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公差及其标注
- 格式:ppt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11
尺寸公差标注方法尺寸公差是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反映了零件加工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范围。
因此,为了保证零件的交换性和装配性,必须正确标注尺寸公差。
本文将介绍尺寸公差标注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尺寸的标注基本尺寸是确定零件大小的最基本的尺寸,也就是所要求的精度最高的尺寸。
常用的标注方法是在尺寸上面画上一条短横线,并在横线的上方加上“基本”字样。
例如:15.0基本。
2.公差的标注公差是指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之间的差值,它表示加工精度的容许范围。
在标注公差时,需要使用尺寸代码,即在基本尺寸后面使用符号来表示公差。
基本尺寸和公差之间用”±”连接。
例如:15.0±0.1。
以下是常见的尺寸代码:零件尺寸代码代码描述ToleranceA角度AngleB圆弧半径RadiusCDiameterD直径E总长LengthF宽度WidthG深度Depth公差区域是指零件尺寸允许的误差范围,在标注公差区域时,需要使用双线标注法。
双线标注法是将两条平行的线连接起来,线之间写上公差代码和公差数值。
例如:15.0±0.1---- -0.1,+0.1公差带是指尺寸公差允许的误差范围所在的区域,其包括上下限公差带和对称公差带。
上下限公差带将公差带分为两个不重叠的区域,其中上部表示最大公差值,下部表示最小公差值,对称公差带是指公差带的两边均为最大或最小公差值。
在标注公差带时,需要使用单线标注法。
例如:15.0±0.1有时一个尺寸上可能需要同事标注多种不同的公差,此时,需要按照公差顺序,先标注基本尺寸和第一道公差,然后标注第二道公差,第三道以及更多的公差。
例如:15.0±0.1, -0.05尺寸公差的位置标注是指标注公差的位置,通常采用公差符号加上尺寸码的方法进行标注。
例如:15.0H7。
关于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和技巧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标注尺寸公差时要注意精确度和合理性,合理的尺寸公差标注可以方便加工与检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零件图中尺寸及尺寸公差注法(GB/T4458.4—1984)零件图中尺寸公差注法(GB/T4458.4—1984)标注对象说明及图例线性尺寸的公差标注形式当采用公差带代号标注线性尺寸的公差时,公差带代号应注在基本尺寸右边(图a)当采用极限偏差标注线性尺寸公差时,上偏差应注在基本尺寸右上方,下偏差应与基本尺寸注在同一底线上(图b)当要求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相应的极限偏差时,则后者应加圆括号(图c)当标注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的位数也必须相同(图d)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用数字“0”标出,并与下偏差或上偏差的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对齐(图e)当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地配置即两个偏差相同时,偏差只需注写一次,并应在偏差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出符号“±”,且两者数字高度相等(图f)线性尺寸公差当尺寸仅需要限制单个方向的极限时,应在该极限尺寸的右边加注符号“max”或“min”(图g)(实际尺寸只要不超过这个极限值都符合要求)同一基本尺寸的表面,若具有不同的公差时,应用细实线分开,并分别注出公差(图h)如果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遵循包容原则时,应在尺寸公差的右边加注符号“”(图i)的 附 加 符 号 注 法角 度 公 差 的 标 注角度公差标注的基本规则与线性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相同(图j)有关规定注法(GB/T4458.4—1984)标注对象说 明 及 图 例 直 径 、 半 径 的 注 法标注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f”(图a 、b);标注半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图c 、e)圆的直径和圆弧半径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并按图a 、b 、c 、d 、e 所示方式标注当圆弧的半径过大或在图纸范围内无法标出其圆心位置时,可按图d 的形式标注。
若不需要标出其圆心位置时,可按图e 的形式标注球 面 直 标注球面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f”或“R”前加注符号“S”(图d 、f) 对于螺钉、铆钉的头部、轴(包括螺杆)的端部等,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去“S”字(图g)、半径注法在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或注写尺寸数字时,可按图h的形式标注小尺寸的注法斜度符号的方向应与斜度的方向一致(图k、l)斜度注法曲线当表示曲线轮廓上各点的坐标时,可将尺寸线或它的延长线作尺寸界线(图m)轮廓注倒 角 注 法 45°倒角的标注形式(图n) 非45°倒角的标注形式(图o)。
尺寸公差知识点总结为了确保制造的零件能够在装配过程中相互配合,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师和制造商通常会在零件的图纸上标注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是指在规定的尺寸范围内允许的变化范围,它包括两个部分:基本尺寸和公差。
基本尺寸是零件上的理论尺寸,而公差则是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
尺寸公差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零件的尺寸,确保零件能够在装配过程中相互配合,并且满足设计要求。
本文将就尺寸公差的定义、分类、标注、计算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尺寸公差的定义尺寸公差是指在规定的尺寸范围内允许的变化范围,它包括两个部分:基本尺寸和公差。
基本尺寸是零件上的理论尺寸,通常由一条粗实线表示。
公差则是允许的尺寸变化范围,它由上偏差和下偏差两部分组成,通常用字母T表示。
上偏差表示零件允许的最大尺寸,下偏差表示零件允许的最小尺寸。
例如,一个孔的基本尺寸为25mm,公差为±0.1mm,则上偏差为25.1mm,下偏差为24.9mm。
公差可以通过最大材料条件、无限制公差等方式来表示。
尺寸公差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零件的尺寸,确保零件能够在装配过程中相互配合,并且满足设计要求。
它对于确保零件的质量、提高产品的互换性、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尺寸公差的分类根据尺寸公差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等差公差、不等差公差和无公差。
1、等差公差等差公差是指在规定的尺寸范围内,零件上的各个尺寸公差都是相等的。
这种公差适用于要求较为简单的零件,使得制造过程更加简便。
2、不等差公差不等差公差是指在规定的尺寸范围内,零件上的各个尺寸公差是不相等的。
这种公差适用于对零件要求较高的情况,可以更好地控制零件的尺寸,并且确保零件能够在装配过程中相互配合。
3、无公差无公差是指制造图样上没有公差的标注,即零件的加工尺寸与图样上的基本尺寸要完全相等。
这种情况在要求较为简单的零件上较为常见。
三、尺寸公差的标注方式在图纸上标注尺寸公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标注:1、直线公差标注直线公差标注是最简单直观的一种标注方式,通常采用线段和箭头来表示公差的范围。
尺寸公差的三种标注方法
同一尺寸范围的三种标注形式
10±0.2;9.8(0,+0.4);10.2(0,-0.4)这三种尺寸表达方式的区别是什么?——基本尺寸不同;上下偏差不同。
各自允许的总体误差有区别吗?
——均为0.4(公差相同)。
各自理论值是多少?
——如果,理论值是指基本尺寸的话,分别为10;9.8;10.2。
在实际生产加工或装配中,有什么区别?
——从理论上讲,因为三者的最大、最小极限尺寸均相同,所以没有区别。
从加工实际操作规律讲,三者被加工的实际尺寸数值,集中范围不同。
个人理解实际尺寸数值在接近基本尺寸的范围集中。
正负公差、正公差、负公差在实际加工时的集中值?
1、从加工者的掌控来说,标注10±0.2;9.8(0-+0.4);10.2(0/-0.4)---大概分布在9.9-10.1---**9.8-10--**10.2-10;因为接近0位是最安全的,然后是缩小公差,这样报废的几率小点,合格的可能性大点。
2、从公差的尺寸分段来说。
0-10是一个段,10-18是一个段,显然9.8和10以及10.2不是一个段落,因此很可能会影响对应的孔或是轴的公差或配合精度。
3、从尺寸链的计算来说,三个标注算出来的封闭环的尺寸和公差显然也不一样。
4、从模具寿命来说,如果是模具带出的尺寸,做模具时会根据模具的磨损趋势,将公差走到相对有利于模具使用磨损一段时间后仍使产品公差处于公差范围内的一个极限尺寸;。
标注尺寸公差及代号
1.掌握国家标准关于尺寸公差标注的基本要求。
2.了解公差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形式。
1.尺寸公差及公差代号的标注有何规定?
2.上、下极限偏差数字的大小有何要求?
3.公差代号的字母和数字的大小有何规定?
序
号
标注要素公差要求
1 φ45㎜外圆直径公称尺寸φ45㎜的上极限偏差为-0.025㎜,下极限偏差为-0.050㎜
2 φ20㎜外圆直径公称尺寸φ20㎜的上极限偏差为+0.025㎜,下极限偏差为-0.008㎜
3 φ30㎜外圆直径公称尺寸φ30㎜的上极限偏差为0,下极限偏差为-0.013㎜
4 纵向φ25㎜孔直径公称尺寸φ25㎜的上极限偏差为+0.021㎜,下极限偏差为0
5 纵向φ25㎜孔中心距公称尺寸18㎜的上极限偏差为+0.01㎜,下极限偏差为-0.01㎜
6 键槽宽公称尺寸8㎜的上极限偏差为0,下极限偏差为-0.036㎜
7 键槽深公称尺寸26㎜的上极限偏差为0,下极限偏差为-0.20㎜
8 未注公差的尺寸的一般公差公称尺寸125㎜、30㎜、38㎜、27㎜、6㎜的相应要素均按GB/T1804中的f级加工。
公差与配合教案1.互换性概念互换性定义互换性是指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或部件中,并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互换性意义零件具有互换性有利于组织协作和专业化生产,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及方便装配,维修有重要意义。
尺寸公差的术语和定义1)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
如图a中的ø30mm。
2)实际尺寸——零件制成后,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如图b示出了轴ø30mm的最大极限尺寸为ø29.993mm,最小极限尺寸为ø29.980mm。
实际尺寸只要在这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均为合格。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偏差有上偏差、下偏差(统称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如上图所示的轴:上偏差=(29.993-30)mm=-0.007mm下偏差=(29.980-30)mm=-0.020mm国家标准规定:用代号ES和es分别表示孔和轴的上偏差;用代号EI和ei分别表示孔和轴的下偏差。
偏差可以为正,负或零值。
实际尺寸减去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零件尺寸的实际偏差在上、下偏差之间均为合格。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变动的量。
即: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或:公差=上偏差-下偏差如上图所示的轴公差=(29.993-29.980)mm=0.013mm或:公差=[-0.007-(-0.020)]mm=0.013mm由于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公差总是正值,且不能为零。
在零件图上,凡有公差要求的尺寸,通常不是标注两个极限尺寸,而是标注出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见上图a。
6)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公差带是表示公差大小和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一个区域。
基本尺寸和公差标注规范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基本尺寸和公差标注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帮助工程师和制造人员确保零件和产品的尺寸和公差符合预期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基本尺寸和公差的概念,并解释了常见的标注符号和标注方法。
基本尺寸基本尺寸是在零件或产品设计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实际尺寸。
通常情况下,基本尺寸是由设计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的。
标注基本尺寸是工程图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描述了零件或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特征。
基本尺寸的标注通常使用几何尺寸标注符号来表示。
几何尺寸标注符号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直径符号(⌀):表示基本尺寸为直径。
例如,⌀10表示基本尺寸为直径为10的圆。
•长度符号(L):表示基本尺寸为长度。
例如,L20表示基本尺寸为长度为20的直线段。
•半径符号(R):表示基本尺寸为半径。
例如,R5表示基本尺寸为半径为5的圆。
•角度符号(θ):表示基本尺寸为角度。
例如,θ45°表示基本尺寸为45度的角。
在进行基本尺寸标注时,应该使用合适的尺寸单位,如毫米(mm)或英寸(in)。
标注应该清晰明确,并遵循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
公差公差是指允许的尺寸变动范围。
基本尺寸通常不可能完全精确地制造出来,因此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公差。
公差提供了零件或产品的合理制造限度,并确保其与其他零件或产品的配合良好。
公差的表达通常使用公差尺寸标注符号来表示。
公差尺寸标注符号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上下限符号(±):表示公差为上下限。
例如,±0.05表示公差为±0.05的范围。
•最大与最小符号(∠):表示公差为最大与最小限值。
例如,∠0.1表示公差为最大0.1和最小-0.1的范围。
•上限符号(+):表示公差为上限。
例如,+0.01表示公差为上限为0.01的范围。
在进行公差标注时,应该清楚地指定公差的类型和数值。
一般而言,公差应该尽可能小,以提高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标注方法基本尺寸和公差的标注方法在工程图中是非常重要的。
尺寸公差的三种标注方法
:
尺寸公差是指工件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允许的最大误差和范围,
常被用于质量评定里,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要对尺寸公差进行清晰的
标注,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尤其重要。
目前有三种常见的标注方法,
分别是有限值(迭代)表达方式、Plus / Minus表达方式以及模糊表
达方式。
有限值(迭代)表达方式是最常用的公差标注法,是指标注时,
只要用有限值进行表示,如直径50mm,公差可是用“(+ 0.04~-0.04)”或“± 0.04”等形式表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Plus / Minus表达方式,也就是加减法,常用于合金钢层压制件,这种表达方式把工件尺寸写作以“公称尺寸+上限公差-下限公差”的
形式,如直径50mm,公差用50.03~49.97表示。
模糊表达方式是指使用一连串模糊数字和符号表达公差,如
“Φ50.350.4”,表示直径实际尺寸可以在49.90~50.50之间,上下
公差分别为0.35和0.40。
总之,三种尺寸公差标注方法各自适用于不同场景,根据实际需
求使用最合适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标注方式可以有助于确保
工件的质量以及相应的测量精度。
然而,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依赖于尺
寸公差标注,从更大的层面审视量检抽查工件质量,才能最大程度确
保活动件质量。
[转] 干机械设计这一行的入门和不可缺少的资料 [图片]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