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科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386.50 KB
- 文档页数:56
国内外高校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特色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涉及电子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高校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特色。
一、国内高校的研究重点与特色1.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科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
该校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的结合,致力于学科的国际领先地位。
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重点包括:射频与微波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等方向。
此外,清华大学工程人才培养也备受瞩目,培养出了众多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杰出人才。
2.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科在国内拥有优势地位。
该校突出学科交叉与创新能力培养,致力于构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电子信息工程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论与编码、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光电信息处理与光通信等。
此外,北京大学还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3.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该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了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处理、光电信息与技术等。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还设立了多个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支持。
二、国际高校的研究重点与特色1. 麻省理工学院(MIT)麻省理工学院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创新突出。
该校拥有先进的研究设施和实验室,聚集了全球顶尖的研究人才。
麻省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量子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光子学与光通信等。
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该校还积极推动技术转化和产业合作。
2. 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该校强调学科交叉与跨领域研究,重视理论与应用的结合。
研究重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符号系统、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等方向。
清华院系设置一、清华大学院系设置如下:1.数学科学系:该系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系之一,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等。
2.物理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
3.化学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
4.生命科学学院:该学院是清华大学成立较早的学院之一,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
5.地球系统科学系:该系是清华大学新兴的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地质学等。
6.工程物理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等。
7.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8.机械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之一,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等。
9.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精密仪器设计制造、光学仪器等。
10.建筑学院:该学院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
11.土木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历史悠久的系之一,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结构工程等。
12.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自然科学类学院之一,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
13.水利水电工程系:该系是清华大学历史悠久的系之一,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方向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等。
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科研机构与合作项目概览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的关键学科之一,也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国内外,有许多科研机构致力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并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项目,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以下是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科研机构与合作项目的简要概览。
一、国内电子信息工程科研机构概览1.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广泛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室。
该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集成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与系统等。
该所与国内外多个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合作项目,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是我国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教学与研究机构,也是培养高水平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重要基地。
该系的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与网络、集成电路与半导体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也与国内外多个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3.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是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工程研究与教学机构之一,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团队。
该系的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信息处理与通信、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
该系与国内外多个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项目,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
二、国外电子信息工程科研机构概览1. 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是世界电子信息工程科研与教学的重要中心之一,该系培养了众多电子信息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
该系的研究重点包括通信与网络技术、光电子技术与系统、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
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与许多国际科研机构有着广泛的合作项目。
2.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是美国乃至全球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知名研究与教育机构之一。
该系的研究方向包括半导体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系统与网络等。
电子工程系学科设置ﻩ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ﻩ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子工程系教学工作ﻩ年本科开课目录ﻩ年研究生课程目录ﻩ各研究所教研室介绍信息光电子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课题组介绍()通信与微波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课题组介绍()通信技术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ﻩ高速信号处理与网络传输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网络与人机语音通信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ﻩ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三、研究方向()ﻩ图象图形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三、联系方式ﻩ电路与系统教研室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ﻩ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研究方向()电子工程系学科设置专业设置本科生专业:ﻩ电子信息科学类研究生专业:一级学科ﻩﻩﻩ二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ﻩﻩﻩ物理电子学ﻩﻩﻩﻩ电路与系统ﻩﻩﻩﻩﻩﻩ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ﻩﻩﻩﻩﻩﻩ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ﻩﻩ通信与信息系统ﻩﻩﻩﻩﻩﻩ信号与信息处理ﻩﻩﻩﻩ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硕)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课题:、信息传输与接入、数字信号处理与终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通信网络与交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的仿真与集成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内:微波与天线、信息光电子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跨系、所: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工程力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方向:可视化的知识发现与知识表示研究课题:、通过可视化有效地组织和提取有用信息、通过可视化有效地表示有用信息重要生长点:汉字和语音地信息提取及由此进行人机直接对话多维空间的信息获取与显示信息融合、搜寻与决策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ﻩ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图形图象技术分室)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方向:射频及微波电路技术、无线通信及其它射频系统技术、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射频及微波电路技术、无线通信及其它射频系统技术、电磁场理论及电磁波应用技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光电子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跨系、所:微电子学研究所、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航天中心、海洋中心物理电子学学科方向:物理电子学与光子学研究课题: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光电子与光子器件、光纤系统与网络应用技术、新型显示器件和新型电光材料与器件、相关应用技术与系统基础研究方面:、信息光电子学与光子学的新机制、信息光电子学新材料(电、光特性的理论与实验)、微光机电系统、非线性光纤光学(对系统的影响与应用)、纳米材料与薄膜基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内: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电信网络与通信系统集成跨系、所:纳米研究中心、微电子所:微光电系统信息纳米材料中心: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分析光盘中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兰绿光器件电路与系统研究方向:、电子系统集成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与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系统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工程系教学工作年本科开课目录年研究生课程目录各研究所教研室介绍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于年月由原物理电子技术教研组和光电子技术教研组合并成立,现有教职工名,其中教授名(中科院院士一名,博士生导师人),副教授名,讲师与工程师人,教辅人员人。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详细说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详细说明--------------------------------------------------------------------------------一、发展简述电子工程系发源于1934年在电机系设立的电讯组。
1952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校电机系的电讯组合并后成立了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1958年更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
1969年,系的大部分迁往四川绵阳,成立了清华大学绵阳分校。
1978年迁回北京,恢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建制。
1989年,更名为电子工程系。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信息科学和电子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从建系以来,该系就不断突破传统领域,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需要。
在电机系电讯组期间,任教的有任之恭、朱兰成、顾毓秀、章名涛、孟昭英、马大猷、叶楷、闵乃大、胡筠、范绪筠、常迥、张钟俊以及N.Wiener,K.L. Wildes等教授。
开设了电讯原理、电报电话学、电讯网络、无线电原理、真空管等课程。
1952年建系时,设立了无线电技术专业。
次年,增设了电真空技术专业。
1955年又增设了半导体物理、电子物理、无线电物理等专业。
张恩虬、王守武、胡汉泉、吴鸿适、王迁等学者都先后来系兼职授课。
六、七十年代,专业陆续有所调整增设,如激光专业等。
1978年恢复无线电电子学系建制后,为拓宽专业面向,适应科技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调整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物理电子与光电子技术、微电子学共三个大学本科专业,一直沿袭至今。
建系以来,已培养本科生(学士学位)7000余人。
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招收研究生,截止到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79人。
在中国全面恢复研究生培养并制定学位制度以来,该系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并被首批批准设立通信与电子系统,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1993年后,划归微电子学所隶属)两个专业,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电气专业大学排名电气专业是现代工程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培养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子技术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国内的大学在电气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上有着较高的国际声誉,其电气专业在国内大学中的排名也备受关注。
以下是某年度中国电气专业大学排名榜单的前10名:1.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电气专业一直以来都位居国内领先地位。
该校电气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在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水平较高。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校电气专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方向上有着广泛的优势。
3.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学科,拥有卓越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4. 华中科技大学:该校电气专业实力强大,设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
该校的电气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5. 复旦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是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其电气专业始终位居国内前列。
该校的电气工程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多门实践课程供学生参与。
6. 西安交通大学:该校电气工程专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实验室设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工程等领域是该校的重点研究方向。
7. 同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是该校的特色专业之一,其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方向上的研究水平较高。
8.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是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该校电气专业的实验室设备齐全,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
9. 南京大学:该校电气工程专业在国内受到广泛认可,在电气专业的教育和科研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该校电气工程专业有着较高的学术声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领域上有着显著的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排名是某年度的排名结果,各大学的排名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有所变化。
电子工程系概况为了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宽口径培养的需要,电子系的本科生按照电子信息科学大类招生,每年招生10个班,包括一个国防定向班。
电子系是清华大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大系,招生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选择到电子系就读的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前十名的学生数十名,另外还有多名全国或国际竞赛的佼佼者。
本科生培养的专业方向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按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方向。
同时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电子工程系的本科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学科,该领域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电磁场与波、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的处理、交换和传输,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发展各种电子与信息系统。
以现代物理学与数学为基础,采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电子、光子的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信息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集成电路和集成光电子系统。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 1)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雷达、遥感信息等的处理、传输、交换、检测与识别的理论和技术,卫星、无线、有线、光纤通信系统和下一代网络技术;2)电路理论、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及应用、系统仿真与设计自动化;3)微波、天线、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波应用技术;4)计算机应用技术;5)物理电子与集成光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光纤通信系统与智能光网络技术、新型显示和新型电光薄膜材料与器件、大功率高速电子器件、微细技术和信息光电子材料评价与检测技术等。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41所开设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电气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西安交通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电气工程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清华大学电气工程是属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本专业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变换和使用中的一系列学术和工程问题。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国有大中型电力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满足电力生产实际的需要。
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深入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气工程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五个研究方向:080800 电气工程博士研究方向:0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2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3 电机与电器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清华大学管理电气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综合考核形式为面试。
每位考生约30分钟,满分100分。
面试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学科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学术志趣和英语水平(或日语、俄语水平)等。
综合考核安排在九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时间安排1.博士生申请在每年的8-9月和11月。
2.直博生(包括夏令营拟录取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及部分9月份招收普博生的院系8-9月申请,9月中下旬考试录取,见当年招生简章及目录、招生说明、直博直硕招生要求。
2020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考研大纲目录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析-盛世清北清华电子工程系始称“无线电工程系”,后更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
现下设6个研究所,涵盖了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与网络等研究领域,清华电子系是清华大学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131人,学生近2000人(本科生约1100人,博士研究生近600人)。
清华电子系的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以物理和数学为基础,研究通过电磁学形式表达、操控信息的基本规律以及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实现各种电子器件及系统的方法。
2020年,清华大学各个院系招生目录发生重大变化,清华电子工程系也不例外。
对于即将面临2020考研的学生,首先需要先搞清楚变化出现在哪里。
一、招生目录2020年招生目录清华大学023电子工程系的招生专业为三个,在2020年招生目录发生了一些变化,跟盛世清北老师一起来看下:1、招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的02研究方向电路与系统考试科目由828信号与系统更改为829电磁场理论;04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由828信号与系统或829电磁场理论更改为829电磁场理论;2、招生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05研究方向“清华-约翰霍普金斯”双硕士项目的考试科目由828信号与系统或829电磁场理论更改为828信号与系统;3、招生专业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更改为085400电子信息,其研究方向为1个,专业科目由828信号与系统或829电磁场理论更改为957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基础(含信号与系统和电磁场理论)总结:通过2019年与2020年招生目录的变化对比,电子工程系变化最大的为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其专业名称及专业考试科目均发生变化,如报考此专业,还需提前做好备考工作。
二、关于分数线复试分数线:盛世清北老师解析:清华电子工程系2019年最低复试分数为强军计划254分,普通最低复试分数为305分,最高复试分数为310分,单科分数不低于50,50,80,80.复试比例为1.26.三、关于参考书828信号与系统参考书: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电子工程系学科设置ﻩ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ﻩ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子工程系教学工作ﻩ年本科开课目录ﻩ年研究生课程目录ﻩ各研究所教研室介绍信息光电子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课题组介绍()通信与微波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课题组介绍()通信技术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ﻩ高速信号处理与网络传输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网络与人机语音通信研究所ﻩ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ﻩ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三、研究方向()ﻩ图象图形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三、联系方式ﻩ电路与系统教研室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ﻩ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ﻩ三、研究方向()电子工程系学科设置专业设置本科生专业:ﻩ电子信息科学类研究生专业:一级学科ﻩﻩﻩ二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ﻩﻩﻩ物理电子学ﻩﻩﻩﻩ电路与系统ﻩﻩﻩﻩﻩﻩ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ﻩﻩﻩﻩﻩﻩ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ﻩﻩ通信与信息系统ﻩﻩﻩﻩﻩﻩ信号与信息处理ﻩﻩﻩﻩ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硕)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课题:、信息传输与接入、数字信号处理与终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通信网络与交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的仿真与集成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内:微波与天线、信息光电子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跨系、所:微电子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工程力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方向:可视化的知识发现与知识表示研究课题:、通过可视化有效地组织和提取有用信息、通过可视化有效地表示有用信息重要生长点:汉字和语音地信息提取及由此进行人机直接对话多维空间的信息获取与显示信息融合、搜寻与决策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ﻩ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图形图象技术分室)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方向:射频及微波电路技术、无线通信及其它射频系统技术、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射频及微波电路技术、无线通信及其它射频系统技术、电磁场理论及电磁波应用技术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光电子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跨系、所:微电子学研究所、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航天中心、海洋中心物理电子学学科方向:物理电子学与光子学研究课题: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光电子与光子器件、光纤系统与网络应用技术、新型显示器件和新型电光材料与器件、相关应用技术与系统基础研究方面:、信息光电子学与光子学的新机制、信息光电子学新材料(电、光特性的理论与实验)、微光机电系统、非线性光纤光学(对系统的影响与应用)、纳米材料与薄膜基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内: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电信网络与通信系统集成跨系、所:纳米研究中心、微电子所:微光电系统信息纳米材料中心: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分析光盘中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兰绿光器件电路与系统研究方向:、电子系统集成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与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相关学术领域:通信与系统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工程系教学工作年本科开课目录年研究生课程目录各研究所教研室介绍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一、情况介绍和研究方向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于年月由原物理电子技术教研组和光电子技术教研组合并成立,现有教职工名,其中教授名(中科院院士一名,博士生导师人),副教授名,讲师与工程师人,教辅人员人。
信息光电子研究所属于电子工程系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其所在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于年评选为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年重点学科建设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年再次当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以信息光电子学及光电子技术为学科发展方向,面对光电子将在世纪信息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景,致力于培养有坚实理论基础,有广博学识、有高度创新能力并善于将高新技术用于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信息光电子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目前所内教师负责开设的本科生课程有门、研究生课程门。
所内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每年进站博士后约名,每年招收博士生近名,硕士生余名。
信息光电子技术是由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形成的高新技术。
光电子器件、集成光子器件、光纤通信与光网络、光显示、光存储、光纤传感等是信息光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
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广泛地涉及了上述各研究领域,当前形成了个研究方向:-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和宽带光纤网络包括密集波分复用、超高速光时分复用、光交换、宽带光网络、技术、智能光网,光码分复接和光纤到家和光纤无线()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光纤放大器、光纤光栅等器件的研制等。
-集成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包括新型半导体激光器、高速光调制器和光开关、微光机电系统()、声光器件、光子晶体材料与器件和其它有源无源器件。
-新型显示和发光材料和器件包括新型场发射显示器件、宽禁带发光器件、电致变色薄膜和纳米薄膜基础研究等。
- 薄膜、真空技术和材料检测包括薄膜技术、材料评价、极高真空测量,二次离子谱和定量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等。
-光纤传感应用包括电流、电压、温度、液面等的测量技术及智能结构和材料的研究等。
-新型固体激光器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绿光、蓝光、红光及其它波长的固体激光器,晶体光纤以及晶纤激光器的研制等。
信息光电子研究所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中的著名大学和研究单位建立了学科内及跨学科的联系。
在系内,与通信专业联合建有光纤通信研究所,在国内,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吉林大学合作建立了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在国际上,与美国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丹麦技术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和美国朗讯公司贝尔实验室等保持着密切的人员和学术的交往,这些联系交往为本学科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年在研的科研项目、新型薄膜场发射阴极(校内基金项目),王健。
ﻫ、用于场发射显示的新型表面传导阴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李德杰,姚保纶等。
、氧化锌美为电子传输层的薄膜发射阴极(教育部科技项目),李德杰等。
、三极管结构的表面传导发射阴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李德杰等。
ﻫ、深亚微米光刻新型光源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霍玉晶,何淑芳,段玉生,林彦。
ﻫ、多功能大功率蓝光全固态激光器产业化相关技术(项目),霍玉晶,何淑芳,段玉生,冯立春,刘武群,林彦,陈千颂,刘琥。
、试制激光测尘仪(企业合作项目),史月燕。
、新型预啁啾码调制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马晓红,赵华凤。
ﻫ、基于双波长稳频的波段的作为频标的腔锁定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赵凤华,马晓红。
、恶化信号全光再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娄采云,霍力,杨彦甫、潘时龙,贾佳,姚和军。
、级传输系统的研制(项目),娄采云,潘时龙,汪佳俊,杨彦甫,章恩耀,高以智,霍力。
、超高速非线性光开关及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王建萍,章恩耀,姚和军。
ﻫ、级光网络及其智能节点功能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谢世钟,刘育梁,陈明华,陈向飞,郑小平等。
、无源光网络中的突发式光收发模块的研制(项目),陈明华,柴广跃,谢世钟等。
ﻫ、新型可调谐偏振模色散补偿目标产品的研制(项目),陈向飞,张冶金,谢世钟,戴一堂等。
ﻫ、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光传输色散管理理论及技术创新(课题),谢世钟,陈明华,陈向飞,张冶金,杨四刚等。
ﻫ、高速光纤通信中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谢世钟,陈明华,张琦,邹明渊,石颖等。
ﻫ、级传输系统的研制(项目),戴无惧,陈明华,谢世钟,邹明渊,石颖等。
、基于新型可调谐光纤滤波器的模块的研究(项目),李栩辉,徐志宏,陈向飞,戴一堂等。
、超高速光纤传输系统可调谐色散补偿(项目),陈向飞,谢世钟,张冶金,戴一堂,高志国,杨四刚等。
ﻫ、面向光子集成的半导体光子晶体有源与无源器件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翊东,彭江得,张巍。
、微结构光纤基本理论和基本特性的探索与研究(国家项目),彭江得,张巍,黄翊东。
ﻫ、光子晶体光纤基拉曼光放大技术与泵浦激光源(国家项目),张巍,彭江得。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张巍,彭江得。
ﻫ、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器优化设计(国际合作项目),黄翊东。
ﻫ、用于传感的高功率宽谱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激光器()(国际合作项目),彭江得,张巍。
、半导体光子晶体集成电路(教育部科技项目),黄翊东。
、布拉格光纤中光群速度的动态调控原理与可行性(校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张巍,彭江得,黄翊东。
ﻫ、自动交换光网络分层路由技术的研究(国家项目),郑小平,郭奕理,张汉一,李艳和,周炳琨,李俊杰,王磊,高东辉,余新,王超,谢洪毅,华楠,曹慧桃,孙育彤,曹毅宁,边超,袁伟。
、面向业务的新型动态光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郑小平,李艳和,张汉一,郭奕理,王磊,高东辉,余新,朱佳,张锋,谢洪毅,王超,曹慧桃,华楠,孙育彤,曹毅宁,边超,袁伟。
ﻫ、光网络管理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李艳和,郑小平,张汉一,郭奕理,周炳琨,王磊,高东辉,余新,蒲涛,朱佳,张锋,谢洪毅,王超,曹慧桃,华楠,孙育彤,曹毅宁,崔新友,边超,袁伟,杜昱,倪文达,朱春雷。
ﻫ、光网络基础理论课题(清华大学贝尔光通信网络系统联合实验室国际合作项目),张汉一,周炳琨,郭奕理,李艳和,郑小平,范崇澄,吴克瑛,马晓红,李俊杰,王磊,高东辉,余新,朱佳,张锋,谢洪毅,王超,曹慧桃,华楠,孙育彤,曹毅宁,崔新友,边超,袁伟,杜昱,倪文达,朱春雷。
、关键集成器件中的复杂波导结构传输特性匹配问题(国家项目),周炳琨,张汉一,郑小平,郭奕理,吴克瑛,李俊杰,滕翔,胡浪玢,韩柳燕,姜欢,杨晶生,明建,陈新,胡松,蔺秀川,周波,陈锐,刘志刚,宋怡桥,王伟南,李尚远,王凯。
ﻫ,、光控微波波束形成网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周炳琨,郑小平,张汉一,吴克瑛,郭奕理,陈新,周波,陈锐,刘志刚,宋怡桥,王伟南,李尚远,王凯,滕翔,胡浪玢,韩柳燕,姜欢,杨晶生,明建,胡松。
ﻫ、动态灵活光网络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国家项目),郑小平,张汉一,郭奕理,李俊杰,王磊,高东辉,余新,朱佳,张锋,谢洪毅,王超,曹慧桃,华楠,边超,曹毅宁,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