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 格式:docx
- 大小:37.30 KB
- 文档页数:3
原创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1. 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合理,与课程目标相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难度适中,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呈现清晰明了,易于理解:(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安排条理清晰,有层次感:(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更新性和实用性:(1分)(2分)(3分)(4分)(5分)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讲解的逻辑性强,能启发学生思考:(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手段的新颖与创新:(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包括多媒体、实例、案例等:(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1分)(2分)(3分)(4分)(5分)3. 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在课堂之外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反馈和评价:(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和合作情况:(1分)(2分)(3分)(4分)(5分)4. 教学环境与氛围•教学环境的安静和舒适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环境的设施和器材完善:(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活跃和积极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和谐和友善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1分)(2分)(3分)(4分)(5分)5. 教师表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总评分:•整体评价:(1分)(2分)(3分)(4分)(5分)以上是原创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这个表格进行课堂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学校:教师:日期:评价内容具体要求权重得分教材处理(20分)⒈能充分考虑教材的纵向联系及跨学科的横向联系,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及重难点,正确解读教学内容,深入领悟教材要义。
10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贴近社会生活,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教学目标(10分)⒊符合新课程标准、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较好地体现“三维”目标。
10教学过程(25分)⒋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完整,教学密度适当。
10⒌重视课堂学生交往、互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探索、思考、观察、体验、操作、想象、质疑、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15教学方法(20分)⒍符合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
10⒎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注重师生双边活动,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能力发展。
10教学手段(15分)⒏通过教学手段和媒体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10⒐板书设计紧扣教材,突出重点,主次分明,体现启发性和艺术性。
5作业练习(10分)⒑精心设计练习和实践性作业,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
10 评议人:日期:吴江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估表学校:教师:日期:评估内容具体要求分值得分目标设计(20分)⒈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10⒉目标达成意识强,能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10教学内容(10分)⒊能正确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
5⒋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5教学过程与方法(50分)⒌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10⒍学生学习过程参与的广度、深度、自觉程度高,形成多向多维式的互动。
15⒎注重学法指导,关注学生差异,提高学习效度,促进学生发展,精心设计作业练习和实践活动。
15⒏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师生关系平等,课堂气氛和谐、活泼。
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小学英语]学校课题班级执教者10%教学特色关注学生课堂感受和处境,给学生发挥优势抽的余鼓励师生、生生互动生成新知识和新问题3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4总评等级A等:90以上B等:80-90C等:60-80D等:60以下总得分综合评价任教教师自评简录观课者意见与建议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日期观课者评价项目活动目标10%评价要素符合纲要精神,体现整合理念设计严谨独特,符合课改理念赋分2~~3需要目标明现安幼儿年龄特已、的验和发APT、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得分与简要评价得分发展简要评价55% 教师方面活动内容10%需求,避兄目标空而大目标的描述具体、清晰、可操彳—教学内容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学科内容安和容价的学习特点相结合的思路来选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形式建构安全、2平等教学基本功10%IS:教习环实自然;语言生动简洁流畅导恰略,形成有化的教学方法、用适当的羽教具制作精美,运用恰当,适合教学内容的活动过程构合理安环合流畅当湊突出科学性活动勺需要亍性4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堂教学评价灘[中小学通用型]12序号评价指标(问题)你感觉老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吗?老师给你回答问题的机:会很有会I 发机会多 你在课堂上自主阅读和练习的时间够吗?评价标准与赋分0.250.75 有启发性 有机会 0.5启发性不大,机会 多没有XX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小学、职业学校学生评教用]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客观评价课堂教学情况,请你根据老师的教学情况和你学习的程度认真回答一下问题,在你认为合适的选项中打总你所打的成绩。
XX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卫提高,充分体足进学生学科素 敌学内容特征作维度设计教 机整合“三维设计特色(20%总体评彳策略设计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征选择恰当的运用教学理论组织构建教学内容(组织策略),能够科学预测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计相应的对策。
课堂教学评价表
年 月 日
评价人 单位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总评分
作课年级
及科目
作课内容
评价要点
内容及分值
分值 评价
教(学)案
设计
(20分)
对课标、教材、目标、重难点把握到位
5
注重问题设计,突出知识问题化,问题设计合理
5
学法设计指导有效
5
设计或模式体现以学定教,突出学科特色
5 流程落实 (30分)
教师角色转变,以学生为主,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群学落实 5 教师能适时释疑点拨、及时追问引导,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
5 黑板充分利用,确保每组一个展位,学生板书工整美观、字迹清楚、版面排布合理 5 有自学要求、展示问题充分、聚焦集中、倾听专注;对话质疑、解惑积极有深度
5 累计讲课时间少于10分钟,得满分5分,每超过1分钟扣1分 5 自主学练、展示时间累计达20-25分钟得3分,25分钟以上得5分 5 课堂氛围 (20分)
学生主动积极、精力投入、学得高兴
5
学生主动向教师(或同伴)质疑,课堂形成“双向互动”机制
5 学生全员参与大小展示 5 师生关系和谐、民主
5
课堂达标 (30分)
受测查学生不少于全班人数的30%,以率计分。
达标率达80%以上得满分25分;75%以上得22分;
70%以上得20分;65%以上得18分;60%以上得15分;达标率在60%以下得10分。
25
学生访谈(问卷)5分。
依据当堂学科教学情况,随机对学生进行访谈或问卷测查。
主要从课堂上
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课改动态、小组建设、课堂生成与质疑等方面进行。
5
总评。
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XXX:年级:班别:学科:教学内容:任课教师:
项目评价内容
1.知识与技能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权重得分总分
5%教学目2.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与“学”过程,尽可能采用先
5%标进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15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报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
5%
正确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教学过程创设师生平等交流、生生合作互动的研究氛围;面
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展示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研究过程,10%
注重研究过程的调控和研究效果。
5.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指导教学行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科学、有序地组织开展研究活动;突10%为35%出重点,突破难点.
6.教学手段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或其他教学手
5%
段铺助教学;适当拓展并利用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益。
7.教学基本功教学语言准确、规范.教态亲切自然,灵活运用
10%
教材,应变能力强;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美观。
8.自主性学生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
活动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进行有效研究;自觉遵守10%
课堂纪律。
9.合作性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研究方
构造形式.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研究合作,在合作中共同研究、10%式30%
共同前进。
10.探究性探究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或与同伴合
作,运用己有的经验和技能,去发现、探究研究问题,并在发现、10%
探究中培植质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
6%教学效12.研究活动学生介入面广,课堂研究气氛活跃,互动效果好。
6%果20%13.综合发展基础知识得到夯实,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头脑情操
8%
得到陶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总评
部分合计:评分等级:评分人:日期:200年月日附:分数与等级的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