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二)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第二期的课程,上一次我们学习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涵盖防溺水、防欺凌、网络安全等方面。
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同学们能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1. 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学生因溺水而失去生命。
溺水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悲痛,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
2. 如何预防溺水(1)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3. 发现溺水者如何施救(1)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2)迅速拨打110报警电话。
(3)用竹竿、树枝等物品伸向溺水者,引导其向岸边靠近。
(4)如果自己会游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救起溺水者。
二、防欺凌安全教育1. 欺凌的定义欺凌是指一方或几方学生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2. 欺凌的类型(1)身体欺凌:殴打、推搡、抓挠等。
(2)言语欺凌:辱骂、嘲讽、威胁等。
(3)网络欺凌:散播谣言、恶意评论、网络攻击等。
3. 如何防范欺凌(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拒绝欺凌。
(2)勇敢地站出来,向老师、家长或相关部门举报欺凌行为。
(3)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成为欺凌的目标。
(4)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
三、网络安全教育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给青少年带来了严重危害。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2. 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风险(1)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应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进行人工呼吸;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2)随着夏季的来临,游泳、戏水成为很多小学生喜欢的户外活动。
然而,溺水事故频繁发生,给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希望能够给小学生们带来帮助。
一、水域安全常识1. 不要擅自接近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更不能独自进入深水区。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篇一今天,学校里放了关于溺水时间和防溺水的措施,我看了之后深受感悟,并为此写了一篇观后感。
春去夏来,由于天气很热,许多人都会去游泳,但在此之前不做预备的准备,那么这将成为点燃死亡炸弹的的导火线。
根据调查,中国平均每天接近100多名儿童因意外丧失生命,其中,百分之六十是因为溺水引起的。
未成年人应该与家长与老师的陪同下游泳,千万不能独自或结伴去游泳。
在野外如果遇见有人员溺水,不可独自下水救援。
应该向四周呼救。
许多儿童溺水,同伴下水解救,也死在其中。
同学们,他们仅仅是儿童,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20xx年6月25日中午,黑龙江一名女孩子溺水身亡;6月9日山东地区一天16名儿童溺水身亡。
同学们,他们只是儿童,那么小就失去了生命,多么可怜啊!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预防溺水的方法就是遵守防范的措施。
为了家人,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让我们的明天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得灿烂光辉。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解和掌握基本卫生、游泳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和保健的基力。
2、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创设去海边游泳的情境、水果、饮料、游泳衣、救生圈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炎热的'夏天悄悄来到了,你最喜欢参加夏天的什么活动?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大。
考吧。
幼。
师网出处播放海滩的游泳景象的录像,激发幼儿参加的热情,创设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二、引导自主选择、辨析,学会饮食卫生。
1、创设情境:在途中大家口渴难忍,要购买水果、饮料。
2、出示水果,幼儿自主选择、辨析。
教师扮演水果店的老板出示两盘水果,(一盘洗过了的好的水果,一盘没有洗的还有点烂的)请几个小朋友挑选。
3、明确饮食卫生。
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对夏天吃水果的认识,形成讲究卫生的意识。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5篇炎炎夏日,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
为进一步增强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脱险能力,杜绝溺水安全事故的产生。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精选5篇,欢迎浏览分享鉴戒,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防溺水相干内容推荐↓↓↓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1现在是夏季,天气多变,雨水多,河里、小溪里常常会涨水,很多小朋友爱好去河边、溪边玩水,很容易显现安全事故。
而且,夏天天气很热,有的同学就悄悄地去河里、池塘里洗澡,而产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失去了生命,爸爸妈妈很伤心、老师也很伤心。
教学目标: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产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初步了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照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背安全原则的行动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教学进程:一、防汛知识教育1、不到河里、沟边去玩耍,下雨天,不去河边、沟边洗手洗脚,以免滑落水中。
2、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3、尽力躲避大浪;4、尽量抓住浮托物;5、挥动明艳衣物呼救;6、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
7、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
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二、防溺水知识教育(一)、游泳小常识:(五点)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显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惫,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由于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产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
防溺水安全知识防溺水安全知识(3篇)防溺水安全知识(3篇)1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预防?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
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
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辨别?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
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7种迹象辨别溺水者: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如何施救?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2篇(一)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应当了解防溺水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防溺水的安全教育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了解溺水的原因溺水是由于人体在水中失去平衡,不能正常呼吸而导致的。
除了水深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1.体力不支:当人在水中用尽力气后,无法保持在水面上,容易溺水。
2.水温过低:水温过低时,人的身体失去温度,肌肉僵硬,无法动弹。
3.疾病或身体不适:如果你身体不舒服,比如头晕、恶心等,进入水中容易昏厥或晕倒,导致溺水。
4.触电:如果你在游泳池或其他水域中触电,可能导致溺水。
二、如何预防溺水1.了解水性:在游泳前,应当了解水性,注意天气和水温情况,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泳环境。
2.学会游泳:如果你不会游泳,应该学习游泳。
如果你不会游泳或者经验较为有限,可以使用救生衣等浮力工具防止溺水。
3.不要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游泳: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不要游泳,以免发生危险。
4.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任意游泳,以免因不知道水的深度或形状而导致危险。
5.注意天气情况:如果天气条件不好,如强风、暴雨等,应避免在水中游泳。
6.尊重警告:如果看到有关当地防溺水安全的标志或警告,应该尊重它们,遵守相关规定。
7.不要吸烟、饮酒:游泳前不要吸烟、喝酒,以免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三、如何处理溺水事件1.保持冷静:在发生溺水事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任何情况下,情绪都不应过于慌张,否则会影响你的判断和行动。
2.紧急拯救:如果你看到有人被困在水中,应立即拯救。
如果你能游泳,应立即下水进行救援。
如果你不会游泳,应使用救生工具等救援工具进行救援。
3.呼叫救援:如果你不能救助其它人或没有救援工具时,应该呼叫当地的救援机构,及时处理事件。
4.处理溺水者:如果你已经救出了溺水者,应立即进行急救。
在急救时,应确保呼吸道畅通、心跳正常,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以上是一些关于防溺水的安全教育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天气逐渐炎热,雨季已经到来,溺水事件进入易发期、高发期。
每一起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一起来看看吧。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为积极响应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创设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杜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1、在任何时候都不得私自到江、河、湖、塘、水库中游泳或嬉水。
外出游泳洗澡要坚持做到“四不去”:未经家长教师同意不去。
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深水的地方不去。
对水情不熟悉的江、河、湖、塘、水库不去。
2、在经老师家长同意并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游泳时,还要提醒并注意以下几点:①游泳前要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水域情况要了解清楚。
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告标语的水域,千万不可下水游泳。
②下水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先活动身体,头、颈、双肩、双臂、腰腿、手、脚的关节都要活动开。
若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③下水时不能豁然跳水或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④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胸闷、心慌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⑤在游泳中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
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杜绝悲剧的发生。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2游泳中常会遭遇到的意外是抽筋、疲乏、漩涡、急浪等,这时,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救护,同时,发出呼救信号。
在水中沉着自救1.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20篇)幼儿园防溺水平安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使同学认识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与珍贵,感悟生命的珍贵。
2、使同学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同学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与珍贵,感悟生命的珍贵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展示一溺水身亡的孩子的图片,老师讲有关故事。
2、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
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逝?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3、小结:人,应当珍爱生命。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平安教育二、强调守则1、过渡:在酷热的夏季,很多人喜爱游泳,由于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
据有的地区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10%。
2、我们外出游泳洗澡严格遵守“四不”:(1)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2)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伴随不去;(3)深水的地方不去;(4)不熟识的江溪池塘不去。
三、探讨缘由1、溺水缘由主要有哪几种?分小组争论。
2、小组代表回答后归纳:(1)不会游泳;(2)游泳时间过长,疲惫过度;(3)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4)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四、抢救措施1、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平安,避让溺水大事的发生?2、指名同学回答后归纳:(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快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退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忙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纳拉长抽筋肌肉的方法解决。
五、小结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
珍爱生命就是珍惜每一天。
肯定不能去玩水。
幼儿园防溺水平安教育教案(2)活动目标:1、熟悉防溺水的平安标志。
2、知道不去海边、池塘等水多的地方玩耍,认识简洁的自救方法。
夏季2024年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总结2024年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总结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2024年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我们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全面的防溺水知识,增强了人们的防溺水意识,进一步提高了水上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总结:一、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市民的防溺水意识,宣传水上安全知识,增强市民的意识和能力,以减少和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内容1. 宣传海报和标语制作我们组织了一次海报制作比赛,市民可以自己设计和制作防溺水的海报,表达出对水上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其中一些优秀的作品被选中制作成海报,张贴在市区的重要地点和社区内。
2. 防溺水知识讲座我们邀请了专业的防溺水教育专家,在社区和学校开展了防溺水知识讲座。
通过这些讲座,市民们了解到了溺水的危害,掌握了紧急救援的基本技能以及如何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3. 游泳教学和安全培训我们在市区的公共游泳池和河流附近组织了一系列的游泳教学和安全培训活动。
专业的游泳教练为市民们提供了正规教学,教授正确的游泳姿势和技巧,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包括了如何正确佩戴救生圈和浮漂等防护装备。
4. 水上安全宣传活动我们举办了一次水上安全宣传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参与。
活动中,我们设置了不同的游戏和任务,鼓励市民们通过实践和游戏学习防溺水知识,并发放了相关宣传资料和小礼品。
5. 媒体宣传为了扩大宣传影响力,我们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制作了防溺水的宣传视频和广告,发布在各大媒体平台上。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当地知名人士和公益组织代言宣传,提高了活动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三、活动效果通过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提高了市民的防溺水意识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市民对防溺水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了溺水事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伤害。
2. 增强了市民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参加游泳教学和安全培训,市民学会了正确的游泳姿势和自我救援技巧,提高了在水上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1篇导语: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溺水的原因、预防措施、溺水时的自救方法等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一、溺水的原因1. 缺乏安全意识:一些学生不了解水域的危险性,不顾安全游泳或嬉戏。
2. 不会游泳:部分学生不会游泳,在水域中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3. 酒精或药物影响:饮酒、吸食毒品等导致反应迟钝,降低自救能力。
4. 水域环境复杂:一些水域存在暗流、漩涡、水草等危险因素,容易导致溺水。
5. 忽视安全提示:在水域附近玩耍时,忽视警示标志和救生员提醒。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加强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严格管理水域: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域的管理,设立警示标志,禁止游泳区域。
3. 培训救生员:提高救生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水域安全。
4. 严禁私自下水:学生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未经家长和老师同意,不得私自下水游泳。
5. 学会游泳:鼓励学生参加游泳培训,提高自救能力。
6. 关注天气变化: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避免到水域附近玩耍。
7. 遵守游泳规则:在游泳时,遵守相关规定,注意安全。
三、溺水时的自救方法1. 保持冷静:发现有人溺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现场情况。
2. 寻找救生工具:寻找救生圈、竹竿、绳子等救生工具,进行救援。
3. 采取间接救援:如果距离较远,可以采取间接救援方法,如抛掷救生圈、竹竿等。
5. 自救方法:若自己不慎溺水,要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利用身体浮力进行自救。
四、结语溺水事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加强学生防溺水知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是预防溺水事故的关键。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以下是详细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一、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造成学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溺水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防溺水安全教育(二)
教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
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
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
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