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课程
- 格式:pptx
- 大小:5.83 MB
- 文档页数:30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在制造业中,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并更新自己的工艺和设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然而,这种改进和更新必然涉及到工艺和设备的变更,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变更管理体系,以确保变更过程的安全和可控性,最终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
变更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下面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变更管理流程:1.变更申请阶段:在变更发生之前,负责者需要认真评估该变更对于工艺和设备所带来的影响,包括影响范围、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等,并填写变更申请单,提交给变更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
2.变更评审阶段:变更管理委员会成员会对该变更申请进行评审,包括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该变更申请。
在评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变更的目的和必要性•变更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变更流程的可行性和影响3.变更计划阶段:变更管理委员会根据变更评审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包括变更内容、变更时间、变更负责人等,并将计划通知给相关人员。
4.变更实施阶段:执行变更计划,确保变更过程符合计划,并防止不必要的影响。
5.变更验证阶段:对变更后的工艺或设备进行验证,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记录验证结果。
6.变更关闭阶段:关闭变更过程,并将变更的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归档,方便后续参考。
关键要素变更管理体系的实现需要依靠多个关键要素,这些要素包括:变更管理委员会变更管理委员会是变更管理的核心组织,负责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和流程,审批变更申请和计划,监督变更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等。
委员会应由多个部门的代表组成,包括质量、生产、工程等部门。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变更管理方面,制定的规章制度。
包括变更管理流程、变更申请单和变更计划的模板,以及梳理变更管理中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变更管理工具现代化的变更管理需要依靠科学的信息化系统,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变更管理中的优势。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依据《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制定本程序。
该程序规范了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变更的管理流程、措施及要求。
2.0使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及各承包商以下变更管理:(一)生产能力的改变。
(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
(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
(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
(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
(七)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
(八)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
(九)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
(十)软件系统的改变。
(十一)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
(十二)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
(十三)操作规程的改变。
(十四)试验及测试操作。
(十五)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
(十六)运输路线的改变。
(十七)装置布局的改变。
(十八)产品质量的改变。
(十九)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
(二十)其他。
3.0术语3.1工艺设备变更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3.2微小变更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3.3同类替换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4.0职责科技信息处、机动设备处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各单位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执行,对本程序提出改进建议;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规定,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5.0管理要求5.1工艺设备变更的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所有的工艺设备变更应按其内容和影响范围正确分类。
工艺设备变更和微小变更管理执行变更管理流程(见附录A)。
同类替换不执行变更管理流程(见附录B)。
5.2工艺设备变更应实施两级管理,根据变更影响范围的大小和所需调配资源的多少,确定变更级别。
变更级别的确定及控制,执行《公司工艺卡片分级管理规定》、《公司自动化联锁保护管理规定》、《公司生产操作变动监控管理规定》。
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资料背景在工艺设备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变更,如更换部件、调整参数等,以适应生产需求或技术提升等。
但是,变更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以确保变更的安全、有效和可控。
程序概述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是指为了规范工艺设备变更过程,减少变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程序包括变更的策划、评估、审核、执行、验证和评估等环节。
程序内容1. 变更策划在变更之前,应先制定变更策划,包括变更名称、目的、范围、时间、负责人、影响评估、实施措施等内容。
变更策划需要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并获得生产部门的同意。
2. 变更评估在变更策划获得批准后,应进行变更评估,主要评估变更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评估结果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查并做出评估,并通知变更负责人和生产部门。
3. 变更审核在评估为“适宜变更”时,应进行变更审核,主要审核变更方案和实施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批并获得生产部门认可。
4. 变更执行在变更方案和实施措施获得批准后,应进行变更执行,主要实施变更计划并记录变更过程和结果。
变更执行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监督,并由生产部门负责人确认变更结果。
5. 变更验证在变更执行结束后,应进行变更验证,主要验证变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是否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变更验证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并做出验证。
6. 变更评估在变更验证完成后,应进行变更评估,主要评估变更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并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做出评估。
程序负责人•变更策划: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变更评估: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变更审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变更执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变更验证: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变更评估: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的建立,可以有效规范工艺设备变更过程,减少变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影响。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工艺和设备变更过程,确保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涉及工艺和设备变更的企业,包括生产型企业、加工型企业、制造型企业等。
第三条工艺和设备变更指对已投产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改动、更新或替换等操作的过程。
第二章变更管理流程第四条变更管理应从变更的需求提出开始,经过评估、审批、实施、验证等步骤,最终完成工艺和设备的变更。
第五条变更需求提出阶段,应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提出变更需求,并明确变更的目的和期望的效果。
第六条变更评估阶段,应由专业人员对变更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成本、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并做出评估报告。
第七条变更审批阶段,应由企业领导或相关管理部门对变更进行审批,包括变更的合理性、可行性、必要性等方面的审批。
第八条变更实施阶段,应由专业人员按照变更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确保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第九条变更验证阶段,应由专业人员对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进行验证,包括性能测试、运行试验等,确保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符合要求。
第十条变更管理流程的各个阶段应有相应的记录和报告,以备查证。
第三章变更管理要求第十一条变更需求提出时,应明确变更的目的和期望的效果,并进行充分的论证。
第十二条变更评估时,应综合考虑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成本、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
第十三条变更审批时,应由企业领导或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批,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十四条变更实施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具体的变更工作,并按照变更计划进行操作,确保工艺和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第十五条变更验证时,应由专业人员对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进行验证,包括性能测试、运行试验等,确保变更后的工艺和设备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变更管理过程中应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处理变更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艺及设备变更管理程序1、⽬的本程序规定了某⽯化公司⼯艺及设备变更的管理责任和管理要求。
本程序旨在规范⼯艺及设备的变更管理,确保所有的变更按照国家及⾏业相关设计标准进⾏审查,防⽌在变更时引⼊新的、不加以控制的危险及隐患。
2 管理范围本程序适⽤于某⽯化公司⽣产装置所涉及的以下变更,包括:——⽣产能⼒的改变;——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例的变化);——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设备和⼯具的改变或改进;——⼯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等);——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软件系统的改变;——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操作规程的改变;——试验及测试操作;——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运输路线的改变;——装置布局改变;——产品质量改变;——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其他。
有专项管理制度、程序的变更按专项制度、程序执⾏。
3 定义3.1 变更凡对已经⽂件化的⼯艺技术及⽣产设备所做的改变,如改变⼯艺流程、参数或设备等的活动,且需要相应改变⼯艺安全信息,⼯艺流程图、管线与仪表图、设备数据表、报警和联锁设置值、操作程序等均属于变更。
3.2 变更管理为防⽌在对现有⼯艺及设备进⾏改造时引⼊不可控制的⼯艺风险⽽建⽴的管理程序,变更管理流程见附录1。
3.3 同类替换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经批准后即属于同类替换(参见附录2的举例)。
3.4 微⼩变更影响较⼩、不造成任何⼯艺参数改变,但⼜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 (如供货商的改变)。
3.5 重⼤变更影响较⼤、涉及⼯艺技术的改变或设施功能的变化、重要⼯艺控制参数改变(如压⼒等级的改变,压⼒报警值和联锁的设定等)的变更。
3.6 紧急变更需要在48⼩时内实施的临时变更。
4 职责4.1 同类替换及微⼩变更由车间主管领导或专业管理处室领导批准实施。
4.2 重⼤变更及紧急变更由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或其职务代理⼈批准实施。
井下作业公司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井下作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工艺设备变更环节中产生的风险带来的危害,规范工艺设备变更环节的管理,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范》(Q/SY1237-2009),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变更应实施分类管理,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
(一)工艺设备变更是指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的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井控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是指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参数、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是指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生产运行、检维修、开停工、技改技措等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变更管理。
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安全监察科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对本规定的执行提供咨询。
第五条装备科负责对设备设施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六条工程技术科负责对工艺、设计变更提供培训,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七条各单位执行本规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员工接受工艺设备变更管理培训,执行工艺设备变更管理规定。
第三章变更范围第八条本规定所涉及的工艺和设备变更范围主要包括:(一)生产能力的改变;(二)施工方案、工艺条件变更:工艺参数、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的改和作业过程的改变;(三)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四)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五)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六)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七)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八)软件系统的改变;(九)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十)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十一)操作规程的改变;(十二)试验及测试操作;(十三)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十四)运输路线的改变;(十五)设备或装置布局改变;(十六)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十七)其它第九条所有的变更应按其内容和影响范围正确分类。
单点课、工艺设备变更1、变更定义1.1 工艺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1.2 工艺技术的变化;1.3 设备的改变或改进;1.4 工艺控制参数的改变(如报警设定值);1.5 工艺控制系统逻辑的改变;1.6 操作规程的改变;1.7 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
题目Theme:工艺设备变更知部门Department:水电队类别:基础知识故障处理改善事例六源寻找编号Code:SDD20131122审批人Checked by :日期Date :2013-11-22制作人Prepared by :柴占军4、变更审批只有区域生产负责人或他的授权代表有权批准变更,并负责工艺变更管理的实施。
紧急变更:区域生产负责人(经理)重大变更:区域生产负责人(经理)生产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书面授权)微小变更:区域生产负责人(经理)生产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书面授权)站队长/ 车间主任(书面授权)5、变更执行程序5.1 、变更的申请: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变更; 要求申请者确定该作业是否需要变更管理审查即是否属于变更管理范围报所属区域的站队长/ 车间主任/工程师5.2 、初步审查:由站队长/ 车间主任/ 工程师进行初步审查,按微小、重大、紧急将变更分类。
填写变更申请表《重大变更申请表》《微小变更申请表》5.3 、技术与安全审查:1、微小变更应由熟悉此技术的人员审查;2、重大变更审查应组建技术与安全审查小组进行审查;1)审查变更的技术可行性2)识别和分析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 3 )提出防止或减弱风险的建议;4)提出变更需要的专项研究和分析;5 )提出连带变更项目的清单;6)如需进行PHA,明确PHA方法;7)完成变更申请/审批表3张表所有确认工作。
3、紧急变更审查过程和重大变更相同5.4 、审查批准直线领导审核审查小组意见,并进行审批,指定变更实施监督人。
5.5 、PHA分析(可选)如果审查小组确认需进行PHA分析,那么站队须按审查小组指定的PHA分析方法进行PH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