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表格图解(很实用)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
XXX治理结构图1.公司治理结构设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其职责范围是:股东会职责范围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选举和任免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3)选举和任免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4)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5)审议批准监事会或监事的报告;(6)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7)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8)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9)对公司股份作出决议;(10)对股东转让出资作出决议;(11)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组织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12)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
董事会职责范围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1)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4)制订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5)制订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6)制定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方案;(7)拟订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组织形式、解散方案;(8)决定公司内部经管机构的设置;(9)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总经理,根据总经理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部室负责人、分公司经理等,决定其报酬事项;(10)制定公司的经营经管发展目标。
监事会职责范围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1)检查公司的财务;(2)对董事、总经理和其他经管层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3)当董事、总经理和其他经管层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必要时向股东大会或国家有关主管机关报告;(4)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5)列席董事会会议;(6)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公司设立经营经管机构公司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机关总部设一室三部:办公室(计划财务、综合经管等、人力资源部、和代维质量部、工程建设部。
公司经营经管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设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1-2人、技术、财务负责人各1人。
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图文稿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一、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一问题,近些年来始终是公司法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也是法学界、经济学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也称之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透过公司权力机关(股东大会),经营决策与执行机关(董事会、经理),监督机关(监事会)而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科学决策的联系,并依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司章程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公司的领导和组织体制机构,通过治理结构形成公司内部的三个机构之间的权力的合理分配,使各行为人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保证公司交易安全,运行平稳、健康,使股东利益及利益相关者(董事、经理、监事、员工、债权人等)共同利益得到平衡与合法保护。
我国1993年12月29日颁布的《公司法》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的规定,从立法上确立了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公司法分别设立股东大会(第一百零二条),董事会(第一百一十二条),监事会(第一百二十四条)来分别行使决策权(第一百零三条),经营权(第一百一十二条),监督权(第一百二十六条);即由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并由其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把公司法人财产权委托给董事会管理,董事会代表公司运作公司法人财产权并聘请经理等高级职员具体执行,同时股东大会与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监事组成监事会,由其监督董事会,经理行使职权,这样从立法上形成了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
二、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形成的根因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一、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一问题,近些年来始终是公司法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也是法学界、经济学界、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也称之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透过公司权力机关(股东大会),经营决策与执行机关(董事会、经理),监督机关(监事会)而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科学决策的联系,并依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司章程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公司的领导和组织体制机构,通过治理结构形成公司内部的三个机构之间的权力的合理分配,使各行为人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保证公司交易安全,运行平稳、健康,使股东利益及利益相关者(董事、经理、监事、员工、债权人等)共同利益得到平衡与合法保护。
我国1993年12月29日颁布的《公司法》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的规定,从立法上确立了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公司法分别设立股东大会(第一百零二条),董事会(第一百一十二条),监事会(第一百二十四条)来分别行使决策权(第一百零三条),经营权(第一百一十二条),监督权(第一百二十六条);即由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并由其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把公司法人财产权委托给董事会管理,董事会代表公司运作公司法人财产权并聘请经理等高级职员具体执行,同时股东大会与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监事组成监事会,由其监督董事会,经理行使职权,这样从立法上形成了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的“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
二、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制衡”结构模式形成的根因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第一节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一、公司所有者所有权或产权:指经济主体对稀缺资源所拥有的一组权利的集合,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一)公司的原始所有权(熟悉)1、定义: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表现为股权。
2、股权的权限(1)对股票的所有权和处分权,包括馈赠、转让、抵押(2)对公司的参与权,通过选举董事会间接参与公司管理(3)对公司收益参与分配的权利:获得股息和红利的权利,以及公司清算后分得剩余财产的权利(二)公司的法人财产权(熟悉)在公司设立时出资者依法向公司注入的资本金及其增值和公司经营期间负责所形成的财产构成。
(三)公司财产权的两次分离(掌握)1、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分离①原始所有权:公司出资者的所有权转化为原始所有权,失去了对公司财产的实际占有权和支配权②法人产权:公司作为法人对公司财产的排他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转让权。
(派生所有权,是所有权的经济行为)③区别:原始所有权体现为财产最终归股东所有法人产权体现为财产由法人占有、使用和处分2、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①经营权:对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是相对于所有权而言的。
②区别:经营权内涵小,不包括收益权,而法人产权包括收益权经营权的财产处分权受到限制,一般说经理无权自行处理公司财产。
经营权要由董事会决定经理的职权【例1·单选题】(2009) 公司的原始所有权是出资人(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其表现为( )。
A.法人产权B.股权C.监事会D.执委会『正确答案』B【例2·单选题】(2011)关于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始所有权是一种派生所有权B.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客体不是同一财产C.法人产权表现为对公司财产的实际控制权D.法人产权体现的是财产最终归谁所有『正确答案』C二、公司经营者(了解)(一) 公司经营者及其特征1、经营者定义:是指在一个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承担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看,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经营权和管理权,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由企业经理人市场中聘任,以年薪、股权、期权等为获得报酬主要方式的经营人员。
.精选word范本!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性质职权会议种类、组成会议召集会议决议议事规则其他事项股东(大)会有限公司股东会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公司经营方针投资计划等11项(p46)股东会(首次会议、定期会议、临时会议)一般情况下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特殊情况P47一股一权普通决议1/2以上通过特别决议2/3以上通过股份公司股东大会股东大会(年会1次/年、临时会议)选举董事和监事的累积投票制董事会有限公司(3~13人)1管理机构2执行机构3经营决策机构4对外代表机构5法定常设机构召集股东会议、决定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11项(P52)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每年至少2次)一般情况下董事长召集并主持一人一票多数通过即董事数额多数决股份公司(5~19人,其中独立董事占1/3以上)定期会议(2次以上/年)临时会议(1/10表决权股东,1/3以上董事或监事)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职权(P55)国有独资公司(3~13人)除上述职权外还有制定公司章程报批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无次数规定)董事由国资委委派和职代会选举经理辅助业务执行机构(董事会)执行业务主持公司日常经营工作等8项(P58)经理的选任与解聘由董事会决定(P59)监事会有限公司专职监督机构基本职能:监督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监督对象:董事会总经理具体职权:P61、P62各7项一般不少于3人,其中职工代表不低于1/3每年至少1次股份公司至少6个月1次国有独资公司外派监督机构不少于5人,由国资委派出专职监事和职工代表出任,职工代表不低于1/3。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性质职权会议种类、组成会议召集会议决议议事规则其他事项
股东(大
)会有限公司股东会
最高权力机构
决定公司经营方针
投资计划等11项
(p46)
股东会(首次会议、定期会
议、临时会议)
一般情况下董
事会召集、董事
长主持
特殊情况P47
一股一权
普通决议1/2以上通过
特别决议2/3以上通过
股份公司股东大
会
股东大会(年会1次/年、临
时会议)
选举董事和监事
的累积投票制
董事会有限公司
(3~13人)
1管理机构
2执行机构
3经营决策机构
4对外代表机构
5法定常设机构
召集股东会议、决
定经营计划和投资
方案等11项
(P52)
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
会议每年至少2次)一般情况下董
事长召集并主
持
一人一票
多数通过
即董事数额多数决
股份公司(5~19
人,其中独立董事
占1/3以上)
定期会议(2次以上/年)
临时会议(1/10表决权股
东,1/3以上董事或监事)
独立董事的任职
资格、职权(P55)
国有独资公司
(3~13人)
除上述职权外还有
制定公司章程报批
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无次
数规定)
董事由国资委委
派和职代会选举
经理辅助业务执行
机构(董事会)
执行业务
主持公司日常经营
工作等8项(P58)
经理的选任与解
聘由董事会决定
(P59)
监事会有限公司专职监督机构基本职能:监督公
司的一切经营活动
监督对象:董事会
总经理
具体职权:P61、P62
各7项
一般不少于3人,其中职工
代表不低于1/3
每年至少1次股份公司至少6个月1次国有独资公司外派监督机构不少于5人,由国资委派出
专职监事和职工代表出任,
职工代表不低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