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知识(完整篇)
- 格式:docx
- 大小:110.52 KB
- 文档页数:5
第六章油气储运安全技术第一节油气站库五防一、防火防爆1.油气的易燃易爆性油气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在储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
表征常见油品燃烧及爆炸性能的参数见表6—1和6—2。
表6—1 常见石油产品的闪点、自燃点(℃)-30~28℃范围内,即使在我国北方的严冬,汽油无需加热,一遇明火就有可能燃烧;而煤油的闪点在-40℃左右,即使在室温下,煤油与火焰的短暂接触也不会引起燃烧。
由于闪点高的油品,组分较重,高温挥发的组分易聚集,所以其自燃点较低。
高温下储存沥青等重油品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油品的自燃。
表6—2的爆炸上、下限,是指油蒸气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爆炸的最小浓度和最大浓度,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浓度区间称为爆炸区间。
当油蒸气在空气中浓度在爆炸区间时,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当该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因为油蒸气含量太少,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使混合气体燃烧,遇明火不会引起燃烧,更不会发生爆炸;当该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供应不足,遇明火时不能产生激烈的氧化反应,暂时不会发生爆炸,但可能引起燃烧,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油蒸气浓度降低,达到爆炸上限,就可能发生爆炸。
2.油气储运过程中常见火灾的原因①电气设备短路、老化、外壳接地不良、高温运行发热等;②操作不规范,造成金属撞击引起火花;③静电和雷电;④可燃物的自燃,如油罐中含硫油品沉积物在清除时自燃、堆积的含油垃圾自燃等;⑤其他火种蔓延等。
3.防火防爆措施①完善防火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群众性的消防组织,制定防火规章制度和消防方案,划分消防区域,规定火警信号,定期组织防火教育和消防演习,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②加强管理,严禁携带火种进入防火禁区,机动车辆进入防火禁区需戴防火帽等。
③防止金属撞击产生火星,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站库,在有油气的场合维护、搬运等作业时,严禁金属之间的撞击。
④在存有油气的场合,应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严禁在储罐量油时开关手电筒、使用手机等。
⑤遇雷雨天气时,不要进行汽油、煤油和柴油等易燃油品的装卸、测量和采样。
大一油气储运工程导论重要知识点在大一油气储运工程导论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油气储运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大一油气储运工程导论的重要知识点。
1. 油气储运工程的定义油气储运工程是指研究和应用用于储存和运输油气的工程技术。
它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储存、运输以及相关的设备和技术。
2. 油气的成分与性质石油是一种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具有可燃性和发光性。
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具有可燃性和无色无味。
了解油气的成分与性质对于储运工程的设计和操作非常重要。
3. 油气储存技术常见的油气储存技术包括油罐储存、地下储存以及岸上和离岸储存。
油罐是一种常用的储存设备,它可以储存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地下储存是指将油气储存在地下的储存设施中。
岸上和离岸储存是指将油气储存在陆地或海洋上的设施中。
4. 油气运输技术油气运输主要有管道运输、船舶运输和铁路运输。
其中,管道运输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高效地将油气从生产地运输到使用地。
船舶运输通常用于远距离的海洋运输,而铁路运输适用于中短距离的运输。
5. 油气处理技术油气在储运过程中需要进行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提高产品质量。
常见的处理技术包括脱硫、脱盐、脱水和分离。
脱硫是指去除燃料中的硫化物,以减少环境污染。
脱盐是指去除燃料中的盐分,以保护管道和设备。
脱水是指去除燃料中的水分,以提高燃烧效率。
分离是指根据不同组分的性质将燃料分离成不同的产品。
6. 油气安全管理在油气储运过程中,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容易引发事故。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防火、爆炸、泄漏等各方面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7. 油气储运工程的环境影响油气储运工程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和运营中,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处理废水和废气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监测,确保工程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油气储运知识简介油气储运是指将油气从开采现场运输到加工厂、储存仓库或终端客户的全过程。
其流程包括采油、储存、运输和加工等环节。
为确保油气储运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需要掌握相关知识。
采油采油是指从油田地下将石油采出到地上,通常采用钻井技术顺着井筒从井口进入油层,利用钻机直接钻取油层或在油层浅处打开井眼进行油气采集。
采取哪种方法主要由油田情况、地质条件、钻探技术等决定。
采油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地质勘探,确定油气田的地质构造、储量和采掘条件;2.钻井和配管工程,保障油气从井口顺畅采出;3.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油气按规定产量和质量稳定输出;4.安全问题,防止井口溢油、爆炸和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储存储存是指将采出来的油气暂时存放在地面或地下的设施里,以便运输或加工。
储存设施的种类很多,包括大型储罐、容器、地下贮藏库等。
储存油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储存设施的材质和结构要符合安全要求;2.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清洗;3.控制储存压力、温度和湿度,防止油气泄露、爆炸或自燃;4.选用合适的储存方法,根据储罐、地下库、罐车、管道等不同储存装置分别进行储存处理;5.根据油品类别、油气组成和储存要求等,对油气进行分类、分层和配比。
运输运输是指将油气从生产地运送到使用地或加工厂,分为水、路、铁、空四种方式,通常由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化工等专业运输公司负责。
运输油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计算好运输距离、车次、载重、装车方式等,制定合理运输方案;2.做好路线规划、交通组织和车辆监控,确保油气运输安全、准时、稳定;3.采用高效节能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如采用气体泵、低压输送等技术;4.严格管控油气泄漏、碰撞和火灾等风险,加装安全阀、液位表、浓度探头等问题采取高级安全措施;5.根据不同油品品质和油气运输方式,分别进行运输车辆的选型、检测及保养等工作。
加工加工是指将原油、天然气等原料加工成成品油、天然气制品等成品。
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分馏、重整、催化裂化等工序,通过数种工艺加工成各种成品。
油气储运安全培训目录•油气储运安全概述•油气储运安全基础知识•油气储运安全操作规程•油气储运安全风险控制•油气储运安全培训实践01油气储运安全概述油气储运过程中如果出现泄漏、爆炸等事故,会对现场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维护企业财产安全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油气储运设施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保障设施安全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油气是国家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储运安全对于维护能源供应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030201油气储运安全的重要性油气储运设施的管道、阀门等部位可能出现泄漏,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泄漏风险油气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在储运过程中如果遇到火源或高温环境,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爆炸风险油气储运过程中的运输环节存在交通事故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交通事故油气储运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油气储运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培训使员工熟悉并掌握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掌握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减少事故发生安全培训的目的和意义02油气储运安全基础知识油气储运的工艺流程从油田或生产单位收集油气,并进行初步处理。
将处理后的油气储存在储罐或其他设施中。
通过管道、车辆或船舶将油气运输到目的地。
将油气产品配送到终端用户或销售点。
油气采集储存运输配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油气储运行业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油气储运的法律法规与标准法律法规03油气储运安全操作规程油气储运作业的安全操作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在进行油气储运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可控。
防止静电和火花油气储运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静电和火花的产生,以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防止泄漏和溢油油气储运设备应保持密封良好,防止油气的泄漏和溢油,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
及时维修保养发现设备故障或问题时,应及时进行维修保养,避免设备带病运转和事故的发生。
122 第八章 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主要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环节。
油气储运系统石油工业内部是连接产、运、销各个环节的纽带,在石油工业外部是能源保障系统的重要一环。
油气储运系统的可靠与否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制约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油气储运系统对保障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石油储运工程一、 矿场油气集输矿场油气集输是指把各分散油井所生产的石油及其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初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合格原油和天然气,分别送往长距离输油管线的首站(或矿场原油库)或输气管线首站外输的全部工艺过程。
(一)油气集输系统在油田,从井口到原油和天然气外输之间所有的油气生产过程均属油气集输范畴。
油气集输生产过程内容及相应关系见图8-1。
它以集输管网及各种生产设施构成的庞大系统覆盖着整个油田。
由于各油田、各油层所产石油的物性、产量不同,井口的参数(温度、压力等)不一,地貌气候的差异,不同生产阶段油井产物的变化等等,要求油气集输系统要根据这些客观条件,利用其有利因素,使地面管网规划、设备选择及生产流程设计与之相适应达到优化的目的。
这就使得各油田的集输系统之间存在诸多差异。
1. 油气集输工作的主要内容(1)油气计量 包括单井产物油、气、水的计量以及油气在处理过程中、外输至用户前的计量。
因单井产量值是监测油藏开发的依据,所以需要对各油井进行单独计量。
各井的油气经分离和分别计量后又汇集在一起用一条管路混输至处理站,或用两条管路(单井产量大时)分别输往处理站。
以往在各油气田上均为单井分别计量油气而专设油气分离装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相计量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已有一些油气田采用多相流量计无需分离而计量出各井产出的油、气、水产量,省掉了计量分离装置,大大简化了集输流程,节约了地面建设投资。
油气储运专业认识油气储运是指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进行贮存和输送的一项专业领域。
油气储运行业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原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在采集、运输、储存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同时兼顾成本效益、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因素,因此,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油气储运专业涉及到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集与生产在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地质和化学结构等因素,进行油气井的开发和生产。
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反渗透、膨胀聚合、质子交换、电解改性等技术进行应用,达到提高采收率、减少开采成本和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等目标。
2. 运输与输送产品的运输环节分为海运、陆运和管道输送三个方面。
油气的船运、汽运以及管道输送是油气储运行业的三大运输方式。
首先,海运运输是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通过海上船运的方式进行输送,其中涉及到运输设施创建、风险评估、船舶装卸等环节。
其次,陆运是指将能源资源通过公路、铁路或内河水运的方式进行的运输,其中包括车辆调配、交通管制、货运代理、客户服务等环节。
再次,管道输送是指将能源资源通过专门的输送管线进行一定的距离输送,以便供应市场。
3. 储存与仓储储存和仓储是指将能源资源储存在储罐或仓库等设施中,以便保持稳定的储存温度和压力,以及防止能源资源受到泄露、污染或盗窃等问题,包括压缩天然气储存、油气储罐管理、运输车间管理、能源储存技术等方面。
4. 监测与检测监测和检测是指对储存和运输的能源资源进行安全监测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其中包括液位测量、流量测量、气味检测、储罐温度、压力和容积等功能。
在这个专业领域中,有许多职业角色涉及,如现场技术支持、操控员、运输计划员、储罐检修员、设备维护工程师等等。
对于不同的职业角色,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所不同。
比如,现场技术支持需要了解现场的实际操作情况、熟悉各类设备,以及处理应急情况。
操控员需要掌握各种输送管路和随时处理各种管线问题以及把控管道流量等等。
1.按蜡含量的原油分类:蜡质量分数蜡质量分数≤2.5%低蜡原油蜡质量分数2.5%~10.0%含蜡原油蜡质量分数>10.0%的原油高蜡原油大多数储运专业文献中,含蜡原油和高蜡原油统称含蜡原油。
2.按照C5界定法,天然气可以分为:干气和湿气3.按照C5界定法,天然气可以分为:贫气和富气4.北美、西欧有关的管道标准已规定,20英寸以上的气管应加内涂层,长距离输气管内壁一般涂敷有机树脂涂层的主要优点有:减小内腐蚀、粗糙度下降。
5.泵站总的特性曲线都是站内各泵的特性曲线叠加起来的,方法是:并联时,把相同扬程下的流量相加;串联时,把相同流量下的扬程相加。
6.泵站-管道系统的工作点是指在压力供需平衡条件下,管道流量与泵站进、出站压力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7.泵机组工作特性改变或调节方式有:1、换用和切割叶轮;2、变速调节。
8.采用顺序输送时,在层流流态下,管道截面上流速分布的不均匀时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9.长距离输油管设计过程一般为:线路踏勘、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10.从管道输送角度,按流动特性分类,原油大致可分为轻质低凝低粘原油、易凝原油及高粘重质原油。
11.触变性原因:一定剪切作用对蜡晶结构的破坏有一定限度,在结构破坏同时,蜡晶颗粒及由其组成的絮凝结构间存在一定的重新连结过程(即结构恢复),故经过一定时间的剪切后,表观粘度趋于一个平衡值。
12.储气方法有:地下储气液化储存储气罐末段储气13.单位体积干天然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含水量,它与天然气的压力、温度有关。
当天然气被水饱和时,其温度也称为露点14.多压气站长距离输气管道中途泄漏气体时,漏点前的输量>正常输量,进出站压力均<正常进出站压力;漏点后的输量<正常输量,进出站压力均<正常进出站压力;离漏点越近,压力变化值越大15.对DN300~700毫米的原油管道,设计时原油一般经济流速为1.5~2.0米/秒;成品油2.0米/秒左右16.对同一结构的泵,所输液体的蒸气压愈高,泵所要求的允许汽蚀余量愈低。
油气储运安全石油储运安全指石油和天然气从地下开采到地面以后,经过预加工处理、储存和输送到消费地。
石油的运输方式有四种:铁路油罐车运输、公路油罐车运输、水路油轮运输和管道运输。
铁路油罐车运输适用于中小批量的原油中长距离运输。
在油田开发初期,原油产量尚未达到规模时作为输油管道的建设之前的过渡期,铁路油罐车应用普遍;长距离输油管道的转油站也常设有原油装车栈桥,用火车罐车将石油运往消费地。
公路罐车具有运输灵活性大,适用于无水路可通和不靠近铁路的地区,在我国主要用于短途运输。
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运输量大的优点,可分为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
沿海运输指几个临近海区间或本海区内的运输。
内河运输一般为国内运输。
水路运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油轮和油驳,万吨以上的油轮一般用于海运原油,如我国大连新港、秦皇岛油港、黄岛油港等都能够停靠万吨级巨轮。
万吨以下的(多以3 000t以下)油轮、油驳是江河内的常用运油工具。
管道运输有两类:一类是油田内的油气集输管道、炼油厂内部的输油管道,这些属于企业内部的输油管道;另一类是用于输送原油、产品油或天然气的长距离输油(气)管道。
长距离输油(气)管道? 一般把管径大于150mm,输送距离大于100km的管道称为长距离管道。
输油管道又可分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液化气(包括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管道。
目前国内长距离输送原油管道干线最大直径为720mm,总长度1.7×104 km。
长距离输送原油管道由输油干线和输油站(库)组成。
干线部分包括管道本身,沿线阀室,穿跨越江河、铁路、公路、山谷的设施;输油站(库)包括管道的起点站(首站)、沿途设置的泵站、加热站和管道的终点站(末站)。
为了保证安全运行,沿管道建有专用的微波通讯系统,进行统一的生产调度指挥。
长距离输原油管道概况见下图。
长距离输油管概况1—进场? 2—转油站? 3—来自油田的输油管? 4—首站的罐区和泵房? 5—全线调度中心? 6—清管器发放室? 7—首站的锅炉房、机修厂等辅助设施? 8—微波通讯塔? 9—线路阀室? 10—管线维修人员住所? 11一中间输油站? 12一穿越铁路? 13一穿越河流的弯管? 14一跨越工程? 15一末站? 16一炼厂? 17—火车装油栈桥? 18—油轮装油码头天然气管道与输油管道相比,在建设与运行中有其独特之处,但总体设计与运行原理方面与输油管道相似,沿线设有压气站、清管站、计量站、配气站、阀室及气库等设施。
专业综合介绍:油气储运,简单讲就是油气的储存和输运两个过程。
(详细讲就是将油田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油田气进行收集、处理,将符合外输标准的原油贮存、计量后分别输送至矿场、油库或外输站的过程。
)存储,石油从地底下采上来存储到油库,油罐,管道里。
为了保证油田均衡、安全生产,外输站或矿场油库必须有满足一定贮存周期的油罐。
贮油罐的数量和总容量应根据油田产量、工艺要求。
输运,输送特点是那种方式?铁道、水道、管道运输?管道输送是用油泵将原油从外输站直接向外输送,具有输油成本低、密闭连续运行等优点,是最主要的原油外输方法。
我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原油产量在世界上排名第4位,随着西气东输到上海、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开发和利用、上海漕泾化工区的建设、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油气储运工程在国民经济和上海地方经济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方向为:油气储存、加工和产品应用,油气集输和管道运输,石油金融贸易。
油气储存、加工和产品应用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产品的储存、深加工、高效转化和利用等;油气集输和管道运输主要是化工方法解决油气储运中的问题和管道输送技术;石油金融贸易主要是油气及产品的进出口商务、期货交易等。
本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为:数学、英语、计算机、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主要技术基础课程为: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催化原理、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化工自动化仪表。
主要专业课程为: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加工工艺学、专业实验、最优化方法在石油储运中的应用、油库安全、管输工艺、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石油金融贸易、进出口实务、销售管理等。
学生在校期间,还进行下厂实习、设计和毕业论文环节的严格训练。
此外,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
与本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所属的石油化工分公司、石化研究院、石化设计院、高等院校、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现代物流管理部门、石油贸易公司、航空油料公司、港口、军队、IT企业等单位。
编号:SY-AQ-0062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油气储运知识(完整篇)
Knowledge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油气储运知识(完整篇)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油气储运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简称油气储运。
主要指合格的原油、天然气及其它产品,从油气田的油库、转运码头或外输首站,通过长距离油气输送管线、油罐列车或油轮等输送到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等用户的过程。
管道输油的特点
管道输油的特点是:运输量大;能耗小、运费低;便于管理,易实现全面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管线大部埋于地下,受地形地物限制小,能缩短运输距离;安全密闭,基本上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能长期稳定、安全运行;但运输方式不灵活,钢材耗量大,辅助设备多,适于定点、量大的单向输送。
我国管道建设的几个阶段
我国管道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1958~1969年是我国
管道建设的初始阶段,这时期由于产油量少,对建设长距离、大口径管道缺乏技术能力及建设经验,所以不论从管道建设的数量上和输油技术方面,都还处在一个落后的阶段。
(2)1970~1980年是我国管道建设的高峰阶段,也是大量采用国内先进设备的阶段,在管道建设高速度发展的同时,管道的钢材质量、输油工艺、输油设备及输油通信手段等方面也在高速发展。
(3)1981年以后,是我国管道建设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提高效益的发展阶段。
这时期管道建设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注重提高管道输送的经济效益,并进行大规模科研和现场实验,取得较多的科技成果,使管道输油效率大幅度提高。
原油的热处理
原油热处理是将原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再按一定的方式和速度将其冷却到某一温度的过程。
经过热处理,可使原油中的石蜡、沥青及胶质的存在形式改变,使原油的凝固点和粘度改变。
在最佳的热处理条件下可以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特性。
1995年年产原油790万吨。
管道的阴极保护
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
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
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2%,是我国第一大气田,1995年年产天然气71.8亿立方米,年产原油17万吨。
强制电流保护
将被保护金属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由外部电源提供保护电流,以降低腐蚀速率的方法,称为强制电流保护。
地下式油罐和半地下油罐
罐内油品的最高油位,比邻近地面的标高低0.2米的油罐称为地下式油罐;罐底埋深大于油罐本身高度的二分之一,而且油品的最高油位比邻近地面高出0.2米以下的油罐称为半地地下式油罐。
进油管不能从油罐的上部接入
若将进油管从油罐的上部接入,当流速较大的油品管线由高向低呈雾状喷出,与空气摩擦增大了摩擦面积,落下的油滴撞击液面和罐壁,致使静电荷急剧增加,其电压有时可高达几千伏或上万伏,
加之油品中液面漂浮的杂质,极易产生尖端放电,引起油罐爆炸起火。
因此,进油管不能从油罐上部接入。
静电对石油储运危害
在管线、输油设备和容器某个部位集聚的静电,其电位高到与另一个没有电位或电位较低的物体之间的绝缘介质一定程度的时候,则在两物之间发生跳火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静电放电。
这种放电对含油气浓度较大的场所,易产生爆炸、着火。
其危险性和危害性是很大的。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