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1.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我国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那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在那里呢?

我们认为,“应试教育”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在谈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时,有人把取消考试称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起点与一种标志,这种认识与做法是错误的。历来的考试,都是教育的手段,我们必须科学地动用考试这种手段,来促进“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比如认真地对待每次考试,并通过考试及其知识质量分析,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工作,必然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文化科学素质。可见实施“素质教育”也要科学地运用考试这种手段,进行必要的应试训练。这与作为一种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的“应考试教育”中的考试是有区别的。“素质教育”,反对频繁的考试、搞突然袭击、以考试压学生,用考分排队等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2.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严重危害

“应试教育”的严重危害,包括显性危害与隐性危害。其显性危害已被人们所认识,但其隐性危害还远未被人们所认识,甚至至今还很少有人提及。而实际上,其隐性危害的后果,大大超过显性危害。

“应试教育”隐性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身心摧残上。由于“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的状况;频繁的各类考试、按考分来区分学生的优劣,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靠广大教师的艰苦努力,它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自觉性。面对当前的现实,广大教师应如何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主要是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3.1要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所在。作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包括很多内容,但最主要的是:

3.1.1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如何看待与衡量“素质教育”的质量?我认为,一要看每个学生的进步幅度;二要看学生的全面素质。“应试教育”总是把考分作为衡量质量的唯一标准,认为考分高,就是质量高;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取得的考分是进行片面的知识教育的结果,它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所说的教育质量是指学生在德、智、体、音、美等几个方面发展,是每个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1.2树立“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素质教育”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等几个方面。而“应试教育”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可接受知识的窗口,教师讲授的多,课堂灌得多,学生接受的知识就多;通过“加班、加点、加压”和应试训练,学生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就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3.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因为中小学生80%的学习时间都是课堂上度过的。只有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衡量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主要看他能否下功夫更新教育,改革课堂教学,全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处理好重点与难点;认真研究认识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法,并注意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教师教授为双向交流(即师生之间的交流)或多向交流(即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