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会计基础借贷讲义记账法
- 格式:ppt
- 大小:593.50 KB
- 文档页数:4
会计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会计借贷记账法,希望能帮到你。
会计借贷记账法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
最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借贷资本家”从贷主处借入款项,并计入贷主名下的贷方,归还记借方;将款项贷出时,计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记贷方。
贷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务的增减变动,借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权的增减变动。
这时,“借”和“贷”分别表示借贷资本家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在以后的几百年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又经过了热那亚阶段和威尼斯阶段,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
记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是逐步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的增减变化,并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
随后,借贷记账法传遍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卢卡· 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会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严重背离人们的常识和习惯,其历史原因在于此法在演变并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够准确、不够严谨的翻译。
下面就为大家解开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要学习借贷记帐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借贷记帐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在帐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
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
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帐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
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
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
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
其结构是不同的。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
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
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
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
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
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会计基础理解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基础中最基本的理念之一,也是会计师们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以借贷记账法为主题,探讨其在会计基础中的理解和应用。
第一部分:借贷记账法的基本概念借贷记账法,也被称为“双向记账法”或“复式记账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方法。
根据这一法则,每一笔经济交易都要同时记录在借方和贷方,使借方和贷方的金额保持平衡。
其中,借方表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贷方表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在借贷记账法中,借方与贷方分别对应会计科目中的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
借方科目包括资产、费用和损失,表示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贷方科目包括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表示增加收入或减少支出。
第二部分: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举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交易案例。
1. 购买办公设备假设一家公司从供应商购买了一批办公设备,总价值为1,000美元。
这笔交易中,办公设备作为资产增加,应被记为借方账户。
为了保持平衡,我们需要在贷方账户记录同样数量的资金支出或负债增加。
借:办公设备 1,000美元贷:现金或应付款项 1,000美元2. 借贷款项公司决定从银行贷款10,000美元来扩大业务。
这笔交易中,现金作为资产增加,应被记为借方账户。
为了保持平衡,我们需要在贷方账户记录同样数量的负债增加。
借:现金 10,000美元贷:银行贷款 10,000美元3. 销售产品一家公司销售了产品,总价值为5,000美元。
这笔交易中,销售收入作为收入增加,应被记为贷方账户。
为了保持平衡,我们需要在借方账户记录同样金额的货物成本。
借:货物成本 5,000美元贷:销售收入 5,000美元第三部分:借贷记账法的核算原则借贷记账法基于以下核算原则,帮助会计师准确记录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1. 资产负债平衡原则:借贷记账法要求借贷双方金额必须相等,以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2. 收支平衡原则:每一笔经济交易必须同时记录净收入和净支出,以保持损益表的平衡。
《借贷记账法》教案一、教学内容1.借贷记账法的定义与特点2.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3.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5.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6.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掌握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账户结构、记账规则等。
学生能够了解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学生能够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与应用。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经济业务,正确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记录。
学生能够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并进行试算平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借贷记账法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借贷记账法在会计实践中的重要性,形成严谨细致的会计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的定义、特点与基本原理。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与记账规则。
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账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借贷方向。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与试算平衡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概念、原理与规则。
2.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其在会计实践中的作用。
3.练习法:通过让学生自行编制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等练习,加深对借贷记账法的理解与应用。
五、课时安排2课时(每课时45分钟)六、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5分钟)(1)情境引入:首先,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实际企业交易场景的情境,比如一家商店购买了一批商品并支付了货款,同时销售了部分商品并收到了客户的款项。
然后提问学生:“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商店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如何变化的?我们应该如何记录这些变化?”(2)问题引导: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对会计账户的影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需要采用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记录这些变化,即复式记账法。
2. 新课讲解(70分钟)(1)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种类(10分钟)解释复式记账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即每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目录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 (4)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 (4)一、会计的概念 (4)二、会计的职能 (5)三、会计目标 (7)四、会计的对象 (8)五、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11)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4)一、会计主体(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25)二、持续经营 (26)三、会计分期 (27)四、货币计量 (28)第三节: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 (30)一、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原则 (30)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35)第四节:会计方法 (39)一、会计方法的概述 (39)二、会计的核算方法 (40)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45)第一节:会计科目 (45)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45)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46)三、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别 (48)第二节:账户 (55)一、会计账户的概念 (55)二、账户的结构和内容 (56)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59)四、账户运用举例 (60)第三节: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举例、试算平衡) (62)一、复式记账法 (62)二、借贷记账法 (64)三、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70)四、试算平衡 (85)第三章:工业企业一般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93)第一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93)一、吸收投资业务 (93)二、接受捐赠业务 (95)三、借款业务的核算 (97)第二节物资采购业务 (101)一、材料采购业务 (101)二、固定资产购建业务 (105)第三节产品生产业务 (107)第四节产品销售业务 (113)第五节其他事项 (119)第四章会计凭证 (132)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 (132)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132)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133)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134)第二节原始凭证 (134)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34)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136)三、原始凭证的填制 (145)四、原始凭证的审核 (148)第三节记账凭证 (150)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50)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151)三、记账凭证的填制 (161)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171)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173)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173)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176)第五章会计账簿 (177)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 (177)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178)二、会计账簿的分类 (180)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184)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184)二、会计账簿的启用 (185)三、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 (186)四、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186)第三节记账规则与错账更正 (197)一、记账规则 (197)二、错账更正 (199)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小提问:你认为会计是什么?是账房先生?是一种职业?还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一、会计的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营物质资料的生产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基础会计教材电子版(2011)目录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 (6)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 (6) (6)二、会计的职能 (7)三、会计目标 (9)四、会计的对象 (10)五、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 (13)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5)一、会计主体(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26)二、持续经营 (27)三、会计分期 (28)四、货币计量 (30)第三节: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 (31)一、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一般原则 (31)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36)第四节:会计方法 (40)一、会计方法的概述 (40)二、会计的核算方法 (40)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借贷记账法 (45)第一节:会计科目 (45)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45)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46)三、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别 (48)第二节:账户 (54)一、会计账户的概念 (54)二、账户的结构和内容 (55)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58)四、账户运用举例 (59)第三节:借贷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举例、试算平衡) (61)一、复式记账法 (61)二、借贷记账法 (63)三、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69)四、试算平衡 (82)第三章:工业企业一般经济业务核算举例 (91)第一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91)一、吸收投资业务 (91)二、接受捐赠业务 (93)三、借款业务的核算 (94)第二节物资采购业务 (98)一、材料采购业务 (98)二、固定资产购建业务 (102)第三节产品生产业务 (104)第四节产品销售业务 (109)第五节其他事项 (115)第四章会计凭证 (127)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 (127)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127)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128)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129)第二节原始凭证 (129)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29)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131)三、原始凭证的填制 (140)四、原始凭证的审核 (143)第三节记账凭证 (144)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44)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145)三、记账凭证的填制 (154)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164)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165)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165)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168)第五章会计账簿 (169)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 (169)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170)二、会计账簿的分类 (172)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175)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 (175)二、会计账簿的启用 (176)三、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 (177)四、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 (178)第三节记账规则与错账更正 (187)一、记账规则 (187)二、错账更正 (190)第一章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一节:会计的定义(概念、职能、对象、六要素)小提问:你认为会计是什么?是账房先生?是一种职业?还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一、会计的概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营物质资料的生产管理的客观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会计基础借贷记账法知识点作为财务会计的基础,借贷记账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也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别从借贷记账法的定义、应用原则以及具体的记账流程等角度,详细介绍这个重要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财务会计的核心原则,它规定了企业经济交易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和记录。
借贷记账法的核心思想是: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有影响的交易,都应该进行借贷两个方面的账务处理。
借贷记账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首先,它是一种双向的记账方法。
每一笔交易都需要在账簿上同时记录借方和贷方的金额。
借方表示账户的增加,贷方表示账户的减少。
通过同时记录借方和贷方的金额,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掌握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其次,它是一种对等的记账方法。
每一笔交易的借方和贷方金额总和必须相等,这符合会计方程的基本原则。
会计方程是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等式,即A=L+OE。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保证了会计方程的平衡,确保了账务处理的准确性。
再次,它是一种对具体账户的分别记录的方法。
通过将不同的交易分别记录在不同的账户上,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一项交易对应的具体账户变动。
这种分别记账的方法,使得财务报表编制更加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
借贷记账法的原则包括实体计量、货币计量、时间计量和准确计量等。
首先,实体计量原则要求对于每个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进行独立的账务处理。
企业的账务处理应当与个人所有者的账务处理相区别。
这样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个人的财务状况相互独立。
其次,货币计量原则规定了财务报表上所有的交易都必须用货币表达。
这是因为货币是一个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可以更好地实现交易的比较和分析。
再次,时间计量原则要求所有的经济交易必须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录,确保财务报表的时间准确性。
最后,准确计量原则规定了会计记账应当秉持准确性原则。
所有的交易和金额都应当通过准确的计量方法得出,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借贷记账法(Double-Entry Bookkeepin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会计体系中的记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意大利的商人们。
借贷记账法通过记录每一笔业务交易的借方和贷方,确保每一笔交易都能够平衡,从而保证了账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介绍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其起源、核心原则以及相关概念。
1. 起源借贷记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意大利。
当时的意大利商人们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来记录他们的商业交易,以更好地管理他们的财务状况。
借贷记账法被广泛认为是由意大利商人、学者之一的弗朗西斯科·吉里尼(Francesco Giorgio Martini)在他的著作《记账之艺术》中首次提出的。
这种方法之后被著名的意大利数学家、经济学家奥斯瓦尔多·格里西(Luca Pacioli)在他的著作《算术、几何、比例和比例之法》中加以确认和发扬光大。
2. 核心原则借贷记账法的核心原则是每一笔交易都必须有相等的借贷金额。
这体现了借贷记账法的“平衡原则”,即资产的增加必然对应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具体而言,借贷记账法基于以下两个核心原则:2.1 借贷平衡原则借贷记账法要求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在至少两个账户之间进行借贷操作,其中一个账户进行借方记账,另一个账户进行贷方记账。
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这样整个账簿的总借贷额才能保持平衡。
借贷平衡的原则确保了所有交易都经过了严格的核对,减少了错误和漏记的可能性。
2.2 实体和法的原则借贷记账法将交易中涉及的账户分为两类:实体账户和法账户。
实体账户是指与公司相关的账户,如现金账户、应收账款账户等;法账户则是指与公司外部机构相关的账户,如银行账户、应付账款账户等。
根据实体和法的原则,每一笔交易都必须同时涉及一个实体账户和一个法账户,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3. 相关概念在借贷记账法中,有一些与核心原则密切相关的概念需要被了解:3.1 资产(Assets)资产是指公司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与贷的含义初级会计基础知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与贷的含义初级会计基础知识一、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遇到的问题我们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无一例外地回避触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本来含义,几乎异口同声地将“借”与“贷”说成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都规定:“对于资产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成本、费用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收入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这样的规定很复杂,很繁琐,学生也不易理解,降低了学生会计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以后的会计业务处理学习设置了障碍。
而且即使这样,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其一是一些特殊账户无法用此规定来解决,如“累计折旧”这个账户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计提折旧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对“累计折旧”这个账户,“贷”却表示折旧增加,而不是表示折旧减少;又如“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也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在盘盈原材料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对“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贷”既不表示增加,也不是表示减少,“借”也同样如此,在这里“贷”表示材料盘盈,“借”表示材料盘亏;再如“利润分配”这个账户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但在给投资者分配利润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利润分配;贷:应付利润”,对“利润分配”这个账户,“借”却表示分配利润的增加,而不是表示分配利润的减少。
其二是账户之间余额(发生额)的结转也难以用此规定来解释,如月末(或年末)必须把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转给“本年利润”,但是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等都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又如月末应把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转给“库存商品”(即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但“生产成本”却没有减少,前面的规定根本就说不通,学生也很难去理解。
项目三理解借贷记账法任务一了解记账方法教学内容:1、单式记账法2、复式记账法教学目标:1.了解单式记账法;2.掌握复式记账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复式记账法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导入新课:201×年5月2日,奕力公司向烟台新烟面粉厂购买面粉500千克,每千克4.64元,共2320元,当天面粉送达公司,奕力公司用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货款。
对于这笔经济业务,奕力公司应该如何记账?新课讲授: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经济业务之后所产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会计信息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特点:1.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做记录。
2.由于复式记账法要求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同时记账,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任务二掌握借贷记账法教学内容:1、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及发展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3、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并能运用借贷记账法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确认应计入的账户、方向及金额;2.能够准确编制会计分录。
教学重点及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内容、会计分录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4课时导入新课:201×年5月2日,奕力公司向烟台新烟面粉厂购买面粉500千克,每千克4.64元,共2320元,当天面粉送达公司,奕力公司用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货款(暂不考虑相关税费)。
请问在借贷记账法下,奕力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新课讲授: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及发展借贷记账法大约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
意大利沿海城市的海上贸易发展瞩目,,为了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借贷记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