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格式:ppt
- 大小:10.31 MB
- 文档页数:28
浅析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
按通常做法,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靠修建水库;解决空间不均主要靠跨流域调水。
而这两种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当前,我国水安全存在三大问题。
(1)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城乡之间季节之间用水矛盾十分突出。
水资源供求的地域矛盾、城乡矛盾十分突出。
加上水资源季节变化很大,大部分降雨集中在梅雨季节和台风期间。
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开发、节约、保护与供水系统的分离,造成用水浪费现象却十分严重,节水工程严重滞后。
(2)洪涝灾害始终是心腹之患。
由于我国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使得东部平原地带的洪涝可能性增大。
加上防洪与排水分属两个系统、两个部门,步调难以一致,加剧了城市、城镇受涝程度。
(3)水环境恶化的势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污水排放脱离水资源统一管理,造成污水排放总量失控。
2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城市化进程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生产要素和产业的集聚必将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的75%将向城市集聚,对城市供、排水能力的需求也必然扩大,对水环境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水资源供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未来城市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生活、生产的用水,更多的要考虑城市生态的用水,如城市绿化用水,城市河道生态循环用水等等。
从长远分析,城乡供水矛盾、洪涝问题、水环境恶化等三大安全问题将是制约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革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分割、城乡分割管理水资源体制,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包括防洪、除涝、蓄水、供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回用和地下水回灌等环节实行统一管理。
更好地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乡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1.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温州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发展看,人民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加上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用水需求迅速扩大,特别是城市环境生态用水增长迅速,相应的对水的需求量要达到28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将超过20%。
专题10水资源知识讲解一、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五、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南北方河川径流量和耕地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与耕地分布的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2.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下列省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A.B.C.D.3.针对该资料反映出的问题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是()A.海水淡化工程B.裁弯取直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打坝淤地工程【答案】1.B2.B3.C【分析】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使得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1.我国耕地、水资源南北分布的差异为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地区耕地少,水资源丰富;故选B。
2.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读图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3.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故选C。
第三节水资源1.时空分布不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情况及影响。
3. 掌握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意义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意义和方法。
四、教学步骤:第三节水资源1.时空分布不均,主要讲述了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受气候影响较大,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区可能并不意味着水资源最丰富。
相反,一些干旱地区由于地下水的存在,也可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这种时空分布的不均,使得一些地区在某些时段出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面临水资源过剩的问题。
其次,我们再来谈谈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情况。
地球上大部分淡水资源都存在于江河湖泊等水体中,这些水体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不均匀。
一般来说,沿海和一些河流流域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而内陆地区和一些高山地区则可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种分布不均也给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存条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水资源的情况更是严峻。
一方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但另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
再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使得我国的水资源问题更为突出。
特别是南北方水资源的差距较大,南方水多地多,北方则相反。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那么,面对这样的水资源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一方面,我们要合理用水,尽可能的减少浪费。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比如,我们可以推广节水器具,提高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用水效率;我们也可以加强污水处理回用的技术,将污水转化为可用水资源。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水资源的不均匀分布不
但影响到国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以下是我国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分析:
首先,大自然因素是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随着海拔
的增加,降雨量明显减少,流域的面积变小,导致干旱地区水资源的
时空分布不均,而且各流域水资源的供给量也各不相同,从而影响水
资源的均衡开发和使用。
其次,水资源经济效益分配不均衡也是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一
大原因。
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特点,为了实现水资源供给的高效利用,应当实施针对性的优化效益分配政策,而实施这些政策的过程中
却因为各地区政策的实施不足以致使水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从而影响
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再次,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合理也是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
要原因。
在大规模工程建设中,违反水资源保护原则,多次改变水流
支流,导致水源地区逐渐变少,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河流的时空分布不均,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破坏全国水资源之间的均衡。
最后,水资源消费无序也是影响水资源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经
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导致水资源的部分消费过多,部分地区缺乏水资源,使得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从而影响经济社
会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有:大自然因素,水
资源经济效益分配不均衡,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不合理,以及水资源
消费无序等几大方面。
只有坚持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使水资源的利用得到实现,才能确保全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水资源短缺表现1. 人均占有量少、2 .水资源分配不均、3.水污染普遍,浪费严重表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少;北方城市严重缺水(“资源型”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原因:自然原因:时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近年来降水有所减少;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增多;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管理不善等。
解决途径: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调水的原因: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华北地区为什么成为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降水少,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增加,需水量大,水污染、浪费严重。
南水北调的意义:形成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森林资源(1)特点: ①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②森林覆盖率低(16.55%),林木蓄积量少(112.7亿m3)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矿产资源:1、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2、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煤、铁、石油产区以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则南方居多3、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4、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我国主要的能源问题与重要的能源工程(1)能源问题:①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对环境影响大③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不足,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年年攀升,去年已占世界第二位,其中石油的需求量疾增,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选择题1.关于我国水资源说法正确的有匚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二我国水资源冬春多,夏秋少二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口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东北、西北缺水问题A.0@B.②④C.①③D.②③2.目前,我国能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是A.海洋水、冰川水B.河流水、冰川水C.江河水、湖泊水D.湖泊水、地下水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矍图,完成3〜4题。
3.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4.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枳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枳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下图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A.从西向东减少B.东北多,西南少C.从东南向西北减少D.北方多,南方少6.目前,中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A.兴修水库B.跨流域调水C.提高水价D.海水淡化7.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8.乙地是中国主要的温带草原区C.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D.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8.布•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都很丰富8.土地资源类型单一,耕地比重大C.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D.水资源南方少,北方多读下表,完成9〜10题9.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少C.北方地多水少D.北方地少水少10.能够改善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配置状况的重大工程是A.西气东输工程B.南水北调工程C.长江三峡工程D.小浪底工程11.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A.两极和高山的冰川B.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D,海洋水二、解答题12.读“南水北调部分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不相适应,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是资源配置难度大。
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北方干旱持续,缺水形势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黄河断流现象加剧;(2)、南方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污染性缺水;(3)、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荒漠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生态型缺水。
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当前必须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总结经验,制定出新的水资源战略。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对水利用和斗争的历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水资源已从工业社会的一文不值演变为现代社会的瓶颈资源,他严重制约着一些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问题。
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既要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又要使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及社会环境发展的需求。
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甚至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因此,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一种新模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统一体的最合理的利用模式,也是解决水危机的唯一方式。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性报告第一、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确定各级政府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主体地位。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特点,知道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2. 使学生理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认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水土流失防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及分布情况;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分布不均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水资源分布情况。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地图、水资源相关资料。
2. 学生分组,准备讨论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水资源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2. 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讲解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及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3. 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讲解地形、气候、地貌等因素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
4. 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利用地图、课件等教学资源,展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5. 讨论水资源分布不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水资源分布不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政策措施。
2.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 调查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引入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例,如南水北调、海水淡化等,让学生了解水资源调配的技术与挑战。
2. 探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介绍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可持续发展中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重难点突破一、教学重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对于我国来说,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关于这个特点教材在叙述式课文中较为详细地讲述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客观现实。
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来谈,培养了学生的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
突破方案:可以通过层层设问和读图分析来解决这个教学重点。
对于各地降水的分布,要充分利用上一章的“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来进行讲解。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文资料,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第一步,读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
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红线,即水资源南北方分界线。
由图可知,我国南方河流数量多,径流宽度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第二步,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前面已学的我国气候、河流、降水量分布的知识,分类讨论、解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分析其影响,研究最佳治理方案。
二、教学重点:保护与节约水资源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可在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按教材中活动式课文的要求进行家庭用水调查。
教师也可以介绍社会某些高耗水行业,让学生根据布置的社会调查结果和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达成共识。
这些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以致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及环保意识。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符合课标的要求,达到教育效果。
突破方案:完成社会实践调查。
小组展示。
三、教学难点: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是难点。
突破方案:在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后,了解了我国所面临的严重缺水形势,自然过渡到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的教育上。
教材给出了“水库调节径流示意图”和“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两幅图。
这两幅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地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