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4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续编童话》习作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童话”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童话故事,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开展一次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体验童话的快乐,感受童话体裁的特点。
为了调动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激起他们写童话的欲望,在四篇童话故事的学习中,我适时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开展续编童话的活动,在续编活动中开启学生的思维,感受童话的写作特点。
二、设计思路:《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从此,花园里永远都是冬天时的一片荒凉。
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
当巨人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这一课是童话单元的首篇,因此要通过本课的教学充分激起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给学生营造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特意安排了一个课文续编的练笔活动,为后面童话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1通过《巨人的花园》一课,体验童话的乐趣和魅力2能在续编童话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师:通过学习《巨人的花园》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的乐趣与魅力。
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也来当一回童话小作家,体验一下写童话的乐趣,好吗?生:好!好!(学生回答的声音非常响亮,自信心十足)师:《巨人的花园》中有一个独特的童话形象,他就是──生(齐):巨人。
师:可是这位巨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课文里一个字也没提,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课件播放充满幻想的音乐),插上想像的翅膀,去巨人的花园仔细看看这位神奇的巨人吧!(生在音乐声中尽情想象)你眼前的这位巨人是什么样的?生1:他足足有三米高,手臂和腿也都很长。
专注:心无旁骛,万事可破Module 4模块测试参考答案听力部分一、听力材料1. My brother is stronger than me.2. The wind can’t blow off my coat.3. The sun is very bright.4. Don’t be lazy.5. I bought a scarf for my mother.答案:1. A 2. C 3. C 4. B 5. A二、听力材料1. What’s your favourite story?2. Who wrote the story?3. Do you like dancing?4. When is Thanksgiving?5. Will we live here forever?答案:1. C 2. B 3. C 4. A 5. A三、听力材料I want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writer Andersen. Andersen was a Danish writer. He wrote a famous book called Andersen’s Fairy Tales. In this book, there are many intere sting fairy tales such as “The ugly duckling”and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Children like reading these stories a lot. I like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best. My brother Bill likes “The ugly duckling”best.答案:1. F 2. T 3. T 4. T 5. F笔试部分四、1 —B 2 —A 3 —D 4 —C 5 —E五、1. tales 2. stronger 3. took 4. Western5. excited六、1. C 2. C 3. B 4. A 5. A七、1. C on 2. B presents 3. B has4. D stronger5. D excited八、1. C 2.E 3. D 4. B 5. A九、1. F 2. F 3. T 4. F 5.T十、范文: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C hristmas. Christmas is on 25th December. It is an important festival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At Christmas people give presents to each other. Children wait for presents from Father Christmas on Christmas Eve. 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1 / 1。
课程模块4 练习题-答案-考核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上海市15岁学生PISA考试的结果分析B.上海市小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C.上海市小学教师幸福指数的现状调查D.上海市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2.下列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压力状况调查B.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激励机制的实验研究C.反思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上海市小学生同桌关系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3.下列不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上海市闵行区晚托班小学生学习现状调查B.山西省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C.小学生英语游戏教学设计策略研究D.上海市小学生营养午餐计划实施现状调查4. 下列不适合问卷调查法的研究选题是( )A.虹口区小学生睡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B.E时代网络媒体背景下小学生心里健康的调查研究C.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D.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5.下列属于问卷调查法优点的是( )A.经济高效B. 方法科学C. 手段先进D.资料丰富6. 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法优点的是( )A.调查资料便于整理和分析B.调查过程具有匿名性C.调查方式具有灵活性D.调查结果具有科学性7.下列属于问卷调查法缺点的是( )A.调查结果广而不深B. 调查方法不科学C. 调查手段比较落后D.调查资料不丰富8.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缺点的是( )A.问卷调查比较呆板,没有弹性B. 适宜范围广泛,对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也可以进行C. 调查结果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D.问卷调查的回收率难以保证。
9.下列属于封闭式问卷优点的是( )A. 所获资料易于量化和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B. 可用于探索性研究C. 容易回答,有助于提高问卷回收率D. 所问问题具体而清楚,所得材料的可信度较高10.下列不属于封闭式问卷缺点的是:( )A. 难以发现特殊问题,难以获取深入、详尽的资料。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知识点 1 对数函数的 概念资源名称情境学习--例素材类型 文本、动 画、图片水平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分析, 综合 应用, 分析 应用, 分析来源 开发 下载使用时 间4 分钟应用方式和作用 通过动画理解对 数函数 x 与 y 的关 系通过动画演示和图片 结合,数形结合的方 法总结性质62 对数函数的 性质 3 对数的比较 大小 4 函数运用函数图象动 画图 图卡 图卡文本、动 画、卡片 文本、动 画、卡片 文本、图 片开发 下载 自制 自制 自制6 分钟5 分钟 2 分钟通过动画演示和画图 直观形象的比较大小 幻灯片给出文本,简 洁图卡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 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 : (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 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自制的图片卡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资 源为学生提供了出示问题——讨论解答——形成知识的探究的过程性学习的教学环境。
说明: 1) 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 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 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 flash) ,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 “图+文+声” 注, , 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 (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 , 如认知工具类 4) 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 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6) 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 附近:教学设计§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①对数函数的概念,熟悉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规律. ②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能初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数函数的图象,发现并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二.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发现函数的性质; 2.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难点:底数 a 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四.教学过程1.设置情境 在 2.2.1 的例 6 中,考古学家利用 log5730 1 2P 估算出土文物或古遗址的年代,对于每一个 C14 含量 P,通过关系式,都有唯一确定的年代 t 与之对应.同理,对于每一个对数式x x y loga 中的 x ,任取一个正的实数值, y 均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所以 y log a 关于x 的函数. 2.探索新知 一般地,我们把函数 y loga x ( a >0 且 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函 数的定义域是(0,+∞) . 提问: .在函数的定义中,为什么要限定 a >0 且 a ≠1. (1) (2) .为什么对数函数 y loga x ( a >0 且 a ≠1)的定义域是(0,+∞) .组织学生 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更加理解对数函数的含义,从而加深对对数函数的理解. 答:①根据对数与指数式的关系,知 y loga x 可化为 a x ,由指数的概念,要使ya y x 有意义,必须规定 a >0 且 a ≠1.②因为 y loga x 可化为 x a ,不管 y 取什么值,由指数函数的性质, a >0,所以yyx (0, ) .例题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log a x2(2) y loga (4 x)2( a >0 且 a ≠1)分析:由对数函数的定义知: x >0; 4 x >0,解出不等式就可求出定义域. 解: (1)因为 x >0,即 x ≠0,所以函数 y log a x 的定义域为 x | x 0 .22(2)因为 4 x >0,即 x <4,所以函数 y loga (4 x ) 的定义域为 x | x < 4 .下面我们来研究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先完成 P81 表 2-3,并根据此表用描点法或用电脑画出函数 y log2 x 的图象, 再利用 电脑软件画出 y log0.5 x 的图象.x1 2-1 y1 02 14 26 2.588 312 3.5816 4yy log0.5 x0xy log2 x注 意 到 : y log 1 x log 2 x , 若 点 ( x, y)在y log2 x 的 图 象 上 , 则 点2( 与 关于 x 轴对称, 因此,y log 1 x ( x, y)在y log 1 x 的图象上. 由于 x , y ) ( x , y )22的图象与 y log 2 x 的图象关于 x 轴对称 .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画出 y log 1 x 的图象 .2先由学生自己画出 y log 1 x 的图象,再由电脑软件画出 y log 2 x 与 y log 1 x 的图2 2象. 探究:选取底数 a ( a >0,且 a ≠1)的若干不同的值,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相应的 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特征吗? .作法:用多媒体再画出 y log 4 x , y log3 x , y log 1 x 和 y log 1 x3 4y log3 x42y log4 x-505y log 1 x-2y log 1 x4 3提问:通过函数的图象,你能说出底数与函数图象的关系吗?函数的图象有何特征, -4 性质又如何? 先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出函数的性质. (投影) 图象的特征 (1)图象都在 y 轴的右边 (2)函数图象都经过(1,0)点 (3)从左往右看,当 a >1 时,图象逐渐 上升,当 0< a <1 时,图象逐渐下降 . 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是(0,+∞) (2)1 的对数是 0x (3)当 a >1 时, y loga 是增函数,当0< a <1 时, y loga x 是减函数. (4)当 a >1 时x >1,则 loga x >0(4)当 a >1 时,函数图象在(1,0)点 右边的纵坐标都大于 0,在(1,0)点左 边的纵坐标都小于 0. 当 0< a <1 时,图 象正好相反,在(1,0)点右边的纵坐标 都小于 0,在(1,0)点左边的纵坐标都 大于 0 . 0< x <1, loga x <0 当 0< a <1 时x >1,则 loga x <00< x <1, loga x <0由上述表格可知,对数函数的性质如下(先由学生仿造指数函数性质完成,教师适当 启发、引导) :a >1图 象0< a <1性 质(1)定义域(0,+∞) ; (2)值域 R; (3)过点(1,0) ,即当 x =1, y =0; (4)在(0,+∞)上是增函数 在(0,+∞)是上减函数例题训练: 1.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大小 (1) log2 3.4 , (2) log0.3 1.8 , (3) loga 5.1,log2 8.5log0.3 2.7 loga 5.9( a >0,且 a ≠1)分析:由数形结合的方法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完成: (1)解法 1:用图形计算器或多媒体画出对数函数 y log 2 x 的图象.在图象上,横坐 标为 3、4 的点在横坐标为 8.5 的点的下方: 所以, log2 3.4 log2 8.5 解法 2: 由函数 y log 2 x在R 上是单调增函数, 3.4<8.5, 且 所以 log2 3.4 log2 8.5 .+解法 3:直接用计算器计算得: log2 3.4 1.8 , log2 8.5 3.1 (2)第(2)小题类似 (3)注:底数是常数,但要分类讨论 a 的范围,再由函数单调性判断大小. 解法 1:当 a >1 时, y log a x 在(0,+∞)上是增函数,且 5.1<5.9. 所以, loga 5.1 loga 5.9 当 a 1 时, y log a x 在(0,+∞)上是减函数,且 5.1<5.9. 所以, loga 5.1 loga 5.9 解法 2:转化为指数函数,再由指数函数的单调判断大小不一, 令 b1 loga 5.1, 则a 1 5.1,bx令 b2 loga 5.9, 则a 2 5.9, 则 则a 2 5.9bb当 a >1 时, y a 在 R 上是增函数,且 5.1<5.9 所以, b1 < b2 ,即 loga 5.1 < loga 5.9 当 0< a <1 时, y a 在 R 上是减函数,且 5.1>5.9x所以, b1 < b2 ,即 loga 5.1 > loga 5.9 说明:先画图象,由数形结合方法解答课堂练习:P补充练习85练习第2,3题1.已知函数 y f (2 ) 的定义域为[-1,1],则函数 y f (log2 x) 的定义域为x2.求函数 y 2 log 2 x( x 1) 的值域. 3.已知 log m 7 < logn 7 <0,按大小顺序排列 m, n, 0, 1 4.已知 0< a <1, b>1, ab>1. 比较 log a1 1 , log a b, log b 的大小 b b归纳小结:1、对数函数的概念必要性与重要性; 2、对数函数的性质,列表展现.。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模块作业设计---以外研版七(上)Module 4 Healthy food作业设计为例发布时间:2022-09-04T09:07:23.08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5月9期作者:饶志珍[导读]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减”的政策,提升作业设计能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实现“控量提质”。
饶志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横路横路初级中学 324007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减”的政策,提升作业设计能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实现“控量提质”。
本学期开始,我校英语组把提升英语教师学科素养与编写校本作业的能力作为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旨在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作业管理,做到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书面与实践、学科与德育相融合,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根据七年级的学情和教材分析,作业设计时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必读词汇的口头拼写、语音语调的模仿、书写习惯和综合性习惯的培养为主。
作业设计的类型以单元作业为主,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巩固和课后拓展三大板块,从内容层面、空间层面和层次方面设计了多样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作业,以达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从而提高初中生语言、思维、交际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课前预习作业本模块的词汇量比较大,指导学生借助词汇分类图掌握单词的学习策略非常有必要。
结合作业设计的重点以及本模块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分类、可数名词的复数变化及其读音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知识,教师有必要在学习新知识后使用归纳法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我按单元由易及难设置了三种归类题,侧重于音标和单词的朗读和记忆。
另外,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处于小初衔接阶段,在教学中我也强调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所以,在案例中有四线格的呈现。
案例如下:(案例1)该作业起导入话题和展示词汇的作用。
通过这种词汇归类学习,学生不仅分清了不同种类的食物,还了解了词汇分类的记忆策略,掌握了上义词与下义词的概念,课后还能列出其他类似的词汇分类图。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知识点资源名称素材类型水平来源使用时间应用方式和作用欣赏风,揭示课题动画:几种有风的场景;文本:《风》多媒体课件观察,欣赏互联网下载及自己设计10分钟从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入手,激发学习的欲望,为课堂教学作下铺垫。
并在课开始前便让学生找“风”,培养其细心观察的能力。
认识、学习本课生字词生字新词多媒体课件认读自己设计5分钟二年级是识字的重要阶段,本环节的设计着重于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理解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体会风出示:“树叶点头”的风,“林木点头”的风,在河里“游戏”的风。
多媒体课件、朗读感悟,理解,互联网下载10分钟借助多媒体理解重点词语,体会诗歌情感,进而有感情地朗读。
创编诗歌,品味风句子: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风沙飞舞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捣乱了。
场景:各种场景的风。
多媒体课件、板书理解巩固互联网下载及自己设计5分钟通过寻找风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1.多媒体课件。
在课开始前便让学生找“风”、欣赏“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多媒体课件。
再现几种常见的“风”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体会“风”,进而理解文章内容。
3多媒体课件。
通过寻找“风”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说明:1.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3.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4.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5.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6.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
《仓储作业实务》综合练习(模块4)一、填空题1、业务是指物资进入库场储存时做进行的卸货、搬运、清点数量、检查质量、装箱、整理、堆码和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操作。
2、仓库应根据、或入库计划及时进行库场准备,保证物资能按时入库。
3、仓库到货主单位提取物资,最好在在场的情况下,当场进行验收。
4、供货单位送货到库包括送货和送货到库二种情况。
5、是仓库作业中使用最多和最主要的计量设备6、是仓库中应用最广泛和必备的衡器设备。
7、将台秤的台面安装在与汽车道路同一水平面上的衡量设备称为。
8、凡物资的长度和规格尺寸的计量,必须应用各种来完成。
9、计量物资的长度和规格尺寸的量具包括、两大类。
10、物资验收后,仓库管理员需要填写的单证是。
11、验收过程遇到严重问题应填写。
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入库准备工作的是()。
A、了解入库物资的品种和数量B、清理货位,腾出仓容C、根据物资入库时间安排验收人员和搬运人员D、进行物资堆码2、()是仓库直接与铁路部门在库内发生货物交接的一种方式。
A、车站、码头提货B、铁路专用线接货C、到货主单位提取货物D、供货单位送货到库接货3、到货主单位提取货物到库后,保管员、提运员、随车装卸工人要密切配合,进行复检,逐件清点交割。
同时核对各项凭证、资料是否相符和齐全,最后由()在送货单上签字。
A、保管员B、提运员C、出库管理员D、随车装卸工人4、承运中因受污染、水渍等原因导致物资变质。
责任在(),保管员在签收时应索取有关记录,交货主处理。
A、承运方B、供货方C、购货方D、中介机构5、货物提运过程中,因物资混放、雨淋等原因造成变质的,是()的责任。
A、保管员B、提运员C、接运人员D、出库管理员6、下列衡器中,()适于称小件或轻质物料。
A、案秤B、台秤C、汽车衡D、天平秤7、()是应用最广泛和必备的衡器设备。
A、案秤B、台秤C、汽车衡D、直尺8、下列量具中,具有伸缩性较小,并较准确,但易污锈等特点的是()。
“精彩绽放”——精彩课堂或精彩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初中几何第二册第三章《三角形(二)》的第一课时,是全等三角形的续篇。
等腰三角形是最常见的图形,由于它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因而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特别是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可以实现一个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转化,也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高对折完全重合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及线段垂直的重要依据。
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合作交流等能力,加强学生对直觉、猜想、演绎、类比、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掌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材重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所以我制作了学生非常熟悉和感兴趣的电视转播塔、房屋人字架等课件,让学生观察寻找出其熟悉的几何图形,然后动手作出这个图形,并裁下来,动手折叠,发现规律。
如此把教材内容还原成生动活泼的思维创造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学习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能应用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逐步具有观察、猜想、推理、归纳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意识;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4、教学重、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及其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及证明。
5、突破难点策略: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学生感兴趣的、有助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丰富、思维积极的状态中进行探究学习,组织好合作学习,并对合作过程进行引导,使学生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
基于平台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精心选编了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及课文《《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等,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文本形式,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这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感,适合二年级学生进行阅读鉴赏与情感教育。
三、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获取知识。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初步的阅读能力,但识字量和理解能力方面仍存在个体差异。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四、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认识并能正确书写本单元所有生字词。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或古诗。
积累并运用优美词句,学会仿写句子和表达个人感受。
《《《《运用甘肃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多媒体资源,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增强情感体验。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素养。
1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人文景观的魅力。
积累并运用优美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措施:利用甘肃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意境。
设计多样化的朗读和仿写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因识字量不足,在阅读较长文本时可能遇到困难。
学生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
解决措施:借助云平台的识字工具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关。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通过联想、想象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增强情感体验。
Module 4 大单元作业设计一、单项选择。
()1、My brother goes to school ___________ foot or _______ bike every day.A .on; byB .by; onC .on; onD .by; by()2、— The sports meeting has been put off ________the bad weather.— I'm sorry to hear that.A .becauseB .because ofC .andD .so()3、— Where are you going on holiday?— It is fine these days. ________ go out for a ride?A .What aboutB .Let'sC .Why don'tD .Why not()4、— What a nice watch it is!— Yes. It's _____ one of all the watches in the shop.A .expensiveB .more expensiveC .the most expensiveD .most expensive ()5、Everybody went to the party _____ Mary. Mary stayed at home and looked after her sister.A .includingB .exceptC .besidesD .over()6、— _____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your school?— It is about 10 minutes' ride.A .How longB .How soonC .How farD .How often()7、He often gets up early, because he doesn't like to _______ class.A .be late forB .be busy withC .be ready forD .be popular with()8、— Smartphones are more and more popular now.— So they are. But they still _____ too much,A .payB .costC .takeD .spend()9、—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______ this afternoon?— No. I'm very tired.A .else somewhereB .else anywhereC .where elseD .somewhere else ()10、— Who lives ____ school in your class?— Jimmy does. His home is just next to school,A .close toB .the closest toC .far fromD .the farthest from()11、It is too late. I'm afraid we have no _____ but to take a taxi home.A .ideaB .adviceC .chanceD .choice()12、Excuse me, I want to two seats for the theatre for Saturday evening.A .forgetB .passC .findD .book()13、 I like that bike very much, it is too expensive for me.A .soB .butC .andD .Because()14、—Betty is the best student in your class.—That's right. And she does her homework in our class.A .more carelesslyB .more carefullyC .the most carefullyD .the most carelessly()15、—Does Linda go to work by bike?—No, . She can't ride a bike.A .neverB .usuallyC .oftenD .sometimes()16、— is the price of the dress?—It's 50 dollars.A .WhatB .HowC .WhichD .Why()17、It's ten o'clock now. Everyone goes to sleep David.He's still watching TV.A .fromB .likeC .exceptD .without()18、Taking a plane is more expensive and more comfortable than taking a coach.A .muchB .veryC .lotD .little()19、Emma looked after her pet dog of all her friends.A .carefulB .the most carefulC .more carefullyD .the most carefully ()20、— will the trip take?—A week.A .How soonB .How longC .How manyD .How much()21、—Do you think Ann will pass the exam?—Of course. Of all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she works .A .hardB .harderC .the hardestD .the most badly()22、—The doctor told me not to eat too much, but I find it difficult.—The doctor is right. ________ you eat, you will be.A .The less; the healthierB .The less; the more healthierC .The more; the healthierD .The more; the more healthier()23、The tower is highest building in our city.A .twoB .the twoC .thirdD .the third()24、Jenny was late for work this morning, because she met accident.A .aB .anC .theD ./()25、Betty usually goes to school ____ her father's car while I like to go to school my bike.A .by; inB .in; onC .with; byD .on; at()26、Hainan is a very large Island. It is the second _________ island in china.A .largeB .largerC .largestD .most largest()27、The number of cars is growing, so the roads of the city are getting ________.A .the more crowdedB .more crowded and crowdedC .more and more crowdedD .more crowded and more crowded()28、It's one of the ________ things in the world to stay with friends.—I think so. It always makes us relaxed.A .worstB .happiestC .busiestD .hardest()29、—How about going to school by boat, Li Lei?—Good idea. That must be______ than taking a bus.A .interestingB .much interestingC .a lot more interestingD .more much interesting()30、—I plan _____ for a bicycle trip to Hangzhou. But I am afraid I don't know the way.—A map is helpful, I think.A .go outB .going outC .to go outD .to going out二、词汇运用。
作业评分标准模块一作业: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为:1.以示例试题为原型;2.符合课程标准要求;3.不能有科学性错误;4.适用于期末考试,面向全体学生;(1)、(2)小题应使班级80℅的学生得分。
(3)小题要有难度。
5. 仿编题符合:以示例试题为原型,仿照其命题思路编拟一道解题思路、方法与原型相同的题目。
6.改编题符合:改变示例试题中的条件或问题,使知识得到拓宽、延伸。
模块二作业: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为:作业1.填空题的文字表述清晰、问题设计科学、添加适当的提示语和限制语使题目表述更加周密;作业2.选择题的文字表述规范科学、干扰项设置科学合理、素材具有实际意义。
模块三作业: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为:作业1.几何类计算、规范演算,确保条件的充分性;作业2.题干呈现不烦琐、计算指向无歧义、问题背景选择得当;模块四作业:作业1:答案不唯一,如:BF=BD或CD=CE或∠CDE=∠CED等。
作业2:答案不唯一,如: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等,证明略。
模块五作业:作业1: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素材符合现实意义、贴近学生生活、完善表述用语,精确指向命题意图等。
作业2: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采用示例素材、结合函数的图像知识点、细致检验答案是否合乎实际。
模块六作业:这一命题是真命题,编制题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问题表述严密、图形设置合理、表述使兼顾各类结果。
模块七作业: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明确训练、考查目标、以某一教学情境为素材、抓住数学的核心问题,突出对数学学科本质的考查。
模块八作业: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问题指向明确、明确问题探究方向、推理设计避免繁琐。
模块九作业: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体现“勾股定理的应用”知识点的考查、分层次设置习题、以必做题、选做题或者A级题目、B级题目等形式呈现、掌控好完成题目的时间。
模块十作业:答案不唯一,合格标准:1.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2.注意隐含条件,避免题干冲突;3.紧扣考查重点---“函数”,体现题目的测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