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完美版)讲课稿共6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93 MB
- 文档页数:69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8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晚上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一、说教材: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如此推崇,可见此文自然很值一读。
我今天就来说一下这篇文章,《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
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全篇围绕着作者的乡间生活写着归隐的乐趣,如顾盼园中之景的悠然自得,如春种秋收的田中之乐。
然而在作者快然隐居的背后我们分明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隐士,是世乏知音的孤寂,还有一丝有些犹疑的洒脱。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
《归去来兮辞》所在的单元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诵读和背诵。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文为自读课文和这届高一学生基础比较好的特点,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辞的文体特点和诗人所述之志。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1、鉴赏本文感情真挚,用于朴素,用典自然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租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隐,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其中,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及涵咏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体味作者在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法:在教和学的舞台上,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
传统的“一言堂”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地位,我设计了一下教学法:1、自读法。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文,相对于本单元其他篇目,它的词句理解难度较低。
《归去来兮辞》讲稿一、故事导入(苏轼不合时宜典故导入)当代作家周国平在他的《灵魂只能独行》一书里讲了这么一个典故:有一次苏轼吃过饭在自家院子里逛。
他摸一摸自己的肚子拍一拍说:你们说,我这里面都装的是什么呀?然后有一个奴婢就说了,你这里面装的都是一些锦绣文章,苏轼一听心想,这也忒俗了,本来就是一肚子锦绣文章,这还用得着你说。
另一个奴婢又说,你这一肚子装的是满腹经纶,治理国家的满腹经纶啊,苏轼一想,本来就是这样嘛,你也说得不对。
然后他的侍妾朝云说,您这一肚子装的是“不合时宜”,苏轼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认为朝云真的是自己的红粉知己。
苏轼这样一个不屈己媚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丈夫,他最崇拜的人就是陶渊明(ppt陶渊明像),他视陶渊明为知音,他认为陶渊明与自己有着类似的经历,同样有满腹(ppt2)“两的才情,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轼对陶渊明的诗文备加推崇。
欧阳修也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宋庠(“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尚书”宋祁的哥哥)也说:“陶公之《归去来兮辞》,是南北朝文章之绝唱。
”)李格非(李清照的父亲)“《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
”)元好问(金国文学家“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以上是历代文人对《归去来兮辞》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陶渊明,一起欣赏他的《归去来兮辞》。
二、作者档案(ppt3)姓名: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后世尊称陶公)生卒年月:(约365年—427年)东晋出身:没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职业:文学家、诗人、辞赋家、农民个人爱好:读书、写作、耕田、赏菊亮点:“千古隐逸之宗”、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三、解题(ppt4)归去来兮辞,归去就是回去,来和兮都是语气助词,如果真的要解释都话,我们可以解释为吧,啊,回去吧,回去啊。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实用三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归去来兮辞》说课稿(实用三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下面这篇《归去来兮辞》说课稿,是之前我在上到这一片文章的时候写的,今天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
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
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
他长于诗文辞赋。
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
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