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水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7.56 MB
- 文档页数:24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及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2.培养学生分析水资源问题的能力,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资源的特点、分布及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2.难点:水资源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资源分布图、水资源利用案例等。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学习水资源概念(1)讲解水资源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水资源的定义。
(2)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价值。
3.学习水资源分布(1)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讲解我国水资源分布规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4.学习我国水资源状况(1)讲解我国水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资源浪费、污染等。
5.分析水资源问题(1)分组讨论:针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6.课堂小结(2)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后作业(1)绘制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标注主要河流、湖泊及水资源丰富地区。
(2)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地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五、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水资源的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水资源有哪些特点呢?”2.水资源的分布展示水资源分布图,教师引导:“请大家观察,哪些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哪些地区较为缺乏?”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指出:“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知识点:中国
的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
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
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
通过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知识点:中国的
水资源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水资源》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水资源》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形、气候等地理知识,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但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利用保护方法等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实例,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
2.教学难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的具体实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地图、数据、视频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水资源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新课导入:介绍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丰富程度。
4.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分享各自的观点。
5.总结提升:总结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定义:天然存在并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特点:分布不均、时间差异大、总量有限•分布:南方丰富、北方贫乏•利用:地表水、地下水、雨水收集等•保护: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合理开发等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主动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集体备课活页纸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出示图片观察两图,分析长江以北和以南水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1)师友共同讨论并回答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2)观察右上图,思考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在哪里?什么原因导致的缺水?师友根据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能够找出我国缺水严重的西北地区,华北地区。
需要教师点拨指出,华北缺水是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工农生活用水量大。
2.时间分布不均匀(1)出示我国四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图,师友共同观察什么季节水资源多?什么季节较少?总结出时间分布不均的第一个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2)观察北京年年降水量的变化图,总结北京每年之间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得出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第二个特点:年际变化大。
3.分配不均的影响师友举例说明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农业方面,南北方耕地类型的不同,南方水田,北方旱地;水旱灾害频发。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2:教师点拨】思考:读上图我国南北方的水土资源配置合理吗?为什么?读图可知:南北方水土资源分配不合理,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1:师友释疑】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阅读课本P77页,师友共同找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应对措施。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2:教师点拨】1.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兴修水库。
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例如:黄河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上的三峡水电站。
2.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
例如: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南水北调工程都是跨流域调水工程。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1:师友释疑】师友结合课本知识点,共同找出南水北调三条路线及其特点并展示。
南水北调是把长江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3.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措施(1)水资源这么宝贵但是找出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是怎样的?如何解决?师友共同阅读课本79页并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