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战略及组织管理案例分析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3
中国企业管理经典案例解析案例一:华为的“三个不变”战略华为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三个不变”战略。
这个战略指的是:不变的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不变的是公司的战略方向、不变的是公司的组织架构。
这个战略的实施使得华为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是“客户至上、团队合作、持续创新、追求卓越”,这个价值观贯穿了公司的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
华为的战略方向是“专注于ICT领域,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个方向使得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
华为的组织架构是“分级授权、精简管理、高效执行”,这个架构使得华为的管理效率非常高,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华为的“三个不变”战略的成功实施,使得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广泛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品牌声誉,成为了通信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
案例二:阿里巴巴的“15个字”管理哲学阿里巴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15个字”管理哲学。
这个哲学指的是:用最简单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管理思想。
这个哲学的实施使得阿里巴巴在管理上始终保持着高效和创新的状态。
阿里巴巴的“15个字”管理哲学包括以下内容: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不做无意义的事情;追求卓越,而非成功;以人为本,以信用为先;团结一心,共创未来。
这个管理哲学的实施使得阿里巴巴在管理上始终保持着高效和创新的状态。
阿里巴巴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始终把员工放在第二位,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始终把股东放在第三位,为股东创造价值。
同时,阿里巴巴始终坚持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不做无意义的事情,追求卓越而非成功,以人为本,以信用为先,团结一心,共创未来。
阿里巴巴的“15个字”管理哲学的成功实施,使得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广泛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品牌声誉,成为了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军企业。
华为公司教育行业计划华为公司注重教育信息化,长期在教育行业投入力量,希望协助祖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希望培养出优秀的IT人才,希望以此促进整个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和IT人才素质的提高,因此开展以下几个长期发展战略:认证培训计划完成网络化教育应用平台的建设只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环境建设,广大师生、教育工作者及广大渴望接受教育的各界人士掌握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和上网技能,才是先进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可以造福于人类的前提。
华为公司注重教育信息化的第一个战略计划是开展并推广网络知识的认证和培训:在全球推广网络技术认证和培训,为用户提供了从网络工程师到网络专家的三级技术认证、从销售工程师到销售专家的两级销售认证和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需求的专项认证,形成了全方位的网络技术及产品的认证体系,并在全球建立了40多家授权培训机构,负责全球市场的认证培训实施和推广,华为认证已成为当前业界有影响力的IT认证品牌。
网络学院与网络实验室计划校园是网络专业人才的摇篮,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兵工厂,华为公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第二个战略就是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网络人才:包括建立网络学院和网络实验室。
秉承“专业务实,学以致用”的原则,推出适合高校学生学习的实用、高效的网络技术教育课程,深入教育第一线着手进行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教育科研需求,华为公司也与学校合作建立网络实验室,作为网络测试、展示、培训、科研中心。
信息平台联盟计划完成各级各类网络的建设只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基础工程,发展及推广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教育及教学服务才是目的。
华为公司在注重教育行业网络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发和推广教育应用系统平台的建设。
华为公司与教育行业中的其他主流信息技术供应商,如SUN、Oracle、方正公司等开展合作,积极开发推广教育信息化系统应用平台。
优质服务计划保证网络通畅、迅速响应网络故障,是每个网络管理人员希望达到的目标与责任,华为公司注重教育信息化的第四个发展战略就是坚持“应用实现价值,网络服务为先”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最终客户满意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绳服务策略。
第1篇一、背景介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
自成立以来,华为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ICT产品和服务,包括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华为逐步意识到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性,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以拓展国际市场。
二、战略目标华为的全球化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具体包括:1. 提升品牌影响力,使华为成为全球知名品牌。
2. 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实现收入持续增长。
3. 建立全球化的研发体系,提升创新能力。
4. 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战略举措1. 市场多元化华为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拓展全球市场。
具体措施如下:(1)进入新兴市场:华为针对新兴市场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
例如,在非洲市场,华为针对当地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推出低成本、高性能的网络解决方案。
(2)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华为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逐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例如,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3)深化与合作伙伴关系:华为与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市场。
2. 产品创新华为高度重视产品创新,通过以下措施提升产品竞争力:(1)加大研发投入:华为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引进国际化人才: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优秀人才,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构建全球化研发体系: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形成全球化研发体系,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3. 品牌建设华为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品牌影响力:(1)参加国际展会:华为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展示企业实力和产品创新。
(2)赞助国际体育赛事:华为赞助国际体育赛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华为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华为,作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领军企业,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卓越的战略管理。
本文将通过对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案例分析,探讨其战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
二、华为的背景华为成立于1987年,最初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代理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为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精准的战略定位和有效的战略执行。
三、华为的国际化战略1. 市场选择华为的国际化战略首先体现在市场选择上。
华为在进入新市场时,始终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选择那些竞争激烈、技术要求高的市场作为突破口。
例如,华为最初进入欧洲市场时,选择了英国作为切入点,因为英国市场对通信设备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市场竞争激烈。
2. 技术领先华为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
例如,华为在4G和5G技术上的突破,使其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3. 本地化战略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非常注重本地化战略的实施。
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招聘当地人才、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融入当地市场。
例如,华为在欧洲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并与欧洲高校合作培养人才。
4. 品牌建设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建设也是其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通过参加国际展会、赞助体育赛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合作伙伴关系华为在国际化过程中,积极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华为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还能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共赢。
四、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因素1. 清晰的战略目标华为的国际化战略目标明确,即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这一目标为公司的战略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因此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这使得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_华为企业成功案例分析华为,世界财富500强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26年的艰苦奋斗,以1000倍的速度飞速扩张,年营业收入400亿美元,15万人的团队,他们敏锐执着、富有激情、卓有成效地工作,他们到底凭的是什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欢迎阅读!华为公司成功的案例分析篇1GSM:华为与跨国运营商MTN在非洲的广泛合作作为跨国运营商的MTN,是南部非洲地区的主流运营商,服务于南部非洲6个国家:南非、尼日利亚、乌干达、喀麦隆、卢旺达等。
至2003年底,MTN的GSM网络用户已经超过950万。
华为与MTN合作地区已经覆盖尼日利亚、乌干达。
成为MTN第二大设备供应商,规模将近200万无线用户。
建设尼日利亚M900/M1800双频网,网络覆盖首都地区,包括阿布贾、卡诺、卡杜纳,实现超高密度城区覆盖,高速公路覆盖、卫星传输、广覆盖等。
泰国AIS GSM网络在反复比较设备性能、成本和售后服务后,泰国最大的运营商AIS 选择华为公司作为设备供应商之一。
至2003年泰国AIS网上华为GSM设备容量已经超过100万用户,覆盖泰国全境,成为网上主导厂商之一。
包括泰国多个世界级风景区:清迈、芭缇雅、普吉。
建设AIS 900/1800双频网,凭借卓越开放的接口与众多厂家合作。
华为GPRS设备也在AIS网络成功应用,并于其他厂家设备实现平滑对接,用户总量达到140万,AIS全部移动智能网设备为华为提供,智能网用户超过1400万。
2002年,泰国AIS华为GSM/DCS双频网络获得“AIS网络最佳质量奖”。
华为移动通信设备运行稳定,快速优质的服务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在泰国以及周边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
CDMA:华为公司CDMA服务于葡萄牙Inquam是跨国移动运营商,总部设在英国,Inquam在英国、罗马尼亚、法国、葡萄牙、摩洛哥等国家运营网络。
Inquam采用华为公司CDMA450设备建设覆盖葡萄牙全国的移动网络,网络容量达30万用户,提供PTT,基于gpsOne定位等特色业务,直接支持EV-DO。
管理学案例分析华为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在华为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方面,有许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华为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技术公司,不断创新与发展,其成功与其独特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将分析华为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一、华为的组织架构华为采用的是一种分散式的组织架构,即“蕴藏式组织架构”。
蕴藏式组织架构是指将组织分为众多子公司,每个子公司独立运作,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华为将全球分为多个地区,并在每个地区设立子公司,这种分散的组织架构有助于华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开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每个子公司中,华为采用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即“无线电型组织结构”。
这意味着公司内部没有过多的层级,信息可以自由流通,决策可以迅速执行。
无线电型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灵活性与反应能力,使华为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迅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二、华为的管理模式1. 管理层激励机制:华为采用的管理模式注重激励与奖励机制。
公司内部设有丰富的激励措施,如年终奖金、股票期权等,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此外,华为还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让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2. 人力资源管理:华为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严格的招聘与选拔标准。
华为鼓励多元化,并搭建了开放的交流平台,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与成长。
华为还推行了“Talent+”计划,培养与吸引优秀人才,使其在公司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3. 创新与研发:华为高度重视创新与研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个研发中心与实验室。
华为鼓励员工创新思维,支持他们从事技术研究与创新项目,并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持。
三、华为成功的原因华为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的成功有以下几个原因:1. 敏捷的决策执行能力:华为的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可以迅速传达与执行,从而使公司能够迅速抓住机遇与应对挑战。
2. 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华为注重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培养与发展人才,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公司SWOT矩阵分析一、企业背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优势(S):华为公司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1.业务排名: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3186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8892件,海外专利9279件。
已获授权专利17765件,其中海外授权3060件。
在LTC/EPC领域,华为基本专利数全球领先。
另外,2008年华为首次位居PCT申请量榜首。
2.产品和技术: 华为人最引以为豪的竞争力之一,当属研发,在国内同类厂商中,华为在这方面的实力是公认的首屈一指。
华为能在高端市场上站住脚靠的是自主研发了全球尖端核心技术。
华为是“世界少数几家能提供下一代交换系统的厂家”。
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3G坐拥数项行业创新。
其出品的通讯产品大多是基于自己研发的独立产权产品,能够全面呼应顾客的需求。
20年全球2007华为的客户化定制能力这个指标在: 成本优势3.个重点国家客户满意度条查结果中超过爱立信。
这主要归功于华为庞大的研发队伍。
而定制化能力强,首先就是要大量聘用研发人员,研发人员的成本也成为竞争的关键。
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的1.5倍,同时中国人勤奋,还经常加班加点。
而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司投入10块钱,也就是华为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
4.立足中国用户,本土化的服务:对于国内,华为立足中国用户,做本土化的服务。
中国不仅是全球网络设备需求增长最迅速的地方,同时也在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的网络设备供应基地。
针对国际巨头相继涌入中国,企图瓜分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华为利用自己身为本土化企业的天然优势,在符合主流技术标准的基础之上,做针对国内用户特殊业务需求的开发。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范文_企业管理典型案例标题:中国华为科技有限公司的管理案例分析引言:中国华为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成功的管理经验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将以华为公司为例,从企业战略、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等角度,对华为公司的管理案例进行分析。
一、企业战略:华为公司的战略是以全球领先的ICT技术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持续创新为动力,构建了以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为主线的全球竞争力。
华为在制定和执行战略过程中,注重从市场需求、行业趋势和客户洞察等多方面进行调研,确保战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组织架构:华为公司的组织采用了“分布式、蜂窝式”管理模式。
整个公司被划分为多个业务单元,并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分公司和研发中心。
每个业务单元负责自己的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
这种组织结构具有灵活性,可以高效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华为公司注重建立和发展有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员工队伍。
他们实行了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阶段性的绩效评估,激励员工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个人发展和公司目标的统一、此外,华为注重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通过内部培训和全球招聘,构建了世界级的团队。
四、创新驱动:华为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他们投入巨大的资源用于研发和创新,构建了全球领先的研发体系,并与全球顶级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使得华为能够不断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通过对华为公司的管理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公司在企业战略、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驱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他们通过科学的战略制定和执行,灵活的组织架构,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持续的创新驱动,建立了全球竞争力,取得了长期的成功。
这些经验对于其他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借鉴有着重要的意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组织结构案例分析河北金融学院会三周玉春一、案例背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由成立之初的小型电话交换机代售(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主营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
经过20多年的不断调整、发展与壮大,经历了多次的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如今已成为以通信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华为从最初的被动地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发展到为强化竞争力而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让组织结构适应环境的发展,正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之一。
创业于1987年的华为,现如今其业务主要分为三个反方面:通讯设备、企业网、终端。
华为以通讯设备为主业,仅次于爱立信,是全球第二。
华为终端成立于2011年,主要生产无线网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其中智能手机自2013年起全球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三星。
华为还在欧洲、美国、印度以及国内的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全球和全国的人才与技术资源平台,建立全球研发体系。
公司的中央软件部、上海研究所、南京研究所和印度研究所已通过软件质量管理最高等级CMM5级认证。
2008年华为在全球专利申请公司排名榜上首次名列第一。
华为是中国第一民营企业、中国第一高科技企业、中国研发能力最强企业、中国最具国际化的企业,是世界500百强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
华为公司的治理架构全球化公司:二、直线制(公司成立初期)·公司刚成立时,由于员工数量较少(仅有6人),产品的研发种类也比较集中,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因此采取直线制管理结构。
·这种权责分明、协调容易、快速反应的组织结构,使得华为在创业初期迅速完成了原始资产的积累。
·与一般的企业不同,华为在快速完成资本积累的同时,迅速转入自主研发。
从1990年到1995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分别自主研发了: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农村数字解决方案,C$C08大型万门程控交换机等。
1995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人民币,这为之后华为进军中国市场奠定了物资基础·随着公司高端路由器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华为的员工总数也从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800人,产品领域也从单一的交换机向其他数据通信产品机及移动通信产品扩张,市场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单纯的直线管理的缺点日益突出:没有专门的职能机构,管理者负担过重,难以满足多种能力要求;一旦“全能”管理者离职时,一时很难找到替代者;部门之间协调性差三、直线职能制(公司发展中期)·2003年,华为对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由以往集权式结构向产品线结构改变,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华为案例分析华为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断推动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从华为的企业背景、战略决策、国际化经验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华为进行深入分析。
一、企业背景华为成立于1987年,创立者任正非先生以及创始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将华为打造成了中国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并且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
华为的使命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构建一个更加智能和联接的世界。
目前,华为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国际化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科研人员和客户。
二、战略决策华为一直以来注重技术创新和战略决策的灵活性。
在公司创立之初,华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华为开始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并通过购买专利、技术创新和全球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推动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华为在市场上积极寻求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与全球领先运营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增长。
三、国际化经验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独特的国际化经验。
首先,华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投资大量的资源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
其次,华为注重与市场的紧密合作,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销售和客户服务网络。
此外,华为还通过与本地合作伙伴的战略联盟来分担风险和获得本地资源。
这些经验使得华为能够迅速融入不同的文化和市场,快速适应并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四、创新能力华为一直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华为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大,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
公司拥有自己的创新研究机构,并且与全球顶级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此外,华为通过建立开放创新平台,积极与生态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促进技术互通和共享。
华为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和创造性解决方案。
总结:华为作为中国的科技巨头,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通过自主创新、灵活的战略决策、国际化经验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华为不断推动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并走向世界。
华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制作组成员:李燕华 72100638马路遥 74100315樊欣宇 64100134王定 24100208徐侃侃 24100214班级:2010级工商管理班(战略与运营系)目录第一部分华为简介愿景使命腾飞的华为产品服务任正非简介第二部分 SWOT分析一、外部环境分析(一)PEST分析(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三)机遇与威胁二、内部条件分析(一)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二)核心竞争力分析三、SWOT分析第三部分管理模式分析第四部分企业战略及其评估第五部分未来战略构想及建议第一部分华为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1988年正式营业。
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人民币(约合280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员工人数达十万。
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一、愿景使命愿景: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 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核心价值观:公司核心价值观是扎根于华为人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是华为走到今天的内在动力,更是华为人面向未来的共同承诺。
它确保华为步调一致地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实现“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愿景。
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
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华为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
艰苦奋斗奋斗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中,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
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华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华为——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制作组成员:李燕华 72100638马路遥 74100315樊欣宇 64100134王定 24100208徐侃侃 24100214班级:2010级工商管理班(战略与运营系)目录第一部分华为简介愿景使命腾飞的华为产品服务任正非简介第二部分 SWOT分析一、外部环境分析(一)PEST分析(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三)机遇与威胁二、内部条件分析(一)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二)核心竞争力分析三、SWOT分析第三部分管理模式分析第四部分企业战略及其评估第五部分未来战略构想及建议第一部分华为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1988年正式营业。
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人民币(约合280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员工人数达十万。
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一、愿景使命愿景: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 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核心价值观:公司核心价值观是扎根于华为人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是华为走到今天的内在动力,更是华为人面向未来的共同承诺。
它确保华为步调一致地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实现“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愿景。
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
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华为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
艰苦奋斗奋斗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中,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
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自我批判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断进步,不断改进,而不是自我否定。
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