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思维导图
- 格式:pdf
- 大小:430.77 KB
- 文档页数:1
逻辑学为什么要学逻辑学?逻辑学是数学和哲学的基础,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
逻辑学让人讲道理。
什么是逻辑学?逻辑的定义:逻辑是思维的规律。
(思维的形式)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通常讲就是想一想,考虑考虑。
什么是思维的规律?人的大脑对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形式来进行的。
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概念作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为什么说逻辑是思维的规律?逻辑仅仅是人的思维中存在的规律思维的三种类型: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汽车,光速飞船这些词语都是概念,他们有具体的含义,可以想象。
判断:猫是一种动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语句都是判断,他们都对思维中的某个对象有所判定。
推理:如果一个人不读论语,就无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推理,它基于一个或一些判断为前提对另外的对象进行判断。
(判断的判断)逻辑学的定义: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语言与逻辑的关系: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来研究人类思维的规律。
语言有民族性,但逻辑却是人类共同具有的。
先理清语法错误,再理清逻辑错误。
语言学不处理逻辑错误,应先处理语法错误。
逻辑的等价叫法:思维规律,思维形式,思维规则,思维结构,思维形式结构。
人类的认知:感性认识:感知觉、表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是逻辑学研究的内容。
需要知道的逻辑学常识。
没有对概念精准的定义,就不可能有有效的推理和判断。
如果前提有问题,那么结论就有问题。
逻辑学分类:形式逻辑学。
辩证逻辑学。
人脑的系统思维系统。
记忆系统。
感性认识系统。
语言系统。
情感系统。
......如何学习逻辑学用逻辑去怀疑一切,逐步养成用逻辑去思考的自觉意识。
始终记住逻辑追求的是确定性。
什么是确定性?确定的前提,推导确定的结论。
前提和结论必须一致(定义,判断,推理)很多人的错误用一套道理解释一切,不明确,不具体,不追究,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典型的儒学士的道德论证的方式,认为有些东西不证自明。
导数底层逻辑单调性
零点问题零点个数求参或极值点个数求参
带参讨论——图象特证——判断
分参——图象特征——判断
分离函数——交点——切线(临界)构造函数构造原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
恒成立
恒成立双参分离函数
零点比大小
取点
双参放缩转化单参
恒成立单参
单参单变洛必达
单参双变拉格朗日
不等式不等式的解整数解
切线公切线
过任一点的两曲线公切线
两曲线公切线存在性有解问题
同构指对式
恒成立
已知零点求参
极值
极值个数本质上是零点个数
已知极值点泰勒。
逻辑思维基础框架总览(逻辑思维8个底层思维结构)金字塔原理流程图甘特图User Journey 矩阵图多维评价图关系图思维结构#1——MECE 与逻辑树(定义与说明)MECE 定义: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ECE 应用:在分析问题和例证结论时,看到/给到相互独立且完全穷尽的角度MECE金字塔原理定义:从金字塔顶端到底端拆解(正金字塔)、从金字塔底端到顶端归纳(倒金字塔)金字塔原理应用:绝大部分沟通表达场景都采用正金字塔,绝大部分解决问题场景都采用正金字塔和倒金字塔结合金字塔原理正金字塔先行随后有备无患倒金字塔发散思维收缩思维得出结论一级论据二级……论据收集信息,穷尽解法概括归纳结论定义:以流程的先后关系来梳理事件和解决问题(例如: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内部价值链)应用:拔高业务认知、分析症结所在流程图定义:甘特图(Gantt chart )又称为横道图、条状图(Bar chart)。
其通过条状图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况应用:所有项目的管理,项目的范围包括有目标有进度的所有事件甘特图思维结构#5——User Journey(定义与说明)被底部菜单吸引点击被电话访问注册浏览主界面购买产品下载打开APP 注意到APP →→→→→→矩阵图定义与应用:提炼出2-3个核心影响因素,来比较多个选项并做出决策高低高影响因素1影响因素22个维度比较高低高影响因素1影响因素23个维度比较思维结构#6——矩阵图(定义与说明)定义与应用:通过多个影响因素(权重可以不同),来比较多个选项并做出决策多维评价图比较维度权重(3最看重、2一般看重、1最不看重)选项1(3非常好、2一般、1不太满足)选项2选项3323总分总分总分思维结构#8——关系图(定义与说明)定义:不同利益主体间信息、供应链、财务流转的关系。
图表,让你轻松掌握“逻辑思维”!4个原则5张图表,让你轻松掌握“逻辑思维”!你是否曾经被别人说:“我觉得你说话没啥逻辑和条理,听不懂。
”你是否遇到有人在短时间内,把事情梳理清楚,一环扣一环非常清晰。
如果上面2个情境你都遇到过,那你缺的和别人有的,正是“逻辑思维”。
所谓逻辑思维,就是“理清条理,有逻辑地思考”。
笔者研读《逻辑思维》这本书后,摘出其中精华要点,希望能帮助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快速掌握逻辑思维。
本文要给大家分享的是4个原则+5个图表,它们至少可以帮你解决基础的逻辑思维问题。
先介绍4个原则:原则1:将结论明确为“是/否”这样做的好处是先框定一个范围或者方向,尤其是在刚讨论的时候,如果开头的方向都没有把握好或者没有确认,后面的内容也就无从谈起。
•也可以替换为“YES/NO”、“做/不做”、“往左/往右”等词汇,这样做的核心是为了明确结论。
•结论的句式:“我们希望采取××做法”、“我们将停止××行为”,整个句子主语明确,也体现了清晰的方向性。
原则2:通过“因为”“所以”来思考有”因为”才会有“所以“,因果关系也是逻辑思维的一种最简单和常用的方式。
•因果方式的好处是:别人问你怎么考虑的,为什么能够得出这些结论,你才可以妥妥的回复。
•思考方式:〇根据——所以→结论;〇结论——因为→根据。
原则3:结合事实如果“因“和”果“是一条线的两端,那事实就是他们链接的线。
我们解决大部分的事情时,尤其是要进行预测,离不开的就是”事实“,事实可谓是一种基础。
•既然有“结论=因为→根据1”的逻辑,那么接下去的逻辑就是“根据1——因为→根据2”。
经过上述过程的不断重复,就会追溯到最最基本的根据。
这一根据必须是“事实”,那最终结果是这样推导:因为→根据1——因为→根据2……根据Z(事实)•换种说法:“从事实出发”得到最终结论。
根据(事实)——所以→结论1——所以→结论2……→决策(最终结论)•因此,“事实“本身就很重要了,那怎样辨别事实,可以通过多方考证、数据、案例来判断。
《底层逻辑》: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附思维导图)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一个人的表述,通常分为两种:事实和观点;但细究起来,还可以细分为四种: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一个人的表述,通常分为两种:事实和观点;但细究起来,还可以细分为四种: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事实事实,是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比如,“今天很热”,这样的描述不是事实,“熱”只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今天30摄氏度”才是符合事实的描述——事实只有真假之分# 观点观点,是人的主观的对事实的看法和感受在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物时,往往会抱有不同的观点。
比如有的人觉得10摄氏度熱,有的人觉得10摄氏度冷知识结构、掌握的信息、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观点的差异——观点没有对错之分# 立场立场,是被位置和利益所影响的观点比如,面试互联网公司时被问到是否接受996,就算不愿意,也会硬着头皮说愿意,因为这涉及到自己是否会被录用——立场不争对错,只争输赢# 信仰信仰,是一套内部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比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科学——信仰都是对的,因为无法证明它是错的;试图攻击一个人的信仰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失败,要么失去一个朋友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注射式洗脑”,是一种语言陷阱,是一种有问题的提问方式;一不留神,它就会将一种既定的观点悄无声息地注入到对方的大脑有的人不太聪明,擅长将这种陷阱注射给自己;有的人太过聪明,擅长将这种陷阱注射给别人“注射式洗脑”公式:为什么+观点比如,现在有人向你提问:•为什么胖的人相对比较懒?•为什么爱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了?•为什么吸烟的人更不容易得癌症?•为什么现在市场上优秀的员工那么少?•为什么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大部分人的正常回答倾向,是直接开始作答:因为就是太懒了所以胖、因为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为什么”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让人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到它身上,而忽略了可能存在问题的观点:胖子比较懒有可以证明的证据吗?是爱因斯坦自己说改信神学了吗?我们在日常也要避免使用这种错误的提问方式,比如“为什么自己很努力还是赚不到钱?”、“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事实上是自己朝着错误的方向再努力十倍也不可能赚到钱、世界上很多事本来就难有公平一说流程、制度与系统在了解什么是流程、制度与系统之前,先来看看以下这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几个和尚,他们每天都是同吃一桶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