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空调通风系统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夏热冬冷地区民居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分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不少大城市空调器拥有率已达80%以上,并已由一户一台向一室一台或户式中央空调发展,空调能耗惊人,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的应用改进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更是暖通专业人士应加以重视并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夏热冬冷;居民住宅;空调系统;节能;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the use of air condition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especially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many big cities have completed the air conditioner to above 80%, and has set up a file by a door a to one room one or household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development, air conditioning astonish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mprovement especially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is hvac professionals should consider and careful research topic.key words: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residenti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nergy saving;中图分类号:s21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o 前言居民住宅是提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其按照建筑层数可以分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
夏热冬冷地区空调热负荷指标
夏热冬冷地区的空调热负荷指标通常指的是在冬季,为了保持室内舒适温度所需供应的热量。
根据您之前提供的信息,对于这类地区民用建筑的供暖热负荷一般可参考以下数据:
采暖热负荷大约为90瓦每平方米(W/m²)。
另外,针对特定场所如旅馆、招待所等,其采暖热负荷指标可能在58至70瓦每平方米(W/m²)之间变化,具体数值需根据建筑的具体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房间使用功能、室内外设计温差等因素综合计算确定。
空调冷负荷方面,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需要提供冷量的空调冷负荷指标可以是180瓦每平方米(W/m²),这是空调系统设计时考虑的最大制冷需求值。
这些数据仅为一般性指导,实际工程设计中应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相关国家标准,并结合详细的建筑设计参数和气候条件进行精确计算。
通风空调工作总结
通风空调工作总结。
通风空调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它可以为建筑内部提供舒适的温度和
空气质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在我将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和分享。
首先,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朝向、使用功能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为建筑提供适宜的温度和空气流通。
同时,还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的因素,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以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安装阶段,需要严格按
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设备的安装位置、管道连接等都符合标准。
在调试阶段,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整,以保证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和协调配合。
最后,通风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
定期的检查和清洁
工作可以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
同时,及时的维修和更换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通风空调系统的工作需要全面的考虑和细致的操作,只有这样才能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为建筑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希望通过我的总结和分享,能够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
夏热冬冷地区暖通空调气候特点的再认识摘要:夏热冬冷地区作为建筑热工设计的气候分区,主要着眼于室外空气干球温度,不能作为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气候分区。
由于民用住宅暖通空调能耗过大,夏热冬冷地区的民用建筑进行超低能耗暖通空调设计。
在设计超低能耗的暖通空调时,需要首先设计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变频功能,使暖通空调本身在运行中消耗更少的能量,然后通过设计风机排风系统来降低热能输送系统的能耗,最后用可再生的地源热泵或太阳能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从而实现暖通空调的超低能耗设计。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暖通空调;气候特点1.夏热冬冷是建筑热工设计的气候分区概念夏热冬冷地区本身属于建筑热工设计的气候分区。
建筑热工气候分区的气候要素是室外空气干球温度。
以累年最冷月(即1月)和最热月(即7月)平均温度作为分区主要指标,以累年日平均温度不高于5℃和不低于25℃的天数作为辅助指标。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将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0℃,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5~3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0~90d,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为40~110d的区域划分为夏热冬冷地区。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是基于建筑热工设计的气候适应性,主要着眼于室外空气干球温度,通过其作用于建筑外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寻求适宜的建筑热工设计。
由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未考虑暖通空调系统的气候适应性及建筑设备节能的要求,因此不能作为暖通空调设计的气候分区。
2.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率的计算对比一、二级热舒适标准,二级将舒适区的温度范围从22~26℃扩大到18~28℃,各代表城市室外温度处于舒适区的累积时数就增加为一级标准的2.4倍左右。
同理,符合二级标准的相对湿度累积时数为一级标准的1.6~2.2倍。
现在修编《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面临着2个变化:其一,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当年的“温饱”提升到“小康”水平,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需要提高;其二,全国建筑节能的节能率已提升到75%,并向近零能耗建筑推进,修编后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率也要求提升。
暖通空调总结第七章1.空调机组分类:①按外形:单元柜式空调机组,窗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②按用途:恒温恒湿空调机,冷风机,房间空调器,特殊用途的空调机组③工作情况:热泵式,单冷式空调机组④冷凝器形式:水冷式,风冷式空调机组2.多联机系统的组成:由室外机,室内机,制冷剂配管和自动控制器件及系统配管等组成3.多联机系统的特点:①设备少,管路简单,节省建筑面积与空间②布置灵活③具有节能效应④运行管理简单方便,维修简单⑤经济效率显著⑥容量可根据建筑物的负荷的大小自由组合⑦制冷能力下降⑧制冷剂充灌量大,微小的泄露也会影响运行第八章1.空气污染物①气体②蒸汽③固体粒子(粉尘,固体烟雾,烟)④液态粒子(雾霾)2.人群活动为主的建筑是用稀释人体散发的二氧化碳来确定必须通风量3.全面通风:用一定量清洁空气送入房间,稀释室内污染物,使其浓度达到卫生规范允许浓度,并将等量的室内空气连同污染物排到室外4.换气次数:每小时通风量与房间容积之比5.通风效率:实际参与稀释的风量与送入房间通风量之比6.室内有各种叠加作用的污染物时,稀释这些污染物的最小通风量应等于稀释每种污染物通风量之和7.全面通风按空气流动的动力分①机械通风②自然通风8.送风系统:①风机②空气处理设备③新风口④送风口⑤电动密闭阀9.排风系统:①风机②风口③风管④阀门⑤排风口10.局部排风系统:①排风罩②风机③空气净化设备④风管⑤排风口11.局部排风系统划分原则;①污染物性质相同或相似,工作时间相同且污染物相距不远时,可合为一个系统②不同污染物相混可产生燃烧、爆炸或生成新的毒害性更大或腐蚀性污染物,或易使蒸汽凝结并聚集粉尘时不应合成一个系统,应各自成独立系统③排除有燃烧、爆炸或腐蚀的污染物时,应当各自单独设独立系统,并且系统应有防止燃烧,爆炸或腐蚀的措施④排除高温高湿气体时,应单独设置系统,并有防止结露和有排除凝结水的措施12.排风罩的分类:①密闭罩②半密闭罩③开敞式13.污染物发生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污染物质量或体积污染物浓度:污染物与空气体积比1l/m3=0.1%=1000ppm14.事故通风注意:①换气次数不小于12H-1②吸风口设在有毒气体或燃烧爆炸危险性物质散发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方③排风口应避开人员经常停留或通行的地方15.排风罩分类:①半封闭式排风罩②开敞式排风罩(一开敞式吸气口的风速衰减很快,因此开敞式排风罩应尽量靠近污染源处二吸气口处有围挡时,风速衰减速度减缓,因此开敞式排风罩有可能条件下尽可能有围挡)③密闭式排风罩伞形罩:Ve=(10x2+A)Vc侧吸罩:Ve=(5x2+A)Vc16.排风罩设计原则:①应尽量选用密闭式排风罩,其次可选半封闭式排风罩②密闭式和半密闭式排风罩的缝隙。
通风空调系统讲解通风空调系统讲解一、什么是通风空调系统?通风空调系统是一种人们自古以来就使用的设备,它能够提供空气流动和过滤,使内部空气温度适合和室内空气清新。
它对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有很大的帮助,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不会潮湿。
现代大多数家庭都安装了通风空调系统,因为它可以更好地保护家庭的健康。
二、通风空调系统的功能1、温度控制:通风空调系统可以控制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适宜。
它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使室内温度更符合室内需要,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让室内空气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水平。
2、空气清洁:空气清洁系统可以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病菌、灰尘和烟雾等。
它还能吸收室内有害气体,减少室内的空气污染,保护人体健康。
3、风量控制:通风空调系统还可以控制室内风量,改善室内空气循环和湿度,让室内空气更加新鲜,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三、通风空调系统的优点1、通风空调系统具有节能功能:通过自动控制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室内温度及室外温度,调节室内空调系统,从而节省能源,降低费用。
2、安全性高:空调系统采用专业设计,利用高效的除湿和过滤,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污染,保护室内空气清新,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3、操作简单:空调系统的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设备,可以很快完成对空调系统的控制,简化操作步骤,减少操作者的工作量。
四、结论通风空调系统是当今家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它既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又能帮助家里节省开支,节能降耗,还可以让室内空气清新,保护家庭成员的健康。
安装高效、节能的通风空调系统,是现代家庭居住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空调通风工作总结引言空调通风工作是现代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有效的空调通风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本文将总结空调通风工作的关键要点和经验教训。
1.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在进行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结构和布局将影响空气流动的路径和通风效果。
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用途,合理确定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
•空气循环和新风供应:空调通风系统需要确保室内空气循环良好,同时引入新鲜空气以提高空气质量。
在设计过程中,应确定合适的循环风量和新风量。
•温度和湿度控制:空调通风系统需要能够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以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根据气候和季节变化,调整制冷和加热设备的运行模式。
2. 空调通风系统的维护保养为确保空调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
•过滤器清洁和更换:过滤器是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关键组件,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
定期清洁和更换过滤器,可以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和系统的通风效果。
•管道清洁:空调通风系统的管道中容易积累灰尘和污垢,影响通风效果。
定期清洁管道,可以避免通风不畅和异味问题。
•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定期检查空调设备和风机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性、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清洁程度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
3. 空调通风系统的优化改进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发展,空调通风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为提高系统的能效和性能,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改进:•使用高效设备:选择高效的空调设备和风机,提高系统的能效。
如能源回收装置可以回收热量或冷量,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更精确和智能的空调通风调节。
通过传感器、温度控制器和智能算法的协同作用,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智能调整运行模式。
•使用可再生能源:考虑使用太阳能或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系统的能耗。
送风系统知识点总结送风系统是建筑中用于通风换气的重要设施,通过送风系统能够确保建筑内部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
送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于建筑的环境质量和能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对送风系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送风系统。
送风系统的分类送风系统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送风系统有自然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混合通风系统、空调送风系统等。
自然通风系统依靠自然气流的传送来实现通风效果,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建筑环境;机械通风系统通过机械设备来实现通风效果,适用于要求较高的通风环境;混合通风系统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通风效果;空调送风系统则常用于要求更高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的环境。
送风系统的组成送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送风机、风管、风口、空调箱以及空气处理设备等。
送风机是送风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送风机,空气可以被吸入并通过风管输送到各个房间或区域。
风管负责输送空气,其材质和形状会对系统的风阻和噪音等产生重要影响。
风口是送风系统中的末端设备,通过调节风口的开启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对送风的控制和调节。
空调箱和空气处理设备则可以对送进来的空气进行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各方面的处理和调节。
送风系统的设计考虑在送风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送风系统的使用人数和使用场所的气候条件,比如在高温地区需要更好的冷却效果,在潮湿地区则需要更好的湿度控制效果。
其次是送风系统的空气品质要求,比如在医院、实验室等场所需要更高水平的空气净化效果。
另外,还需要考虑室内空间的布局和需求,以及送风系统对于整体建筑环境的影响等。
送风系统的运行控制送风系统的运行控制对于系统的效率和能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实现送风系统的有效运行控制,需要依赖一些控制设备和系统,比如风门、风口、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通过这些控制设备,可以实现对送风系统的空气流量、温度、湿度等各方面的控制和调节。
浅谈夏热冬冷地区建筑间歇空调模式的特点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夏热冬冷地区冬季采暖设备和夏季制冷设备的现状以及特点,采暖系统主要从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地板集中式采暖、暖气片采暖、电加热采暖方面阐述;降温系统主要从电风扇、空调扇、冷辐射顶板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方面阐述,最后给出了间歇式空调模式的特点。
标签:夏热冬冷;采暖;降温;间歇式空调0 前言目前国内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受国外的设计标准影响较多,区域气候特征和空调模式的差异考虑较少,在节能建筑的工程设计中参考按照常规标准和方法选取气候特征参数,必然存在较大的出入。
1 采暖系统及设备特点1.1 现状夏热冬冷地区,应用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间歇采暖模式的设备主要有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地板采暖等。
1)中央空调特点所谓的中央空调是由主机通过冷热水管、风道连接多个不同末端的方式来对不同房间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调节室内空气的一种空调。
其显著特征就是首先整个建筑都在一个较为舒适的条件下,这就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其他分体机诱发直吹过冷、房内冷热不均等人体不适应状况;其次,装饰性良好,在装修过程中不需要其他外露管线;再者,操作较为简单,能够自动运行,不需要对其进行维护;然后可以结合所有房间的功能、朝向减少或者增加送风量;最后可以加湿热、加新风,从而保证室内空气能够卫生、新鲜;中央空调的局限性就是电源要求的电负荷相对较大。
老式住房则需要考虑电路复合的足够性。
其次,中央空调随室外气温变化和建筑内采暖需求变化时负荷调节能力较差,当建筑内有少数房间需要采暖时,中央空调主机运行在低效工况下。
2)分体式空调特点这种空调就是将空调器分割成室内机组、室外机组两个不同的部分,并将有着较大噪音的压缩机、轴流风扇、冷凝机都在室外机组内部加以安装,并将毛细管、蒸发器、风机、控制电器等室内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室内机组进行安装,因此,将这种室内外机组共同构成的空调器称之为分体式空调器,其具有以下不同的优势,首先,样式较多、外观美观、使用较为灵活、占地面积较小、噪音较小;其次,因为分成室内外两个机组,室内机组安装位置较为灵活,能够和多个室内机组、一个室外机组配合使用。
空调通风技术工作总结篇一:通风工程师技术工作总结通风工程师技术工作总结自1999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十二年了,在过去的日子里,本人主要负责矿井“一通三防”等工作,严格履行个人岗位职责,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矿井通风技术与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任务。
一、加强技术基础工作管理,体现了技术的严肃性。
我认为技术管理从应用到具体实施必须从基础做起,从日常工作抓起,从实践工作着手,使其更规范、更具体,并能得到重视,才能体现技术的严肃性。
所以,在担任通风安全部门部长期间,针对全矿工程质量管理,作业规程编制,内业管理不尽完善及基层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建议并具体编制出台了矿井“一通三防“管理“精、严、细、实”工作管理制度。
完善了矿井通风的各种技术管理的资料记录,并对前期的矿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矿通风技术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矿井的通风安全工作开展。
二、合理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体现技术的权威性。
就煤矿而言,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和效地防治瓦斯,减少瓦斯超限,降低粉尘的产生,能够防治煤炭自然发火。
因此,我在矿井生产布置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上进一步合理、技术上进一步应用和创新。
并收到好效果。
结合矿井的生产的实际情况,先后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将矿井总回风巷断面进行了扩大,解决了由于自然风压影响,夏季通风阻力大,风量调节困难的问题。
三、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动态管理,体现技术的实效性。
动态的矿井通风系统管理是实现产量安全生产的最佳途径,真正地体现出技术指导生产、服务生产的实效性。
由于我矿采面作业场所条件复杂,通风阻力较大,对矿井自然发火防治不利。
为了减少自然发火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我组织部门人员,定期对矿井进行通风阻力测定,对测定中发现的问题,如部分巷道断面过小,主要巷道内堆积物过多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使得矿井阻力一直保持在合理状态,保证了矿井均压灭火等技术手段的实施效果。
通风总结通风总结1. 简介通风是指通过人工或自然的方式,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的环境。
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污染物浓度、调节室温和湿度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通风的分类、原理和常见的通风方式进行总结。
2. 通风的分类通风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面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2.1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指通过自然力(如风力和温差)来进行通风,而机械通风则是利用通风设备(如风扇和排风机)来促进空气流动。
自然通风通常依赖于建筑物的气流设计和通风口的设置,适用于气候温和、风力较大的地区;机械通风则适用于气候恶劣、空气流动较差的环境。
2.2 局部通风和全局通风局部通风是指将室内的污染源(如厨房和卫生间)直接排出室外,以减少室内污染物浓度。
全局通风则是通过整体的通风系统使空气在室内循环流动。
2.3 垂直通风和水平通风垂直通风是指空气在建筑物内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流动的通风方式,常见于高层建筑的通风设计。
水平通风则是指空气在建筑物内部水平流动的通风方式,常见于较低层的建筑。
3. 通风的原理通风的原理是利用气压差异和气流传导来实现空气的交换。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通风原理:3.1 风压差通风风压差通风是指利用风力产生的气流,通过建筑物的气流设计和通风口的设置,使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
风压差是推动空气流动的主要力量,通常需要合理设置建筑物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保证气流的流通。
3.2 温差驱动通风温差驱动通风是指利用室内外温差产生的气流,通过建筑物内外部的连通口,实现空气的交换。
温差是推动空气流动的主要原因,通常冷空气下沉,进入建筑底部的进风口,而热空气则上升并通过建筑顶部的出风口排出。
3.3 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是指通过风扇或排风机等强制设备,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并引入新鲜空气。
强制通风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换气率,适用于狭小空间或气流流动受限的场所。
4. 常见的通风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通风方式有以下几种:4.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物的气流设计和通风口的设置,利用自然力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
空调通风工作总结篇一:通风与空调分部监理工作总结衡水中学通风与空调监理竣工总结北京诺士诚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XX年8月12 日摘要本工程为衡水中学南校区建设,校区总面积为600亩。
共有四栋学生宿舍楼、两栋学生食堂、四栋教学楼、国际部、能量中心、行政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大礼堂共17栋主要建筑单体。
本次总结为校区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监理竣工总结。
本工程的通风与空调共有五个子分部工程。
它是一个对使用功能要求较高的一个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效果,比如,室内的换气效果,排烟效果,温度控制效果,如果施工质量不好,轻则影响感官效果,舒适度,节能降耗,重则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规程规范进行施工,使之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
本工程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风系统根据各单体的功能不同而差异较大。
在以下子分部介绍中有详细介绍。
空调水由能源中心供给:能源中心一层空调机房设有两台冷冻机组,屋顶设有八台冷却塔,锅炉房设有三台热水锅炉,地下一层设有一次集水、分水;二次集水、分水装置,各单体设有空调水进户装置与单体内风机盘管构成完整的制冷设备系统与空调水系统。
关键词:分部工程;通风与空调;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基本情况………………………………………………………………1室外参数 (1)第二章相关子分部介绍 (2)送排风系统 (2)防排烟系统 (2)空调系统 (3)制冷设备系统………………………………………………………………4第三章质量重点控制措施 (6)风管制作安装阶段质量控制 (6)油漆和保温 (7)设备调试阶段监理措施 (7)第四章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8)由于相关单位缺乏积极有效沟通带来的问题 (8)施工单位对现场考虑不周带来的问题..........................................8 致谢.............................................................................................9 参考文献 (10)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衡水第一中学建设地点:横一路以北,纵一路以东建设单位:衡水华瑞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京龙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监督单位:衡水市质量监督站施工单位:河北泰华锦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期:XX年9月—XX年8月室外参数1. 城市:河北衡水纬度:38°14' 经度:115°77' 海拔高度(m):2. 冬季大气压力(hPa):夏季大气压力(hPa):3. 冬季平均室外风速(m/s):夏季平均室外风速(m/s):4.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6.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7. 冬季空调室外设计相对湿度(%):59 最大冻土深度(mm):77第二章相关子分部介绍本工程的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共分为五个子分部工程,即: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风系统、制冷设备系统、空调水系统。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暖通空调季节划分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空调产品需求日益增加,暖通空调行业也呈现出良好态势。
但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导致了大量热电联产企业倒闭,和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内导致竞争加剧。
面对这一现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夏热冬冷地区城市的气温特征及空气流动规律对其进行季节划分,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关键词:城市;暖通空调;季节前言:夏热冬冷地区大部分都位于我国东北,冬季的气温下降较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空调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且人均收入不高、能源资源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重视程度低,导致了暖通空调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受冬季用电价格限制及供需矛盾的制约,导致冬季供热不足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区之中。
1、城市暖通空调季节划分的理论基础1.1、城市暖通空调季节划分的基本原理城市热负荷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对空调系统运行性能有一定影响,因此,根据夏季和冬季空气湿度、温度等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空调季相对于全年冷暖而言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受时间以及气候因素限制如:四季温差大导致冬半年或春季气温低;而夏季在天气晴朗时气温略高且持续时间长,对舒适度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季节划分方面也有很大区别。
夏季每一个月室内的温度相差较大,导致各个空调房间的制风量不均匀,因此在空调季节划分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1.2、季节划分的相关概念在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暖通空调的季节划分主要指的是根据不同地区热负荷情况的特征来进行分析。
通常是按照时间序列将整个城市建筑分为若干个阶段。
由于每个时期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以及各个区域内空气质量存在一定差距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对夏热冬冷地区综合能源利用方面会产生一些问题,进而导致能耗增加甚至出现供暖损失、空调浪费严重等等一系列现象发生;因此,对夏热冬冷地区进行空调季节的划分研究,对于整个城市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空调、采暖及通风系统特点第1节一般要求除特别指示外,所有连接至风机盘管的冷冻/采暖水管及凝结水管的管径皆为DN25;与2或3个FCU 相接的冷冻/采暖水管管径为DN32,冷凝水管管径为DN25;接至MAHU的水管管径为DN32。
风量调节阀应装置在下列地方:所有处理新风管的支管;所有散流器,包括出风口、排风口及回风口等;所有进入个店铺单位的处理新风管;所有连接于空调机风机箱的新风管;所有连接于处理新风机风箱的新风管;所有连接于空调机风箱的处理新风管。
除特别指示外,所有盘管风机的出风管尺寸应依照盘管风机出风口。
所有空调机及处理新风机的凝接水管出口应装置足以阻止空气倒流的存水弯管。
所有水管当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时,要装置合适的水管膨胀接头。
所有风管当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时,要装置合适的膨胀接头。
在各水管的最高位置要装置自动排气阀。
在各主水管及其他水管的最低位置应装置泄水阀连同旋塞。
所有穿越人防区的管道均需于穿越外墙或顶板处的内侧装设公称压力不少于1Mpa的防爆阀门,并应有明显标示。
七层及八层升降机房内进风百页之电动开关阀须与升降机房内的排风机联锁。
第2节中央制冷设备中央制冷设备系统包括中央制冷及其散热系统装置。
整座综合建筑的制冷系统冷冻量及设备的运行程序是根据设计参数及符合分析所得的资料而制定。
根据空调负荷分析,显示出整座建筑所需的最大空调负荷为19000kW。
在考虑到各区域的用途、使用时间、设备的经济效益和设备机房面积的限制,在中央制冷系统方面预算选用5台3517 kW及1台1406 kW的水冷式制冷机组,以提供总冷量18991 kW,以满足整个项目的冷冻负荷要求。
制冷机组的散热是经由安装于六层的冷却水塔组处理,冷却水经由冷却水泵组循环使用,冷却塔水盆及室外管线设置电发热线以房冬季冷却系统停止运行时水盆及管道结冰。
同时考虑设置两台热交换器分别连接冷却水及冷冻水系统,以便在冬季时运行冷却塔以冷却水作为冷媒,从而提供冷冻水至建筑内围地区作空调使用,以收节能之效。
夏热冬冷地区空调通风系统总结如下:
1.空调系统
1.1.一次回风定风量全空气系统:
大空间的房间适合采用一次回风定风量单风道全空气系统:从室外吸入的新风和室内回风在新回风段混合后经过初效过滤器,进入空气处理机组,经冷却、除湿、加压后经送风管、风量调节阀由铝质散流器送入室内,回风经门铰式风口及回风管接至空气处理机组。
气流组织形式采用上送风,上回风。
过渡季节可全新风运行,送风量按空调季节送风量的60%运行。
空调送风量为新风量加回风量之和,以维持空调房间微正压。
空气处理机组设初效新回风段、中效过滤段、表冷(加热)段、(加湿段)、风机出风段。
空气处理机组设于空调机房内。
当室内冬季相对湿度要求在40%以上时,需根据一次回风系统的工况分析计算结果,决定是否采用加湿段。
冷热水由设在屋面的风冷热泵机组提供。
一次回风系统还适用于电气及仪控设备房,规范规定电气设备间、蓄电池间、UPS间、通讯设备间、控制中心等房间均不允许水管进去,风管也不允许敷设在电气柜及控制柜上方,在设计施工图时应避开电气柜的位置,尽量在电气柜后方离墙800mm的空档里贴墙敷设风管,气流组织采用侧送侧回的形式。
如果房间进深不大,就尽量在走道上伸出支管、调节阀及送回风口,实行侧送侧回的方式,风管就不必进入电气用房了。
如无电气及仪控设备房的,由各小房间组成的楼层,如各房间合用一次回风系统的,除非是各房间的人员和使用时间均相同且固定不变,否则应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或者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或者变风量系统。
因为定风量系统是不可以每个房间单独开启和调节的,集中空调系统一开全开的方式不节能。
空气处理机组送回风管进出空调机房处均应设防火阀,及消声器。
1.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由各小房间组成的建筑物适合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使各小房间的空调能自行开关和调节,利于节能运行。
从室外吸入的新风经新风机组处理到室内温度的焓值后,通过风管送入各空调房间,室内回风经风机盘管冷却、
除湿、加压后由散流器送入室内,或双层百叶风口侧送。
冷热水由设在屋面的风冷热泵机组提供。
风机盘管的水系统必须采用同程式,注意当新风处理机组的水阻力大于20KPa时,不应和风机盘管的冷热水管并联连接,而应直接接到空调供回水管干管上。
以避免水力失调的风险。
风机盘管选型时注意噪声不能大于45dBA,否则应改为设置两台小的。
新风处理机组噪声大于40 dBA的,出口设消声器。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标准DBJ15-51-2007》的要求,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3/h的并设有集中排风的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60%。
排风机噪声大于40 dBA的,入口设消声器。
所有风机盘管均为卧式暗装型,带回风箱、温控器和电动二通阀。
新风处理机组带温控器与电动二通阀。
1.3.直流式全新风空调系统
对含有毒气体及换气次数要求的实验工艺房间,适合设置全新风空调系统。
按照《DBJ15-51-2007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设有集中排风的,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3/h的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60%。
但有毒气体不宜设置热回收系统。
新排风机噪声大于40 dBA的,出入口各设消声器。
1.4.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
由各小房间组成的建筑物非常适合采用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使各小房间的空调能自行开关和调节,利于节能运行。
采用直接蒸发式冷媒系统输送能量,无空调水系统,系统布置简单,运行安静,故障少,占层高少,能效比高于风冷热泵机组系统。
只需要足够的放置室外机的露天面积。
1.5.分体机
对只有局部房间需设空调时的建筑物,适合采用分体机空调。
但当设备房采用分体机时,注意如果平时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是6次/时,等于把空调风全部吹跑了。
所以通风量应等于该房间的新风量,选用一
只小小的壁式排气扇就比较适合。
如果该设备房有事故通风的要求,另设一台事故排风机,平时不开。
分体机类型有挂壁式分体机、防爆柜式分体机、天花板嵌入四面出风式分体机这三种。
各子项的设备名称应统一。
2.冷热源系统
夏热冬冷地区适合采用风冷热泵机组。
设在屋面的风冷热泵机组,其性能系数COP值应满足《DBJ15-51-2007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中表5.4.5的规定。
尽量选用能效比高的螺杆式机组。
冷冻水温度7/12℃,热水温度45/40℃。
当空调循环水泵与主机的高差不足以克服从主机到水泵的水管阻力时,循环水泵就会发生吸空的事故。
因此循环水泵的位置应该尽量低。
循环水泵的入口设有除污器,冷水机组入口设有全自动水处理器。
水系统的补水量应为空调水系统水容量的2%,来自生活饮用水系统。
在系统的最高处上方1~3米处设置常压密闭式膨胀水箱(一般系统最高位置在主机的进出水管处,应考虑主机基础的高度),如果没有更高位置,应设置铁架把它架起来,应参照国标图集的做法。
膨胀管应接至循环水泵的入口处,这样才能对整个水系统定压。
水泵的扬程在施工图时要详细计算系统阻力后选型,避免扬程选型过大带来的水泵超流量运行进而烧毁电机的事故,或者扬程不足带来部分空调设备无冷水经过的后果。
3.通风系统
3.1.事故通风
蓄电池室、制氢间设置事故通风。
氢气超标后由氢气探测器连锁启动风机,事故排风次数为12次/时。
如设平时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为3次/时。
3.2.事故后通风
油脂库、配电间、直流配电间、低压配电间、中压配电间设置事故后通风。
在火灾扑灭后进行事故后通风,以使这些房间能够尽快恢复生产。
换气次数为12次/时。
气体灭火房间均考虑事故后通风,换气次数为6次/时。
连通气体灭火房间的风管上均设置电动防烟防火阀或者电动密闭风阀,以便在房间内发生火灾时将房间隔离。
3.3.全面通风消除余热
全面通风消除余热计算公式:L=3600xQ/((t
P -t
J
)xCx1.2)
举例:电专业提出配电室所有配电柜总发热量为1kw,某市夏季通风干球温度为31℃,室内允许温度上限为40℃,按全面通风消除余热计算:L=3600xQ/((tP-tJ)xCx1.2)=3600x1/((40-31)x1.01x1.2)=330m3/h,折合成换气次数为0.41次/时。
按6次/时计算风量为4728.9 m3/h,可反算出室内温度为32.5℃。
因此得到电气设备或者主工艺的发热量后,根据室外通风计算干球温度,直接可以算出设计风量下房间可以达到的温度。
对设备房选轴流风机是适合的,但是对控制室等人员所在房间,如采用通风方式排除热量,尽量采用窗式换气扇或壁式排风扇。
需注意的是,控制室需保持正压,因此排风扇的方向是与设备房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