪音。
此时,必须立即停止汽轮机运行,查找摩擦部位并进行修复,同时检查相关部件是否受到损伤。
超速事故是极其严重的一类事故。
可能是由于调速系统故障、蒸汽参数突变、误操作等原因造成。
一旦发生超速,会对汽轮机的转子、叶片等部件造成巨大的破坏。
在处理超速事故时,首先要紧急停机,然后检查设备的损坏情况,对受损部件进行更换或修复,同时对调速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油系统故障也是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例如,油压降低可能导致轴瓦润滑不良,油温过高可能使油质劣化,油中进水可能影响润滑效果等。
当油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如调整油压、降低油温、排除水分等。
如果故障无法及时排除,应停机处理。
在处理汽轮机事故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汽轮机组运行规程一机组的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原则11为保证安全运行,所有主机保护、辅机联锁应按要求正确投入,运行人员不得随意解除。
12发生事故时,运行人员应迅速查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及时调出O1S站中相对应的画面,立即解除对人身及设备的危险,消除故障。
运行人员有权按本规程处理一切事故。
1.3发生事故导致汽轮机组跳机时,在没有弄清楚跳机原因之前,不得恢复机组。
14发生事故时,运行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正确、迅速地处理事故。
各岗位之间应加强联系,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1.5汽机OIS站计算机死机时,可以强行启动计算机,此时可用其它站进行监视、操作、调整。
16运行人员在处理主汽门关闭的事故中不应全部依赖计算机的自动操作,跳机后要迅速判断,全面检查机组及相关辅机运行情况,润滑油压变化,综合分析后作出相应操作。
17失火停机时,若需主油箱放油,应保证转子在静止前润滑油的供给。
1.8若主转速表(汽轮机车头内)失灵,可用参照转速表(发电机侧))综合分析后,再进行相应的停机处理。
但参照转速表不能用于机组的启动恢复。
19机组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一般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工作:1)根据主转速表和参照转速表的指示、OIS站画面中参数指示(确认参数正确)、各辅机电流表指示、报警闪光指示及设备外部象征,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2)迅速将O1S站中的画面调至相对应的画面,消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险,必要时立即停运发生故障的设备,防止故障扩大;3)迅速查清故障的性质、发生地点和损坏范围;4)保证所有未损害的设备正常运行。
1.10运行人员对事故不了解或规程中没有描述的事故象征时,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处理,同时迅速向值长汇报。
1.11在处理事故的每一个阶段,尽可能迅速的向主值班员、值长报告。
1.12各级领导在现场的指示不应与值长的命令相抵触。
1.13如果上级命令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时,运行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向发令人的上级及时汇报。
1.14事故处理过程中,不得进行交接班,接班人员应协助当班人员进行事故处理,只有在事故处理完毕或告一段落后,经双方值长同意,方可进行交接班。
汽轮机的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原则1.1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应迅速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险,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消灭故障,同时应注意保持非故障设备继续运行,必要时设法增加非故障设备的负荷,以保证对用户正常供电和供汽。
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运行人员应当设法保证厂用电的正常供应。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运行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集中全部精力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消除所有的不正常情况,正确迅速的执行上级的命令。
1.2机组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应当按照下面所述方法顺序工作,消除故障:(1).根据仪表的指示和机组外部的征象,肯定已发生故障的设备。
(2).迅速消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险,必要时立即解列。
(3).迅速查清故障的性质,发生地点和损伤范围。
(4).保证所有未受损伤的机组能正常运行。
(5).消灭故障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尽可能迅速报告班长长和专工, 以便及时采取更加正确的对策,防止故障蔓延。
1.3消灭故障时,动作应该迅速,正确,但不应急躁,慌张,否则不但不能消灭故障,反而更使故障扩大。
在处理时接到命令后应复诵一边,如果没有听懂,应反复问清。
命令执行后,应迅速向发令者报告。
1.4司机在处理事故时,受班长的领导。
发生故障时,司机应迅速参加消灭故障的工作。
并尽可能首先通知班长。
班长的所有命令,司机必须服从。
1.5专工在机组发生故障时,必须到现场监督消灭故障工作,并给予运行人员必要的指示,但这些指示不应和值长的命令相抵触。
1.6从机组发生故障起,直到消灭故障机组恢复正常状态为止。
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假如故障发生在交班的时间,应延迟交接在未填写交班日记前,交班运行人员应继续工作,并在交班运行人员协助下消灭故障,直到机组恢复正常运行状态或接到值长关于接班的命令。
1.7禁止与消灭故障无关的人员停留在发生故障的地点。
1.8司机在机组发生故障时,对所属工作人员发布的命令,应以工作人员不离开原来岗位地点就能执行为原则,并使工作人员兼顾到原来岗位工作和机组监视主要仪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