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操作重点讲义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转窑的操作方法

窑现场工看火要求

1.看“黑影”。要求看清“黑影”和稳住“黑影”位置,维持一定的烧成温度,控制来料均匀,以达到快转率高的目的。

2.看熟料的提升高度和翻滚情况,判断烧成带的温度是否适当。当烧成温度正常时,物料随窑灵活的翻滚,提升高度也适当;温度过高时,熟料提升得高,而且成片地向下翻滚。

3.看熟料粒度,要求熟料颗粒细小均齐。当熟料粒度变粗,火焰发白时,表示窑内温度升高,应酌情减煤。

4.看火焰的颜色。正常的火焰颜色是微白色,此时,熟料的颗粒细小均齐并有一定的立升重。当火焰发白时,表示烧成温度过高,应减煤。火色带红,表示温度低,应加煤。物料的耐火程度不同,控制的火色也应不同。即物料较耐火时,火色应控制比较白,否则反之。

5.看来料多少,切实掌握来料变化情况,便于及时而又准确的加减煤粉,以控制烧成带温度。在生料进入烧成带时,若火焰缩短,则表示物料由少增多,这时应适当加煤。若后面的火色发红,在烧成带的料子也不多,则应逐渐加煤;如果加煤后,后面很快发白,说明温度增高,则应及时减煤。当后段发亮,火焰伸长,“黑影”走远或没有加煤,火色转亮,物料又翻滚得快时,表示来料减少,应及时减煤。

6.看风煤。在正常操作中,如果风煤配合适当,则火焰保持平稳,形状完整,分布均匀,活泼有力。当煤多风少时,则火焰细长无力;若煤少风多,则火焰混乱且不集中。若一、二次风温高时则火焰短;当一、二次风温低时火焰则长。煤风管靠外时,火焰短;煤风管靠内时,火焰就长。应根据具体情况使风煤配合合理,保证煤粉燃烧完全和火焰形状良好。

7.看烟色。从烟囱废气的颜色,判断窑内燃烧情况和烧成的好坏。烟色如果是白色,表示窑内燃烧完全;如果是黑烟、乌烟,说明煤粉没有完全燃烧。这时,应及时减煤或适当打小慢车。当烟色浓而且发黄时,说明窑内有结圈的可能。

8.看废气温度,要求尽可能稳定废气温度,使其波动范围愈小愈好。若废气温度有所上升或下降,应及时调整风煤,并注意窑内是否有结圈。

9.看窑皮,要求操作中控制窑皮平整、厚度适中,以保证窑的安全运转。但发现窑皮有深坑、剥蚀、局部脱落或冷却水有烫手感觉时,应立即通过调整生料成分、下料量、窑速、冷却水或煤粉咀位置等措施及时粘补窑皮。

10.看喂料量,要求严格控制窑速和喂料量,以保证入窑生料的均匀和窑内热工制度的稳定。

窑外分解窑系统操作体会

一、搞好开窑前的检查

系统检修后,一定要对系统进行祥细检查,清理系统内部所有杂物,确认耐火砖等内衬材料是否牢固。开机前应对所有排灰阀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灵活或损坏;检查各级排灰阀配重是否合理,防止过轻或过重,造成机械转动不灵或密封不好,形成漏风,引起堵塞。正常生产时排灰阀微微颤动,即为配重合理。开窑时应及时检查所有检查门、法兰、测孔、排灰阀轴等处是否密封,防止因外漏风造成的堵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可等到“下一次”。完善工艺设施,综合治理,消除隐患。投料前应活动各排灰阀,开通吹风装置,以防锥体积料。

二、加强操作

正常生产时,应严格操作,保持温度、压力合理分布,前后兼顾,密切协调;操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责任心和预见性。加减料及时,风煤料配合合理,喂料窑速同步;勤检查、勤联系、勤观察、勤活动。三、窑系统通风的控制和调节

在窑炉用燃料量及喂料量合理的情况下,给燃料提供适当的燃烧空气是系统通风的控制原则。一般是以窑尾、分解炉和预热器出口的废气分析为主要依据对系统进行控制,三个部位氧气含量一般应分别控制2%、2~3%、3~4%。同时应尽量避免CO的出现。控制方法主要有调节三次风阀门开度,调节一次风量、窑头风机排风量、旁路风量等也可调整系统通风情况。

四、合理控制投料量

可投料时,应及时投料;开窑加料初期应逐步增加喂料量,但应尽量避免拖长低喂料量阶段。要很好的掌握燃料、喂料、风量的关系,使

系统达到合理的热工平衡。投料少时,物料易过热、预热器易发生堵塞。投料过大时,物料不能正常悬浮、保证预热,物料的分解情况不好。当各处风低速时,物料易在预热器、分解炉内部的一些小平台、角度小的锥体等部位堆积,当系统风速有所变化时,积料就会失去稳定,发生塌料。股料很快窜入烧成带,严重干扰热工制度。五、合理分配前后煤用量

1.窑尾及出分解炉气体温度都不应高于正常值。

2.在通风合理的情况下,窑尾和分解炉出口废气中的氧含量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应避免CO含量的超高。

3.在温度、通风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分解炉用燃料的比例。

窑尾至分解炉间的区域温度偏高,结皮严重。结皮严重总认为是分解炉间的温度偏高,分解炉燃料多引起的,因而操作上总是减少分解炉的燃料,而后增加窑用燃料,结果此区域温度进一步提高,结皮更加严重,窑况进一步恶化,这其实是窑用燃料多引起的。分解炉是一种高效热交换器,在分解炉内多加燃料废气温度即不会过高,炉内物料又能获得较高的分解率。如果分解率低从而增加窑的负担,由于窑的热交换效率低。为了保证熟料的正常煅烧就需要在窑内再加燃料,但受燃料调和热交换率的限制,窑尾至分解炉间的区域温度就必然过高,且物料易在此区域部分角落产生循环,易造成严重结皮。物料完全分解之前其本身温度不会超过当时的平衡(一般在850℃左右)所以在分解炉内适当多加燃料即不会引起上述区域的废气和物料温度过高。而只有在炉内物料分散不好、分布不均的情况下才会造成炉内

及出口气体温度高。因此当窑尾及上升管道温度高时不能轻易认为是分解炉燃料加多了,而应认真分析原因。通常只要逐步减少些窑用燃料,同时将其减少量的一部分增加到分解炉内,情况就会逐渐好转。 烧成温度低,熟料欠烧总认为是窑用燃料少造成的,即使当窑的燃烧能力已达到极限时仍增加燃料量,结果造成窑头温度进一步降低,窑尾系统温度则高,还会引起窑还原气氛,造成系统结皮严重,结长厚窑皮,甚至结圈。窑用燃料的增加有个简单的原则,即只要窑尾废气中CO存在,则在调整系统状态,使CO消失之前,不应增加窑头用燃料,应分析原因,如燃烧空气不足,应设法增加通风量,如风机至极限,则分析是否下料过多,是否三次风阀门没有调节好,是否窑内结圈,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调整。如分解率低,冷却机效率低,二次风温低都会引起上述现象。

影响火焰长度的因素:

1. 煤粉细度:煤粉细度愈细,燃烧速度愈快,煤粉愈细煤粉表面积愈大,煤与空气中氧接触面积增加,故燃烧速度加快使火焰长度缩短。

2. 二次空气温度:温度提高,燃烧速度快,火焰短。

3. 喷煤嘴的形式:喷煤嘴的形式影响风和煤的混合,风煤混合越均匀其燃烧速度越快。

煤的挥发分对火焰长度的影响:挥发分含量高的烟煤在距喷嘴较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