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的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28
论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政府各项职能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体系。
电子政务体系的结构包括政务基础设施、政务数据资源、政务应用系统和政务服务平台四个方面。
首先,政务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体系的基础。
它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为政务系统提供高效、稳定的平台。
政务基础设施的搭建需要政府机构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以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政务数据资源是电子政务体系的核心。
政务数据资源包括政府机构的各种信息资料、行政决策和政务管理中产生的数据等。
政务数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政府机构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和规范,在数据采集、分类、存储、共享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并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
再次,政务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务应用系统是指政府机构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开发和使用的各类应用软件,如行政审批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政务应用系统的发展需要政府机构了解和满足政务需求,根据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并及时更新和维护现有系统。
最后,政务服务平台是电子政务体系的外部表现形式。
政务服务平台是政府机构向社会提供各类政务服务的在线平台,如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移动政务应用等。
政务服务平台需要政府机构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在线服务,为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提供信息查询、在线申报、在线交流等各类服务。
总体来说,电子政务体系的结构主要包括政务基础设施、政务数据资源、政务应用系统和政务服务平台四个方面。
通过建设和完善这些方面的内容,可以推动政府机构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的功能及其构架电子政务的功能及其构架一、电子政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1、电子政务(E-Government)的定义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政府机构应用网络技术提供集成的管理和服务,借助Internet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离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具有以下特征:※政务是核心,政府的两大职能是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电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WTO规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政府网站必须支持多语种文字,如韩国汉城网站支持韩文、中文、日文和英文四种语言。
可以看出,电子政务首先是观念的转变,是认识上的提高,这也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资金投入和技术选择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
2、电子政务的目的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
从本质上讲,政府所需要的并不是一套网络,那么掩藏在政务网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适应形势,转变职能:从“管理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效率,精简机构:配合转变职能,裁减冗员,节约成本;※政务公开,廉政建设:加强政务公开程度,提高政府透明度;※加强行业管理和规范:加强行业监管,稳定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秩序;※科学决策,提高执政水平:依靠科学数据,预测和规避风险;※政策宣传和民众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国民素质;这些才是政府的真实需求,任何信息化的建设都必须要围绕这样的目的来进行。
3、电子政务的意义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促进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牛鼻子”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因此电子政务也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可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电子政务的功能及其构架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政务模式。
电子政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互动和信息共享的过程,具有很多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的功能及其构架。
一、电子政务的功能1.提高政府效率电子政务的普及可以使政府在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决策制定、服务提供等方面更加高效。
通过信息化手段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降低办事成本,加速办事流程,提高政府信誉度,实现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治理方面的有效管理和规范。
2.提升公众满意度电子政务可使公众安坐家中即可完成繁琐的政务手续,避免因时间限制和流程繁琐带来的不便,也可实现在线查询申办进度、反馈意见和建议等,增强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3.提高信息透明度电子政务可实现政府信息、公共信息的公开透明,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实现双方信息互通,加强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参与,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和公开透明。
4.优化政务资源配置电子政务可实现政务资源、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并能对政务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
5.培育数字经济电子政务的推广,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经济模式,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二、电子政务构架电子政务的构架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信息采集部分、信息处理部分、信息共享部分和信息安全保障部分。
详细介绍如下:1.信息采集部分信息采集部分指的是政府部门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收集来自公众和其他部门的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整合。
这些信息可来自于公安、经济、环保、教育等多个领域。
信息采集的关键在于收集、提取、处理和存储信息,不仅需要效率的技术处理,也必须遵从信息保密原则。
信息采集部分可分为核心功能和支持功能两部分:核心功能:(1)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向公众提供政策、规划、法规、统计和行政审批等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的进展情况。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 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