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现代小说(下)
- 格式:pdf
- 大小:702.40 KB
- 文档页数:37
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蒋百里、叶绍钧等12人,文学研究会宣称要“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闻学”,其宗旨是为人生(或为人生派),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
以小说,月报为阵地。
“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是针对破坏鸳鸯蝴蝶派的旧派文学的娱乐消遣作用而严肃的提出来的。
在二三十年代持续与之斗争并占据了优势。
此后整个现在文学都着眼于严肃的社会现实,而相当程度的忽略了娱乐作用。
书P232语丝文体:《语丝》周刊创办于1924年11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其成员有周作人、林语堂等。
P243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应修人、冯雪峰等四人曾出版诗合集《湖畔》,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所做诗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友情爱情的纯真。
他们诗中的纯真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统一表现形式。
书P254七月诗派:以胡风的文艺理论为依据,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并要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融合。
5九叶诗派:是在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它的诗歌既有丰富的感觉意象有表现出鲜明的知性特征;语言清晰准确,而诗意朦胧含蓄。
当然,他们也有不足。
一些诗句过分欧化的倾向而忽视了思想内涵,这也是值得总结的。
6中间人物论:中间人物论是指邵荃麟在大连会议上针对前几年问一次创作中左的倾向,指出人物描写应该多样化,强调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但中间状态的任务是大多数,文艺的主要教育对象时中间人物,因此还要重视写好中间人物。
这一论点被说成是主张用写中间人物来反对写英雄人物。
7伤痕文学: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
尽管多数“伤痕”作品还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与人生伤痕的表层描写上,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参考填空题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
4、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5、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6、丁玲前期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单项选择题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C )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9年2.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D )A.新青年社B.新月社C.创造社D.文学研究会3.中国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 D )A.“五四”文学革命时期B.“五卅”运动时期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D.北伐大革命失败之后4.田间的《赶车传》是( B )A.长篇小说B.长篇叙事诗C.多幕话剧D.传记散文5.40年代“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是( D )A.路翎B.张爱玲C.苏青D.徐干6.在左联和“第三种人”的论争中,批评左联某些领导否认“第三种人”和“第三种文学”存在的错误的是( B )A.刘少奇B.张闻天C.瞿秋白D.鲁迅7.在抗战时期的民族形式论争中,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发表独特见解的是( D )A.郭沫若B.茅盾C.葛一虹D.胡风8.对鲁迅早期思想发生重要影响的是( B )A.阶级论B.个性主义C.社会主义D.民主主义9.现代最早对小说结构形式进行重大改革创新,被茅盾称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的作家是(D)A.郁达夫B.叶绍钧C.汪敬熙D.鲁迅10.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主要思想内容是(C )A.针砭黑暗现实B.批判封建文明C.抒写内心矛盾D.歌颂光明理想11.“五四”时期,以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为鲜明特色的诗集是( A )A.郭沫若的《女神》B.朱自清的《踪迹》C.闻一多的《红烛》D.徐志摩的《志摩的诗》12.郭沫若的历史剧《虎符》的思想特色是( D )A.爱国主义B.舍己为人C.除暴安良D.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1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B )A.郁达夫田汉废名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C.郁达夫庐隐许地山D.郭沫若郁达夫许地山14.《沉思》、《微笑》等王统照早期小说,主要表现( C )A.北方农民的现实生活B.社会现实的弊端C.“爱”与“美”的追求与幻灭D.对“爱的哲学”的歌颂15.作为初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探索者,李金发的第一部象征诗集是( A )A.《微雨》B.《毁灭》C.《昨日之歌》D.《为幸福而歌》16.长篇小说《虹》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 B )A.从辛亥革命到“五四”B.从“五四”到“五卅”C.从“五卅”到大革命D.从大革命到“九•一八”17.下列属于茅盾《子夜》中的一组人物是( D )A.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四凤B.赵伯韬屠维岳周朴园吴老太爷C.吴荪甫屠维岳吴老太爷鲁贵D.吴荪甫屠维岳赵伯韬冯云卿18.老舍以中英两个民族文化心理对比来剖析国民性的小说是( A )A.《二马》B.《老张的哲学》C.《赵子曰》D.《离婚》19.从作品整体看,贯穿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情节发展主线是( B )A.虎妞与刘四的矛盾冲突B.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C.祥子与虎妞的纠葛D.祥子与刘四的矛盾冲突20.《四世同堂》中的冠晓荷是( D)A.老派市民的形象B.革命者的形象C.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D.民族败类的形象21.巴金的《雾》、《雨》、《电》的题材是( D )A.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B.工人生活C.农村生活D.封建家庭生活22.巴金创作的第一部小说是( C )A.《家》B.《雾》C.《灭亡》D.《新生》23.小说《寒夜》的背景是( B )A.沦陷时期的北平B.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C.孤岛时期的上海D.大革命时期的武汉24.沈从文批判、嘲讽现代都市文明的短篇小说是( B )A.《萧萧》B.《菜园》C.《八骏图》D.《牛》25.现代作家中,始终称自己是“乡下人”的是( A )A.赵树理B.沈从文C.王鲁彦D.王统照26.概括沈从文《边城》艺术风格的准确词语是( B )A.优美的散文B.抒情的诗,浪漫主义的牧歌C.现实主义的图画D.匕首与投枪27.被称为新感觉派“圣手”的作家是( B )A.施蛰存B.穆时英C.刘呐鸥D.叶灵凤28.丁玲小说《在医院中》中的“医院”指的是( A )A.延安解放区医院B.乡村诊所C.教会医院D.国统区医院29.属于田汉早期的代表作品是( A )A.《获虎之夜》B.《名优之死》C.《回春之曲》D.《丽人行》30.“七月”派中创作《饥饿的郭素娥》等小说的作家是(B )A.绿原B.路翎C.鲁藜D.阿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下列每组中,人物形象都出自巴金作品的有( ABD )A. 梅表姐、鸣凤B.觉民、瑞珏C.瑞珏、莎菲D.曾树生、杜大心E.琴、汪文宣32.下列沈从文创作的小说有( CD )A.《竹林的故事》B.《柏子》C.《丈夫》D.《长河》E.《南行记》33.下列能够用来描述买办资本家形象赵伯韬性格的词语有( ACD )A.心狠手辣B.优柔寡断C.专横跋扈D.骄奢淫逸E.色厉内荏34.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有( ABCDE )A.孙侦探的敲诈B.祥子的个人奋斗C.军阀混战中车被乱兵抢走D.刘四的高利贷剥削E.虎妞的难产死亡35.鲁迅进化论“思路”轰毁和思想变化的原因有( BE )A.“四•一二”事变血的教训B.马克思主义的学习C.与共产党人的联系D.赴苏俄参观考察E.严格的自我解剖名词解释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
中国现代文学讲稿(下)第一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与三十年代的文艺思潮一、无产阶级文学论争与“左联”的成立。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大革命期间,创造社和进步文学阵营的酝酿;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单独肩负领导中国革命的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革命作家相对集中于上海,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可能性。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分析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初步论述了革命文学的根本性质、任务;接触到作家世界观的转变问题。
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要错误: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当时的革命形势作出错误的分析;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诸如夸大文艺作用、忽视文艺特征、轻视生活、主张作家世界观的突变等不正确的观点;否定“五四”文学革命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把小资产阶级作家当作革命对象;对鲁迅、茅盾、叶绍钧、郁达夫等作家进行了错误的批判。
鲁迅、茅盾同创造社、太阳社的争论。
鲁迅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同时批评创造社作家的文艺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鲁迅指出他们夸大文艺作用是“爬进唯心的城堡”;反对他们轻视生活和文学技巧;强调文艺特征不可忽视;认为作家世界观的转换不可能突变。
茅盾在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同时,主张描写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闷,也批评了创造社的革命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中的严重缺点。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二、“左联”的主要文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的设立;三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的翻译出版;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与“革命浪漫蒂克”倾向的清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介绍与讨论。
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国际文化研究会的设立;苏联文学的译介;俄国和西方国家文学的译介。
文学大众化的两次讨论及创作的试验。
鲁迅、茅盾、丁玲、张天翼等创作上的出色成就和大批新作家的培养。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的30、40年代中国小说李标晶内容提要:本文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具体考察了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所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影响;40年代,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压倒一切。
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渐次消退。
现代主义作为流派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已经不可能存在。
但是有些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较深的作家,在他(她)们的小说创作中仍然表现出较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
主要是张爱玲、钱钟书、徐訏等。
关键词:现代主义中国小说影响一20年代末,正当现实主义文学蓬勃发展,左翼文学风靡文坛时,中国出现了一个表现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的小说流派,即人们通常所谓“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的帽子,是当时的左翼文人给戴上的。
1931年,在施蛰存发表了他的类似意识流和魔幻小说的《在巴黎大戏院》与《魔道》之后,楼适夷写文章批评说:“比较涉猎了些日本文学的我,在这儿很清晰地窥见了新感觉主义文学的面影。
”(1)在我看来,称为“新感觉派”不如直接称为中国现代派小说更符合实际。
原因将结合下面的论述加以说明。
所谓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指的是包括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黎锦明、黑婴、徐霞村等为代表的居住在上海的作家群创作的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小说。
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从历时看,“五四”时期不同流派与社团都或深或浅地介绍过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必然影响中国作家的艺术思维方式。
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出现体现了文学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性。
从共时看,中国现代派小说主要受如下方面的影响: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未来主义、意识流和西方心理分析小说的影响。
未来主义站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赞美机器、力、速度、运动等现代情势。
未来主义除了赞美机器、力和速度之外,也常把暴力、战争、流血、破坏等作为描写对象。
“注意现代都市里繁华、富丽、妖魅、淫荡、沉湎、享乐、变化、复杂的生活。
”(2)对中国现代派小说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法国作家保尔·穆杭。
31部好看的职场小说值得借鉴的职场小说是当今现代都市文学类小说中广受读者瞩目的一个类型,店铺现汇集31本职场小说的介绍与点评。
供大家阅读参考。
31部好看的职场小说推荐:《朝九晚五》故事背景:外企;英资咨询公司MMI高级猎头顾问沈鱼接到从业以来最大的项目:为亚洲金融投资界翘楚——日本江川集团寻访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单项佣金20万美金。
她剑走偏锋,提出了与众多竞争对手不同的项目思路,得到江川集团董事长江川良的亲自接见,并顺利地拿下了这个项目的独家顾问权。
然而项目的运作艰难之至,她百费周折仍陷入瓶颈,最后,在江川良的指点下,她疑窦顿开,通过朋友找到了最理想的人选——当年盛世软件的副总,而今却是投行成功人士的萧东楼。
萧东楼抉择如何?沈鱼又将怎样完成此次猎狩任务?……本书以外企职场为背景,讲述了沈鱼猎头从业生涯的成长历程以及身边的几位女性朋友的沉浮人生,真实地披露了猎头行业的厮杀内幕、白领阶层的情感迷途,是一部精彩绝伦、动人心弦的外企职场小说。
作者亲历多家世界500强公司高层人物变迁,再现亚洲最大金融公司中国区CEO甄选内幕,娓娓讲述物欲社会职业女性的情感之路。
本书要点:职场中的所谓成长,只是在自己变得成熟稳重的同时,也渐渐变得冷漠和算计。
在生命的残缺面前,任何感情都是渺小的。
世界上只有找不到的Vacancy(职位空缺),没有找不到的Candidate(人才)。
人在职场,应该每一天都在努力向前冲,不去想因果是非对错,忽略所有细枝末节,不要停下自己的脚步。
对于女人,最重要的是明白怎么才能爱得不受伤害。
职场中,首先要学会保护好你自己!《对决》主人公朱鹏长久以来一直坚信,自己终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根本不用为钱发愁的人。
毕业于名牌大学、还算潇洒的长相、聪明好使的脑瓜,都加强了他的自信,他甚至曾在某几个场合宣称,如果30岁之前挣不到500万,他会从北京的某座高楼上跳下去!不过,31岁那年,当他刚刚创立的公司亏得血本无归,两手空空回到北京,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时,虽然明知是不可能在30岁之前完成那个目标了,但他可没想过要从什么地方跳下来,相反,他一度前所未有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关注自己账上抢救出来的小钱,因为他知道自己只剩这些东西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复习资料知识点:1、现当代文学三个分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2、60年代文艺政策调整,几大会议:⑴1960年国民经济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⑵1961年《文艺报》发表《题材问题》的专论,题材多样化,同年6月,中宣部在北京召⑶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新侨会议)、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⑷1962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剧协在广州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广州会议)。
8月,中国作协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大连会议)。
3、文革十年文学:《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总纲领,《纪要》(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子纲领。
4、三红一创一青:“三红一青一创”指的是:(《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等五部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吴强、罗广斌、粱斌、杨沫、梁斌)。
青山保林:《青春之歌》(杨沫)、《山乡巨变》(周立波)、《保卫延安》(杜鹏程)、《林海雪原》(曲波)5、散文三大家:散文四大家:杨朔、魏巍(吴伯萧)、秦牧、刘白羽并称为中国当代散文四大家名解:秦牧、刘白羽、阳朔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在北平举行。
郭沫若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矛盾总结国统区文艺运动,作《在反动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分报告,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作《新的人民文艺》分报告。
成立了文联和作协,分别创立《文艺报》和《人民文学》。
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确立《讲话》为文艺事业的总方针,确立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这次会议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
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2、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提出,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重要时间和事件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
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
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
第二章五六十年代小说一、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1.5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小说创作丰收,主要作品:赵树理《三里湾》,高云览《小城春秋》,曲波《林海雪原》,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梁斌《红旗谱》,周立波《山乡巨变》,杨沫《青春之歌》,冯德英《苦菜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欧阳山《三家巷》,草明《乘风破浪》,柳青《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欧阳山《苦斗》,姚雪垠《李自成》,浩然《艳阳天》2.杜鹏程《保卫延安》,小说塑造了中共高级将领彭德怀的形象,后随着对彭的批判而遭禁。
3.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
4.曲波《林海雪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
5. 都市文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6.“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
7.周立波,湖南益阳人,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50年代初被苏联授予“斯大林文艺奖”。
《山乡巨变》写集体化道路的必然性,刻画众多人物形象,如动摇落后的中农(盛佑亭,绰号“亭面糊”)8.《李双双小传》为李准赢得广泛声誉,小说背景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柳青梁斌杨沫等1.这一时期能代表时代主流特征而包容着复杂性的小说,以柳青《创业史》、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为代表。
2.柳青《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主题先行)3.梁斌的革命历史小说《红旗谱》由三部长篇构成:《红旗谱》、《播火记》、《风烟图》,主要人物有:朱老忠、严志和、冯兰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