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加减一图四式
- 格式:ppt
- 大小:855.00 KB
- 文档页数:12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在本课的设计中,结合学生对于加减法计算方法的体验和‘一图四式’的学习,设计了让学生总结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中的规律的教学环节。
这样就把课本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
如:在本节课教学中要学习8、9的.加减法,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学习的体验,接着去根据图片中的要求进行列式,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生“考虑”。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二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身的教学设计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
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同学合作交流学习”和“教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不是被动的吸收课本现成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协助下亲自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11月11日是光棍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谢老师以及各位兄弟姐妹能莅临我校进行教研活动,我非常的高兴,遗憾的是未能献上合格的公开课,在谢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点评中,发现了自己太多的不足,现则其重点简要说明,希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以内数的认识,7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图写二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顺利的进行9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根据一图写出四式,为后续学习数打下基础。
教学第一个例题(恐龙图)这部分我将课件上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好像在向前爬行),结果学生将其中一条减法算式理解成前面两只恐龙离开了视线,对另一条减法算式的理解造成了困难。
谢老师指出,课件的动静制作应该要充分的考虑,不能单纯为了课件的美观,我将这里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无关刺激,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教学反思新人教版一班级上册数学8和9的加减法教案和教学反思第五课时:8和9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1.娴熟掌控8和9相关加减,掌控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
2.通过观测、比较,使同学知道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点:掌控8和9的加减运算。
教具、学具预备:老师预备投影仪。
同学预备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火车口算。
计算后请同学说说一道加法,一道减法是怎么算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会填吗?看到这个你还能想到什么?9的组成呢?今日,我们来学习和8、9有关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一〕、学习一图四式。
学习依据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8个梨,左边2个,右边6个。
谁能来看图问问题吗?能编不一样的吗?其余同学依据问题写算式。
2+6=86+2=8为什么依据同样的一幅图,你们却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呢?请大家观测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2、学习依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让同学依据老师的板书〔将?写于不同处〕编题,其余同学写算式。
8-2=68-6=2这两道算式又有什么联系呢?3、幅图,我们一共写出了几个算式?分别是哪几个?你发觉了什么?依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个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你能依据一幅图来写出4个算式吗?请你拿出5个红色的小园片,4个黄色的小园片,象我一样摆。
你能依据这些小园片,写出4道算式吗?把你的结果和你的同桌沟通一下。
谁来汇报一下。
〔二〕、教学8和9的加、减法。
出示P57摆一摆的图,这两个小伙伴也在摆园片,他们写出了四道算式,你觉得对吗?这些算式的答案你能算出来吗?你可以象这两个小伙伴一样摆一摆小园片,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算一算。
谁情愿来汇报一下你的方法呢?出示P57想一想,你会做吗?做完的小伙伴和你的同桌沟通一下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出示小棒图,让同学列式计算。
口头反馈。
4+5=95+4=99-4=59-5=4看来,小伙伴都会算了,那么我们来开一次小火车。
《8、9的加减法》教案《8、9的加减法》教案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第56、57页的内容,练习八的第7、8、9题。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方法及手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来解决问题。
信任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给学生讲故事:“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数学国的国王,他最爱跟喜欢数学,爱动脑的小朋友交朋友。
听!他来了。
(一段语音)“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数学国国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大家想得到我的礼物吗?你们要是闯过三关,我就送给你们礼物。
”二、闯关1.闯第一关,师在黑板上挂上恐龙图。
(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听。
(出示:在大森林里来了6只蓝恐龙,2只红恐龙。
)学生汇报(2)提问题①请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就能和小恐龙成为好朋友,愿意吗?②让学生看图写算式。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
3人写算式,1人总结。
③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闯第二关课件师在黑板上摆学生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师: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老师边写算式边叙述)7个加上2个是几个?(7+2=)2个加上7个是几个?(2+7=)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9-2)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9-7)(板书:7+2= 9-2= 2+7= 9-7=)完成书中57页填空2.发掘计算的方法。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及做一做教学要求: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具准备:1.第56页情景图课件。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画的白色小猫。
3.教师准备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夺红花1.教师电脑出示口算题。
2+4= 1+5= 6-1= 2+2=3+2= 4+3= 6-3= 7-2=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给对的小朋友奖一朵红花。
)二、教学例题(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天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三关,你们必须闯过三关,才能见到机器猫,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评: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机器猫设置的三关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
2.采访学生师:老师想采访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猫、狗、小白兔等)你们喜欢恐龙吗?(教师走到小学生中进行采访)(二)教学例1、例21.闯第一关(电脑出示)(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
(电脑出示:在大森林里来了6只蓝恐龙,2只红恐龙。
)学生汇报(2)提问题师:你们认识“?”是什么符号吗?(电脑出示“?”)有问号在说明小恐龙有问题了,你们回答出问题就能和小恐龙成为好朋友,愿意吗?①、请看第1题: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学生提出:6只蓝恐龙和,2只红恐龙,合起来是多少?●师:谁来列式帮她解决?●汇报(6+2=8只 2+6=8只)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小组交流、汇报)学生提出:一共8只恐龙,有6只蓝恐龙,有几只红恐龙?师:谁来帮他?汇报(8-6=2只)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组交流)汇报●学生提出:一共8只恐龙,有2只红恐龙,还有几只蓝恐龙?列式(8-2=6只)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幅恐龙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
2023年《8和9》一年级数学教案2023年《8和9》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8和9相关加减,掌握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
学生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火车口算。
计算后请学生说说一道加法,一道减法是怎么算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会填吗?看到这个你还能想到什么?9的组成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和8、9有关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一)、学习一图四式。
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8个梨,左边2个,右边6个。
谁能来看图问问题吗?能编不一样的吗?其余学生根据问题写算式。
2+6=86+2=8为什么根据同样的一幅图,你们却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呢?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将?写于不同处)编题,其余学生写算式。
8-2=68-6=2这两道算式又有什么联系呢?3、幅图,我们一共写出了几个算式?分别是哪几个?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个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你能根据一幅图来写出4个算式吗?请你拿出5个红色的小园片,4个黄色的小园片,象我一样摆。
你能根据这些小园片,写出4道算式吗?把你的结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谁来汇报一下。
(二)、教学8和9的加、减法。
出示P57摆一摆的图,这两个小朋友也在摆园片,他们写出了四道算式,你觉得对吗?这些算式的答案你能算出来吗?你可以象这两个小朋友一样摆一摆小园片,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算一算。
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方法呢?出示P57想一想,你会做吗?做完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出示小棒图,让学生列式计算。
口头反馈。
4+5=95+4=99-4=59-5=4看来,小朋友都会算了,那么我们来开一次小火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教案教学设计《8和9》教材分析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创建绿色文明城市十分吻合,因此从创建绿色文明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是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
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2、通过观察教学图,动口、动手。
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3、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及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通过看、数、摆、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立场价值观目标】1、开辟思维,造就学生数感,提高研究数学的兴趣;2、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探求知识的兴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讲授重难点【教学重点】1、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8和9的书写;2、能精确地选择计较办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有序地数数,进一步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主题图圆片卡片计数器直尺水彩笔小棒讲授过程一、故事激趣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王国的几个好朋友了,你们谁能说说有哪些吗?生:、1、2、3、4、5、6、7。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今天刘老师给大家讲个发生在数字王国里的小故事吧。
首先,我们的小主角上场了,它是谁呀?(数字娃娃),对了,在数字王国里,我们常常要和数交上好同伙!有一天数字娃娃觉得自己太胖了,就想到了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结果他酿成了几呀?(8)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于是对他说:“你怎么酿成了8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数字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同伙们,你们看看6酿成几了?(9),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8,9,和他们交上同伙。
《8、9的加减法》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1、《8、9的加减法》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甚至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
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
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第一:导课。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对学生提出《课堂常规》要求,以对口令、比一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常规》、遵守《常规》;再复习8、9的组成,为熟练口算扫清障碍。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
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
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积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
西师大版一数上《8,9的加减法》相关资料之评课稿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和同学的实际情形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观看、操作,使同学感受到依照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
会运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同学的观看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同学合作意识、探究意识、评判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运算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运算。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纳了让同学通过合作交流、操作、考虑、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同学善于归纳、合作以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同学思维的灵活性,充沛表达同学的主体地位。
在教法上采纳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要紧应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通过点拨、引导使同学形成技能。
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同学的认知规律,布置了以下三个环节:第一:导课。
在那个环节中,第一对同学提出《课堂常规》要求,以对口令、比一比的形式,让同学了解《常规》、遵守《常规》;再复习8、9的组成,为熟练口算扫清障碍。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同学充沛感受一图四式。
由于同学差不多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因此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局部的难点。
因此我采纳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依照一幅图能够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同学进一步巩固和明白得一图四式。
在运算过程表达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协助同学积存运算方法,为同学提供发明的空间。
直截了当出示算式5+3、3+5、8-3、8-5运算,提问:你是如何样算出得数的?鼓舞同学说出多种运算方法,使运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
同时让同学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