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185.38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真题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笔记,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艺术总论广义的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狭义的艺术专制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将文学与艺术并列起来,合称“文艺”。
广义上的艺术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民族民间艺术(杂技、曲艺、木偶、皮影)。
19世纪末德国的康德拉·费德勒极力主张将艺术与美学区分开来,成为相互交叉而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的独立,费德勒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艺术学的内容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摹本,艺术是摹本的摹本,是影子的影子。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辩证统一。
(南北朝)刘勰(xié)——在《文心雕龙》里提出《原道》认为“文以载道”。
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
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强调创作主体(人)的重要性,把自由活动看作是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
(德国哲学家)尼采——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在其代表作《悲剧的诞生》中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关于女性形象,屈雅君在《90年代电影传媒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认为有三个新的发展走向:一是肩负着政治使命,处于权威地位,掌握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旋律”作品;二是肩负文化使命,代表着新潮、上乘鉴赏口味,并试图与世界“接轨”的艺术作品;三是服务于市场经济下的大众消费的“娱乐”作品。
“主旋律”作品中的女性,无疑是妇女解放理论统帅下的传统“花木兰”形象的变体。
在这一脉妇女理论中,“妇女解放”的动作是由处于社会和历史中心的男性主体发出的,这个动作的“完成”句号也由男性主体来标定,“妇女解放”的意义不在于女性主体的价值回归,而在于它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证明。
戴锦华认为:“花木兰”/一个化妆为男人的,以男性身份成为英雄的女人,是主流文化中女性的最为重要的镜像。
在当代“主旋律”作品中,花木兰们除了继续充当着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点缀”外,比起过去的女性形象多了许多“诱惑”的主动性。
她们一方面承担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神话最简明扼要的图解,另一方面,作为男性目光“注视”的对象,躲在社会、历史、道德的意识形态话语背后,曲折地满足着男性视角的愿望。
如《中国霸王花》,在众多的女兵中,照例有一个“洪常青”,但这一角色却发生了变化,他除了做女兵们的导师和引路人外,还兼做他们的异性偶像甚至情人。
而这些“当代花木兰”比起吴琼花来,身姿矫键,容貌娇美,却照例没有改变作为男性动作的承受者的被动的、客体的地位。
中国新时期影视艺术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变量。
80年代,著名导演谢晋连续推出了冯晴岚、李玉芝、胡玉音等系列“爱妻”,其共同特点是:编导沉弥于叙事之中,以一种内化了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女主人公的召唤力。
她们是为了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承担起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而降生于世的。
她们有的是文盲,有的是才貌平平的知识女性。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同一个为不公正的命运所戏弄沦为阶下囚的精神贵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些女性名为“妻”,而实为“母”,她们不是以其“审美的属性”而是以其“实用的属性”去对应男性观众的欣赏心理的。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艺术理论】(专业学位)考研真题【育明教育独家首发】一、名词解释1、艺术形式育明押题卷一P301(育明小本艺术理论试题库原题1988年文艺理论真题)2、意大利画派基础强化班讨论过3、巴洛克艺术育明押题卷二P36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4、造型艺术育明押题卷二P100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5、形象思维育明押题卷一P143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二、简答1、简述形象思维的特征育明押题卷一P77P106P158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P303(育明小本艺术理论试题库原题1989年文艺理论真题)2、简述审美想象的特征育明押题卷三P160P201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3、谈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育明押题卷一P92P168P196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4、谈谈艺术家与社会责任育明押题卷二P307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育明小本艺术理论试题库原题1992年文艺理论真题)5、简述艺术创作与阅读(欣赏)的关系育明押题卷二P305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育明小本艺术理论试题库原题1991年文艺理论真题)三、论述1、从文化力与影响力的角度,谈谈艺术的价值观?基础强化班讨论过2、论述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育明押题卷一P310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育明小本艺术理论试题库原题1994年文艺理论真题)3、联系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统一?育明押题卷三P158P215(育明内部资料新攻略原题)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艺术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1、【育明教育推荐】主要参考书《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2、【育明教育推荐】辅助参考书李泽厚《美的历程》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理查德•加纳罗《艺术:让人成为人》沃特伯格《什么是艺术》丹纳《艺术哲学》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科林伍德《艺术的原理》3、【育明教育北影独家内部资料精编、北影考研试题库】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3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4导演系院系:导演系研究方向名称:故事片导演创作研究方向介绍:培养专门的影视导演人才,系统学习电影导演创作方法和创作理论,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电影导演创作技能,独立开展影视艺术创作。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初试试题笔试:多选题1.APEC成员国是A亚洲国家B发展中国家C西方国家D环太平洋国家答案AD笔试:文艺常识2.“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句话出自北岛的哪首诗?试题详解:《回答》3.《推销员之死》出自哪位戏剧家试题详解:阿瑟-米勒4.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哪三教?试题详解:儒,道,墨5.古希腊哪位神有恋母情节试题详解:俄狄浦斯笔试:其他6.一艘船匀速行驶,船头的人向船尾的人开枪,船尾的人向船头开枪,请问:谁先被射笔试:文艺常识更多院校艺术校考真题,请登陆艺考情报局APP查看。
艺考情报局APP,查院校,找机构,问老师,历年考试真题解析,学长学姐经验分享,关于艺考,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各大应用商店搜索“艺考情报局”既可下载。
7.红河谷是哪个国家的民歌试题详解:加拿大8.刘禹锡秋词二首第一句试题详解:山水明净夜来霜笔试:单选题9.源氏物语在日本相当于中国的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A笔试:文艺常识10.我国古代的五音试题详解:宫商觉微羽11.“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个赞”是谁说的试题详解:习近平12.四书是试题详解:《大学》《论语》《孟子》《中庸》13.野兽派画家中哪一位羽毕加索齐名试题详解:马蒂斯14.戏剧中“忧郁王子”是谁试题详解:哈姆雷特15.火星在哪两个行星之间试题详解:地球,木星16.植物向光性关联最大的是哪种激素试题详解:生长素17.父亲红绿色盲基因XaY,母亲基因XAYA,他们的女儿患有红绿色盲概率试题详解:018.五岳中哪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试题详解:泰山19.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人之一是少女试题详解:马拉拉20.卡夫卡变形记中主角变成了?试题详解:甲虫21.莫言的哪部小说被改编为《红高粱》,《暖》由什么改编试题详解:红高粱家族,白狗秋千架22.哪位作家希望建立“文革博物馆”试题详解:巴金2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和最高的高原试题详解:安第斯山脉,巴西高原24.2014年2月份开始从非洲爆发了()病毒,并开始波及全球试题详解:埃博拉25.2015年奥斯卡,入围电影中有一部拍摄了12年,它是?试题详解:《少年时代》26.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是谁试题详解:曹植27.“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莎士比亚化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
这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席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
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象莎士比亚那样:1、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2、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3、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4、语言要丰富,富有表现力;5、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古典主义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即奥尔恭的家里;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失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
"三一律"是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的产物,它是当时法国宫廷中的文人学者根据路易十四的政治意图而制订出来的,最后总结性地反映在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的《诗艺》中。
在艺术上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但又存在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上绝对化、程式化等弱点,最终束缚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为后人所摒弃。
尊重王权尊重理性:高乃依拉辛莫里哀《伪君子》《席德》《赫拉斯》启蒙主义狄德罗“严肃剧”莱辛《汉堡剧评》《拉奥孔》博马舍(法)《塞里维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歌德《浮士德》哥尔多尼(意)《一仆二主》《女店主》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19中后期)易卜生亨利·约翰·易卜生,十九世纪挪威著名剧作家。
他被看做是现代现实主义话剧的创始人。
其代表作品有《玩偶之家》、《社会支柱》、《群鬼》、《人民公敌》等。
悉德·菲尔德的说法就不同了,他认为:“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上谈论的是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
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
”“以《邦妮与克莱德》为例,它讲的是大萧条时期,克莱德·巴巴罗罪帮在美国中西部地区抢劫银行以及他们终于落网的故事。
动作和人物,这是使你的一般化想法成为特殊的戏剧化前提的要素。
”“每个故事都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在《邦妮与克莱德》之中,开端把邦妮与克莱德相遇,以及他们结成罪帮戏剧化了。
中段叙述他们抢劫几家银行,警察在追捕他们。
在结尾处,他们被社会势力所制服并且被打死。
这里有建置,有对抗,有结局。
”1人物的动作发展出剧情,主题则通过剧情得以体现,而剧情必须用造型的素材去表现,强调的仍然是视觉性。
听起来好像有点儿标新立异。
其实,把主题理解为动作和人物的,早已有之。
李渔(笠翁)在《闲情偶寄》中曾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传奇亦然。
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
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
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
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
此一人一事,即传奇之主脑也。
”所谓“立言之本意”,不妨理解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而“一人一事”,不妨理解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李渔又说:“重婚牛府”,即作《琵琶记》之主脑也;“白马解围”,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这里,主脑显然指的是动作和人物。
但是,李渔把主脑究竟是中心思想还是中心事件混淆了,却与悉德-菲尔德不谋而合了。
我们如果分开来说,那就是:主题——剧作者所写的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动作和人物);思想——剧作者在表现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动作和人物)时,所持的态度、观点、主张,即倾向性。
这样,也许就可以把上述看似不同的诠释,给以合理的解读了。
1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9—19页。
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专业2013年招生目录系别专业或学科领域以及类别研究方向招生导师初试考试科目招生对象姓名职称导演系电影领域(专业型)电影导演创作侯克明教授①政治②外语(英、日、俄)③导演创作及理论④电影剧本命题写作只招收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专升本人员章明教授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专业2014年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拟招生人数)学科/专业学位专业/领域名称研究方向课题初试考试科目招生对象导演系(9人)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电影学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日语或俄语③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④命题创作只招收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专升本人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电影领域故事片、纪录片导演创作故事片导演创作纪录片导演创作PS:在我校公布的《2014年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不列入导师姓名,考生根据报考专业和研究方向填报志愿。
考生在复试中由其所报考院系根据考生志愿及考生成绩等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导演系电影导演创作及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中国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秀;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有为国家的文化、电影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3.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丰富的社会、文化、艺术知识和较强的电影创作研究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理论(前身为文艺理论)模拟题汇总艺术理论艺术概论文艺理论考研试题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的作品。
A.王羲之B.钟繇C.顾恺之D.张芝【】2.梵高是著名画家。
A.荷兰B.法国C.英国D.丹麦【】3.著名的《卡门》组曲是法国19世纪作曲家的代表作。
A.德彪西B.比才C.舒伯特D.帕格尼尼【】4.著名作曲家刘天华《汉宫秋月》是曲。
A.古琴B.板胡C.丝竹D.二胡【】5.《霓裳羽衣舞》是代宫廷乐舞。
A.汉B.唐C.宋D.元【】6.《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是的代表作品。
A.欧里庇得斯B.索福克勒斯C.阿里斯托芬D.埃斯库罗斯【】7.影片《远山的呼唤》是的重要作品。
A.美国B.法国C.日本D.苏联【】8.我国著名影片《林则徐》、《在烈火中永生》、《聂耳》男主角的扮演者为。
A.谢添B.赵丹C.秦怡D.李默然【】9.《草叶集》是美国作家的作品。
A.海明威B.惠特曼C.梁启超D.德莱塞【】10.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
A.蔡元培B.胡适C.梁启超D.黄遵宪【】11.“吴带当风”是指的绘画风格。
A.吴道子B.曹不兴C.苏轼D.吴镇【】12.唐代著名诗人李贺被称为。
A.诗仙B.诗圣C.诗鬼D.诗佛【】13.“美是生活”是提出来的。
A.亚里士多德B.普洛丁C.车尔尼雪夫斯基D.列宁【】14.《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戏剧的代表作。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荒诞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艺术传播四要素是艺术信息、、和。
16.根据审美需要,建筑可以分为、等。
17.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哥伦比亚的,其代表作为。
18.喜剧诞生于,法国剧作家的作品有《伪君了》、《太太学堂》等,喜剧作品《费加罗的婚礼》是法国剧作家的作品。
37.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是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意象物化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实践活动。
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这是艺术创造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果没有艺术意象的物化,艺术家不把头脑中已经构思出来的艺术意象物化成艺术形象,也就谈不上艺术创造的最后完成。
因此,当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了艺术意象以后,艺术意象的物化与表现就成为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任务了。
38.艺术语言?基本分那几种?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简而言之,艺术语言是在艺术活动中使用的,是构成形象、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
不过,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
按照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可将艺术语言分为纯艺术语言、综合性语言和文学性语言三大类。
39.艺术的游戏发生说。
游戏说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
它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游戏是人解脱了物质和精神束缚之后,利用剩余精力创造自由天地的活动。
·游戏说最早可追溯到康德。
康德《判断力批判》把艺术同劳动进行了比较,认为艺术如同一种自由的游戏:“它是对自身愉快的,能够合目的地成功、。
”-后来,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斯又补充说,游戏并非无目的的活动,幼小的动物和儿童的游戏,都是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实践活动的一种准备。
例如女孩子玩布娃娃就是为未来作母亲的准备。
周此,游戏先于劳动,劳动只是游戏的产儿。
.·以游戏说解释艺术的起源是有其合理性的。
因为原始艺术同游戏确有不少相通之处,它符合艺术发展的唯物论观念和人类进化的过程。
其次,它看到了审蓑活动的非实用功利性,在谷鲁斯那儿,还揭示了游戏、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区别,特别提出了艺术具有一种外在目的;即传达于他人的希望。
改变命运,使自己赢得尊重,使自己变为人上人,是每个街头小混混的梦想,但当麦克斯梦想成真,看尽了官场丑恶,厌倦了自己千辛万苦得到的一切,当其仕途濒临绝境时,他唯一想到的人就是“面条”。
他设法找到“面条”,将金钱还给“面条”,甚至让“面条”——唯一值得自己认同的人,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人认为,麦克斯最后叫来“面条”,让他杀死自己,是临死之前对“面条”的最后一次“背叛”。
使“面条”内心的友谊梦想破灭,使“面条”的精神支柱倒塌,并从此陷入内心苦难的深渊。
这种观点将人物静态化于流动的时间中,人物的生存环境变化了,人物却不变,性格谈何发展呢?其实,写一个背叛者的变化,不仅不会妨碍描写“背叛”,反而会增强人物刻画的真实感与深度。
麦克斯虽然一次次地背叛了友谊,但连他自己也想不到,这种青春时代铸就的刻骨铭心的真挚的友谊,是那样难以忘怀,就像影片中与街头流氓的遭遇:力量悬殊,两人被打得遍地翻滚,徘徊在死亡的边缘,但却始终没有停止反抗,始终没有吐出一个求饶的字眼——意味着两人始终没有抛弃自己的伙伴。
所以,麦克斯为自己唯一的儿子起名“戴维”——一个和“面条”本名一样的名字。
影片最后,当麦克斯请求“面条”处死自己时,“面条”面对那个已经成为“贝利部长”的麦克斯说:我不认识你。
那个与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少年麦克斯早已经死了。
“面条”并没有因眼前的“贝利部长”而否定昔日的少年麦克斯——自己过去、现在、永远的朋友——他将自己少年时代的朋友,那个值得自己信赖的少年麦克斯,重新还给了今天的“贝利部长”(麦克斯)。
导演莱翁内自己就说:“友谊一直是一个我热衷的主题。
”影片的另一主题是:爱情——“面条”与黛布拉的爱情。
对黛布拉的爱情,是“面条”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也是影片的动人之处。
导演展示爱情也像展示友谊那样,用两种对待爱情的态度来表现爱情。
爱情作品通常表现的是:女主人公追求忠贞纯洁的爱情,而男主人公为了金钱和其它,最后背叛了真挚的爱情,即所谓的“痴心女子负心汉”。
从1979年开始,在对政治进行反思的同时,又开始了艺术创新的尝试。
《小花》、《苦恼人的笑》等一批作品从时空处理、视点变换、影像构成等角度对传统单一的创作模式发起冲击,虽然其中许多是一种对于新的影视形式的直接感悟与模仿,但毕竟出现了一个艺术创新的开放性局面。
特别是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艺术创新,在着力于影像本体的探索的同时,在更高层次上对民族生活和生存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表现,着意于民族意识的把握和民族历史文化氛围的营造。
他们自觉探讨民族文化价值的重估、轰毁与重构,以象征手法,对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挖掘和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以沉重的影像去追寻民族文化的源头、描摹民族文化的形态、探讨民族文化的重建,显示出了民族意识、历史意识、当代意识和文化意识的全面自觉,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历史穿透力与哲理深度。
在进行文化反思的同时,他们的作品还着力追求影像的表意功能,以强烈的影像美和丰富的表现力震惊了海内外影坛。
大胆冲破传统的叙事格局,进一步探求影视艺术自身的表现潜能,构成了一种以声画表意为主的全新影视形态。
影像画面不仅是叙事的手段,自身也能传达意义或情感,超越了单纯的叙事功能和形式外观,而成为了“有意味的形式”。
导演不再只是用影视手段和技巧去实现剧本,而同样地完成自我创造。
传统的故事情节被削弱了,戏剧冲突也被淡化了,作品的结构方式不再遵循冲突律。
当然,创新往往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超前。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形态,以观众的接受和认可为其基本的存在前提。
“第五代导演”的
创作虽然以其艺术探索和文化反思的双向突破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但这种反响基本上停留在了理论和批评的圈落中。
他们作品的“形而上”,使多数观众望而生畏。
正如陈晓云和陈育新所说:“从形式上看,他们对电影语言的超常探索其初衷在于增强‘电影感’,即使电影真正成为电影,而不是成为文学或别的什么(否则无异于取消电影)。
因而,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失去平衡的破坏性构图、近乎定格的凝滞画面、超常的背景变形处理、主观化的色彩、来去无踪的意象……从而给影片带上了某种‘形而上’的理性抽象的象征意义(意味)——这正是他们艺术创新的症结所在”。
作品强烈的主观性,影像符号的个性化抽象,直接影响到了观众对于作品的顺利解读。
出于对自我的反思,80年代中后期以来,影视艺术开始追求叙事与影像的有机统一,即在保全影像观赏性的前提下,去“讲故事”。
但最富有活力的依然是那些表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作品。
其中,曾执导《大喘气》的叶缨在《红樱桃》中把严肃的反法西斯主题和一个极具观赏性的故事结合在一起,奇迹般地达成了主流意识形态、个人创作追求与观众接受心理之间的平衡。
二、环境的双重压力与影视创作的双重批判
“第六代导演”出现在中国影视体制的转型期,除了艺术之外,他们必须面对商业压力。
他们没有“第五代导演”产生时较好的创作条件,缺少了那种丰厚的个人经历与文化积累,更多地偏执于形式上的新奇和技巧上的花哨,在思想力度、文化深度和艺术成就上都和“第五代导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自然也就无法产生“第五代导演”所具有的影响。
自《少林寺》开始,商业性涌入了影视界,甚至连一些艺术创新者如张军钊、张艺谋、田壮壮、滕文骥等也纷纷推出以追求娱乐效果和票房价值为主要目标的作品。
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影视艺术的政治、社会、伦理负荷与文化负荷对于商业影视作品创作的影响,加之商业影视作品的产生主要是出于票房危机的逼迫,缺少必要的社会文化根基与审美心理基础,使商业影视作品的创作成为了一个在落后的农业社会里经由商品化浪潮催生的早产畸胎。
一方面,为了获取高额票房利润,利用影视艺术高清晰度、逼真性强的视觉优势,以作品的刺激性招徕观众,却造成了影视文化品格的堕落。
另一方面,一些作品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品格,去追求所谓“雅俗共赏”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