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目标预设:一、知识与能力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过程与方法1、过程:通过实例引入负数,指导学生会识别正负数及其表示法,能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观察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数学话题,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难点:负数的意义,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带有负数的实例若干预习导学: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
例如,⑴天气预报2003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⑵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⑶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0.5(mm),这里的±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范围是多少?(问题1-3友情提示、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在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自然数和分数),它们都是由实际需要而产生的,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由表示“没有”“空位”,产生数0,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但在预习导学中表示温度、净胜球数、加工允许误差时用到数:-3, 3, 2, -2, 0, +0.5, -0.5。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3,-2,-0.5。
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小于设计尺寸0.5mm,像-3,-2,-0.5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而3,2,+0.5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大于设计尺寸0.5mm,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精选5篇)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篇1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2.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的计算;难点:乘方和开方运算;教学过程:1.计算器的使用介绍(科学计算器)初一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png2.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3.75)+(-22.5) (2)51.7(-7.2)解(1)初一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png(-3.75)+(-22.5)=-26.25(2)初一上册数学一单元教案.png51.7(-7.2)=-372.24说明输入数据时,按键顺序与写这个数据的顺序完全相同,但输入负数时,符号转换键要放在数据之后键入.随堂练习用计算器求值1.9.23+10.22.(-2.35)×(-0.46)答案1.37.8 2.1.081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观点和正确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教学难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里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一、情境诱导在小学我们学习了整数、分数,上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正数、负数,谁能很快的做出下面的题目。
1.有下面这些数: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1)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填完了吗?(2)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填完了吗?把整数和分数起个名字叫有理数。
(点题并板书课题)二、自学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对照课本找自学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是学生在小学数学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的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有理数的概念、分类、运算及其性质。
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性质,以及实数的概念。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学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了解有理数的性质。
2.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有理数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有理数的性质。
2.有理数的运算方法,特别是乘除法和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导入法,通过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有理数的性质。
2.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教学PPT。
2.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和测试题。
3.教学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然后给出有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有理数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练习,包括加减乘除法和混合运算。
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交流、归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实际需要产生正数与负数.教学难点:正确了解负数,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会遇见用数来表示问题,例如①天气预报2003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0C,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②有三个队参加足球比赛,红队胜黄队(4∶1),蓝队胜红队(1∶0),黄队胜蓝队(1∶0),如何按净胜球排名?③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0.5(mm),这里的±0.5代表什么意思?(二)、试一试章前图中表示温度、净胜球、加工允许误差时,用到了-3,3,2,-2,0,+0.5,-0.5等等.请同学们那些数是以前没有学过的数,有–3,-2,-0.5.实际意义是零下3度,净输2球,小于尺寸0.5mm.(三)、探索新数–3,-2,-0.5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正数:以前学过的大于0的数(像1、2.5、133、48等的数叫正数)七年级(上)数学教案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像-1、-2.5,-13,-48的数叫负数,读作负1、负2.5、负13、负48.)有时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正号“+”,正号“+”可以省略,但负号“-”一定不可以省略.一个数前面的“+”“-”叫它的符号(性质符号).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中性数.师:(以温度计为例)温度计中的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因此得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数?学生:自然数问题2:为了表示“没有”,我们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学生:0(0也是自然数)问题3: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学生:分数(小数)问题4: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都记作5℃,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那么应该要怎么表示呢?要清楚的表示这两个量,我们以前的数就不够用了。
为了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相反意义的量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①气温有零上7℃和零下7℃;②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③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④高于海平面8844m和低于海平面150m。
学生讨论:上面例子出现的各对量,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教师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零上和零下、向东和向西、收入和支出、高于和低于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
2、正数和负数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
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
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有理数章节,作为初中数学课程体系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章节不仅是代数知识体系的开端,更是学生后续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高等数学内容的先决条件。
深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提升数学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设计精妙,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正数世界跨入包含负数在内的有理数领域。
通过负数的引入,打破学生对数的传统认知,拓宽数的范围,使学生理解数轴上点的位置与数的大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直观基础。
数轴的使用,不仅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数的顺序关系,还促进了学生对相反数概念的深刻理解,即任何数在数轴上都有其对应的相反数,它们关于原点对称,这一概念的掌握对于简化运算、理解数学规律至关重要。
绝对值概念的引入,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度量一个数“距离”0的远近,无论该数是正是负,其绝对值总是非负的。
这一概念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更为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在有理数的运算部分,加减乘除的基本法则和运算顺序是教学的核心。
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需熟练掌握这些基本运算,同时理解并掌握有理数运算中的特殊规则,如负数相乘得正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等。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特别是负整数指数幂的学习,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数学问题。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则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解决包含多种运算的有理数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基本运算技能,还能在实践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如何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合理选择运算顺序,高效准确地得出答案。
有理数章节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能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未来的数学学习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
1.2 有理数-第一课时(参考课时:2课时)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
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整数或分数或有理数。
②会初步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③使学生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会画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整数或分数。
④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1.2 过程与方法:①采用启发式教学,设法引导学生去归纳、整理。
②引导同学动笔画,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比较、交流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②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①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
②数轴的三要素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教学。
2.2 教学难点①给一个数能正确说出它属于的集合。
②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3 专家建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我们进行数学教学,不能只给学生讲结论,因为任何数学理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数学活动,应该暴露数学活动过程。
也只有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
这一节课,从数的分类,到数轴的介绍,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和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判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4 教学方法情境引入——引导同学进行数的分类——有理数概念介绍——有理数的分类——集合概念初步——数轴介绍及画法——数轴与有理数对应关系——课程小结——巩固练习5 教学用具6 教学过程6.1 情境引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战绩辉煌。
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翔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金牌,这个成绩打破了12.96的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实现了中国男子田径金牌0的突破。
一、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数与式”主题中的“有理数”.二、单元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指出初中阶段数与代数领域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和“函数”三个主题,是学生理解数学符号,以及感悟用数学符号表达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规律的关键内容,是学生初步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感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重要载体.“数与式”是代数的基本语言,初中阶段关注用字母表述代数式,以及代数式的运算,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和推理,通过字母的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课标的内容要求:①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体情境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方法.教师应把握数与式的整体性,一方面,通过对有理数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数是对数量的抽象,知道绝对值是对数量大小和线段长度的表达;另一方面,通过代数式和代数式运算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通过基于符号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感悟数学结论的一般性,理解运算方法与运算律的关系,提升运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验证反思的过程,形成模型观念;要关注基于代数的逻辑推理,能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2.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本章包括两个小节:1.1正数和负数;1.2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数及其运算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小学已经安排了自然数、正分数及其运算等学习内容.本单元借助生活实例引入负数.通过添加负数这一类“新数”,使数的范围扩张到有理数.引入负数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习后续内容,特别是“数与代数”内容的需要,学生可以从中体会根据实际和数学的需要引入“新数”的好处.有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同时,利用数轴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数轴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产物.引进数轴后,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为学生提供了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直观工具,同时也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做了准备.引入相反数的概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相反意义的量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绝对值、有理数运算做准备.绝对值概念借助距离概念加以定义.在数轴上,一个点由方向和距离(长度)确定;相应地,一个实数由符号与绝对值确定.这里,“方向”与“符号”对应,“距离”与“绝对值”对应,又一次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转化.所以,绝对值概念可以促进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运算的基础.本单元重点是理解正负数、有理数和绝对值的相关概念;难点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三、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自然数、正分数及其运算、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实际上,小学学过的数及运算的知识,就是有理数及其运算的知识,数的范围限制在“正数和0”.因此,本单元内容的教学,首先要做好与以往算术知识和方法的衔接,在原有基础上自然引申出新的问题和思路.例如,对负数的认识,借助实际生活、生产中大量存在的“相反意义的量”,提出引入“新数”的需要,然后借助“大于0的数叫作正数”,自然引入“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号)的数叫作负数”.另外,本单元渗透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例如,用-a表示a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论;等等.这样,既使问题阐述得更简明、更深入,也使学过的数与代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强和提高.总之,加强与小学学过的数及运算的衔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本单元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四、单元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五、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有理数课时划分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1.1正数和负数通过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归纳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续表有理数课时划分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1.2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1.2.1有理数的概念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归纳有理数的概念,并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1.2.2数轴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归纳数轴的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数轴的活动,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让学生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有理数课时划分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以互相转化的,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1.2.3相反数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受事物之间的对应统一的辩证思想1.2.4绝对值提出问题,通过探索求一个数绝对值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1.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经历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和形成过程,体会负数的大小比较与自己原有认知体系的不同;经历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的探索过程六、单元评价与课后作业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每课时课后作业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层次性原则:教师注意将课后作业分层进行,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层次性.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人人学习数学,人人有所获.重视过程与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生活性原则:本节课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应回归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根据以上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设置为两部分,基础性课后作业和拓展性课后作业.。
七上数学教案有理数第一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学习有理数的必要性.②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③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 2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励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新课,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难点、教学重点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理.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运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数的运算上,比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法则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近似数等内容的学习,,运算律,算上.. 有理数法则的理解,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绝对值意义课时分配课时内容1 正数和负数1 . 14 有理数2 . 15 有理数的加减法3 . 14 . 1 4 有理数的乘除法4 有理数的乘方5 . 12 单元复习与验收教学建议(即联系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大胆尝试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引入,从而使学生自得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自觅规律..在进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教学时: 1•)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1(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注意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体会用字母2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体现代数的特点表示数的优越性,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讲解有理数运算时,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的导出借助数轴 2在此,会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法则要着重强调符号的确定基础上注意绝对值的运算,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正数和负数1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①了解正数与负数的引入是实际生活的需要.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③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过程与方法 2训练学生运,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让学生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难点会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重点:的含义.0•反意义的量,理解难点:负数的引入和理解.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同学感受高于水平面和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课件展示低于水平面的不同情况.(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 1米和50张课桌,汽车向东80张课桌与卖出90‣,买进5‣和零下7米等.120向西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想一想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2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读作负)“-”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用算述里学过的数表示,.号来表示(零除外)一位同学任意说出具有相反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活动意义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是正数还是负0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讨论• 数?号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的数,0正数是大于【总结】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1 例【提示】、“后”与“前”,“下降”与“上升”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收入”与“支出”等.、“得到”与“失去”、“高于”与“低于”旨在考查学生用正负数表示具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点评】有相反意义量的能力.克0.02在某次乒乓球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过标准质量2 例克表示什么?0.03那么-•克,0.02记作+0.03表示比标准质量低【答案】克.可记为6.4%年美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减少3 2001例.7.5% +可记为7.5%,中国增长-6.4% 备选例题•个时间单位,1分钟为45²山东淄博)某项科学研究以2004(10,0时为10并记为每天上午时以后记为正.例10时以前记为负,(应记为7:45上升依此类推,等等.1记为10:45,-1记为9:15如,)A.3B.-3C.-2.5D.-7.45分135相差10与7:45读懂题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拨】钟.B 【答案】(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正数就是我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既不是正数0.另外,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也不是负数.,2,-1填空. 1,81 个数是–81…第 -8 , -7 , 6 ,-5,4,-3.2005 个数是–2005第数字绝对值的排列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通过观察可见,【提示】符号是负正相间,第奇数个数为负,第偶数个数为正.从绝对值和符号两方面考虑.,本题属于找规律问题【点评】(存是小张同学一周中简记储蓄罐中钱的进出情况表1-1-1表. 2:)入记为“+”表 1-1-1 六五四三二一日星期(元)-2.6 +10 -0.9 -2.1 -1.2 +5.0 16 +)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1(元.31元, 6.8【答案】)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多了还是少了?2(多了.【答案】)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账?比较3(各种记账的优劣.【答案】用文字说明,但前者更简洁.,1个同学站成一排,从左到右每个人编上号:4.数学游戏: 3.(负号)表示“蹲”“-”,.用“+”表示“站”4,3,2个同4、第1,则第+4,-3,-2,+1)由一个同学大声喊:1(2学站,第,-1个同学蹲,并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再大声喊:3、第个同学中有改变姿势的,则表示输了,4、第2,如果第+4,+3,-2;作小小的“惩罚”个同学顺序调整一下,但每个人记作4)增加游戏难度,把2(.的游戏;1自己原来的编号,再重复所有“命令”或“数据”•)这不仅仅是游戏哟!在电脑中,3(“翻译”没有特别的例如,表示的.(特别是二进制数)都是用有理数程序,电脑就不明白你给屏幕上的卡通人下的是“站”还是“蹲”的命令,这时,就可输入正负数以区别不同的姿势.(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填空题 1(-吨记为20吨,那么浪费+30吨记为30)如果节约用水1吨.204)如果2(. -8 年前记作8,那么4年后记作+吨表示100吨,那么+7吨记作-7)如果运出货物3(运进货.吨100物,小阳体重减少了3,记作+3kg)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4(. 2kg ,则小阳增长了2 kg米,下午0.5米,记作-0.5时,水位低于标准水位12.中午 20.5时,水位又上涨了5米,下午1水位上涨了•时,1 米.时的水位;5时和下午1)用正数或负数记录下午1(时水位高多少?12时的水位比中午5)下午2(1时,水位-5米;下午0.5时,水位1)下午1(【答案】(米)0.5+1=1.5)2(米提升能力公斤,现测得甲、乙、丙三袋粮食重50.粮食每袋标准重量是 3公斤.如果超重部分用正数表示,49.8公斤,49公斤,52量如下:请用正数和负数记录甲、乙、丙三袋粮食的超重数和不足数..-0.2,-1, +2【答案】.有没有这样的有理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是【答案】.0.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5116,3.14,0,-1.3,-2,4,,,-0.02,15- 37716,0.02,15;负数:-,3.14,1.3,4,正数:【答案】711-2,-371开放探究12.同学聚会,约定在中午 6点到会,早到的记为正,迟到的记•点,-1.5点,最迟到的同学记为3为负,结果最早到的同学记为+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到的吗?最早到的同学比最迟到的同学早多少小时?点半到,最1点到,最迟的是下午9最早的同学上午【答案】个小时.4.5早的比最迟的早到.新中考题 7‣,15‣,冷库B的温度是-5²玉林)冷库A的温度是-2004(则温度高的是冷库• .A教学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数学课为学生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负数的引入-----学生在动手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亲自操作的机会,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获取感性的认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再从而获得新知,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感受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创造的过程,为学生今后获取新知以及探索和发现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知打下基础有理数2 .11 有理数1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有理数按要求分类.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0③了解.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经历本节的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把已知各数填入相应的数集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认识的数除,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讨论交流了小学里所学的之外,还有另一类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512…5.2, -7.4,-3,,,0,-10,-9,-7,5.7,3学生列举:365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议一议、分数,也有负0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整数、负分数.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你能对以上各种类型的数作出一张分类表吗?试一试整正数零整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说明:以上分类,若学生思考有困难,可加以引导:因为整数和分数那么整数又包所以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类,统称为有理数,含那些数?分数呢?(正数、那可不可以按数的性质以上按整数和分数来分,做一做负数)来分呢,试一试.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数的集合3(把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分数集合、整数集合、什么是负数集合、试着归纳总结,试一试有理数集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1 例812-89 ,0.67,10.l,10%,-0.23456,-,2004,0,3.1416,57… … … …分数集合整数集合负数集合正数集合【答案】228,2004,10%,,-3.1416,-7510.1,0.67,...-0.23456,-89,...负数集合正数集合812,,-3.1416,-570,2004,-89,...-0.23456,10%,10.1,0.67,...分数集合整数集合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分类方法,你认为他们分类的结果正确2 例吗?为什么?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正数整数有理数分数负数零两者都错,前者丢掉了零,后者把正负数、整数、分【答案】. 分类标准不清楚,数混为一谈以上是对各类有理数的特点及有理数的分类进行的训【点评】练,基础性强,需要重视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B)3例是最小的正整数0①是最小的有理数0②既是非正数,也是非负数0④不是负数0③个 D.4个C.3个 B.2个 A.1可能是什么样的数,一定为a如果用字母表示一个数,那4 例正数吗?与你的伙伴交流一下你的看法..0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a不一定,【答案】全面a要求学生能用分类的思想对此题开放性较强.【点评】.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认识备选例题²浙江温州)观察下列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入适当2004(6243,…你的理解是,________,,,的数,并说明你的理由.7354._________2,找出各项数的特点是本题关键所在,第一个数为【点拨】3所得的数.1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分子,分母都加5【答案】6(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提问:今天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定义然后教师总结:由学生自己小结,和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我们要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一类,”的含义.0要特别注意“的圈中填上适合的数,使得圈内的数依次1-2-1请你在图.1有理数集、正数集、分数集、负数集.•为整数集、所示.1-2-2答案不唯一,如图【答案】381120.4-5正有理数.有理数按正、负可分为 2零负有理数整数按整数分,可分为分数)你能自己再制定一个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另一种分类吗?1()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对事物进行分类,请你举例说明.2(的数,等于1的数,小于1)如将有理数分成大于1(【答案】的数.1例如对人按年龄可分为:)2(青年、少年、儿童、幼儿、婴儿、中年、老年..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和分数集,你能说出两个图的重 3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呢?分数集合负数集合负分数答案(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1 11-0.3 ,50%,0,3,-3,,0.125, -7220} ,3,{-7)整数集合1(11-0.3} ,50%,-3,,{0.125)分数集合2( 221-0.3} ,{-3)负分数集合3(2150%} ,0,3,,{0.125)非负数集合4(211-0.3} ,50%,0,3,-3,,0.125,{-7)有理数集合5(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2不是自然数0B.A.整数就是自然数是整数而不是正数0D.C.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325(千克,)0.1±25(某商店出售的三种规格的面粉袋上写着.)千克的字样,从中任意两袋,它们质量相0.3±25(,千克)0.2•±千克. 0.6 差最大的是提升能力可以表示数,在我们现在所学的范围内,你能否试着a.字母 4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a说明a【答案】,负整数或负分数.0可以表示正整数,正分数,个5.某校对初一新生的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 5名男10超过的次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次数记为负数,其中•为标准,生的测试成绩如下: 2 -1 2 -1 3 0 -1 -2 1 0 -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标(即达标率)?10)这1(名男生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10)这2()1(【答案】(个)10-1=49³5)2(;50%开放探究.应用创新题 68若向东再米,12如果一个人从A地出发先走+米,8米记作+米,你能判断这个人此时在何20米,最后走-18米,又走+15走-处吗?米处.5在A地西边【答案】.新中考题 7年元月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2004²内蒙古赤峰)我市2004(克旗的最低温度是-‣,22宁城县的最低温度是-这一天宁城‣,26(A)县的最低气温比克旗的最低气温高-8. D‣8. C‣-4. B‣4. A ‣(六)资料采撷原始的计算工具最早人类初期的计算主要是计数.计算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用来帮助计数的工具是人类的四肢(手、脚、手指、脚趾)或身边的,说明人们常小石头、贝壳、绳子等.中国有句古话叫“屈指可数”用手指来计算简单的数.名珍藏着一件从秘鲁出土的古代文物,在美国纽约的博物馆里,“基普”叫传基普是古人用来计数和记事的.意即打了绳结的绳子.,波斯国王在一次征战中曾命令一支部队守桥,他•世纪,6说公元前一要他们每守一天解开一个结,把一条打了结的皮带交给留守将士,直守到皮带上的结全部解完了才准撤退.人们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计数和记在没有文字的我国古代,事.一件事打一个结,大事打个大结,小事打个小结,办完了一件事就解掉一个结.古人不仅用绳结计数,而且还使用小石子等其他工具来计数.例这样,晚上必须圈到栅栏里.早晨放牧到草地里,他们饲养的羊,如,傍出来一只就往罐子里扔一块小石子;早晨从栅栏里放出来的时候,如果石子全部进去一只就从罐子里拿出一块小石子.晚羊进栅栏时,拿光了,就说明羊全部进圈了;如果罐子里还剩下石子,说明有羊丢失了,必须立刻寻找.教学反思:为学生提供合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这节课的教学,作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去思考问,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探寻结果,题另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抽象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学生的讨论,有方法型的,中受到启发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可以增加.有技巧型的取长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深刻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短2 .2.1 数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①掌握数轴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②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数..过程与方法 2逐步形成应用①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数学的意识.②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轴的概念.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0m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学校,学校东课件展示100m处分别有一个书店和一个超市,学校西150m•和西处分160m和表示书店、超市、邮局、D、C、B、A别有一个邮局和医院,分别用医院,你会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吗?(学生画图)(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0•师:对照大家画的图,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把左右两边0的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即用一直线上的点把正数、负数、也就是本节内容──数轴.•都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学会画数轴.1(点拨第一步:画直线定原点第二步:规定从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左边为负方向)第三步:选择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据情况而定)由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和数轴的结拿出教学温度计,第四步:构是否有共同之处.对比思考:原点相当于什么;正方向与什么一致;单位长度又是什么?)有了以上基础,我们可以来试着定义数轴:2(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学生自己练习画出数轴.做一做4你能利用你自己画的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数试一试:,-3,1.5,7吗?0,-2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a则数轴上表示数是一个正数,a若讨论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a置上?与原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与原点又相距了多少个长度单位?•上?小结整数能在数轴上都找到点吗?分数呢?___________•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__________所有的可见,都在原点的右边.______________都在原点的左边,(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1 例43-25321210-1210-1②①③1-1-321-1-2④⑤⑥21-1-2⑦④③正确②错.没有正方向①错.没有原点【答案】⑦错.正方向⑥正确⑤错.单位长度不统一错.没有单位长度标错70 ,-,-3,1.5,2 4试一试:用你画的数轴上的点表示例 3【答案】ABCED5-1-41-2-5420-337,,D点表示--3,C点表示1.5,B点表示4图中A点表示3.0E点表示的点在原点的什么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如果3 例的点在原点的什么位置上呢?a表示-•位置上?由数轴上数的特点不准得到,正数都在原点的右边,【提示】负数都在原点左边.原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个点与它对应,【答案】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数与数轴上的点结合,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点评】形结合.下列语句:①数轴上的点又能表示整数;②数轴是一条直4 例③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一个数;④数轴上找不到既不表示•线;正数,又不表示负数的点;⑤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正确的说法有(B)。
第一章有理数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w-w-w.x-k-b-1.c.-o-m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
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
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
(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
(5)若│a│=│b│,则a=b,或a=-b或a=b=0.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
(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难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等概念.
3.关键: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意义.
课时划分
1.1 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 有理数 5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 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