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上洁治的操作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28.52 KB
- 文档页数:3
龈上洁治术手动操作方法
手动进行龈上洁治术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麻醉:首先,给患者施加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 检查口腔:使用口腔镜和探针等工具,仔细检查患者的牙龈、牙齿和口腔状况。
3. 牙石清除:使用手动或超声波仪器,将牙齿表面的牙石和牙菌斑清除。
清理时需特别注意不要损伤牙龈组织。
4. 平滑牙根表面:通过刮舌器、手持的刮匙或超声波仪器,将牙根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石清除,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5. 冲洗口腔:使用注射器或冲洗器,冲洗口腔中的残留物和杂质。
6. 教育和指导: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龈上洁治术的目的和重要性,并给予口腔卫生的建议和指导。
7. 随访:根据需要,安排患者定期复诊,以评估龈上洁治术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进一步治疗。
请注意,以上操作方法仅供参考,实际操作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同时,在进行龈上洁治术时,需要严格遵守口腔卫生和无菌操作的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操作规程
《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操作规程》
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是一种用超声波振动作用于牙龈上的牙菌斑和牙石,达到清洁牙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波龈上洁治术的操作规程,以便临床医生和牙医能够正确进行治疗。
1. 检查患者牙龈状态:在进行超声波龈上洁治术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牙龈状态进行检查。
包括观察牙龈的红肿、牙石、牙龈袋深度等情况,确定治疗部位。
2. 了解患者牙龈的敏感程度:在使用超声波之前,要了解患者的牙龈敏感程度,以便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节。
3. 污垢和牙石的去除:利用超声波振动,通过水的喷射,将牙菌斑和牙石从牙面上清除干净。
在此过程中需要配合吸气管,以防止水和残留物进入患者口腔。
4. 清洗和缝合:在去除污垢和牙石之后,用水冲洗清洁治疗部位,并对牙龈进行适当的缝合,保持牙龈的健康。
5. 患者术后护理宣教:术后,医生应该向患者讲解术后护理,包括口腔卫生的重要性,饮食注意事项等,并定期复诊,以确保牙龈的健康。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超声波龈上洁治术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清洁
牙龈,预防牙龈疾病的发生。
在正确操作的基础上,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保持口腔健康。
牙周病学实验实验一 龈上洁治术(4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洁治器的构造和类型,能正确使用龈上洁治器。
2.掌握龈上洁治术。
[实验用品]1.龈上洁治器共六件。
(1)镰形器四件,前牙和后牙各两件。
前牙:一件为大弯形镰形器,一件为直角形镰形器(又称“7”字形镰形器)。
后牙:颊舌成对。
镰形器的刀刃为三个面所合成的线形刀刃,其横切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顶尖为一刀口,三角形两腰与底所成两个刀口,使用时多用拉力,少用推力。
(2)锄形器二件:形状象锄。
刀口是由两个面形成的线形刃,刀口两端角度不对称,其锐角一端,使用时可稍进入龈沟内刮除牙石,锄形器颊舌成对,主要用来除去小块牙石,软垢和色素。
2.磨光器:共四件。
(1)杯状刷:洁治术后,在牙面涂上磨光剂,将杯状刷安在手机上,以低速转动的打磨牙面,去除牙面残留的色素和牙菌斑,磨光牙面。
(2)橡皮杯:在杯状刷打磨后,将牙面上再涂磨光剂,有橡皮杯细磨,可使牙面高度光滑。
(3)桔木条:用桔木削尖或橡皮尖,置于手柄上,用以磨光邻面龈缘附近牙面。
(4)砂纸条:用极细的金刚砂作成砂纸条,用以打磨牙的邻面。
3.磨光剂:有专用的磨光膏或磨光砂,也可用牙膏代替。
使用时,用橡皮杯取打磨膏涂在牙面上,抛光牙面。
[方法和步骤]1.调整椅位 如前调整Morita仿真人头模,仿真头模高低可根据手术者高低而定,一般使术区平齐术者的肘部。
2.手术者位置 一般医生是坐在仿头模9点(钟)的位子,左手持口镜,牵引口颊,右手持洁牙器械,从右侧伸入口内。
有时医生亦可坐在仿头模12点(钟)的位子,如洁治下前牙舌侧时。
根据所洁治牙的区段、牙面的不同,可移动至适宜的位子。
一般可直观,口镜用来牵引软组织,不能直视时,则用口镜反光进行操作。
3.器械的握持法 一般采用改良握笔式,通常以无名指作支点,支点应固定在最近的邻牙上,支点要稳,避免滑动伤及软组织。
4.器械的使用方法(1)力的使用:器械刀刃的角度应与牙面呈80度左右,即将器械于牙石基底部紧帖牙面,通过向牙面施加的侧向压力、向冠方的拉力以及手腕的旋转和撬力等几个方向的合力,将整块牙石削离,切忌层层削脱。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龈上洁治术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点:龈上洁治术
①术前准备:询问病人有无血液病及肝炎病史等,术前用3%过氧化氢溶液含漱1分钟。
②医患体位:洁治上颌牙时,病人上颌颌平面与地面成60度角。
洁治下颌牙时,病人下颌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患者操作面与医生肘部平行,术者在患者的'右前方,右后方,左后方。
③根据不同的牙使用不同的洁治器械,使用改良握笔法握持洁治器。
中指或中指和无名指紧贴作为支点,口内支点尽量靠近洁治区。
支点要稳固,用力时不要滑脱。
洁治器放与牙石根部,洁治器工作面与牙面呈45-90度,最好80度。
洁治器刃1/3紧贴牙面,不得刺伤牙龈。
洁治器刃部从侧方压向牙龈,使其紧贴牙面,腕及前臂转动产生爆发力,用用拉力,撬力有时用推力。
用力时向冠方用力,也可向颊舌水平方向用力,但不可以向牙龈方向用力。
洁治幅度要小,控制在2mm以内一定不能超过颌面。
洁治要有连续性,工作尖端随牙面而移动洁治分区段进行,避免频繁换体位及器械。
洁治后处理:洁治后病人漱口,用尖探针检查是否去净牙石。
然后抛光牙面。
3%过氧化氢冲洗,并与龈沟内上药。
牙周病学实验实验一 龈上洁治术(4学时)[目的和要求]1.了解洁治器的构造和类型,能正确使用龈上洁治器。
2.掌握龈上洁治术。
[实验用品]1.龈上洁治器共六件。
(1)镰形器四件,前牙和后牙各两件。
前牙:一件为大弯形镰形器,一件为直角形镰形器(又称“7”字形镰形器)。
后牙:颊舌成对。
镰形器的刀刃为三个面所合成的线形刀刃,其横切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顶尖为一刀口,三角形两腰与底所成两个刀口,使用时多用拉力,少用推力。
(2)锄形器二件:形状象锄。
刀口是由两个面形成的线形刃,刀口两端角度不对称,其锐角一端,使用时可稍进入龈沟内刮除牙石,锄形器颊舌成对,主要用来除去小块牙石,软垢和色素。
2.磨光器:共四件。
(1)杯状刷:洁治术后,在牙面涂上磨光剂,将杯状刷安在手机上,以低速转动的打磨牙面,去除牙面残留的色素和牙菌斑,磨光牙面。
(2)橡皮杯:在杯状刷打磨后,将牙面上再涂磨光剂,有橡皮杯细磨,可使牙面高度光滑。
(3)桔木条:用桔木削尖或橡皮尖,置于手柄上,用以磨光邻面龈缘附近牙面。
(4)砂纸条:用极细的金刚砂作成砂纸条,用以打磨牙的邻面。
3.磨光剂:有专用的磨光膏或磨光砂,也可用牙膏代替。
使用时,用橡皮杯取打磨膏涂在牙面上,抛光牙面。
[方法和步骤]1.调整椅位 如前调整Morita仿真人头模,仿真头模高低可根据手术者高低而定,一般使术区平齐术者的肘部。
2.手术者位置 一般医生是坐在仿头模9点(钟)的位子,左手持口镜,牵引口颊,右手持洁牙器械,从右侧伸入口内。
有时医生亦可坐在仿头模12点(钟)的位子,如洁治下前牙舌侧时。
根据所洁治牙的区段、牙面的不同,可移动至适宜的位子。
一般可直观,口镜用来牵引软组织,不能直视时,则用口镜反光进行操作。
3.器械的握持法 一般采用改良握笔式,通常以无名指作支点,支点应固定在最近的邻牙上,支点要稳,避免滑动伤及软组织。
4.器械的使用方法(1)力的使用:器械刀刃的角度应与牙面呈80度左右,即将器械于牙石基底部紧帖牙面,通过向牙面施加的侧向压力、向冠方的拉力以及手腕的旋转和撬力等几个方向的合力,将整块牙石削离,切忌层层削脱。
龈上洁治术2个操作方法
龈上洁治术是一种治疗牙龈疾病的方法,主要用于清除牙龈上的牙菌斑和牙石,以保持牙龈的健康。
以下是龈上洁治术的两种常见操作方法:
1. 牙龈刮洗法:该方法通常使用手工或超声波洁牙仪进行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首先,牙医会仔细检查牙龈的情况,并确定需要进行清洁的区域。
- 然后,牙医会使用牙龈刮洗器具(如手动刮削器或超声波洁牙仪)轻轻刮除牙龈上的牙菌斑和牙石。
这个过程有时会伴随着一些刮削声音和轻微的不适感。
- 接下来,牙医会用水或洗牙液冲洗干净牙龈和牙齿,以去除残留的牙龈刮削物和牙菌斑。
2. 激光治疗法:该方法使用激光器进行操作,激光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清除牙龈上的牙菌斑和牙石,同时对牙龈组织产生微创伤,促进愈合和牙龈健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首先,牙医会在需要清洁的区域上涂抹激光敏感性染料,这样激光器才能将其准确地瞄准到相关的牙龈组织上。
- 接下来,牙医使用激光器对染料涂抹的牙龈区域进行照射,激光能够瞄准和清除牙菌斑和牙石,同时刺激牙龈组织促进愈合。
- 在激光治疗完成后,牙医会用水或洗牙液冲洗干净牙龈和牙齿,以去除残留的牙龈刮削物和牙菌斑。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龈上洁治术的目的都是清除牙龈上的菌斑和牙石,预防或治疗牙龈疾病,并促进牙龈的健康。
具体操作方法需由专业的牙医根据个体情况来决定。
龈上洁治术一、术前准备和器械选择1.体位调整(1)患者体位:上身向后仰靠,使患者的头部与医生的肘部平齐。
洁治下颌牙时下牙咬合平面基本与地面平行,洁治上颌牙时上牙咬合平面与地面约呈45°角。
(2)医师体位:在洁治时医生的肘部应与患者的头部位置平齐。
另外,在洁治过程中,常将患者的全口牙分为上颌、下颌的前牙及后牙左右侧六个区段,逐区进行洁治。
根据所洁治牙的不同,医师可移动至适宜的位置,主要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有时也在右后方、正后方或左后方,即医生可在患者的7点位至2点位之问的位置。
例如在洁治下前牙舌侧时可在右后方、正后方或左后方。
2.器械选择根据所治疗的部位正确选择洁治器。
镰形洁治器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颈部的设计也有不同,分别用于口腔内不同的部位。
用于前牙者:有直角形洁治器、大镰刀形洁治器。
其工作端、颈、柄在同一平面上。
用于后牙者:弯镰刀形洁治器,成对,其颈部形成一定角度,使工作端适应后牙外形,因其形似牛角形,也称牛角形洁治器。
颊、舌侧分别使用成对器械中的一支,选择的关键是使用时器械的工作面能与牙面形成80°角。
大镰刀形洁治器也可用于后牙洁治。
后牙颊舌面色素的去除也可用左右成对的锄形洁治器。
二、操作方法1.器械握持以改良握笔法握持洁治器:将洁治器的颈部紧贴中指腹(而不是中指的侧面),示指弯曲位于中指上方,握持器械柄部,拇指腹紧贴柄的另一侧,并位于中指和示指指端之间约1/2处,拇指、示指、中指三指构成一个三角形力点。
2.支点洁治时一定要有支点,而且支点要稳固,用力时不得失去支点。
以中指与无名指贴紧一起共同作支点,或以中指作支点。
将指腹支放在邻近牙齿上,支点位置应尽量靠近被洁治的牙齿,并随洁治部位的变动而移动。
3.器械的放置和角度将洁治器尖端1~2mm的工作刃紧贴牙面,放入牙石的根方,洁治器面与牙面角度应小于90°,大于45°,以70°~80°左右为宜。
口腔龈上洁治术操作方法口腔龈上洁治术是一种常见的牙周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口腔龈上洁治术的操作方法。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需要完善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使用牙线等。
医生需要获取患者的病史信息和牙周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及治疗的方案。
医生还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口腔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卫生。
然后,开始手术操作。
首先,医生会给患者局部麻醉,以消除疼痛感。
接下来,医生会用牙科医用器械,如手术刀、牙龈分离器等,对患者的牙龈进行分离,并解剖切除病损组织。
在分离牙龈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小心谨慎地进行,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同时,医生还需要控制出血,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分离完毕后,医生会将切除的病损组织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接下来,医生会对牙龈进行充分清洗和洁治。
医生会使用超声洁牙器、手工洁牙器等器械,清除牙龈上的牙结石、菌斑等。
在进行清洁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对牙龈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损伤。
清洁完毕后,医生会对牙周组织进行修整和整复。
根据病变的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牙龈整形、牙周组织缝合等操作,以恢复口腔牙周组织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术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帮助患者合理刷牙、使用牙线等。
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口腔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口腔龈上洁治术时,医生需要特别注意术后的护理和随访。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硬质食物,以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刺激和损伤。
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总结起来,口腔龈上洁治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牙周治疗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术前准备,注意手术操作的细节,对口腔牙龈进行分离、切除病损组织、清洁和修整,术后进行护理并进行随访。
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口腔健康。
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操作规程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洁治手术,主要应用于牙周炎患者炎症控制和牙龈健康维护。
下面是一个关于超声波龈上洁治术操作规程的1200字详细描述。
第一部分:术前准备(200字)1. 患者沟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病史和口腔状况,解释手术流程和预期结果。
2. 口腔检查:进行全面口腔检查,评估牙周状况和存在的牙龈问题。
3. 牙周测量: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齿周围牙龈的深度和牙周袋的存在情况。
4. 牙齿X光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牙齿X光检查,评估齿根和牙周骨的情况。
5. 术前准备:准备所需的洁治设备,包括超声波洁治器、洁治针头、牙渣刮器等。
第二部分:手术操作(800字)1. 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的需要,使用局部麻醉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
2. 牙石去除:使用超声波洁治器的尖头,将其放置在牙石表面,以震动和冲击的方式去除牙石。
3. 牙菌斑去除:使用超声波洁治器的侧尖头,在牙齿表面进行震动和冲击,去除牙菌斑和软垢。
4. 牙周袋清洗:将洁治针头放置在牙周袋内,使用超声波洁治器进行震动和冲击,清洗牙周袋内的污垢和细菌。
5. 平滑牙根:使用洁治针头刮除牙根表面的软垢和牙菌斑,并将牙根表面平滑,以促进龈组织的再附着。
6. 冲洗口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口腔,清除洁治过程中产生的污垢和细菌。
7. 细菌感染控制:在洁治结束后,使用抗菌药物或漱口水进行牙周袋内的细菌感染控制。
8. 护理指导: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指导,包括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的技巧,以及定期口腔清洁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术后护理(200字)1. 休息和恢复:手术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咀嚼坚硬食物。
2. 漱口:建议患者使用含有盐水或草本漱口水的温水进行漱口,以消除口腔中的细菌和减轻不适感。
3. 饮食建议:限制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酸性食物,避免刺激牙龈和口腔组织。
4. 定期复诊: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评估手术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龈上洁治的操作方法
上洁治是牙周疾病的一项最基本的治疗技术,在进行这项治疗之前务必要对患者进行问诊、
检查和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根据治疗计划的需要进行牙周龈上洁治治疗。
术前一定要询问有无血液病史、肝炎等传染病史及其他全身情况,必要时进行化验检查,以
确定是否适于洁治治疗和适宜用什么方法洁治。
用超声洁牙机或手用洁治器除去龈上牙石、菌斑,并在洁治后进行抛光处理,清除残留在牙
面上的色素等细小的不洁物并抛光牙面,使牙面光洁,菌斑牙石不易再堆积。
1 超声洁治的操作要点
(1)让患者用3%过氧化氢或0.12%氯己定液漱口1分钟,然后用清水漱口,可减少超声治疗
喷雾中的微生物。
(2)调整体位:患者的上身向后仰靠,头仰靠在治疗椅头托上,患者口腔和牙齿的高低约在医生的肘部水平,让患者的下颌后缩,尽量使下颌牙的牙合平面与地面平行,利于医生操作,
且有利于治疗中超声洁治器喷出的水存于口腔前部口底处,可及时被吸唾器吸走。
医生坐于
医生座椅,背部保持直立,可位于患者的右前方、右后方、正后方或左后方,根据所洁治牙
的部位和牙面的不同,可移动至适宜的位置,直视或用口镜观察治疗部位。
(3)安装超声洁牙机的龈上洁治工作头并检查超声洁牙机的工作状态。
如使用的是压电陶瓷式洁牙机,可直接安装经高压灭菌的手机及工作头;如使用的是磁伸缩式洁牙机,安装工作头
时要先踩动开关,使手柄内充满水,再松开开关,插入高压灭菌的工作头,安装到位。
然后
再踩动开关,检查手机工作头的振动和喷水状况,在喷水呈雾状时才可工作。
并在洁治之前
踩踏开关,喷水1分钟。
(4)调节功率和水量:功率的大小应根据牙石的厚薄而定,到能将牙石清除即可。
如功率过高,会对牙面有影响,在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刻痕,患者也会感到不适;水量应调节到在工作头
的顶端产生薄雾,且吸唾器能将口内的水吸走为宜。
(5)器械的握持和支点:用握笔或改良握笔法轻持器械,用手指轻巧地支在口内或口外。
(6)清除牙石动作:将工作头的前端侧缘与牙面平行或小于15°角,轻轻接触牙石,不断地移
动工作头,通过工作头的超声振动将牙石击碎并从牙面上震落。
操作时工作头的动作要短而轻,并保持不停地移动,可采用垂直、水平、或斜向重叠的动作,遇大块且坚硬的牙石时,
可将工作头放在牙石的边缘处移动,使牙石与牙面分离,也可采用分割法,将大块牙石先分
割成多个小块,再逐一击碎、击落。
禁止将工作尖垂直放于牙面,禁止将工作头的顶端停留在一点上振动,因这样会损伤牙面,
并且不可施加过大压力。
工作时保持喷水,如无喷水,应停止工作,检查原因。
(7)及时吸走超声洁牙机喷出的水、唾液及少量牙龈出血的混合物,必要时请患者漱口,将松脱在口腔内的牙石漱去。
(8)按一定顺序去除全口牙的牙石,避免遗漏。
超声洁治后,要用探针仔细地检查有无遗漏的牙石,如果遗留一些细小的牙石和邻面的牙石,要用手用器械将其清除干净。
如牙龈有损伤
和渗血,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9)在完成操作后,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或擦洗创面,从而清除散落在局部(龈沟等处)的牙
石残渣,并起到止血作用,然后请患者漱口。
(10)在超声洁治完成后,应继续踩踏开关,使器械继续喷水1分钟,然后取下工作手机进行
消毒、灭菌处理,并对不能取下部分的手柄及连线进行消毒处理。
2 手工龈上洁治的操作要点
(1)选择适宜的洁治器:前牙可选用直角形、弯镰刀形、大镰刀形洁治器;后牙常选用一对牛角形(也称弯镰刀形)洁治器,也可选用大镰刀形洁治器。
(2)洁治器的握持:改良握笔法握持。
将洁治器的颈部紧贴中指腹,示指弯曲位于中指上方,握持器械柄部,拇指腹紧贴柄的另一侧,并位于中指和示指指端之间约1/2处,拇指、示指、中指三指构成一个三角形力点,有利于稳固地握持器械,并能灵活转动器械的角度。
(3)支点:洁治时一定要有支点,而且支点要稳固。
以中指与无名指贴紧一起共同作支点,或以中指作支点。
将指腹支放在邻近牙齿上,支点位置应尽量靠近被洁治的牙齿,并随洁治部
位的变动而移动。
除上述支点外,口内支点还可采用同颌对侧支点、对颌牙支点、指一指支点。
指一指支点是
将左手的示指或拇指支靠在下颌牙齿上,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再以此为支靠点,进行上颌牙的
洁治。
还可采用口外支点,此时,应尽量采用多个手指的指腹或指背靠在面部,以增加稳定性。
(4)洁治器械的放置和角度:将洁治器尖端1~2mm的工作刃紧贴牙面,放入牙石的根方,洁治器面与牙面角度应在45°~90°之间,以70°~80°左右为宜。
注意紧贴牙面的是工作刃的尖端,而不是工作刃的中部,这样才能避免损伤牙龈。
(5)清除牙石的用力动作:握紧器械,向牙面施加侧向压力,再通过前臂和腕部的上下移动或转动发力,力通过手部以支点为中心的转动而传至器械,从而将牙石整体向冠方或颊、舌侧
清除。
避免层层刮削牙石。
用力的方向一般是向冠方,也可以是斜向或水平方向。
用力方式主要是前臂一腕部转动发力。
对于轴角处或窄的唇舌面颈部的细小牙石,需要准确
控制的精细动作时,可偶尔使用指力,必要时可辅助使用推力。
但单纯用指力来拉动工作刃,易使指部肌肉疲劳,不能持久。
(6)器械的移动:完成一次洁治动作后,器械要移至下一个洁治部位,当洁治工作从颊(或舌)
面移向邻面时,应靠拇指推或拉的动作来转动洁治器柄,使工作端的尖端始终接触牙面,避
免刺伤牙龈。
(7)治疗顺序:将全口牙分为上、下颌的前牙及后牙左、右侧六个区段,有计划地按一定顺序逐区进行洁治,避免频繁地更换器械和移动体位,避免遗漏牙石。
(8)洁治时要随时拭去或吸去过多的唾液及血液,使视野清楚。
(9)与超声洁治完成后一样,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或擦洗创面,并请患者漱口。
3 抛光的操作要点
(1)抛光器械的安装:一般选用橡皮抛光杯,将抛光杯安装在低速弯机头手机上。
也可选用抛光刷,但抛光刷的刷毛一般较硬,因此只限用于牙冠,以免损伤牙骨质和牙龈。
(2)蘸抛光糊剂或抛光膏等抛光剂放在牙面上,略加压力于牙面上,踩动开关使抛光杯低速旋转,从而抛光牙面。
旋转的抛光杯要到达各个牙面,每一处都略有停留,并且应轻加压使橡
皮杯的边缘稍进入龈缘下方一些,从而使龈缘处的牙面也变得光洁。
注意转速不要太快,抛
光剂应始终保持湿润,以减少旋转摩擦时的产热。
(3)按一定顺序将全口牙的牙面抛光。
(4)全口牙面抛光完成后,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或擦洗,然后用清水漱口,将残留的抛光膏及碎屑彻底清除干净。
参考文献
[1]岳松龄主编.口腔内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宫月娥主编.口腔疾病诊疗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