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

教学内容:杂种优势利用

教学目标:杂种优势的概念;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了解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

掌握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熟悉利用杂种优

势的途径;三系制种原理及方法。

教学重点:杂种优势表现的普遍性、复杂多样性和遗传基础;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杂种亲本选配的基本原则;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途径;质核

互作雄性不育和核雄性不育的遗传;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恢复系的选育方法;杂种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教学难点:配合力的测定。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杂种优势 (heterosis) :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F1 , 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1 利用简史:

简述杂种优势现象的发现,列举古今中外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的研究,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

2 利用现状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化学杀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核雄性不育的利用与核质互作杂种优势利用。

二杂种优势表现特征

1 杂种优势的普遍性

(1)生长势和营养体

(2)产量和产量因素方面

(3)品质方面

(4)生理功能方面

(5)生化表现方面

(6)抗逆性和适应性

2 杂种优势表现的复杂多样性

(1) 从基因型看:自交系强于自由授粉品种

(2) 作物种类:二倍体大于多倍体

(3) 亲本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远的强于近的

(4) 杂交组合:亲本之间性状互补,杂种优势强

3 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原因:发生遗传分离,出现个体差异,后代不整齐一致。

杂种优势衰退速度的影响因素:

(1) F1基因型的杂合位点数:杂合位点越多,衰退越慢

(2) 作物授粉方式:异花授粉比自花授粉作物下降慢

4 杂种优势的度量

(1)中亲优势(mid-parent heterosis):指杂交种 (F1) 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 (P1与 P2) 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中亲优势 =[ F1-(P1+P2) /2 ]/ (P1+P2)/2 × 100%

(2)超亲优势( over-parent heterosis):指杂交种 (F1) 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高值亲本 (HP) 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超亲优势 = (F1 - HP)/ HP × 100%

负向超亲优势 =(F1 - LP)/LP × 100%

(3)超标优势(over-standard heterosis) :指杂交种 (F1) 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当地推广品种 (CK) 同一性状的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超标优势 = (F1 - CK)/ CK × 100%

(4 )杂种优势指数(index of heterosis) :杂交种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

一性状的平均值的比值。

杂种优势指数= F1 / (P1+P2)/2×100%

三杂种优势的理论基础

1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显性假说(又称“有利显性基因假说”)

基本论点:杂种F1集中了控制双亲有利性状的显性基因,每个基因都能产生完全显性或部分显性效应,由于双亲显性基因互补作用,从而产生杂种优势。(2)超显性假说

基本论点:杂合等位基因的互作胜过纯合等位基因的作用,杂种优势是由双亲杂交的F1的异质性引起的,即由杂合性的等位基因间互作引起的。

2 对两种假说的评论

四杂种品种的选育程序

1 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原则

(1)选配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杂种满足品种三个基本特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2)异交结实率高:对自花和常异花作物而言,尤为重要。

(3)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种子生产包括亲本繁殖和杂种品种种子生产。

2 亲本选配

对杂种亲本的要求:

基因型纯合 , 表型整齐一致

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

(1)选育自交系的原始材料

自交系(inbred line):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

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主要为异花授

粉作物的杂交制种提供亲本。

a 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

b 各类杂种品种

一环系(first cycle line):从品种群体和品种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二环系(second cycle line):从自交系间杂种品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c 综合品种或人工合成群体

(2)自交系的选育方法

a 人工套袋自交技术

b 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选择

(3)自交系的改良

a 改良的目的:保留优系的全部或大部分优良性状并保持其高配合力下,改良

个别不良性状。

b 改良的基本方法——回交改良法

供体选择的条件:具有明显的,可以弥补被改良系某些缺点的优良性状,且性状遗传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配合力,无严重缺点。

3 配合力及其测定

1)配合力的概念

配合力( combining ability):指一个亲本与另外的亲本杂交后杂种一代的生产力或其他性状指标的大小。

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指一个纯系(自交系)亲本与其他若干个品种(自交系)杂交后,其杂种一代在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由加性效应决定,可遗传。

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 SCA):测系与一特定的(自交系或基因型纯合的品种)杂交F1的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由非加性效应决定,不能遗传。

2 配合力的测定

(1)测定时期

a 早代测定:主要用于异花授粉作物,S1-S2代进行,仅能测出一般配合力。

b 中代测定: S2-S4 ,比早代测定可靠。

c 晚代测定: S5-S6 ,结果可靠,但工作量增加。

(2)测验种的选择:

测交(test-crossing):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

测验种(tester):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

测交种(test cross variety):测交所得到的后代。

测验种的选择:

a 测验种的选择依测定目的而定。

一般配合力—群体品种;特殊配合力—纯系

b 依本身的配合力以及测验种与被测系的亲缘

关系而定。

本身配合力低,且与被测系亲缘关系近——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