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课程体系介绍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王希勤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4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工程方向)电子信息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微电子学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软件科学实验班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年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 考查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11 体育(1) 1 2 考查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 考查10640532 英语(1) 2 2 考查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10420904 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20130412 工程图学基础 2 2 考试2选1 20240013 离散数学(1) 3 3 考试程序设计课组 3 3 考试选1门,详见附录 2 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 1合计≥21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离散数学(1)”,其他专业必修“工程图学基础”。
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21 体育(2) 1 2 考查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考试10640682 英语(2) 2 2 考查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10421002 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大学物理课组 1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20220214 电路原理 4 4 考试20220221 电路原理实验 1 1 考查合计≥21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22650022 电子工艺实习(集中) 2 考查2周程序训练课组 2 考查3周合计: 4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31 体育(3) 1 2 考查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3 考试10420892 高等微积分B 2 2 考试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 2 考试30420083 复分析 3 3 考试大学物理课组 2 4 4 考试见附录2 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 2 考查10430801 物理实验B(1) 1 1 考查电子基础课组1 3 3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2 3 3 考试21550012 电子技术实验 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 2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 2 考查20240023 离散数学(2) 3 3 考试3选114100082 强化英语(1) 2 4 考查合计:≥21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41 体育(4) 1 2 考查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3 考试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考试10430811 物理实验B(2) 1 1 考查10430792 物理实验A(2) 2 2 考查电子基础课组1≥3 ≥3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2 3 3 考试21550012 电子技术实验 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 1合计:≥10 ≥11以上全院统一,以下跨组选2-3门,详见附录2及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信号课组 4 4 考试计算机原理课组≥3 ≥3 考试数据结构课组≥3 ≥3 考试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2 2合计:≥20 2选1选1门,详见附录 22选1,大学物理(2)选1门,详见附录22选1,大学物理(1)2选1,一元微积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实践类课程 5 5周考查参见各专业补充说明电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工程方向)第二学年春季学期(补充)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信号课组 4 4 考试数据结构课组 4 4 考试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4 ≥4 考试合计:≥12≥12夏季学期(补充)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2155003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33 考查20230242 Matlab 高级编程与工程 22考查应用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计算机原理课组 4 4 考试见附录,先修数字逻辑电路30230613 数字信号处理 3 3 考试30230623数字信号处理(英)3 3 考试30230313 通信电路 3 3 考试先修数电、模电30230303电磁场与波 3 3 考试先修大学物理专业B1B2组≥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4≥4 考查10720110体育专项(1) 2考查合计:≥19 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3考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数值分析课组≥3 ≥3 考试先修微积分计算机语言40230104 随机过程 4 4 考试30230331 通信电路实验 1 1 考查先修通信电路30230193 微波工程基础 3 3 考试先修电磁场与波40230821 电磁场与微波实验 1 1 考试先修电磁场与波30230343 现代通信原理 3 3 考试先修通信电路专业B1B2组≥2≥2 考查10720120体育专项(2) 2考查合计:≥21 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跨组选3门,详见附录22选1生产实习 5 考查5周合计: 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31042 信号处理实验与设计 2 2 考查数字信号处理专业B1B2组≥4 ≥4 考查C组专业任选课≥5 ≥3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6 ≥6 考查10720130 体育专项(3) 2 考查合计:≥17控制课组≥3 ≥3 考试选修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40 体育专项(4) 2 考查40230810 综合论文训练15 考查 18周合计:15电子信息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第二学年春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信号课组 4 4 考试数据结构课组 4 4 考试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 4 4考试合计:≥12夏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2155003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33 考查20230242Matlab 高级编程与工程 22考查应用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计算机原理课组 4 4 考试先修数电、程序设计30230604 固体物理 4 4 考试30230024 电动力学 4 4 考试先修大学物理专业B1B2组≥5≥5 考查10720110体育专项(1)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3 ≥3考查合计:≥20 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3 考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230253 数值分析课组≥3 ≥3 考试先修微积分、计算机语言30230343 现代通信原理 3 3 考试信号与系统、通信电路40230244 微波与光导波技术 4 4 考试先修电动力学40230821 电磁场与微波实验 1 1 考查30230443激光原理 3 3 考试先修量子力学电动力学专业B1B2组≥3 ≥3 考查C 组专业任选课≥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1 考查10720120 体育专项(2) 2考查合计:≥21 40230104随机过程44考试选修跨组选3门,详见附录2选1组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生产实习 5 5周考查合计: 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30623 光电子技术实验 3 3 考查先修光电子技术基础C组专业任选课≥5 ≥5 考查或专业B1B2组≥3 ≥3 考查C组专业任选课≥3 ≥3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6 ≥6 考查10720130 体育专项(3) 2 考查合计:≥14控制课组≥3 ≥3 选修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40 体育专项(4) 2 考查40230810 综合论文训练15 考查18周合计: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学年春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数据结构课组 4 4 考试控制课组≥3 ≥3 考试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 2 2 文化素质选修课≥11合计:≥10夏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2024010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3 考查30240332Java 程序设计与训练22考查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10 体育专项(1) 2 考查30240614 信号处理原理 4 4 考试30240374 理论计算机科学(2) 4 4 考试计算机原理课组 4 4 考试先修数字逻辑见附录 2 4024043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2 2 考试先修离散数学30240382 编译原理 2 2 考试先修数据结构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试先修离散数学文化素质选修课≥4 4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 2 学分30240262 数据库系统概论 2 2 考试先修数据结构30240312 人工神经网络 2 2 考试先修离散数学30240222 VLSI 设计导论 2 2 考查先修数字逻辑电路40240602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 2 2 考查30240292 人机交互理论与技术 2 2 考查40240642 现代控制技术 2 2 考查30240192高性能技术导论 2 2考查合计:≥20注:理论计算机学(2)的学分可以替代信号处理原理学分第三学年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3考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720120 体育专项(2) 2 考查20240433数值分析33考试先修微积分、线性代数或选同组其它数学类课跨组选3门详见附录 22选130240243 操作系统 3 3 考试先修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513 计算机网络原理 3 3 考试先修数据结构40240433 计算机系统结构 3 3 考试先修计算机组成原理文化素质选修课≥1 ≥1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 3学分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 2 2 考查先修数字逻辑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2 2 考查先修信号处理40240452 模式识别 2 2 考查先修概率与统计40240082 初等数论 2 2 考试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 3 3 考试先修组成原理、汇编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2 2 考查先修数据结构30240163 软件工程 3 3 考试先修数据结构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 2 2 考查40240492 数据挖掘 2 2 考查40240532 机器学习概论 2 2 考查40240692 存储技术基础 2 2 考查合计:≥20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专业实践 5 考查5周合计: 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552 嵌入式系统 2 2 考试先修操作系统40240641 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 1 1 考查B34:专业专题训练≥3 ≥310720130 体育专项(3)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4 ≥4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6学分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 2 2 考查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 2 2 考查40240372 信息检索 2 2 考查先修数据结构40240402 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 2 2 考查40240502 软件开发方法 2 2 考查4024057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2 2 考查40240562 微处理器设计 2 2 考查网格计算 1 1 考查40240631 媒体计算 1 1 考查40240651 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 1 1 考查通信原理课组 3 3 考试先修通信电路合计:≥16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40 体育专项(4) 2 考查40240340 综合论文训练15 考查18周合计:15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年春季学期(补充)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计算机原理课组 4 4 考试数据结构课组≥3 ≥3 考试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组≥2 ≥2 考试文化素质选修课≥1 ≥考查合计:≥10夏季学期(补充)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2155003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3 3 考查40250521 计算机原理实验 1 1 考查21510082金工实习22考查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50443数值分析与算法 3 3 考试先修微积分信号课组 4 4 考试见附录2 控制课组4 4 考试见附录230250212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2 2 考查先修电路原理、模电30250093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3 3 考试先修计算机原理文化素质选修课≥4≥4 考查10720110体育专项(1) 2考查合计:≥20 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3考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50013 运筹学3 3 考试先修几何与代数1、2 40250683 自动控制理论(2) 3 3 考试先修自动控制理论(1) 40250762 检测原理2 2 考试先修模电数电、自控理论40250774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 4 4 考试40250754过程控制 4 4 考试专题实验≥1 1 考查先修自控运控/过控,B4组专业限选课≥2 ≥2 考查不含控制专题实验学分C 组专业任选课≥2≥2 考查10720120体育专项(2) 2考查合计:≥21 跨组选3门,见附录 22选1先修自动控制理论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50745专业实践 5 5周考查合计: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50182 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试先修C 语言数据结构30250143应用随机过程 3 3 考试先修微积分、随机数学专题实验≥1 1 考查先修自控、运控/过控B4组专业限选课≥5 ≥5 考查毕业前实验类≥2学分C 组专业任选课≥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5≥5 考查10720130体育专项(3) 2 考查通信原理课组 3 3考查选修合计:≥18 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40 体育专项(4) 2考查40250650综合论文训练15 考查18周合计:15 微电子学专业第二学年春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信号课组 4 4 考试微电子器件与电路 2 2 考试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 4 4合计≥10夏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2155003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33 考查20230242Matlab 高级编程与工程应用 22考查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10 体育专项(1) 2 考查30260093固体物理学3 3考试先修量子与统计跨组选3门,详见附录2计算机原理课组 44 考试选1门数电程序设计30260072微电子工艺技术 22 考试40260103 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33 考试40260173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英)3 3考试专业B5组≥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5 ≥5考查合计≥19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3考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230253 数值分析与算法 3 3 考试10420854 数学实验 44 考试10420120 体育专项(2)2考查半导体物理 3 3 器件物理 33考试40260033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3 3 考试40260141 微、纳电子实验(A ) 1 2 考查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40230104随机过程(选) 4 4 考试信号与系统专业B5组≥2 ≥2 考查C 组专业任选课≥2 ≥2考查合计≥21 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60185专业实践 5 5考查合计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30体育专项(3) 2 考查数据结构课组 4 4 考试通信原理课组3 3 考试40260151微纳电子实验(B ) 1 2 考查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专业B5组≥3 ≥3 考查C 组专业任选课≥2 ≥2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5 考查合计≥18 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40 体育专项(4) 2考查40260130综合论文训练15 考查18周合计:15 2选1 微积分/程序设计二选一计算机软件专业第二学年春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数据结构课组 4 4 考试详见附录224100023 离散数学(2) 3 3 考试14100092 强化英语(2) 2 4 考试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 2 2 考查合计:≥11夏季学期(补充说明)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汇编语言 3 3 考查34100152 程序设计实践 2 2 考查合计 5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10 体育专项(1) 2 考查44100113 计算机网络 3 3 考试计算机原理课组 4 4 考试选1门,详见附录2 34100053 操作系统 3 3 考试34100162 编译原理 2 2 考试数据结构34100173 数据库原理 3 3 考试数据结构文化素质选修课≥3 3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2学分4410009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2 2 考试44100102 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查44100173 算法分析与设计基础 3 3 考查合计:≥20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3 考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720120 体育专项(2) 2 考查信号课组 4 4 考试跨组选1门,详见附录 2 控制课组≥3 ≥3 考试44100203 软件工程 3 3 考试信息系统安全 2 2 考试文化素质选修课≥2 ≥2 考查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5学分44100163 高级数据结构 3 3 考查44100192 面向对象技术及其应用 2 2 考查44100182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论 2 2 考查34100113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3 3 考查44100132 嵌入式系统及其软件工具 2 2 考查数据安全与管理 2 2 考查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概论 2 2 考查数字图像处理 2 2 考查移动计算 2 2 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物理 2 2 考查设计与实现合计:≥19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4100265 专业课程实践 5 5周考查合计: 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30 体育专项(3) 3 考查44100213 软件系统设计 3 3 考试B6组中专业专题训练≥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5 ≥5 考查通信原理课组 3 3 考试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5学分44100223 软件项目管理 3 3 考试44100253 计算机动画的算法与技术 3 3 考查44100283 信息检索技术 3 3 考查软件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 2 2 考查软件系统验证理论与方法 2 2 考查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2 2 考查高级图形学 2 2 考查数据库调优 2 2 考查合计:≥18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40 体育专项(4) 2 考查44100010 综合论文训练 15 考查18周合计:15软件科学实验班第一学年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 考查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11 体育(1) 1 2 考查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 考查10640532 英语(1) 2 2 考查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10420904 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20240013 离散数学(1) 3 3 考试30240483 计算机入门 3 3 考试程序设计课组 3 3 考试选1门,详见附录 2 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 考查合计≥24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21 体育(2) 1 2 考查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考试10640682 英语(2) 2 2 考查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10421002 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30240473 计算机应用数学 3 3 考试大学物理课组 1 4 4 考试先修一元微积分20220214 电路原理 4 4 考试20220221 电路原理实验 1 1 考查合计≥24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22650022 电子工艺实习(集中) 2 考查2周2024010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3周考查合计: 5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31 体育(3) 1 2 考查1061019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3 考试10420892 高等微积分B 2 2 考试大学物理课组 2 4 4 考试先修大学物理(1)文化素质选修课≥3 3 考查30240454 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 4 4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2 3 3 考试合计≥21建议选修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 2 考试30420083 复分析 3 3 考试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 2 考查10430801 物理实验B(1) 1 1 考查电子基础课组1 33 考试10420262数理方程引论 22考查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41 体育(4) 1 2 考查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3考试2155004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1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3 3 30240364 理论计算机科学(1) 4 4 考试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4 4考试建议选修A3B3课组≥3 合计≥19 40240082 初等数论 2 2 考试10430811 物理实验B(2) 1 1 考查10430792 物理实验A(2) 2 2 考查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2 2 40240013系统分析与控制33考查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30240332Java 程序设计与训练 2 2周考查开放式CPU 设计 22周考查合计 4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110 体育专项(1) 考查30240374 理论计算机科学(2) 4 4 考试30240243 操作系统 4 4 考试40240382 编译原理 2 2 考试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试文化素质选修课≥55建议选修课程合计≥17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2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3考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选1 大学物理(2)2选1,一元微积分2选1 大学物理(1)10720120 体育专项(2) 考查20240433 数值分析 3 3 考试40240744 高等算法 4 4 考试40240734 分布式计算(基础与系统)4 4 考试40240661 当前计算机研究热门课题 2 2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 ≥140240513 计算机网络原理 3 3 考试建议选修课程合计≥21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595 专业实践 5 考查5周合计: 5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713 现代软件工程 4 4 考试40240720 计算机科学研究实践 12 考查10720130 体育专项(3)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 1 考查建议选修课程合计≥17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综合论文训练 15 考查 18周合计 15建议选修课程:10720130 体育专项(3) 2 考查40240552 嵌入式系统 2 2 考试先修操作系统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 2 2 秋考查40240062 数字图像处理 2 2 秋考查40240372 信息检索 2 2 秋考查40240402 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 2 2 秋考查40240492 数据挖掘 2 2 秋考查4024057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2 2 考查40240532 机器学习概论 2 2 考查先修人工智能导论通信原理课组 3 3 秋考试先修通信电路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 2 2 春考查先修数字逻辑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2 2 春考查先修信号处理40240452 模式识别 2 2 春考查先修概率与统计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 3 3 春考试先修组成原理、汇编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2 2 春考查30230313 通信电路 3 3 秋考试先修模电、数电30240262 数据库系统概论 2 2 秋考试30240312 人工神经网络 2 2 秋考试先修离散数学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 2 2 秋考查先修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40240602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 2 2 秋考查信息学院理科基础强化班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年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3周考查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11 体育(1)12 考查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 考查10640532 英语(1)2 2考查30420405 数学分析(1) 5 5 考试30420095 高等微积分(1) 5 5 考试30420124 高等代数与几何(1) 4 4 考试10430754 普通物理(1) 44考试10430835基础物理学原理(1) (英)5 5考试力学热学 5 5考试程序设计课组3 3 考试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合计≥23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21 体育(2)1 2 考查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2 考试10640682 英语(2) 2 2 考查30420414 数学分析(2) 5 5考试30420105 高等微积分(2) 5 5 考试30420134 高等代数与几何(2) 4 4 考试10430764 普通物理(2) 44考试10430845 基础物理学原理(2) (英)5 5考试光学电学 5 5考试10430632 基础物理实验(1) 2 2 考查20220214 电路原理 4 4 考试20220221电路原理实验 1 1考查先修电路原理合计:≥26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22650022电子工艺实习(集中) 2考查 2周程序训练课组 2 考查 3周选1门,详见附录2合计:4二选一二选一三选一三选一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31 体育(3)1 2 考查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3 考试30420424 数学分析(3) 4 4 考试30420023 微分方程(1) 3 3 考试20430145 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 5 5 考试10430774 普通物理(3) 4 4 考试10430642基础物理实验(2) 2 2 考查电子基础课组1≥3 ≥3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 23 3 考试21550012电子技术实验 2 3 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1 1考查合计:≥24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720041 体育(4) 1 2 考查30420083 复分析 3 3 考试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3 考试10420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 1 ≥3 ≥3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 23 3 考试21550012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2 2 考查以下跨组选 2 门,详见附录2及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信号课组 4 4 考试详见附录2 数据结构课组 4 4 考试详见附录2 计算机原理课组 4 4 考试学科基础特色课组≥3 ≥3 考试文化素质选修课≥3 3考查合计≥21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实践类课程 5 考查 5周选1门,详见附录2合计:52选12选1选1门,详见附录2选1门,详见附录2。
电子工程系概况为了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宽口径培养的需要,电子系的本科生按照电子信息科学大类招生,每年招生10个班,包括一个国防定向班。
电子系是清华大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大系,招生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选择到电子系就读的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前十名的学生数十名,另外还有多名全国或国际竞赛的佼佼者。
本科生培养的专业方向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按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方向。
同时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电子工程系的本科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学科,该领域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电磁场与波、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的处理、交换和传输,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发展各种电子与信息系统。
以现代物理学与数学为基础,采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电子、光子的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信息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集成电路和集成光电子系统。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 1)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雷达、遥感信息等的处理、传输、交换、检测与识别的理论和技术,卫星、无线、有线、光纤通信系统和下一代网络技术;2)电路理论、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及应用、系统仿真与设计自动化;3)微波、天线、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波应用技术;4)计算机应用技术;5)物理电子与集成光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光纤通信系统与智能光网络技术、新型显示和新型电光薄膜材料与器件、大功率高速电子器件、微细技术和信息光电子材料评价与检测技术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说明(共五篇)第一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说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说明课程编号:5203008课程名称:模拟电路课时:68学时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变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和模拟电子电路读图。
参考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童诗白、华成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2参考书目:1、《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模拟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王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课程编号:5203010课程名称:数字电路课时:68学时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半导体储存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数模和模数的相互转换。
参考教材:阎石《数字电子技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参考书目: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2、江晓安《数字电子技术》(第二版)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2002年课程编号:5203012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课时:68学时预修课程:数理方法,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信号系统、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S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Z域分析、系统函数和状态变量分析。
参考教材:《信号与系统》,陈生潭主编,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2001.6参考书目:1、《信号与线性系统》,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32、《信号与系统》,骆丽译,科学出版社2002.1课程编号:5203014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应用课时:68学时预修课程:C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1、本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层次工程师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8)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10)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2、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矩阵3、本科专业培养方案3.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科学技术大类领域(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五个本科专业)共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门知识与技能,具有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个性鲜明、能力突出,具备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卓越创新人才。
3.2 基本要求通过低年级信息大类培养和高年级专业培养相结合的模式,依托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电子工程系概况为了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宽口径培养的需要,电子系的本科生按照电子信息科学大类招生,每年招生10个班,包括一个国防定向班。
电子系是清华大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大系,招生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选择到电子系就读的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前十名的学生数十名,另外还有多名全国或国际竞赛的佼佼者。
本科生培养的专业方向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按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方向。
同时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电子工程系的本科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学科,该领域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电磁场与波、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的处理、交换和传输,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发展各种电子与信息系统。
以现代物理学与数学为基础,采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电子、光子的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信息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集成电路和集成光电子系统。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 1)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雷达、遥感信息等的处理、传输、交换、检测与识别的理论和技术,卫星、无线、有线、光纤通信系统和下一代网络技术;2)电路理论、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及应用、系统仿真与设计自动化;3)微波、天线、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波应用技术;4)计算机应用技术;5)物理电子与集成光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光纤通信系统与智能光网络技术、新型显示和新型电光薄膜材料与器件、大功率高速电子器件、微细技术和信息光电子材料评价与检测技术等。
一、简介微纳电子系本科生一级学科名称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名称为微电子学。
二、课程设置课程编号:30260093 课程名称:固体物理学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秋任课教师:王燕内容简介:固体物理学是固体材料和固体器件的基础。
该课程主要研究晶体的结构及对称性,晶体中缺陷的形成及特征,晶格动力学,能带理论的基础知识以及晶体中的载流子输运现象等。
是微纳电子专业的核心课。
课程编号:40260103 课程名称: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秋任课教师:吴行军内容简介:本课程从半导体器件的模型开始, 然后逐渐向上进行, 涉及到反相器, 复杂逻辑门 (NAND , NOR , XOR , 功能模块(加法器,乘法器,移位器,寄存器和系统模块(数据通路,控制器,存储器的各个抽象层次。
对于这些层次中的每一层,都确定了其最主要的设计参数,建立简化模型并除去了不重要的细节。
课程编号:40260173 课程名称: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英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秋任课教师:刘雷波内容简介:数字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包括:CMOS 反相器、组合和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算术运算逻辑功能部件、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与实现、互连线模型与寄生效应的分析。
并介绍常用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课程编号:30260072 课程名称:微电子工艺技术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秋任课教师:岳瑞峰内容简介:本课程授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电子制造的各单项工艺技术, 以及亚微米 CMOS 集成电路的工艺集成技术。
本课程讲授微电子制造工艺各单项工艺的基本原理(包括氧化、扩散、离子注入、薄膜淀积、光刻、刻蚀、金属化工艺等,并介绍常用的工艺检测方法和 MEMS 加工技术、集成电路工艺集成技术和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另通过计算机试验,可学习氧化、扩散、离子注入等工艺设备的简单操作和模拟。
课程编号:40260054 课程名称: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开课学期:09春任课教师:许军内容介绍:主要讲授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物理知识,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现代半导体器件的新进展。
我们的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当前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自2014年起,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市率先发起的中国高等教育综合体制改革,力争使一部分中国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大学改革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体系,特别是适合中国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科技高速发展、中国快速崛起的今天,“我们的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的问题更值得思考。
作者为此走访了清华大学王希勤教授,请他谈谈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看法。
需要培养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学家鲁白:王教授,您在多年前担任清华电子系系主任的时候,对高等电子工程教育的教学体制改革,进行了多年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那您认为中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清华北大这类中国顶尖大学,需要改革的问题到底在哪里?王希勤:中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清华原有的教育体系已与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现状非常不适应了,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改革。
清华的学生,传统的特点就是听话、出活、能干事,但是大学不仅要出工程师,还要出思想家。
我们招收了全国最好的学生,本科每年招收3000多人,10年就是3万多人,100年就是30万人,这里面能不能出几个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学家,解决当今和未来中国与世界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清华的历史责任,既是对国家的责任,也是对世界的责任。
可是思想家不是用培养工程师的模式培养出来的,科学家也不是目前这样培养出来的。
未来清华要成为世界顶尖大学,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真正做到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才能培养出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科学家。
目前的教育体系与这一目标是不匹配的。
十年来,电子系为此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探索。
教育改革最终要看学生成才情况鲁白:您觉得这些探索效果如何?王希勤:作为探索的实施者,我自己很难去评价,而且教育的改革很难用短期的效果来评价,最终要看学生成才的情况,但我可以给你讲两个例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融合型专业,涵盖电子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大主干学科,学习内容涉及电子学、信号处理、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以传感技术为隐含线,以泛网络智能电子信息系统为主线条,培养学生泛网络智能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包括芯片、传感器及系统、嵌入式软件等方面综合设计开发能力。
本专业适用于泛网络时代对智能电子信息设备在集成电路设计、系统电路设计、传感器集成、嵌入式软件及安全等方面技术开发的专门人才的要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突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硬件电路系统设计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安全技术,着力培养学生在智能电子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综合设计方面的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较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及创新应用初步训练,具有从事智能电子信息系统设计、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泛网络时代智能电子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与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内能够达成如下12个方面预期的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中复杂问题,包括:系统结构设计、功能协议设计、系统效能分析等;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电子信息系统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包括:问题凝练、系统建模、关键信号和噪声分析,以获得复杂电子信息系统的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部件(芯片/板卡)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电子信息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电子信息系统中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电子信息系统中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电子信息系统中科学与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工程实践和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工程化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复杂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为适应现代科技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从 2003 级开始实 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 人才。
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 机软件等五个专业,构建具有各专业公共知识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 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 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 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一、培养目标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 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 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
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 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含教育部质量工程第二类特色专业《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与技术专业 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 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 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引第六讲:数据与算法吴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多媒体信号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wuji_ee@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数–number: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数字–digit / numeral:能够用来计算的符号(1/I/一) 数据–data数据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用于表示客观事物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数据是通过物理观察得来的事实,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的对象的描述是关于事件的一组离散的客观事实描述,是构成信息和知识的原始材料一个灯泡≠ 1文字和符号多媒体数据通信信号传感器采集数据社会性数据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客观世界 某种形式的记录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存储数据传输处理采集人自身就是一个具有数据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能力的处理系统系统环境传感器(输入)执行(输出)计算和存储通信网络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人进行数据加工的过程系统环境传感器(输入)执行(输出)计算和存储通信网络器官 感觉 比例 眼 视觉 83% 耳听觉11%鼻 嗅觉 3.5% 舌 味觉 1.5% 身触觉1%如果以每分钟1MB 的速度不间断播放 MP3格式的歌曲,1TB 存储的歌曲可以让人听上1.9年人类获取数据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越人处理数据的能力我们将被数据淹没?获得食物的能力增长已经超越人类进化的速度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增长的数据和人类有限的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搜索引擎…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服务产业是人自身数据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延伸和扩展从数据中发现知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1571-1630)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核心: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 建立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天体模型杠杆原理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基于两个假设▪杠杆是无重量的刚体▪支点也要求是刚体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对象,为特定目的而得到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y=x2单独这个式子不能称为数学模型,因为它与实际对象没有关系对一块正方形铁皮,用x表示其边长,y表示其面积,则有上式成立此时可以称为数学模型。
电子工程系学科设置ﻩ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ﻩ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子工程系教学工作ﻩ年本科开课目录ﻩ年研究生课程目录ﻩ各研究所教研室介绍信息光电子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课题组介绍()通信与微波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课题组介绍()通信技术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ﻩ高速信号处理与网络传输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网络与人机语音通信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ﻩ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三、研究方向()ﻩ图象图形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三、联系方式ﻩ电路与系统教研室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ﻩ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研究方向()电子工程系学科设置专业设置本科生专业:ﻩ电子信息科学类研究生专业:一级学科ﻩﻩﻩ二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ﻩﻩﻩ物理电子学ﻩﻩﻩﻩ电路与系统ﻩﻩﻩﻩﻩﻩ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ﻩﻩﻩﻩﻩﻩ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ﻩﻩ通信与信息系统ﻩﻩﻩﻩﻩﻩ信号与信息处理ﻩﻩﻩﻩ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硕)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课题:、信息传输与接入、数字信号处理与终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通信网络与交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的仿真与集成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内:微波与天线、信息光电子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跨系、所: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工程力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方向:可视化的知识发现与知识表示研究课题:、通过可视化有效地组织和提取有用信息、通过可视化有效地表示有用信息重要生长点:汉字和语音地信息提取及由此进行人机直接对话多维空间的信息获取与显示信息融合、搜寻与决策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ﻩ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图形图象技术分室)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方向:射频及微波电路技术、无线通信及其它射频系统技术、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射频及微波电路技术、无线通信及其它射频系统技术、电磁场理论及电磁波应用技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光电子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跨系、所:微电子学研究所、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航天中心、海洋中心物理电子学学科方向:物理电子学与光子学研究课题: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光电子与光子器件、光纤系统与网络应用技术、新型显示器件和新型电光材料与器件、相关应用技术与系统基础研究方面:、信息光电子学与光子学的新机制、信息光电子学新材料(电、光特性的理论与实验)、微光机电系统、非线性光纤光学(对系统的影响与应用)、纳米材料与薄膜基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内: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电信网络与通信系统集成跨系、所:纳米研究中心、微电子所:微光电系统信息纳米材料中心: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分析光盘中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兰绿光器件电路与系统研究方向:、电子系统集成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与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系统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工程系教学工作年本科开课目录年研究生课程目录各研究所教研室介绍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于年月由原物理电子技术教研组和光电子技术教研组合并成立,现有教职工名,其中教授名(中科院院士一名,博士生导师人),副教授名,讲师与工程师人,教辅人员人。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1. 引言人才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之处,特别是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的历史进程中。
根据国家人事部的统计,在我国最急需的高技术人才中,电子信息类人才排在第一位。
这说明,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等电子工程教育有着特殊的地位,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举足轻重。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历经近60年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无论是招生数量还是质量都名列前茅,在电子信息类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理应承担起率先改革的使命。
课程体系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总纲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课程体系所确立的原则、方法和流程而进行的。
课程体系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的质量。
清华大学电子系改革前的课程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检验证明对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是有效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总量和人才培养目标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课程体系存在着与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不相适应之处。
这一问题在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界有一定的共性,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前些年,美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等分别进行过大规模的对未来工程师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研究,欧洲也在大力推进博洛尼亚进程。
西方大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各种改革。
这种局面,使得本轮课程体系改革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世界一流的学生培养体系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应该说,在本轮竞争中,哪个大学率先科学地设置了适应新情况新要求的课程体系,这个大学就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华电子系从2007年5月开始展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梳理出了学科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以10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新课程体系,在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方面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