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与技术基础1文件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15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第2章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框架2.1基本概念根据第1章所述,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主要包括信息的语义共享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因此,信息语义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所涉及的标准构成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信息语义共享通过数据标准化过程来完成。
数据标准化过程包括业务建模规范化、数据规范化和业务文档格式规范化。
业务建模规范化是数据标准化的第一步。
数据标准化通过对现实业务流程分析,抽取出具有共性的业务模型和信息模型;然后根据业务模型和信息模型,提取数据元,形成数据元目录;最后根据数据元目录,设计出可在各业务信息系统间和各异构系统间交换和共享的、规范化的电子文档格式,实现各业务信息系统的语义互操作性。
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资源的目录体系来实现。
而目录体系建立在信息资源的核心元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分类与标识基础上。
2.2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的建立依据标准体系是我国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一般含义为:由一定范围内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包括现有的、正在制定的和应着手制定的各类标准,是促进一定范围内的标准组成趋向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手段,通常用标准体系框架和明细表的方式来表达,由多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分体系构成。
按照我国关于标准体系的一般定义,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就要力图表达出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所需标准的类目和内容,确立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
而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必须建立在信息语义共享和信息资源共享所需标准的基础上。
因此,信息语义共享所需的业务建模标准、数据元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业务文档格式标准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所需的元数据标准等构成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图1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语义共享以及相关支撑标准间的关系丛图1可以看出,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包括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语义共享两方面内容。
论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政府各项职能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体系。
电子政务体系的结构包括政务基础设施、政务数据资源、政务应用系统和政务服务平台四个方面。
首先,政务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体系的基础。
它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为政务系统提供高效、稳定的平台。
政务基础设施的搭建需要政府机构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以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政务数据资源是电子政务体系的核心。
政务数据资源包括政府机构的各种信息资料、行政决策和政务管理中产生的数据等。
政务数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政府机构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和规范,在数据采集、分类、存储、共享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并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
再次,政务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务应用系统是指政府机构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开发和使用的各类应用软件,如行政审批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政务应用系统的发展需要政府机构了解和满足政务需求,根据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并及时更新和维护现有系统。
最后,政务服务平台是电子政务体系的外部表现形式。
政务服务平台是政府机构向社会提供各类政务服务的在线平台,如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移动政务应用等。
政务服务平台需要政府机构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在线服务,为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提供信息查询、在线申报、在线交流等各类服务。
总体来说,电子政务体系的结构主要包括政务基础设施、政务数据资源、政务应用系统和政务服务平台四个方面。
通过建设和完善这些方面的内容,可以推动政府机构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1. 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政府各部门的资源,通过电子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政务活动的一种行为形式。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其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关键技术和架构设计等内容。
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由各种硬件、软件和网络等技术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用于协调、管理和支持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业务流程和资源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并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3.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3.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底层支撑,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它提供了物理和逻辑的基础,并为上层应用层提供支持。
3.2 平台层平台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中间层,包括网络平台、中间件、安全系统等。
它提供了数据通信、业务流程管理、安全保障等基本功能。
3.3 应用层应用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核心层,包括各种业务应用和支撑系统。
它通过实现电子化的政务流程,提供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决策支持等功能。
3.4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层,包括政府部门的各种数据资源。
它提供了各种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4.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构建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
4.1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提供了可扩展和弹性的基础设施。
它能够快速响应不同规模的业务需求,并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计算资源。
4.2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资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摘要:电子政务将是未来时代政府所提供公共服务发展的趋势,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有其初步的体系和规模。
本文主要从本人与导师所建立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的角度来阐述其体系结构的构建。
关键词:电子政务体系结构0 引言电子政务e-Government affair是政府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程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使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
这里,介绍一下这个信息系统体系的结构,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导师、同学、同仁商榷。
1 该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技术介绍导师与本小组接手的该市电子政务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规划,这个电子政务系统通过采用当前的先进技术,将软硬件集成起来,以克服体系结构不同及软件自身不成熟造成的影响。
具体技术路线是:采用J2EE技术,保障系统的可伸缩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系统采用框架体系设计,数据库采用高可用容技术,应用中间件采用cluster(集群)技术,保证平台从信息存储到信息发布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开放性和高集成性;系统采用B/S+C/S结构,底层为数据层,存取关系型数据、文档型数据和其他业务系统数据,中间层基于应用服务器,各种业务组件注册在应用服务器上进行管理,采用XML进行数据的组织,通过JSP构造好用户访问界面并把各种业务逻辑连接起来,通过WEB服务层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方式进行访问。
该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建设过程和结构如下:2 该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介绍该市国产化电子政务平台正常运转一年多,平台上已经实现了市政府门户网站及90多个部门的分网站的发布、“诚信企业”企业信用数据交换系统、公务员的电子邮件系统、远程办公信息交换系统、办公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网上市民对话服务系统、网上电子表单下载系统等多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