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第一章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99.00 KB
- 文档页数:23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总学时:32实践学时:4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是机电技术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模块的专业拓展课程,是一门知识与技能高度结合的课程,将学生所学“机、电、液”的知识与技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高度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技术课程,是其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的集成和技能汇总。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见表1。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工程项目课程体系。
从整体而言,本课程融理论、实验、综合训练为一体,考虑到学生差异化明显的现状,结合有关学习论的理论,采用分层化、并行化的理念进行设计。
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应用。
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前述相关课程掌握的状况,课程整体采用项目分立、自成单元的结构,最后综合应用。
课程单个项目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组合设计,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单元。
1.按照项目驱动、完成任务的设计思想,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行动能力,由理论和实训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开发;以学习者为主体,让学生在学院里就可以接受到“职业化“的培训,并着重强调学员知识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升,实现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统一。
2.本课程全面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法、角色变换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参照“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由理论和实践教师共同制定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课时教学计划[复习引入]复习:无引入:我们机电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多人将会走上机电设备维修相关的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因此这门课是机电专业学生要必须掌握的一门课,也是与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一些机械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第一章机械维修的基本概念1.1机器的磨损规律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引出磨损的概念:自行车的常见故障有哪些?有闸皮子松、车胎漏气、链子松、车轮转动不畅……,这些都与磨损有关。
2、磨损的概念:广义来说,系某种固体之一部分(包括从原子大小到固体粒子大小的东西)因摩擦被除掉的减量现象。
3、磨损的原因:两相互接触产生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之间的摩擦将产生阻止机件运动的摩擦阻力,引起机械能量的消耗并转化而放出热量,使机件产生磨损。
4、补充关于磨损的几个假设1)接触表面凹凸不平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即摩擦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无论怎样精密细致的加工、研磨、抛光。
总是存在凹凸不平,如图1-1所示2)真实接触面积很小由于零件表面存在着凹凸不平,因此当两表面接触时,接触区就不是一个理想的平面,而是在某些个别点(微小面积)上发生接触。
其实接触面积a(即在接触区域内,接触各点实际微小面积的总和),远比接触区域或名义接触面积A小得多,其比值因接触材料的力学性能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和接触时会自载荷的大小等情况的不同而不相同,其变动约在下式范围内,即说明该课程的重要性从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故障切入,提问板书写下同学的回答,进而引出磨损的概念视图讲解5111010i aa A A ⎛⎫== ⎪⎝⎭∑ 3)真实接触面积上的压强很大真实接触面很小,即使垂直载荷N 很小的时候 在真实接触面积上,也将受到很大的压强。
5、磨损的典型曲线分析图中的磨损曲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机器的磨损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正常的)磨损和事故(过早的、迅速增长的或突然发生意外的)磨损。
机电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第一部分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1机械设备的老化有形老化:Ⅰ型有形老化,Ⅱ型有形老化的概念。
αp=R/K1αp—设备的有形老化程度R—修复全部老化零件所用的修理费用K1—在确定设备老化程度时该设备再生产的价值显然αp的极限值是1无形老化:经济老化.Ⅰ型无形老化,Ⅱ型无形老化的概念设备老化的补偿:有形老化的局部补偿是修理,无形老化的局部补偿是现代化的改造.有形老化和无形老化的完全补偿是更换。
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与技术进步的具体形式有关,比如在加工方法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先进的新设备的出现将使原设备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当新材料取代旧材料时,加工旧材料的设备将会被淘汰;当改变原生产工艺时,原生产工艺线上的设备将失去使用价值。
在技术进步影响下的无形老化程度,用设备价值降低系数来表示即:α1=式中:α1—-—设备无形老化的程度K0———设备的原始价值K1-考虑到第Ⅰ、Ⅱ种无形老化时设备的再生价值2机械设备的故障故障的概念:设备(系统)或零部件丧失了规定功能的状态.故障分类(了解)设备可靠性的概念: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的量度:可靠度、不可靠度的概念。
故障密度、故障率的概念.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和平均寿命时间(MTTF)故障规律的浴盆曲线维修性的概念:系统或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维修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的可能性。
维修的量度:维修度、修复率的概念3维修的经济技术分析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设备大修、改造、更新的经济决策:大修与更新的经济决策前提:一次大修所用的费用(R)必须小于同一年份新设备购置费(Kn)与设备残值(O)之差。
R< Kn –O但是,大修费减去残值小于买新设备的费用来决定是否大修并不一定是最佳的。
CΤ≤ CnCΤ是用大修后的设备加工单位产品的成本Cn是用新设备加工单位产品的成本改造与更新的经济决策:改造:是指用现代化的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适应生产需要,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改善其技术性能.在多数情况下设备改造的投资比更换新设备的投资少。
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案第一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通用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性熟悉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故障诊断的基本工具和设备1.2 教学内容:故障诊断的定义和意义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故障诊断的基本工具和设备的使用1.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操演示:展示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的操作能力第二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2.1 学习目标:了解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流程熟悉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各个阶段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注意事项2.2 教学内容: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流程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注意事项2.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流程和各个阶段的任务实操演示:展示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注意事项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流程和方法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注意事项的操作能力第三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3.1 学习目标:了解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常用技术熟悉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实际应用3.2 教学内容: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常用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3.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常用技术和原理实操演示:展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应用方法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应用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应用能力第四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分析4.1 学习目标:了解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际案例熟悉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法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的实际操作技巧4.2 教学内容: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际案例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法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的实际操作技巧4.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际案例和分析方法实操演示:展示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的操作技巧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的解决方法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操作技巧的操作能力第五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安全管理5.1 学习目标:了解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安全管理要求熟悉故障诊断与维修现场的安全知识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技能5.2 教学内容: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安全管理要求故障诊断与维修现场的安全知识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技能5.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安全管理要求和现场安全知识实操演示:展示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技能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安全管理的要求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技能的操作能力第六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编写6.1 学习目标:理解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编写流程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基本要素学会根据设备情况编写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6.2 教学内容: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编写流程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基本要素编写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实践案例6.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编写流程和基本要素实操演示:展示如何根据设备情况编写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编写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编写流程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根据设备情况编写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能力第七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实施7.1 学习目标:了解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实施流程熟悉故障诊断与维修实施的基本步骤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7.2 教学内容: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实施流程故障诊断与维修实施的基本步骤故障诊断与维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7.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实施流程和基本步骤实操演示:展示故障诊断与维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的实施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计划实施流程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故障诊断与维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能力第八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效果评估8.1 学习目标:理解故障诊断与维修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效果评估的方法学会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8.2 教学内容:故障诊断与维修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故障诊断与维修效果评估的方法优化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的实践案例8.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故障诊断与维修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如何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效果评估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故障诊断与维修效果评估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故障诊断与维修过程的能力第九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预防性维护9.1 学习目标:理解预防性维护在故障诊断与维修中的重要性掌握预防性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编写预防性维护计划9.2 教学内容:预防性维护在故障诊断与维修中的重要性预防性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编写预防性维护计划的实践案例9.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方法实操演示:展示如何编写预防性维护计划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编写预防性维护计划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预防性维护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编写预防性维护计划的能力第十章:通用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持续改进10.1 学习目标:理解持续改进在故障诊断与维修中的重要性掌握持续改进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践进行持续改进10.2 教学内容:持续改进在故障诊断与维修中的重要性持续改进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故障诊断与维修持续改进的实践案例10.3 教学活动:讲座:介绍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基本方法和步骤实操演示:展示如何根据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践进行持续改进小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练习进行故障诊断与维修持续改进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持续改进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实操考核:评估学生根据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践进行持续改进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故障诊断基础的学习:理解故障诊断的重要性,熟悉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掌握故障诊断的基本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学习提纲第一章绪论掌握设备故障诊断的意义、目的、任务及其发展概况,熟悉设备故障诊断的概念、意义和目的,熟悉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任务,了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
1、设备诊断技术、修复技术和润滑技术已列为我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三项基础技术。
2、设备故障诊断是指在设备运行中或在基本不拆卸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判定产生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并预测、预报设备未来的状态,从而找出对策的一门技术。
3、设备故障诊断既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又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设备故障诊断的任务是监视设备的状态,判断其是否正常;预测和诊断设备的故障并消除故障;指导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5、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感性阶段→量化阶段→诊断阶段(故障诊断技术真正作为一门学科)→人工智能和网络化阶段(发展方向)。
第二章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了解设备故障诊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明确设备故障诊断的重要目标——状态维修。
要求掌握设备与设备故障的基本概念,全面、深入了解设备故障的概念、原因、机理、类型、模式、特性、分析及管理;了解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分类;熟知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与状态维修,认识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状态维修的“因果”关系。
1、从系统论的观点,设备是由有限个“元素”,通过元素之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聚合而构成的。
2、设备的故障,是指系统的构造处于不正常状态,并可导致设备相应的功能失调,致使设备相应行为(输出)超过允许范围,这种不正常状态称为故障状态。
3、理解故障原因、故障机理、故障模式、故障分析等概念。
设备故障具有层次性、传播性、放射性、相关性、延时性、不确定性等基本特性。
4、对故障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不同的故障性质,从而采取相应的诊断方法5、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的智能诊断方法和故障诊断的数学方法。
6、设备故障诊断的分类根据诊断对象、诊断参数、诊断的目的和要求、诊断方法的完善程度等不同可以有各种分类方法。
机电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第一部分机械设备维修工程学1机械设备的老化有形老化:Ⅰ型有形老化,Ⅱ型有形老化的概念。
αp=R/K1αp—设备的有形老化程度R-修复全部老化零件所用的修理费用K1—在确定设备老化程度时该设备再生产的价值显然αp的极限值是1无形老化:经济老化。
Ⅰ型无形老化,Ⅱ型无形老化的概念设备老化的补偿:有形老化的局部补偿是修理,无形老化的局部补偿是现代化的改造。
有形老化和无形老化的完全补偿是更换。
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与技术进步的具体形式有关,比如在加工方法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先进的新设备的出现将使原设备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当新材料取代旧材料时,加工旧材料的设备将会被淘汰;当改变原生产工艺时,原生产工艺线上的设备将失去使用价值.在技术进步影响下的无形老化程度,用设备价值降低系数来表示即:α1=式中:α1-——设备无形老化的程度K0——-设备的原始价值K1-考虑到第Ⅰ、Ⅱ种无形老化时设备的再生价值2机械设备的故障故障的概念:设备(系统)或零部件丧失了规定功能的状态。
故障分类(了解)设备可靠性的概念: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的量度:可靠度、不可靠度的概念.故障密度、故障率的概念.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和平均寿命时间(MTTF)故障规律的浴盆曲线维修性的概念:系统或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维修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的可能性.维修的量度:维修度、修复率的概念3维修的经济技术分析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设备大修、改造、更新的经济决策:大修与更新的经济决策前提:一次大修所用的费用(R)必须小于同一年份新设备购置费(Kn)与设备残值(O)之差。
R〈 Kn –O但是,大修费减去残值小于买新设备的费用来决定是否大修并不一定是最佳的. CΤ≤ CnCΤ是用大修后的设备加工单位产品的成本Cn是用新设备加工单位产品的成本改造与更新的经济决策:改造:是指用现代化的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适应生产需要,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改善其技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