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5
培训作业〔二〕1、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一闪即灭〕,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外表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试样的最低温度。
闪点可通过标准仪器测定。
闪点温度比燃点温度低些,燃点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
可燃液体或固体能够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液体或固体外表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随着温度的升高,外表上蒸发的油气增多,当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以明火与之接触时,会发生短暂的闪光,这时的温度称为闪点。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一般闪点在150℃以下的轻质油品用闭口杯法。
同一油品,用开口法测定的结果要比闭口法高10~30℃。
这是因为开口法蒸发的油气随时四散开,达到闪火所需混合气浓度时的温度较高。
如果储存温度超过闪点,一般点火源例如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摩擦火花、烟头等均可导致气体空间发生闪火,破坏容器或储罐。
因此在储存与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定与操作规程作业,以确保安全。
2、可燃性液体危险性分析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明确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
闪点越高越安全。
可燃液体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
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
火灾危险性分类表除按照上表进展分类外,还应按照以下规定进展设计与安全管理:〔1〕.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2〕.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A类液体应视为乙A 类液体;〔3〕.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B 类液体,操作温度超过其沸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
3、常见品种闪点值接班局部规定接班双方必须坚持“十交〞、“五不接〞原如此。
〔一〕“十交〞:交任务和指示、交操作、交指标、交质量、交设备、交安全、交环保和卫生清洁、交问题和经验、交工具、交记录。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油品储运是指将各类石油化工产品打包贮存、装运、分销的过程,包括大规模的油库、油站、储罐等设施。
在这些设施中,需要掌握一些油品储运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石油化工产品分类:石油化工产品分为原油、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三类。
原油是指由石油天然生成的原始化石燃料,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燃油、柴机油等,化工产品包括化肥、润滑油、乙烯、丙烯等。
2. 油品储存方式:常用的油品储存方式有油罐、油库、油车等,其中,油罐是指将油品储存在密封的铁罐中,油库是指供储存油品的场所,设有储油罐、油泵、管道等设备,油车是指用来运输油品的车辆。
3. 油品储存的危险性:由于石油和化工产品在储存和转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重视其安全问题。
对于储存油品的场所,需要满足严格的安全要求,如防火、防爆、防雷、防盗等。
4. 油品管道输送:在油品输送方面,常用的方式有管道输送和公路运输。
管道输送是指将油品通过管道输送到指定地点,对于长距离、大批量运输非常方便,但需要严格管控管道的安全性。
5. 油品运输方式:油品运输的方式有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船舶运输等,其中汽车运输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油品保养和防止剧烈颠簸等问题。
6. 油品质量标准:油品的质量非常重要,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如柴油的质量应符合GB19147-2003的规定,汽油的质量应符合GB17930-2013的规定等。
7. 油品质量检测:为了确保油品质量,需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对油品质量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标准密度、动力粘度、闪点、水分、硫含量等。
8. 油品排放标准: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对油品的有害气体排放有管控标准,如机动车排放标准第六阶段及之前的排放标准规定了燃油中含硫量的限制,并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油品储运是一个复杂和危险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环节,需要对油品储存、运输、质量及其他相关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范本1. 油品储存油品储存是指对各类石油产品进行安全、高效地仓储和保管的过程。
油品储存的目的是确保石油产品质量不受损失,同时提供及时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常见的油品储存设施包括油罐、储罐、储运管道以及配套设备。
2. 油罐油罐是一种专门用于储存各类石油产品的容器。
油罐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钢板或铝合金,其结构坚固且密封性好。
不同种类的油品需要不同类型的油罐进行储存,例如,汽油和柴油通常使用带有防火、防爆装置的罐体,而液化石油气一般使用压力罐。
3. 储罐储罐是油品储存的另一种常见设施,它通常位于炼油厂或石油储运站。
与油罐相比,储罐的容量更大,可以储存更多的石油产品。
储罐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区,用于储存不同种类的油品。
储罐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到防腐蚀、防渗漏、防火爆等因素。
4. 储运管道储运管道是将石油产品从生产地、储存区域或炼油厂运输到销售点或终端用户的重要手段。
储运管道具有输送量大、安全可靠的特点。
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管道可以分为油品管道、天然气管道等。
在油品储运过程中,管道输送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5. 配套设备在油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配套设备的作用不可忽视。
常见的配套设备包括泵站、加热装置、计量设备等。
泵站用于将石油产品从储罐或管道中抽送出来,并输送到目标位置。
加热装置可以对油品进行加热处理,以降低其粘度,便于输送。
计量设备用于计量和监控油品的存储和运输过程。
6. 安全管理油品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由于石油产品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对储存设施和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 环境保护在油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环境保护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石油产品的泄漏或泄露可能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应采取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事故。
油气储运知识简介油气储运是指将油气从开采现场运输到加工厂、储存仓库或终端客户的全过程。
其流程包括采油、储存、运输和加工等环节。
为确保油气储运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需要掌握相关知识。
采油采油是指从油田地下将石油采出到地上,通常采用钻井技术顺着井筒从井口进入油层,利用钻机直接钻取油层或在油层浅处打开井眼进行油气采集。
采取哪种方法主要由油田情况、地质条件、钻探技术等决定。
采油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地质勘探,确定油气田的地质构造、储量和采掘条件;2.钻井和配管工程,保障油气从井口顺畅采出;3.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油气按规定产量和质量稳定输出;4.安全问题,防止井口溢油、爆炸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储存储存是指将采出来的油气暂时存放在地面或地下的设施里,以便运输或加工。
储存设施的种类很多,包括大型储罐、容器、地下贮藏库等。
储存油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储存设施的材质和结构要符合安全要求;2.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清洗;3.控制储存压力、温度和湿度,防止油气泄露、爆炸或自燃;4.选用合适的储存方法,根据储罐、地下库、罐车、管道等不同储存装置分别进行储存处理;5.根据油品类别、油气组成和储存要求等,对油气进行分类、分层和配比。
运输运输是指将油气从生产地运送到使用地或加工厂,分为水、路、铁、空四种方式,通常由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化工等专业运输公司负责。
运输油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计算好运输距离、车次、载重、装车方式等,制定合理运输方案;2.做好路线规划、交通组织和车辆监控,确保油气运输安全、准时、稳定;3.采用高效节能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如采用气体泵、低压输送等技术;4.严格管控油气泄漏、碰撞和火灾等风险,加装安全阀、液位表、浓度探头等问题采取高级安全措施;5.根据不同油品品质和油气运输方式,分别进行运输车辆的选型、检测及保养等工作。
加工加工是指将原油、天然气等原料加工成成品油、天然气制品等成品。
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分馏、重整、催化裂化等工序,通过数种工艺加工成各种成品。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复习资料解析《油气储运工程》复习题一、名词分析〔30 分〕:1、lng,png,cng,ngh〔自然气水合物〕,iea液化自然气PNG:管道自然气CNG:压缩自然气NGH:〔自然气水合物〕IEA:国际能源署 2。
系统安全所谓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治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急源并使其危急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本钱范围内到达最正确的安全程度。
3、“油气储运”定义广义而言,石油和自然气的“储存”和“运输”还应包括水和处理。
狭义上讲:在石油工业内它是连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存储和装卸、终点安排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
4、安全生产治理所谓安全生产治理,就是通过人的努力,利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的才智,进展相关的决策、规划、组织和掌握活动,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中人、机、设备和物质环境的和谐,到达安全生产的目的。
5.风险治理风险治理:风险治理就是综合考虑事故〔失效〕的损失和掌握事故发生所需花费的费用,以到达在可承受的风险的状况下,实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掌握风险的一门学科。
6、长距离油气管道风险来源〔四大类〕第三方损坏、腐蚀、设计因素和误操作。
7.SCADA 系统scada 系统:应用于长距离油气管道的计算机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8、挨次输送在同一条管道中,多个油品按肯定挨次连续运输,称为挨次运输。
10.挨次运输过程中油液混合的缘由一是管道横截面上流速分布不均,使后行油品呈楔形进入前行油品中;二是管内流体沿管道径向、轴向的紊流集中作用。
11、自然气供气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气供给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如油气田集输管网、自然气净化厂、长距离输气干线或管网、城市输配管网、储气库等。
这些子系统不仅有各自的分工,而且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集成系统。
整个供气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保证按质量、数量和时间向用户供气,安全、牢靠、高效、经济地运行,以获得最正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V- _# e1 V( Y- W第一章油品性质1、石油产品储存注意事项有哪些?1)要及时检查油罐是否有泄漏。
答:(2)防止油品超温突沸、乳化造成油品变质。
(v# + r, k3 J; W 串油。
3()防止由于检查不细而跑、冒、U/ Z q7 n2、石油产品的特点是什么?答:石油产品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易产生静电和对人体有毒有害。
、石油主要由哪两种元素组成?3答:石油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它们占元素总量的。
,氢元素占11~14%其中碳元素占96~99%,83~87%( N N4 \3 ]3 b4、炼油厂的主要生产特点?)易3()高温;(4(5)高压;)易爆;(1答:()易燃;2)易中毒。
6! J! @7 o9 L7 @/ S(腐蚀;、石油产品的闪点高低对储运有何影响?5答:从闪点高低可鉴定出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因为闪点是有火灾危险出现的最低温度,闪点愈低,燃料愈易燃,火灾危险性也愈大。
所以按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其运送储存和使& m% _; ]8 }: c用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
.第二章安全生产$ M E) S3 U0 M0 R6、如何预防油罐冒顶事故的发生?)加强责任心,勤检尺、勤检查、勤联系、勤了解收1(答:要加强现场检查,当油罐油位接近安全高度时,油情况;(2))切勿过于(及时切换罐;3)及时掌握收油的变化情况;(4依赖液位计,出现液位异常时,应引起注意,必要时上罐检) y. ?9 P) r! ?/ x' [, 尺,以防液位计卡住失灵,造成冒罐。
d* `3 }- B8 L4 C' `% s: m. X: 、油罐为什么要定期检尺?7T* a漏、1答:()定期检尺能及时发现罐内油量的变化,防止跑、)掌握油罐活动时的收付量,串、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判断油罐加热器、冷却器是否有泄判断收付是否正常;3(漏现象。
* C) z8 i/ A2 q4 X* `: e( r8、用侧深量油尺进行空距测量时,油高值如何确定?为止。
油气储运知识油气储运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简称油气储运。
主要指合格的原油、天然气及其它产品,从油气田的油库、转运码头或外输首站,通过长距离油气输送管线、油罐列车或油轮等输送到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等用户的过程。
管道输油的特点管道输油的特点是:运输量大;能耗小、运费低;便于管理,易实现全面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管线大部埋于地下,受地形地物限制小,能缩短运输距离;安全密闭,基本上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能长期稳定、安全运转;但运输方式不灵活,钢材耗量大,辅助设备多,适于定点、量大的单向输送。
我国管道建设的几个阶段我国管道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1958~1969年是我国管道建设的初始阶段,这时期由于产油量少,对建设长距离、大口径管道缺乏技术能力及建设经验,所以不论从管道建设的数量上和输油技术方面,都还处在一个落后的阶段。
(2)1970~1980年是我国管道建设的高峰阶段,也是大量采用国内先进设备的阶段,在管道建设高速度发展的同时,管道的钢材质量、输油工艺、输油设备及输油通信手段等方面也在高速发展。
(3)1981年以后,是我国管道建设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提高效益的发展阶段。
这时期管道建设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注重提高管道输送的经济效益,并进行大规模科研和现场实验,取得较多的科技成果,使管道输油效率大幅度提高。
原油的热处理原油热处理是将原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按一定的方式和速度将其冷却到某一温度的过程。
经过热处理,可使原油中的石蜡、沥青及胶质的存在形式改变,使原油的凝固点和粘度改变。
在最佳的热处理条件下可以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特性。
1995年年产原油790万吨。
管道的阴极保护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
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
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2%,是我国第一大气田,1995年年产天然气71.8亿立方米,年产原油17万吨。
油气储运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油气储运工程中,常用的储存方式不包括()A. 地面储罐储存B. 地下洞穴储存C. 海底储存D. 太空储存答案:D解析:太空储存目前还不是油气储运工程中常用的储存方式。
2. 下列哪种管道材质常用于油气输送?()A. 塑料B. 陶瓷C. 钢管D. 木材答案:C解析:钢管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密封性,常用于油气输送。
3. 油气管道运输的优点不包括()A. 运输量大B. 成本低C. 灵活性高D. 安全可靠答案:C解析:管道运输灵活性相对较低,路线固定。
4. 储油罐的呼吸阀的作用是()A. 防止油气泄漏B. 调节罐内压力C. 增加罐内油气浓度D. 降低罐内温度答案:B解析:呼吸阀用于调节储油罐内的压力,保持罐内外压力平衡。
5. 油气混输技术中,混输的介质通常包括()A. 油、气、水B. 油、气、沙C. 油、气、化学药剂D. 油、气、空气答案:A解析:油气混输通常包括油、气、水。
6. 提高油气管道输送效率的方法不包括()A. 增加管径B. 提高输送压力C. 降低油温D. 减小管道粗糙度答案:C解析:降低油温会增大油品粘度,降低输送效率。
7. 油库中用于计量油品储量的设备是()A. 流量计B. 液位计C. 温度计D. 压力表答案:B解析:液位计用于测量油库中油品的液位,从而计算储量。
8. 油气管道防腐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涂防腐漆B. 阴极保护C. 增加管道厚度D. 选用耐腐蚀材料答案:C解析:增加管道厚度不是主要的防腐措施。
9. 下列哪种阀门常用于调节油气流量?()A. 截止阀B. 球阀C. 安全阀D. 减压阀答案:A解析:截止阀可以较好地调节流量。
10. 油气储运中的“三查四定”不包括()A. 查设计漏项B. 查工程质量C. 查未完工程D. 查员工考勤答案:D解析:“三查四定”不包括查员工考勤。
11.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A. 甲烷和乙烷B. 丙烷和丁烷C. 戊烷和己烷D. 庚烷和辛烷答案:B解析: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2024年油品储运基础知识内浮顶油罐的内浮盘沉没是什么原因?如何避免?答:内浮顶油罐发生浮盘沉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施工质量问题:个别浮盘支架焊死在罐底板上,入油时浮盘根本浮不起来。
2、操作问题:入油量超高,浮盘被固定顶盖的梯架顶住,油品进入浮盘上部。
3、结构问题:有的内浮顶罐罐壁上部未开透气孔,而在顶盖上增加呼吸阀数量,致使浮盘上部受压,降低了浮盘的浮力。
4、工艺条件问题:由于入油温度较高,或油品未经稳定脱气,致使油品蒸汽压增大,在进油处上方由于大量气体迅速上升,造成浮盘歪斜卡劲和液泛。
从上述原因看出,产生沉没并非内浮顶罐本身的毛病,而是施工质量、操作技术和工艺条件的问题。
避免浮盘沉没的措施有:1、提高施工质量,认真检查验收;2、严格按设计规范进行设计;3、加强操作责任心,增设高液位报警器,取消固定顶盖的梯子;4、降低入油温度,增设油品稳定和脱气设施,保证入油蒸汽压在600毫米汞柱以下;入油管罐内增设扩散管。
扩散管管径大于入油管径,长度一般为5米,径向安装。
扩散管上下两侧均匀交错开孔,开孔总面积为扩散管截面积的二倍。
扩散管头部割成45°朝下的斜截面,这样使入油均匀分散,避免集中,改善浮盘平稳动作,避免液泛。
油罐为什么会被抽瘪?应怎样处理?答:油灌抽瘪的原因大致有:1、冬季由于罐能有水汽使呼吸阀阀盘与阀座冻结失灵。
2、呼吸阀弹簧锈蚀失灵。
3、发油速度过快,超过呼吸阀口径允许的进气速度,使罐出现负压,超过设计规定。
4、阻火器铜网或皱纹板脱落堵塞。
5、当呼吸阀发生故障时,由于进油温度过低、过快、使罐内气体空间温度迅速下降,大6、量油气凝结,形成的负压超过设计规定(某炼油厂曾发生过这种事故)。
油罐抽瘪时的处理方法:1、漫漫打开检尺口,关闭出(入)阀门,停止收发油工作。
2、油罐抽瘪变形严重时,应设法将罐内油倒入其它罐内。
3、如油罐轻微变形,可自然恢复原状;发生严重变形,应洗罐进行修复加固,经鉴定合格方可使用。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指的是与石油及石油产品相关的储存和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这些知识对于石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油品储运的基础知识,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和应用。
1. 油品储存油品储存是指将石油及石油产品以安全、经济和便捷的方式保存在储罐、储仓或其他储存设施中。
油品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储存设施的选择:根据油品的性质、储存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储存设施。
常见的储存设施包括储罐、储仓和储槽等。
- 安全措施:储存设施需要具备防火、防爆、防渗漏等安全功能。
同时,要定期进行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 储存温度控制:某些油品在储存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范围。
因此,需要使用冷却或加热设备对储存设施进行温度控制。
- 质量监控:定期对储存的油品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油品运输油品运输是指将石油及石油产品从生产地或储存地点运送到销售点或终端用户的过程。
油品运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 公路运输:通过公路运输是最常见的油品运输方式之一。
运输车辆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爆装置和泄漏检测装置等。
- 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是一种大规模、经济高效的油品运输方式。
油品通过管道运输可以大量地、长距离地进行。
管道运输需要定期进行管道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一种高速、大容量的油品运输方式。
运输车辆需要具备相关的安全设施,并符合铁路运输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 水上运输:水上运输包括沿海运输和内河运输,可以通过船舶、拖船和驳船等进行。
水上运输对于大量、长距离的油品运输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油品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装卸作业:油品装卸作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标准进行,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 运输容器的选择:根据油品的性质和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容器,如罐车、集装箱和船舶等。
- 运输温度控制:某些油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范围,因此需要使用冷却或加热设备对运输容器进行温度控制。
1.按蜡含量的原油分类:蜡质量分数蜡质量分数≤2.5%低蜡原油蜡质量分数2.5%~10.0%含蜡原油蜡质量分数>10.0%的原油高蜡原油大多数储运专业文献中,含蜡原油和高蜡原油统称含蜡原油。
2.按照C5界定法,天然气可以分为:干气和湿气3.按照C5界定法,天然气可以分为:贫气和富气4.北美、西欧有关的管道标准已规定,20英寸以上的气管应加内涂层,长距离输气管内壁一般涂敷有机树脂涂层的主要优点有:减小内腐蚀、粗糙度下降。
5.泵站总的特性曲线都是站内各泵的特性曲线叠加起来的,方法是:并联时,把相同扬程下的流量相加;串联时,把相同流量下的扬程相加。
6.泵站-管道系统的工作点是指在压力供需平衡条件下,管道流量与泵站进、出站压力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7.泵机组工作特性改变或调节方式有:1、换用和切割叶轮;2、变速调节。
8.采用顺序输送时,在层流流态下,管道截面上流速分布的不均匀时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9.长距离输油管设计过程一般为:线路踏勘、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10.从管道输送角度,按流动特性分类,原油大致可分为轻质低凝低粘原油、易凝原油及高粘重质原油。
11.触变性原因:一定剪切作用对蜡晶结构的破坏有一定限度,在结构破坏同时,蜡晶颗粒及由其组成的絮凝结构间存在一定的重新连结过程(即结构恢复),故经过一定时间的剪切后,表观粘度趋于一个平衡值。
12.储气方法有:地下储气液化储存储气罐末段储气13.单位体积干天然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含水量,它与天然气的压力、温度有关。
当天然气被水饱和时,其温度也称为露点14.多压气站长距离输气管道中途泄漏气体时,漏点前的输量>正常输量,进出站压力均<正常进出站压力;漏点后的输量<正常输量,进出站压力均<正常进出站压力;离漏点越近,压力变化值越大15.对DN300~700毫米的原油管道,设计时原油一般经济流速为1.5~2.0米/秒;成品油2.0米/秒左右16.对同一结构的泵,所输液体的蒸气压愈高,泵所要求的允许汽蚀余量愈低。
油品储运基础知识油品储运基础指的是关于石油及其衍生品储存和运输的一系列知识。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储存和运输石油及其衍生品的安全和高效性对于保障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油品储运基础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石油基础知识石油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化合物,是地球地壳中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来源。
石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包括烃类化合物(如烷烃、烯烃和芳香烃)以及少量的硫、氮、氧和金属元素。
石油的性质包括密度、粘度、燃点、热值等,这些性质对于储存和运输石油及其衍生品具有重要意义。
二、石油储存基础知识石油储存是指将石油及其衍生品储存在储罐或其他容器中,以备日后使用或交易。
石油储存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储罐类型:石油储罐一般分为地面储罐和地下储罐两种类型。
地面储罐常用于储存大规模的石油产品,地下储罐则常用于储存小规模的石油产品,地下储罐可以减少石油蒸发和泄漏的几率。
2. 储罐设计:石油储罐的设计应考虑到储存的石油种类、储存容量、操作要求和安全要求等因素。
储罐设计应保证石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设计为固定顶罐、浮顶罐、圆顶罐等不同类型。
3. 储存安全:石油的储存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石油及其衍生品的泄漏和火灾都可能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储存石油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配备灭火装置、使用防漏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储罐等。
4. 储存管理:储存石油的管理包括原油质量检测、定期检查和维护储罐、入库和出库管理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储罐可以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和石油质量的稳定。
5. 储存规划:根据石油需求和供应情况,制定合理的储存规划可以确保储存石油的及时供应和有效利用。
储存规划应考虑到石油产品的规模、种类、质量和供应链等因素。
三、石油运输基础知识石油运输是指将储存的石油及其衍生品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以满足能源和工业生产的需求。
石油运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海上运输:海上运输是石油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常用的海上石油运输工具包括油轮和集装箱船。
专业综合介绍:油气储运,简单讲就是油气的储存和输运两个过程。
(详细讲就是将油田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油田气进行收集、处理,将符合外输标准的原油贮存、计量后分别输送至矿场、油库或外输站的过程。
)存储,石油从地底下采上来存储到油库,油罐,管道里。
为了保证油田均衡、安全生产,外输站或矿场油库必须有满足一定贮存周期的油罐。
贮油罐的数量和总容量应根据油田产量、工艺要求。
输运,输送特点是那种方式?铁道、水道、管道运输?管道输送是用油泵将原油从外输站直接向外输送,具有输油成本低、密闭连续运行等优点,是最主要的原油外输方法。
我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原油产量在世界上排名第4位,随着西气东输到上海、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开发和利用、上海漕泾化工区的建设、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油气储运工程在国民经济和上海地方经济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方向为:油气储存、加工和产品应用,油气集输和管道运输,石油金融贸易。
油气储存、加工和产品应用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产品的储存、深加工、高效转化和利用等;油气集输和管道运输主要是化工方法解决油气储运中的问题和管道输送技术;石油金融贸易主要是油气及产品的进出口商务、期货交易等。
本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为:数学、英语、计算机、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主要技术基础课程为: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原理、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化工自动化仪表。
主要专业课程为: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加工工艺学、专业实验、最优化方法在石油储运中的应用、油库安全、管输工艺、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石油金融贸易、进出口实务、销售管理等。
学生在校期间,还进行下厂实习、设计和毕业论文环节的严格训练。
此外,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
与本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所属的石油化工分公司、石化研究院、石化设计院、高等院校、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现代物流管理部门、石油贸易公司、航空油料公司、港口、军队、IT企业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