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文件格式98094
- 格式:doc
- 大小:998.12 KB
- 文档页数:35
工艺文件编制规范1.目的对产品制造工艺文件编制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编制的产品制造工艺满足产品图纸的设计要求。
2.范围本文规定了编制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依据和程序。
本文适用于浙江金港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
3.编制工艺文件的主要依据3.1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3.2产品生产纲领、计划、质量计划;3.3相关的法规、标准;3.4产品生产性质和公司现有生产条件;3.5工业卫生和环境控制要求;3.6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有关先进工艺技术资料。
4.编制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4.1工艺文件是直接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4.2在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4.3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4.4编制工艺文件应考虑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4.5各专业工艺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应协调一致,不得相互矛盾;4.6工艺文件中所用术语、符号、代号及计量单位应符合有关标准、法规规定,字体应端正,文字符合国家标准简化字;4.7在工艺文件编制中,应以文字、图示等方式明确规定工艺评定标准。
不宜用方案、图示表达清楚时,可在工艺文件上标明样品评定。
5.工艺文件的编制程序5.1产品工艺方案的设计程序5.1.1产品工艺方案由产品开发部主管工艺工程师根据设计依据中规定的资料提出几种方案;5.1.2产品开发部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项目责任人讨论确定最佳方案,一般方案由产品开发部经理审核,报至技术中心总监批准;5.1.3重大项目由技术总监审核。
5.2产品工艺路线设计程序产品工艺路线由产品开发部主管工艺人员根据设计依据中规定的资料及产品工艺方案,原则上要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经过分析、优化、对比选择最佳方案,报产品开发部经理审批。
5.3专用工艺规程编制程序5.3.1熟悉编制工艺规程的所需资料;5.3.2选择原材料形式和制造方法;5.3.3选择工序中各工步的加工内容和顺序;5.3.4选择或计算有关工艺参数;5.3.5选择设备或工艺装备,提出设计明细表、专用工艺装备明细表、外购工具明细表;5.3.6工位器具明细表和专用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等;5.3.7编制工艺定额;5.3.8编制作业指导书等指导性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的格式
将工艺规程的内容,填入一定格式的卡片,即成为生产准备和施工依据的工艺文件。
常用的工艺文件格式有下列几种:
(1)综合工艺过程卡片
这种卡片以工序为单位,简要地列出了整个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它是制订其它工艺文件的基础,也是生产技术准备、编排作业计划和组织生产的依据。
在这种卡片中,由于各工序的说明不够具体,故一般不能直接指导工人操作,而多作生产管理方面使用。
但是,在单件小批生产中,由于通常不编制其它较详细的工艺文件,而是以这种卡片指导生产。
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是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整个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
它是用来指导工人生产和帮助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的一种主要技术文件,广泛用于成批生产的零件和小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
(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是根据工艺卡片为毎一道工序制订的。
它更详细地说明整个零件各个工序的加工要求,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
在这种卡片上,要画出工序简图,注明该工序每一工步的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工序简图就是按一定比例用较小的投影绘出工序图,可略去图中的次要结构和线条,主视图方向尽量与零件在机床上的安装方向相一致,本工序的加工表面用粗实线或红色粗实线表示,零件的结构、尺寸要与本工序加工后的情况相符合,并标注出本工序加工尺寸及上下偏差,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工件的定位及夹紧情况。
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及工艺文件编号规定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我公司开关电器设备产品的产品图样中的零部件标准名称、定义及其编号方法,同时规定了开关电器设备产品及其零部件在企业PDM管理系统中的编码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开关电器设备产品的所有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的名称、编号的制定,以及适用于产品和零部件物料在PDM系统中的编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3 开关电器设备图样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则3.1图样编号有12位,形式如下:(其中“XDB”为企业代号)□XDB.□□□.□□□顺序号特征号类别号3.1.1类别号:表示图样类别,由一位数组成,具体如下:0类:主要用于技术文件。
2类:主要用于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负荷开关、特殊手车的总装图样。
3类:主要用于开关柜的总装图样,2类规定的总装图样代号可以出现在本类的总装图样中。
5类:主要用于2、3类规定的总装的部件图样。
8类:主要用于2、3、5类规定的零件图样。
3.1.2特征号:表示零部件用于具体位置的特征代号,由三位数组成。
具体对应关系见表1。
3.1.3顺序号:用以确定在该特征代号范围内的具体编号顺序,从三位数000开始,到三位数999结束。
3.2设计文件编号规则设计文件的编号采用在相应的产品总装图编号后加尾注号组成。
a.文件目录在产品总装图编码后加“WM”组成。
b.明细表在产品总装图编码后加“MX”组成。
3.3工艺文件编号规则工艺文件的编号采用在相应的产品图样编号后加尾注号组成。
a.工艺过程卡在产品图样编码后加“GK”组成。
b.关键工序装配工艺卡在产品总装图样编码后加“GJK”组成。
c.检验卡在产品图样编码后加“JK”组成。
表1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一)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二)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三)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四)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五)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六)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七)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八)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九)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表1(续十) 电器设备图样名称定义及其特征分类号4.开关电器设备非标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编号规则4.1图样编号规则图样编号由13位十进制数字和英文字母分3段构成,形式如下:(其中“XDB”为企业代号)□XDB.□□□.□□□ G非标标记顺序号特征号类别号4.1.1类别号:表示图样类别,由一位数组成,具体如下:0类:主要用于技术文件。
共 2页 第设备名称/1011.101.201.20201 1.50 1.503011.101.201.20401 1.10 1.20 1.2050KCC1 1.00 1.006050.010.050.2570KCC20.06 1.50 3.00标记处数分厂操作备注零件号/名称作业时间(min)工时定额(min)工 艺 卡工装名称/图号/数量工序号级别人员数基本时间(min)审核/日期批准/日期07.4.607.4.607.4.607.4.607.4.6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编制/日期校对/日期标准化/日期手术刀/1SHJQ-7-Q2A/471021裁纸刀/中号/2A分厂高频焊接高频热合机/热合模/47M1-052/1TC115/477011纺织物切割机/9649902777-09/票据夹LT-12/471001电剪刀/DJ1-4D/19649902777-08-2/下蒙皮A分厂表皮切割下料放卷切割机/切割模/47M6-055/19649902777-08-1/左上蒙皮裁纸刀/中号/1B分厂轴装配橡胶锤/19649902777-16/左轴合件裁纸刀/大号/1尖嘴钳/1活动板手/SG-70-250/19649902777-05/右轴座B分厂轴座注塑成型注塑机/400T/P47-07注塑模/47M7-247/19649902777-04/左轴座1+1裁纸刀/大号/1尖嘴钳/1活动板手/SG-70-250/19649902777-04/右轴B分厂轴注塑成型注塑机/400T/P47-07注塑模/47M7-247/19649902777-03/左轴1+1胶枪/200W/1B分厂骨架装配橡胶锤/19649902777-18/左骨架合件裁纸刀/大号/1尖嘴钳/1活动板手/SG-70-250/19649902777-02/左下骨架骨架注塑成型注塑机/400T/P47-07注塑模/47M7-246/19649902777-01/左上骨架1+1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左遮阳板总成车 型1 件/辆份工装名称/零件号/名70续KCC8011.00 1.000.800.809011.001.00合计11.35b 2a 1标记处数分厂操作备注设备名称/型号/平面图号作业时间(min)工时定额(min)工 艺 卡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工序号级别人员数基本时间(min)07.4.607.4.607.4.607.4.607.4.6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编制/日期校对/日期标准化/日期G2007-067A/07.7.28G2007-054A /07.5.20电吹风/1000W/1一分厂装镜子总成电吹风/1 a橡胶锤/1一分厂装轴合件夹具/47J1-052/1b一分厂高频焊接手术刀/1产品名称左遮阳板总成共 2 页 第 2 页车 型 1 件/辆份产品型号11C0148。
目的规范制作生产工艺流程,避免工艺制作错误,保证工艺更好的指导生产,满足产品生产要求;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司所有产品的生产工艺制作;职责3.1 工艺员负责制作产品工艺,公司的BOM及对产品工艺升版确认。
3.2 工艺工程师负责对产品生产工艺的策划、优化、指导工艺员制作产品工艺、公司BOM、审核产品工艺、公司BOM等;3.3工程经理负责对工艺、BOM的批准3.4 文控中心负责对工艺的存档与收发及受控管理;3.5 生产部负责对工艺的领取,使用,归还;3.6 品质部负责对工艺的制作状况及工艺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
程序内容4.1作业流程1、收集资料、确认资料2、BOM的转化3、确认产品流程4、制作工艺5、工艺自检互检6、工艺审批7、文控发放、管理4.1.1收集相关资料一般资料包括:gerber file、BOM、元件位置图、加工工艺说明、客户样品、元件贴装坐标等。
所有BOM、工艺、元件位置图等电子文档文件仅供转化使用、制作工艺必须以PE工程师确认OK文控下发的书面文件为准,如客户有特别要求的则以客户要求为准;4.2.2BOM转化具体制作注意事项1、BOM制作1.1客户BOM元件位置图,坐标要一一对应,若有不一致的地方需由PE工程师确认清楚(应有书面确认记录).1.2客户BOM转化公司BOM时,复制过程中不能遗漏和多出元件,转化完毕应该与客户BOM一一对应。
2、程序制作2.1 程序、料表2.1.1 将整理好的BOM和客户提供的坐标文件,使用我司编程软件进行贴片机程式制作,制作好后进行料表优化,制作好后进行程序保存,料表交由专人审核,经理批准后发行;2.2.2程序料表在生产线有需要更新或优化部分,由产线工程师主导,更新优化好后,将程序料表更改原因记录在《程序、料表更改记录表》内,并以邮件的形式知会程序制作小组立即回存所更新的程序或料表;3、工艺制作将客户工工艺要求理解、消化后方可开始转化为公司工艺文件,制作公司工艺文件的时候应该和工艺工程师确认工艺流程和要求(如:使用的锡膏和型号,是否为ROHS流程,首先生产top/bot面,特殊注意事项等)。
工艺文件及工装图纸编号方法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艺文件及工装图纸的编号。
2总则2.1 凡正式工艺文件及工装图纸都必须具有独立的编号,同一编号只能授予一份文件或工装图纸。
2.2 当同一份工艺文件由数页组成时,每页都应填写同一编号。
2.3 引证和借用某一工艺文件或工装图纸时应注明其编号。
2.4 技术保密性文件应另有保密编号。
3工艺文件编号的组成3.1 编号由产品代号加工艺类别代号加顺序号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短划“—”隔开。
×××———×××——××产品代号工艺类别号生产线代号顺序号例:**1—XZ1—01为光面铜管第一条生产线铜管轧制工艺的编号3.2 顺序号在每一文件类型代号内由01开始连续递增。
3.3 技术保密性文件其保密编号构成为:**—JM—××,其中**为本公司代号,JM为技术保密性文件代号,××为顺序号,从01开始连续递增。
4工装图纸编号的组成4.1 编号由产品代号加工工艺类别代号再加设计顺序号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短划“—”隔开。
格式如下:×———××××———××·×产品工艺类生产线工装类设计零件代号别代号代号别代号顺序号顺序号例:**1-PZ1M-01为铜管熔铸用石墨模具总装图编号**1-PZ1M-01·1为石墨模具中的石墨管零件图编号4.2 设计顺序号在每一工艺类别号的每一工艺类别代号内由01开始连续递增,同一套工装中的零件图编号在设计顺序号内从01开始,按顺序连续递增。
5代号编制规则和登记方法5.1 产品代号按QJ/**1103 有关规定执行,各类产品通用的工艺文件及工装图纸的代号用**,各生产线通用的不加生产线代号。
5.2 工艺类别代号按表1规定。
表15.3 工装类别代号按表2规定。
工艺文件编写规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品用工艺文件的类型格式、组成及填写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及其组成部分在组织生产和生产准备过程中工艺文件的编制工作。
2、引用标准GB1.1-87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4457.3-84 机械制图字体工艺标准化及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细则的编写规定3、一般规定工艺文件的文字表达准确、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易理解或不同理解的可能性、工艺文件术语、符号和计量单位应符合有关标准。
字体符号GB4457.3-844.工艺文件类型4.1.专用工艺文件针对某一个产品或零、部整件所编写的通用工艺文件。
4.2.典型工艺文件为一组结构及工艺特征相似的零、部件所设计的通用工艺文件。
4.3.工艺细则为某一专业工种共同遵守的通用操作规程。
4.4.汇总表分公司各厂按产品汇总某一工艺细则、某一典型工艺及汇总简易装配件或编制工艺图册等。
4.5.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零件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
4.6.工艺路线分配表产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的全部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分配表。
5.工艺文件的格式我分公司采用的工艺文件格式列于下表中,供工艺设计人员选用:序号编号名称用途1 艺表1 工艺文件作为装订成册的工艺文件封面2 艺表1a 拟制、审核、批准签署页作为装订成册的工艺文件第一页3 艺表2 工艺装置明细表采用通用或专用工艺装备、仪器、仪表或专用设备填此表。
4 艺表3 材料消耗定额明细表按每项零、部、整件汇总车间材料消耗工艺定额5 艺表4 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综合明细表分产品,按材料种类汇总材料消耗工艺定额6 艺表5 车间分配表设计产品零、部、整件工艺路线7 艺表6 典型工艺规程使用明细表用于编制“汇总表”类工艺文件8 艺表7 材料消耗定额(装配)明细表设计装配工艺文件时,汇总材料消耗工艺定额9 艺表20(20a)机加工艺卡片(续)用于设计复杂机械加工零件工艺规程10 艺表21工艺过程卡片用于设计一般机械加工、冲压零件工艺6.工艺文件的组成6.1.专用工艺文件6.1.1.复杂机械加工零件工艺文件1、 艺表 1(1a)2、 艺表 23、 艺表 20(20 a )4、 艺表 24(放在有关工序之后)6.1.2.一般机械加工及冲压零件工艺文件1、 艺表 1(1a)2、 艺表 23、 艺表 21(21a )4、 艺表 24(放在有关工序之后)6.1.3.塑料制件工艺文件1、 艺表 1(1a )2、 艺表 23、 艺表 22(22a )6.1.4.装配、绕线工艺文件 (21a ) (续) 规程 11艺表22(22a ) 塑料压制工艺卡片(续) 设计塑料制品工艺规程时采用此表 12艺表23 装配工艺卡片 用于设计电器、机械装配及绕线工艺规程 13艺表24 工艺简图与说明 设计工艺简图及工艺规程说明 14艺表25 检验工序卡片 为有关工序设置检验点用 15 艺表32(32a ) 热处理工艺卡片(续)设计零件的热处理工艺文件1、艺表1(1a)2、艺表 23、艺表74、艺表235、艺表25(放在没有检验点工序之后与本工序一起编页)6、艺表246.2.典型工艺文件根据工艺特点,工艺文件组成格式参照6.16.3.汇总表1、艺表 1(1a)2、艺表 66.4.工艺路线分配表1、艺表 1(1a)2、艺表 243、艺表 56.5.各分厂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艺表 36.6.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综合明细表艺表 4注:艺表24使用情况根据工艺文件复杂程度可增减,或放在首页、末页或某工序之后。
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管理文件编号:Q/DKG-03.08- 批准:工艺文件编号办法2011年7月1日发布 2011年7月1日实施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办法依据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管理体系要求编制,是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之一。
本办法由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工艺工装部提出并归口,解释权归工艺工装部。
本办法由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工艺工装部负责起草。
本办法主要起草人:邢培培1目的为了规范对工艺文件编号工作的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各类工艺文件的编号工作。
3职责3.l工艺工装部是工艺文件编号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4管理内容与要求4.1 编号方法工艺文件编号由工艺文件类别编码“QDKGY-03.”加一级子目录(占1位)、二级子目录(占2位)、三级子目录(占3位)、车型代码(占3位)和版本号(占2位)组成,具体表示方法如下表所示:QDKGY-03.4.2 一级子目录代表工艺文件类别内容,具体分类如下:其中,各类文件编号方法说明如下:4.2.1 一级目录为1(过程流程图)时,二级目录对应为生产车间,各车间代码如下:ZZ—总装车间HZ—焊装车间TZ—涂装车间LJ—零件车间SZ—试制车间此种文件类别编码时,无对应三级子目录及车型代码,用“0“占位;版本号:文件首次使用版本号为V1,以后如需改动版本号为V2、V3、……依次递增4.2.2 一级子目录为2(作业指导书)时,二级子目录对应为生产车间,各车间代码如下:ZZ—总装车间HZ—焊装车间TZ—涂装车间LJ—零件车间JC—检测返修间此种文件类别编码时,三级子目录代表工艺方法或部位,具体代码含义如下:此种文件类别编码时,对应各车型代码见附表1,其中通用车型代码为000;版本号:文件首次使用版本号为V1,以后如需改动版本号为V2、V3、……依次递增4.2.3 一级子目录为3(工艺路线表)时,二级子目录对应为空,用“0”占位,此种文件类别编码时,无对应三级子目录,用“0”占位;对应各车型代码见附表1,其中通用车型代码为000;版本号:文件首次使用版本号为V1,以后如需改动版本号为V2、V3、……依次递增。
弘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HONGE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工艺文件第1 册共1 册共页文件类别:专业工艺文件文件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图号:本册内容:批准:年月日工艺文件目录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序号工艺文件名称页号备注1 工艺文件封页 12 工艺文件目录 26 工位器具明细表 37 材料消耗明细表 49 工时消耗明细表 511 工艺流程简图 612 装配工艺规范7-1213 油漆工艺规范1314 焊接工艺规范14-1515 检验工艺规范16-2016 调试工艺规范21-2317 制造工艺检验卡24-29装配工艺卡片30-31谷物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流程32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33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审核第册标准化共册工位器具明细表产品名称产品图号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十字螺丝刀 1开口扳手8-10 1开口扳手10-13 1开口扳手12-14 1开口扳手14-16 1开口扳手15-17 1套筒扳手(1套) 1卡簧钳(内卡) 1卡簧钳(外卡) 1老虎钳 1尖嘴钳 1活口扳手 1撬棍 1元器件料盒 1气动扳手 1测量板 1旧底图总号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底图总号审核第册化共册材料消耗明细表产品名称产品图号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机用量量备注旧底图总号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底图总号审核第册化共册工时消耗明细表产品名称产品图号序号工序名称工时数/S序号组件名称工时数/S 割台焊合2天拨禾轮张紧组合1h拨禾轮组合2h割刀装配20min割台搅龙装配2h油缸锁装配10min摆环转配20min割台转动轴装配30min滚筒装配1h风扇装配1h清选筛装配1h推运器底壳装配1h杂余升运器装配1h齿轮箱装配1h液压部件装配2h输送槽装配3h操纵部分装配3h粮箱装配2h脱粒机架焊合1天底盘机架焊合1天支重轮装配2h线束装配1h升粮搅龙装配1h履带张紧轮装配1h驱动轮装配10min变速箱装配20min发动机装配20min履带装配10min旧底图总号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底图总号审核第册共册化收割机装配工艺流程简图材料检查合格入库下 料焊接、检验喷 漆脱粒装配底盘装配割台装配 滚筒装配 清选装配滚筒装配 过桥装配 发动机装配 履带装配 变速箱装配 粮箱装配整车装配整车喷漆检验、试车成品入库焊接的零部件合格的送到下一个工位,不合格的返修,直到合格对装配完的收割机进行空运转,检查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的返回从修,没问题的入库,空运转最少30分钟。
检查水箱,油箱里有没有水、油,有没有漏水、漏油的现象,检查收割机铭牌、安全标志有没有贴。
出厂检验把装配好的几大件组装在一起成为一台新车下料工艺规范产品名称产品图号材料的选用1,材料必须具备质量合格说明书,严禁将未经检验的材料,无标记或标记不清的材料进入下料场地。
2,按图纸下料,做到四不四检,图样不清的不下料,材质不清的不下料,工艺不清的不下料,代用材料无代料通知单不下料,检查图纸尺寸和下料尺寸,检查材质和规格,检查样板尺寸和形状,检查数量。
3,结合图样尺寸和实际进料,进行排板下料。
4,图纸不清楚的问过工程师在下料。
5,下料时要保证材料没有形变。
旧底图总号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底图总号审核第册标准化共册割台装配工艺规范工艺文件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割台体焊合1,在割台体焊合前应确保零部件都准备好,所有的零部件应表面光滑整洁,无毛刺。
2,根据工装位置把零部件放到工装上面,然后在进行焊接,焊接要牢固结实,焊点要圆润饱满。
3,焊接好后对焊接点进行表面打磨处理,割台装配1,割台于过桥连接口对角线长度偏差不超过3mm2,在装配无极变速轮是应在内部加入锂基润滑脂,充满约2/3的位置。
3,喂入搅龙筒于割台两侧壁的间隙为8-10mm,左右均匀一致。
4,喂入搅龙叶片板前端与底板的间隙为6-8mm。
5,伸缩齿杆于割台底板的间隙为6-8mm,(喂入搅龙与割台底板母线应平行,沿割台全长间隙一致,)6,装配后各传动部件应灵活,不得有卡滞现象。
7,割刀应用机油润滑。
8,割刀与压刀环的间隙为0.3-1.0mm9,用手转动摆环箱带轮,割刀应运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10,动刀片与护刃器工作面应贴合,前端间隙≤0.5mm,后端间隙≤1.5mm,但其数量不得超过全长的1/3。
11,割台、拨禾轮油缸装配准确,运动灵活,油管无扭曲现象。
12,拨禾轮升降架安装后,升降架圆钢的径向间隙小于2mm,且应能转动灵活。
13,割刀摆臂与摆环轴连接螺栓M12扭矩90±18N.m。
14,割台上的螺栓应涂上厌氧胶。
15,伸缩齿杆与伸缩齿导套转动处、伸缩齿轴与伸缩齿轴套转动处均涂注锂基润滑脂。
16,装配后各紧固件连接牢靠不得有松动现象,各转动部件转动应灵活可靠,不得有卡滞现象。
旧底图总号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底图总号审核第册标准化共册过桥装配工艺规范产品名称焊接项目过桥链耙组装1,装配时,螺栓必须涂厌氧胶,链耙紧固螺栓扭矩50~75N.m。
2,过桥链条开口销分开角度大于180度,并绕在销轴上。
3,安装过桥轴承座时应加入润滑脂,充满轴承座内2/3范围。
4,装配后两相邻过桥链耙对角线误差不大于3mm。
过桥装配5,过桥轴承座开口螺栓应抹厌氧胶。
6,装配过过桥链耙被动轴应能上下摆动,链耙张进度应调整至链耙与过桥底板间隙为10~20mm,两过桥链耙松紧一致,用手能将链耙中部向上提高15-25mm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程中要保证被动轮轴与主动轮轴平行,误差不大于3mm。
7,三主动轮与三被动轮装配时必须保证一一对应,相位一致。
8,托架与托板固定螺栓扭矩为16~26N.m。
涂上厌氧胶。
9,轴承部位加注足够的锂基润滑脂。
10,所有的零部件应确保合格,不合格的不能装配。
11,应保持脱粒齿单侧的厚度不小于2.5mm。
否则需换面或更新。
脱粒齿顶与承受网的间隙应保持在3-5mm。
过大时会影响脱粒效果,需及时调整。
旧底图总号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底图总号审核第册标准化共册脱粒装配工艺规范滚筒装配1,脱粒齿组件要前后对称2,脱粒齿杆1和脱粒齿杆2组装到脱粒筒上时,应交互组装。
3,脱粒齿杆连接用螺栓应涂上厌氧胶。
4,脱粒滚筒必须要做动平衡。
5,脱粒滚筒齿杆顶端距离凹板筛的长度为15-20mm6, 脱粒滚筒、无级变速和转速超过400r/min、重量大于5kg的带轮应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平衡精度应均不低于G6.3级。
7, 对回转零部件的不平衡质量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校正:(1 )用补焊、螺纹连接等加配质量(配重)。
(2 )用钻削去除质量(去重)。
(3) 改变平衡块的数量和位置。
清选风扇装配1,根据图纸正确放置清选风扇板的弯曲部位以进行组装。
2,清选风扇调节板与侧面的间隙应为18-20mm。
3,风向板与清选风扇调节板的间隙应为6-8mm4,组装时,应使清选风扇驱动轴中间附近的平面部到轴端部距离较长的一侧位于机体左侧。
5,螺栓上面应涂上厌氧胶。
6,旋转搅龙的装配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装配。
7,齿轮箱内部净注满黄油。
8,链轮箱内要注入15-25g黄油,油封等内外表面也要涂抹黄油后在进行组装。
9,所有的小部件组装完成后在整体组装到脱粒机架上面,旧底图总号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底图总号审核第册标准化共册脱粒装配工艺规范链轮链条装配1,链轮装在轴上应没有歪斜和摆动。
在同一传动组件中两个链轮的端面应位于同一平面内,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下时,允许偏差1毫米;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上的时,允许偏差2毫米。
但不允许有摩擦链轮齿侧面现象,如果两轮偏移过大容易产生脱链和加速磨损。
在更换链轮时必须注意检查和调整偏移量。
2,链条的松紧度应适宜,太紧增加功率消耗,轴承易磨损;太松链条易跳动和脱链。
链条的松紧程度为:从链条的中部提起或压下,两链轮中心距约为2-3cm。
3,新链条过长或经使用后伸长,难以调整,可看情况拆去链节,但必须为偶数。
链节应从链条背面穿过,锁片插在外面,锁紧片的开口应朝转动的相反方向。
4,链轮磨损严重后,应同时更换新链轮和新链条,以保证良好的啮合。
不能只单独更换新链条或新链轮。
否则会造成啮合不好加速新链条或新链轮的磨损。
链轮齿面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应及时翻面使用(指可调面使用的链轮)。
以延长使用时间。
5,旧链条上不能与部分新链条混合使用,否则容易在传动中产生冲击,拉断链条。
6,链条在工作中应及时加注润滑油。
润滑油必须进入滚子和内套的配合间隙,以改善工作条件,减少磨损。
7,在键槽周围涂抹润滑脂(油),将键装到键槽上,用铜锤将键装入键槽底部。
8, 在链轮与轴的配合面上涂抹润滑脂(油),将链轮装到轴头上,当链轮上键槽与键对正后,用专用套筒顶住链轮轮毂,用锤打击套筒另一端,将链轮装到位,采用多次打入的方式,一次用力不能太大。
旧底图总号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底图总号审核第册标准化共册脱粒装配工艺规范皮带和皮带轮装配1,同一回路的带轮轮槽对称中心面的位置度为:中心距小于1.2m 时不大于带轮中心距的0.3%;大于或等于1.2m时不大于带轮中心距的0.5%。
2,各传动带的张紧度应达到检验卡的要求。
3,带轮在轴上的安装精度,通常不低于下述规定:带轮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2~0.4mm;安装后两轮槽的对称平面与带轮轴线垂直度误差为±30′,两带轮轴线应相互平行,相应轮槽的对称平面应重合,其误差不超过±20′。
液压系统装配1,液压系统的管路在装配前必须除锈、清洗,在装配和存放时应注意防尘、防锈。
2,各种管子不得有凹痕、皱折、压扁、破裂等现象,管路弯曲处应圆滑,不得有扭转现象。
3,管路的排列要整齐,并要便于液压系统的调整和维修。
4,注入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5,装配后液压管路及元件不得有渗漏油现象,为防止渗漏,装配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和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6,液压操纵系统和转向系统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7,液压系统装好后,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运转试验。
电器系统装配1,电气元件在装配前应进行测试、检查,不合格者不能进行装配。
2,应严格按照电气装配图样要求进行布线和连接。
3,所有导线的绝缘层必须完好无损,导线剥头处的细铜丝必须拧紧,需要时搪锡。
4,焊点必须牢固,不得有脱焊或虚焊现象。
焊点应光滑、均匀。
旧底图总号更改标记数量更改单号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第页拟制共页底图总号审核第册标准化共册总装装配工艺规范调节机构、操纵机构1,各调节机构应保证操作方便,调节灵活、可靠。
各部件调节范围应能达到规定的极限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