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表(新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2
原创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1. 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合理,与课程目标相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难度适中,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呈现清晰明了,易于理解:(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安排条理清晰,有层次感:(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内容的更新性和实用性:(1分)(2分)(3分)(4分)(5分)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讲解的逻辑性强,能启发学生思考:(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手段的新颖与创新:(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包括多媒体、实例、案例等:(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1分)(2分)(3分)(4分)(5分)3. 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在课堂之外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反馈和评价:(1分)(2分)(3分)(4分)(5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和合作情况:(1分)(2分)(3分)(4分)(5分)4. 教学环境与氛围•教学环境的安静和舒适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环境的设施和器材完善:(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活跃和积极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和谐和友善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学氛围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1分)(2分)(3分)(4分)(5分)5. 教师表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教师对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程度:(1分)(2分)(3分)(4分)(5分)总评分:•整体评价:(1分)(2分)(3分)(4分)(5分)以上是原创课堂教学评价表打分表,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这个表格进行课堂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资料抚宁区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2017年7月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一、教学目标评价教师能针对所教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科学、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到:1、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
目标的设置不可过高或过低。
2、“三维目标”全面、具体、适度,有可操作性,并能使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相融,和谐统一。
量化评价标准每项5分,总计15分。
二、教学内容评价1、教师能准确把握所教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
2、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
3、教师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材观念,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唯教材,创新适用教材。
量化评价标准:总计15分。
三、教师行为评价1、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得有法、到位。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创造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是否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应有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否能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交流。
2、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3、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
4、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
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5、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课堂教学评价表一(5套)教者 学校班级 时间 项目得分课题 课型课时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权重 分数评价结果 A B C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符合课标要求,三维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155 4 2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5 4 2 知识讲授正确,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 5 4 2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清晰,时间分配合理。
254 3 2善于创设恰当情境,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知识衔接自然4 3 2 学生活动设计合理,有利于学生参与,为学生学习服务 43 2 教学设问有层次、有张力、有助于学生思考4 3 2 师生、生生间多向交流,及时接受反馈。
4 3 2 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学法指导措施,课堂信息反馈及时,处理问题应变能力强5 3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组织学生活动有方。
2053 1 注重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
5 3 1 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书写、质疑、综合表达) 5 4 2 鼓励学生特长的发挥。
5 4 2 学生活动师生平等和谐,课堂气氛融洽。
103 2 1 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 3 2 注重学习动机、信心、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发觉培养。
3 2 1 教学基本功教态自然亲切,仪表端庄大方 153 2语言表述清楚,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32 解决问题能力较强,板书工整、合理3 2 有教改创新精神,有独特良好的教学风格3 2 1 正确把握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3 2 1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参与“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为导向的互促型教学活动,三维目标得到顺利达成。
15 5 43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掌握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 4 3 时间把握合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超时54 3总分内容评价细则权重给分评点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参与状态学生参与人数多,时间足够 5各个层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5学生主动参与到深层次的问题中 5学生思维关态注意力集中 4会倾听 4善于交流、交谈 4独立思考,并能发现问题 4提出问题,并能师生、生生交流 4学生达成状态新知识掌握并纳入旧知中 4技能得到训练,提高 4情感得到引导 4学习方法多样 4求知欲增强,喜欢老师 4教师教学行为教学目标明确,三个维度目标得到落实 5教师的权威活动时间尽可能压缩 5恰当处理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挑战性教学情况,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对待教材5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正确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5及时调控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 5对所有学生表现尊重和赞赏,使没有求知欲的后进生喜欢老师,喜欢这一学科5教师基本功姿态表情乐观,具有感染力 3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 3板书概括条理 3电教手续,实验演示熟悉准确 3手势、站位,走动等适中 3总评100。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1. 教师信息•教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堂环境•教室整洁有序。
•板书字迹清晰,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符。
•学生桌椅摆放整齐,没有乱放物品。
3. 教学设计与组织•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内容详细,结构合理。
•教学目标明确,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课堂组织有序,教学步骤合理。
•教材使用恰当。
4.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5.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繁。
•学生参与积极,提问率较高。
•能够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6. 学生表现与活动相关•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
•学生能够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学生态度端正,课堂纪律良好。
7. 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_____________•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情况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 •针对个别学生的特点,给出评价和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8. 其他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建议:_____________以上是针对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表,旨在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价,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改进。
同时,评价表也可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工具,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进一步的教学提升。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年月日为了更好地落实有关师资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特制定此评价制度。
一、考核评价目的和原则(一)目的用新的教育观念评价,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等,帮助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原则1、发展性原则,必须关注教师发展的要求,将教师的参与、变化和发展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评价过程成为全体教师主动、终身发展提高的过程。
也成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
2、全面性原则,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也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既要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要重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群体协作,共性发展,又要尊重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个体差异。
3、多元性原则,评价主体要多元化,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建立以教师自评为准,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岗位工作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4、可行性原则,既体现评价目标的共性要求,又考虑到地域环境和学校条件的差异,探索利于教师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一)对工作人员的考核,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表现。
能:是指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及实际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勤:是指工作态度,勤奋敬业及出缺勤情况。
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
(二)考核标准以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质量、工作任务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为基本依据。
(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模范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精通本职工作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教育教学工作效果显著,成绩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