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2021年5月总第361期ISSN1672-1438CN11-4994/T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自适应性探讨何碧漪 李青海 刘 群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摘 要:人工智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变化,而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自适应理论为基础,探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需求,进而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自适应性调整的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自适应;教育改革作者简介:何碧漪,工学硕士,助理研究员;李青海,工学硕士,副研究员;刘群,工学硕士,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资助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RMI 创新培养模式研究”(编号:CDGZ2019048)。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智能化生产、人们的生活习惯等产生链式反应。
高校的功能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地适应、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大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需要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近几年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为800万人左右,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而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职院校更加需要积极求变、化危为机、夯实基础,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理论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教学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由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不确定因素、社会需求信息反馈不及时等,极大地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需要借助自适应理论,构建系统模型,研究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自适应性问题,从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
108堕签鎏塑些垫查兰堕堂亟!旦!!竺笙!塑!竺!!!!!!!坚!!皇!!∑!!!!!竺!!!垒!!!!!i!!!竺竺!!!g!“PR ETC O题库’’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模式探究杨军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针对我院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设计了“PgE T C,O题库”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模式,分别从听力模块、词汇语法模块、阅读模块、翻译模块、应用文写作模块、模拟/全真试题测试模块,考试策略指导模块、趣味学习模块着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单项、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和考试能力,提供学生有益的学>-j资料,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视野。
关键词:PE ETC O题..库;建设模式;模块设计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1—0108—02一、PR ET C O试题概况PR ETC0(Pr act i cal E ngl i s h T es t of C ol l ege)分为A级和B级2个级别。
分别从听力(1i S I e n n g cO m Pr ehensi on)、词汇语法结构(voca bul ar Y and St ruct ure)、阅读理解(r eadi ng C om pr ehens i on)、翻译(T r ansl a t i on)、应用文写作(pr act i cal W r i t i ng)5个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专门用于考核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现状分析关于PR E T C O方面的资料更多的是书面方面的资料。
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需要,网络的发达,从英语教师师和学生的角度都需要将PR E T C O考试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系统化,便于更多的学生能进入这一平台进行自学和英语教师教学资源的积累和运用。
英语老师独自收集资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问和精力,收集来的资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很难一一详细的讲解。
_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科研规划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商务英语教研室课题组以我教研室黄海为主持人申报的课题,于2022年6月经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科研规划项目工作小组办公室批准,已被列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科研规划项目2022-2022年度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五年制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类别:教育教学研究类课题批准号:根据《关于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2022学年度科研规划立项课题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本课题组特召开课题开课会,作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江苏省发展迅猛,仅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近年就在全省建立五年制高职校超过四十所。
为达成五年制高职“高素养、高技能、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模块化与课程实施实践化成为五年制高职课程建设的重心。
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是商贸类涉外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专业实现“全人素养”培养目标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在五年制高职阶段开设商务英语口语课程并有效地实施该课程,让学生能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对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五年制高职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中考中受挫,长期的应试教育以及这些学生所得到的较低的评价也使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磨灭殆尽;另一方面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于商贸类涉外专业学生所能达到的外语表达水平要求水涨船高,更加强调其英语口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所以,如何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恢复学生英语表达的自信,培养他们在不同商务环境下英语口语的运用能力,已经成为我们五年制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研究的意义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而全球化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语言交流障碍。
全球化大环境下的中国又处于经济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势下,这就更加激起了外语学习的热潮。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中“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建构研究[摘要]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有很多典型的模式,“校中厂、厂中校”便是其中值得尝试的模式之一。
“厂中校”已有较多的实践,“校中厂”目前仍处于不同角度与深度的探索。
文章着眼于高职院校“校中厂、厂中校”实践过程中问题的分析,力求寻找改进之道。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建构[作者简介]李涤非(1970- ),男,山东济宁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管理;王生雨(1967- ),男,甘肃武威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校企合作教育、科技成果转化。
(江苏常州213164)[课题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1年课题“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cdgz20110006)[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35-02一、引言通常情况,在高职院校层面上,可以将“产学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结合教育”等称谓理解为相同的概念。
目前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模式有很多种,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为主线,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符合地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范例;以实习或工作项目为主旨,锻炼学生高技能实践能力的“工学交替”模式(“三明治”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范例;以就业为主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与实现学生就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范例;以培养一线操作技术人才为主旨,培养学生某一职业技能与素养的“2+1”模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是范例;以满足人才市场对某一行业人才的需求,学校由行业龙头企业管理,共同培养特定行业应用性专业人才的“校企合作企业为主”模式,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是范例。
“校中厂、厂中校”是诸多产学合作模式中的一种。
此处的“厂”,不仅囿于生产制造类企业、还可以广谱地理解为流通经营类公司等。
职业教育M•案例研究•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谢宝智,缪小吉(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装备制造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实现形式。
基于目前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提出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人才资源,在“精挑细选,职责明确”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成员稳定,长期培养”三个基本原则下,组建培育教学与社会服务能力优异的产学研“双师型”教师团队。
最后,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两个建议。
关键词: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中图分类号:G 717文献标识码:A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学 界看来,它是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如“订单式”培养、 顶岗实习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学院、现代学徒 制等的升级版,是一种新型的深度校企合作形式[11。
通 过产业学院的建设,将构建一个深层次、立体化、全 方位的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 的有机衔接。
产业学院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载 体,是培养适应地方高质量发展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 是提高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协同育人和服务产业是产业学院的两个主要功能。
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 引领产业发展,主动解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都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团队。
建设“双师”素养明显, 懂行业和企业、懂专业和职业的教师团队,是办好产 业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
_、产业学院师资队f f i i t 设®刷雜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收稿曰期:2020-10-01作者简介:谢宝智,男,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装备制造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高职机械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和教 学改革。
课题项目:2019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项目(CDGZ 2019027): 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9JSJG 36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着创新创业成为席卷我国整个社会的浪潮,在这时代洪流中,创客行动与高职教育结合,一方面,悄然改变高职教育模式,为创新创业行动创新实践模式,另一方面,也为高职教育抓住机遇、跨越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在高职院校,创客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回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途径。
同时,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STEM教育越来越被高等教育界认可,与创客教育一同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目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可以构建以STEM教育核心理念为基础的高职创客教育模式。
一、高职院校创客教育及其价值创客教育,广义上是指在社会大众中培养大众创客精神和创客能力的教育,狭义上是指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创客素养和创客能力的教育。
本文主要关注的是狭义上高职院校创客教育的相关问题。
创客教育(Maker Education)的发展与美国近年来兴起的创客运动密切相关。
戴尔·多尔蒂(Dougherty)最早提出“创客”一词,随后克里斯·安德森(Anderson)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也对创客进行了描述[1]。
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培育创客文化”,同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创客”一词[2]。
其后,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推进,创客行动与教育结合,基于创客实践的创客教育开始进入大学校园。
高职院校因其对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也高度重视创客教育,纷纷启动创客教育方面的训练计划和项目。
高职院校对创客教育的积极响应并不是一种盲从,而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基于对创客教育在学生和院校层面的价值的深刻认识,进行的实践选择。
首先,就学生而言,创客教育着力于培养喜欢创新、勇于创新、享受创新的学习者,通过问题驱动、深度卷入学习,产生新的创意,保持学习过程中高度的激情和信心,而这些正是创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3]。
同时,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其创客教育还与学生未来的创业就业能力密切相关。
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探索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产教融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推行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成为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性课题。
文章探索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以职业导向、设计项目载体、多元融合开发课程为改革思路,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建立融入企业文化、产学研一体的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课程教学团队,培养符合市场、企业需求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职业导向;课程群作者简介:陆天奕(1976-),男,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汪海伟(1981-),男,江苏常州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中高职‘3+3’分段培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无界化对接研究”(编号:CDGZ2015041),主持人:陆天奕;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以常州科教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为例”(编号:2013SJD630003),主持人:汪海伟;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项目“基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高校艺术设计实践研究”(编号:JG2014010908),主持人:迟俭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35-0055-04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取得很大发展,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均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展开合作,和文化创意产业等行业进行的产教融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推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如何有效和文化创意等行业产教融合,成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指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产教融合”,它关系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调查与培养机制研究[摘要]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文章从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创业能力的研究出发,首先界定创业能力的内涵,详细阐述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要素与内涵,并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创业所需能力的认知、对自身创业能力的认知评价和学生对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最后从高职教育理念、学校创业教育、学生创业实践、创业能力评价和创业文化渲染上探究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内涵界定培养机制[作者简介]洪霄(1967- ),男,江苏海安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丁伟(1984- ),男,江苏东台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管理。
(江苏常州 213164)[课题项目]本文系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1年立项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cdgz20110003)[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01-0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高职院校大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创业活动中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既符合《纲要》中所提出的多样化发展理念,也能为学生后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一、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界定一般创业能力的定义是基于创业活动中对创业者能力的需求而产生。
目前学界从创业能力的各个层次给出了不同的内涵界定。
美国有一个机构对创业者的能力进行了细分,分为20项,并进行了权重分类;我国学者也总结出中国创业者十大素质:欲望、忍耐、眼界、明势、敏感、人脉、谋略、胆量、与人分享的愿望、自我反省的能力。
I nternet Application互联网+应用概率统计可以帮助理解和处理不确定性。
它提供了一种框架,可以量化不确定性,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和特性。
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从而推断出未知的信息。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概率统计的应用非常广泛。
对于大量的数据,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来描述数据的分布、趋势和相关性。
例如,可以通过概率分布模型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如高斯分布、泊松分布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理解数据的统计特征,并进行预测和推断。
此外,概率统计还可以帮助分析和处理噪声问题。
在实际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噪声的引入。
噪声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数据产生偏差和误差。
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可以利用噪声模型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人工智能技术中,概率统计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机器学习算法中的贝叶斯网络就是基于概率统计的模型,用于推断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贝叶斯网络可以帮助进行信息的推理和决策,解决不确定性问题。
另外,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也可以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训练和优化,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总之,概率统计在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理解和处理不确定性,从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并解决噪声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概率统计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将会不断深化和拓展。
一、传统教学与现状概率统计这部分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按照事件与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的次序展开的。
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课程中,概率统计可以作为单独一门课程开设,也可以作为高职数学必修课程的一个教学模块存在,或者囊括在高职数学选修课程的内容中。
与本科教学方式不同,高职数学教学中这部分内容根据高职教学特点进行了精简,更侧重于计算。
课堂教学以讲解例题和做练习题提升计算能力为主。
应用型本科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为例覃文勇(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164)高校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即打造本科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在转型大背景下,要求地方高校重视应用研究,重视实践,重视技能,为地方培养大批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实践操作性高要求的设计类专业表现尤为突出。
结合目前高校现有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方法及策略。
应用型本科;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导师制适的教学计划来组织和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养目标的制订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且没有可操作性。
而这种概念的模糊和笼统性,使得人才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仍处在理念层面,未能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之中[4]。
因此,应该构建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清晰的培养目标制订的前提下,课程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方法的运用才能围绕培养目标的设计有的放矢,并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包含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内容。
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人文素养、沟通与合作、创造与创新、批判性思维等相关能力的培养,避免片面追求技能培养而忽略理论知识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并结合高校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自身特点,以及社会对设计类人才需求的标准来制订各自的培养目标。
以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课程为例,在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基本素质方面,首先需要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其次,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现代科学知识。
职业教育大数据专业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作者:贺宁丁可徐志娟来源:《成才之路》2024年第02期摘要:文章阐述大数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数字经济时代所需的专业人才,而非简单地将中职、高职、本科层次的教育相加。
中职阶段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高职阶段强调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的训练,本科层次则注重创新、团队合作、跨文化交流、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现一体化教育需要多方合作和支持,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各方面共同采取具体措施。
该研究旨在统一培养中专、高职和本科学生,使学生全面掌握大数据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大数据专业人才提供支持。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C961;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2-0053-04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职业教育大数据专业‘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编号:CDGZ22022031);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蓝点分布式智能计算项目”(编号:2021LDA06 008);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科教协同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编号:B/2022/02/86);2023-2024年度江苏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大数据技术专业‘中专本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HYBLX20230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下了基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具备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跨界互通等特点。
中职、高职、应用本科教育应该有机衔接,形成适应需求、多元立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此举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可以打破职业教育只能达到专科层次的“天花板”的现状,巩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地位,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定位[1][2]。
附件二
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项目任务书
说明:
1、项目承担人必须如实填写该任务书中所有内容,与项目批准的评审书一致。
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将以此作为项目检查和项目结题验收的依据。
2、项目成果提交形式为系列论文的,须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课题负责人署名为第一作者的至少1篇。
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的,验收时须提交2万字以上的研究报告并附成果采纳部门意见或专家鉴定意见。
3、项目成果在发表或出版时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注“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助项目”及编号。
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职业教育战略的实施要求,把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成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示范区,大力促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和完善项目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项目指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评审并正式下达的立项资助课题。
第三条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集成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示范辐射、强化贡献”的目标要求,开展高职教育园区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平台体系建设的研究,为本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第四条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项目,面向理事单位择优立项,保证重点。
凡有条件进行研究的理事单位和个人,均可按规定申请立项资助。
第二章组织、申请和评审第五条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由常州科教城、常州大学和在常高职院校共同承办,立足常州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学术性机构。
研究院负责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其下设的学术委员会负责对研究项目进行评审与协调。
学术委员会由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聘请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在常高校的教育专家组成。
第六条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项目的选题工作,主要以发布当年课题指南的方式进行。
项目完成时间一般为2年。
第七条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一般于每年4月份征集和发布课题指南,5月份组织项目申报,6月份进行项目评审。
资助项目分重点和一般两类。
第八条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原则上须具备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
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有本研究院在研项目的主持人不得申请新的项目。
第九条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或单位领导须对评审书进行审核,对评审书填报的主要内容和申请人能否胜任该课题的研究工作签署明确意见,并承担信誉保证。
申请人所在学校应积极支持,承诺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