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 格式:pdf
- 大小:206.12 KB
- 文档页数:27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及文件编制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9.12.14•【字号】•【施行日期】2009.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及文件编制要点的通知各有关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及项目承担单位: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加强项目监管,提高工程效益,我厅组织编制了《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及文件编制要点》,现随文印发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严格遵照执行:一、施工图设计工作要严格执行《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及文件编制要点》的有关规定,在对初步设计方案深化细化的基础上,编制施工图设计说明、施工图纸、设计计算书及施工图预算书,并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按时提交工作成果。
二、在编制施工图设计前,设计单位必须组织设计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对勘查成果、施工条件进行复核并对施工图设计进行定测。
踏勘完成后,应及时提请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召开施工图设计踏勘会商会,并按要求形成《施工图设计踏勘会商记录表》,以作为施工图设计成果送审的要件。
要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及时完善和细化施工图设计方案和预算书。
其中,建筑材料单价、人工预算单价、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等应充分参照项目所在地最新实际标准执行。
凡未按要求提交《施工图设计踏勘会商记录表》的,相关市(州)国土资源局一律不得组织审查。
三、相关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要积极配合和指导施工图设计踏勘工作,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及乡、村、社协助设计单位做好工程构筑物设计测线定位打桩、施工条件调查以及材料、人工单价的确定等,并根据设计单位申请主持召开施工图设计现场踏勘会商会。
四、相关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要严格按照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预算审查和施工招标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函[2009]1563号)的有关规定,在施工单位确定后及时组织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和放线。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预算审查和施工招标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9.11.13•【字号】•【施行日期】2009.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预算审查和施工招标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市(州)国土资源局:近期,省厅组织开展了地震灾区部分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组织实施工作的抽查检查,发现个别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存在预算审查不规范、未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招投标等情况,这些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期治理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治理工程质量。
为了进一步协调做好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预算审查和施工招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严格遵照执行。
一、进一步协调做好治理工程预算审查。
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进一步加强与治理工程预算审核部门的沟通协调,严格按照经技术专家审定的施工图设计及工作量开展预算审查工作。
如发现在预算审查中出现随意修改施工图设计和删减相应工程量的情况,应及时函告预算审核部门予以纠正,以保障治理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二、严格依照施工图设计开展招标工作。
各地要严格按照经技术专家审定的施工图设计图纸和工程量开展招标工作,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图纸和工程量。
治理工程预算审查通过后,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按照经技术专家审定的施工图设计内容对招标工程量进行全面复核,发现问题,须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及时纠正后方可进行招标。
三、认真组织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工作。
依法确定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后,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要及时组织勘查、设计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和放线。
如发现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或现场施工条件发生变化的,在原防灾目标不变、原工程措施不变、原工程量不变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组织勘查、设计单位予以校核、纠正。
地质灾害勘察项目勘查可研初设报告编制要求川国土资发〔2018〕29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难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的通知各有关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各项目承担单位:现将《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难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难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二〇一〇年二月九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2010年2月9日印发(共印6份)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难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第一部分勘查报告编制要求一、编制差不多要求(一)差不多规定1. 勘查成果原始资料应真实可靠。
2. 最终勘查成果应满足可研、初设及施工图设计要求。
(二)勘查报告书编制的差不多要求1. 勘查报告对危害对象要进行描述与评判:包括威逼人员及可能造成的直截了当或间接经济缺失的数量等。
2. 勘查报告对地灾体要进行分析与评判:要紧对地灾体的差不多要素、变形特点、稳固性、危险性、危害性、进展趋势等进行认确实分析与评判。
3. 勘查报告对勘查成果要作出明确的结论,并对下一步工作要提出合理的建议。
4. 各类勘查报告文字部分应满足“勘查报告编制提纲”差不多格式要求。
5. 图件及附件应满足相应的要求。
(三)勘查报告成册差不多要求1. 资质证书正本2. 内审意见及内审专家签到表3. 扉页相应人员签章签字4. 勘查报告标题应与省厅下达文件的项目名称一致。
(四)勘查报告差不多文件组成1. 勘查报告文本2. 勘查报告附图3. 勘查报告附件4. 勘查费用决算书5. 项目规模大的分册装订,其余的合订成册二、倒塌(危岩、倒塌堆积体)勘查报告编制要求(一)对危岩描述与评判的差不多要求注意危岩带与危岩块体(单体)的划分,若危岩规模较大,或分布较分散,可考虑按区域划分为危岩带,再在危岩带中细分危岩块体(单体);一样情形下,除了千枚岩、板岩及地震震裂了的岩石形成破裂带(危岩带)外,其它岩石形成危岩,差不多上是以块体(单体)形式存在的。
地灾治理工程监理总结报告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总结报告工程名称:*****工程监理单位:*****公司单位法定代表人XXX 单位总工程师XXX 监理技术负责人XXX 编写日期201X 年X 月XX 日一.监理准入、现场监理组成及监理工作情况:阿坝州汶川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具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承担“汶川县映秀镇肖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的监理工作。
项目勘查、设计单位为四川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单位是重庆一三六地质矿产有限公司。
汶川县映秀镇肖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泥石流堆积于都汶路至岷江河道中,分布面积约*****m2,堆积厚度0.5―2.5m,总放量约1800m,泥石流下切深度约6--8 m,新冲沟道长约75m。
采取的主要治理工程有:(1)拦挡坝工程编号1#拦挡坝2#拦挡坝坝顶标高(m) 1131.2 1062.4 坝底标坝净基础埋深高(m) 高(m) (m) 1126.2 1054.4 5 7 1.0 1.0 坝顶宽坝体长度度(m) (m) 1 1 30.5 27.5拦挡坝迎水面坡率1:0.6,背水坡率1:0.1,坝体圬工选用C20 混凝土砌筑。
(2)护堤工程A―A’段护堤长15.4 m,墙底宽1.3 m,墙顶宽0.5 m,墙体面坡比1:0.2, 背坡直立,墙身高3 m,墙体及基础均采用C20 片石混凝土砌筑。
B―B’段护堤长34 m,墙底宽1.4 m,墙顶宽0.5 m,墙体面坡比1:0.2, 背坡直立,墙身高3 m,墙体及基础均采用C20 片石混凝土砌筑。
C―C’段护堤长54.4 m,墙底宽1.4 m,墙顶宽0.5 m,墙体面坡比1:0.2, 背坡直立,墙身高3 m,墙体及基础均采用C20 片石混凝土砌筑。
D―D’段护堤长18 m,墙底宽2.15 m,墙顶宽0.5 m,墙体面坡比1:0.5, 背坡坡比1:0.3,墙身高7.8 m,墙底坡率0.1:1,墙体及基础均采用C20 片石混凝土砌筑。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地震灾区第三批(第三期)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任务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0.03.24•【字号】•【施行日期】2010.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地震灾区第三批(第三期)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任务书的通知各相关市(州)国土资源局、各受委托主体单位及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四川省地震灾区第三批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项目设计书审查情况,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第16次厅务会审议通过,我厅于2009年8月6日下达了四川省地震灾区第三批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项目任务书(川国土资函[2009]1042号)。
近期,各项目承担单位已按要求提交了勘查工作成果报告,并经技术专家审定。
根据勘查工作成果报告技术审查情况,结合我省震后重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现将四川省地震灾区第三批(第三期)62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任务随文下达,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严格遵照执行。
一、及时完善并提交前期成果对已通过审查但尚未提交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复核的项目,各项目承担单位尽快将修改完善后的勘查成果报告提交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复核。
对已通过专家复核的,各单位应严格按照专家审查和复核意见,尽快对勘查工作成果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至各相关市(州)国土资源局。
对于同一项目的勘查、设计工作由不同项目承担单位分别承担的,勘查工作成果报告经专家复核通过后,勘查单位要主动与设计单位衔接,全面移交勘查工作成果资料,以供设计单位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
对于因勘查工作成果资料移交不及时、不全面而导致施工图设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我厅将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乃至取消参与四川省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资格。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省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切实做好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以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灾后重建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川府发[2008]21号)等的相关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内,由中央、省财政全额拨款或部分补助经费,经省政府批准立项,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位于国家、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区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第三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项目的勘查、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实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建立、更新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库(简称项目库,下同);协调省财政安排重大项目资金;提出资金分配计划的建议;按规定委托专业单位开展勘查、勘查监理、施工图设计工作;组织对投资较大项目进行审查;下达勘查、设计、治理工程项目任务;对竣工项目进行抽验。
市(州)国土资源局负责勘查、设计、监理、施工等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组织对投资较少项目的勘查设计书、勘查工作成果、施工图设计成果进行审查;及时将审查后的勘查项目决算、治理工程投资概、预算情况汇总上报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工程竣工最终验收和项目档案资料的归档等工作。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治理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实施单位,依法确定施工、监理单位,负责组织施工的实施和监管及工程竣工初步验收。
第五条承担项目的勘查、勘查监理、施工图设计、施工等工作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相应甲级资质证书。
承担治理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相应乙级及以上资质证书。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0.02.09•【字号】川国土资发[2010]28号•【施行日期】2010.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0〕28号)各有关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各项目承担单位:现将《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二〇一〇年二月九日附件: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书编制要求一、编制基本要求(一)基本规定1. 地灾体的描述与评价:主要对地灾体的基本要素、变形情况、稳定性、危险性、危害性等作出初步的认识和评价。
2. 危害对象的描述与评价:包括威胁人员及可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的数量等。
3. 治理工程(方案)设想:针对保护对象及现场实际情况要有一个初步设想和治理思路;对已有治理工程要有相应的描述与评价,必要时可布置一定的工作量揭示其结构特征。
4. 勘查工作布置:勘查工作布置应满足一次性应急勘查要求;勘查工作布置要有针对性;勘查工作布置应全面考虑勘查成果能满足可研、初设及施工图设计要求。
(二)勘查设计书编制的基本要求1. 各类勘查设计书应满足勘查工作的要求,包括勘探工作布置、各类原位测试、室内岩石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等。
2. 各类勘查设计书文字部分应满足“勘查设计书编制提纲”基本格式要求;并应编制勘查预计工作量统计表。
3. 图件应满足相应的图件要求。
(三)勘查设计书成册基本要求1. 资质证书正本2. 内审意见及内审专家签到表3. 扉页相应人员签章签字4. 设计书及勘查报告标题应与省厅下达文件项目名称一致。
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变更工作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3月1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变更程序,明确变更审批权限,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四川省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和招投投标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内,经省政府批准立项,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位于国家、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区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第三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项目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及组织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变更(以下简称设计变更),是指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工作所进行的变更申请、修改、审批、管理等活动。
第五条设计变更的原则由于地质灾害体的复杂性或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若发现依照原施工图设计不能满足或部分不能满足地质灾害治理设计目标或预期治理效果的,应本着技术安全、控制投资的原则,遵循动态设计、优化设计的理念,及时进行工程设计变更,以确保治理工程能够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一)安全性原则:因施工揭露地质条件或环境条件变化等原因,若按照原施工图设计不能达到或部分不能达到预期治理效果和设计标准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进行设计变更加以补救。
(二)经济性原则:因施工揭露地质条件或环境条件变化等原因,若按照原施工图设计将超过原设计标准,工程治理安全储备过高,致使经济效益比不佳,造成投资浪费的,必须进行设计变更加以优化。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2•【字号】川办函[2012]121号•【施行日期】2012.05.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2]121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3号),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四川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附件:四川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3号)要求,现就加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提出如下分工方案。
一、全面开展隐患调查和动态巡查(一)全面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评价是基础工作,市、县人民政府要承担起领导责任,充分依靠基层群众和专业队伍,加强部门协作,按照我省“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深入、全面地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充分运用好历年来开展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排查、汛前检查、汛期督导等已有工作成果。
以县为单元在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重点加强对汶川地震灾区以及川西、盆周山区、川东北、川南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调查。
加大对城镇、学校、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和重要设施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危险性的评价力度。
调查评价结果及时提交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为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3.03.30•【字号】川自然资规〔2023〕3号•【施行日期】2023.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自然资规〔2023〕3号各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已经自然资源厅2023年第11次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3年3月30日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四川省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使用中央、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补助资金的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的确定、建设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威胁铁路、公路、景区、工矿企业、市政公共设施、水利、电力、能源等设施的地质灾害,确需抢险救灾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确需进行抢险救灾的,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人)组织实施。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救灾工程项目是指因突发地质灾害引发,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的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主要涉及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清淤加固等。
第四条根据抢险救灾工作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的,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由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确定;未设立现场指挥部的,省直管或者跨市(州)的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确定;跨县(市、区)的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由市(州)人民政府确定;除上述情形外,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
附件(3)四川省地震灾区广元市旺苍县冰峰岩危岩治理工程施工设计计算书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二○○九年十二月一、工程概况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烈度达Ⅺ度,使得山崩地裂,山河破碎。
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因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威胁到交通、民房和安置点的安全。
根据《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当前我省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为了切实做好5.12特大地震灾害重建工作,确保基础设施和安置区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启动实施511处重大地质灾害点的应急勘察、设计工作。
我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受委托承担了其中的广元市旺苍县冰峰岩危岩应急勘查及治理可行性研究工作。
二、设计依据1、技术文件(1)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2)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文件;(3)《关于请组织支援开展我省地震灾区2008年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及监理工作的函》川国土资函【2008】1545号。
2、规程规范(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 J127-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其修订内容;(7)《中国地质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2008.8.1局部修改单;(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9)《喷锚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10)《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各市(州)、各扩权试点县(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根据省政府《关于下达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包干总数和分类控制数的通知》(川府函[2009]56号)和省发改委《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修订本)的通知>》(川发改投资[2009]280号)有关要求,按照《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川财投[2009]29号)有关规定,为了切实加强我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快规划项目的实施,现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一、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费、施工图设计费按照《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中工程设计收费的一定比例执行。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中的计费额以经审定的治理工程预算中的建安工程费为准。
具体执行标准见《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川财投[2009]29号)有关规定。
二、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须纳入治理工程预算,并按经审定的预算执行,由市(州)国土资源局会同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按规定使用。
三、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省、市(州)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依次组织勘查设计书、勘查工作成果、施工图设计成果的技术审查工作。
施工图设计技术成果审查完毕后,各市(州)财政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施工图设计治理工程预算审查,并应及时将审定后的施工图设计成果、提交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使用。
四、各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应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五、《四川省地质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特此通知。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二○○九年五月十三日。
附录6 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图编制要求
(一)凡按施工图施工且无变动的,由施工单位在原施工图上加盖公章,并签署竣工图章作为竣工图。
(二)凡在施工中对施工图设计有一般性变更,且能在原施工图上作修改补充的,由施工单位利用原设计施工图电子文档进行修改绘制,并说明修改依据,签署竣工图章、加盖公章后作为竣工图。
(三)凡施工图总平面布置、结构形式、工艺、工程项目等有重大改变的,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都必须重新绘制竣工图,并根据工程设计更正、设计变更后及实际施工情况据实绘制。
(四)竣工图应由施工单位加盖竣工图章。
竣工图章应使用不易褪色的红印泥,加盖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
竣工图章格式如下:
1
2。
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四川省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以下简称“防治工程”)中央、省级资金(以下简称“防治工程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省确定的“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内,由中央、省财政全额拨款或部分补助资金,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立项,纳入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库的防治工程项目。
第三条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除中央、省财政安排资金外,各级政府应多渠道、多方面筹资,以满足项目实施的需要。
第四条防治工程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财政规章制度,坚持“项目管理、专款专用、突出重点、讲求效益”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各级财政、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有关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管理专项管理。
第六条省财政厅主要负责防治工程资金的预算和资金管理,具体包括:(一)参与项目的立项论证、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管理等工作;(二)确定专项资金年度总预算,并落实资金来源;(三)负责项目预算的审核、下达、调整及资金的支付管理等事宜;(四)监督检查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并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价。
第七条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负责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具体包括:(一)负责项目立项管理、技术管理、成果管理和质量监管,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编制年度防治工程项目预算建议;(三)参与项目追踪问效和绩效考评工作;第八条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作为防治工程项目具体实施部门,主要职责是:(一)专项资金的拨付及监督管理;(二)协调落实地方财政和其他资金资金来源;(三)组织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及相关资料审核汇交。
第三章预算编制第九条防治工程分为勘查(含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下同)、施工图设计、施工三个阶段。
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移交、监测和维护暂行规定为切实做好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下简称“治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移交、监测和维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参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施工质量验收办法(修订)》,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规定(一)竣工验收阶段划分治理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包括经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与施工、监理等单位签定的合同等,组织各参建单位及有关专家,对治理工程建设全过程及每个阶段、每个部位(包括隐蔽工程和建筑材料等)的质量按有关规定进行的评定并出具验收意见书的法定工作程序。
对招投标打包治理工程的竣工验收,以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项目为单位进行分别验收.竣工验收分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两个阶段进行。
1.治理工程竣工后,具备竣工初步验收条件时,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工程竣工初步验收,并出具工程竣工初步验收意见书,验收意见若有整改意见应及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初验合格后,在建设单位管理下,由施工单位负责进行治理工程试运行及其维护。
2.治理工程试运行期满,经治理效果监测,工程运行正常并符合设计要求,具备竣工最终验收条件时,由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进行工程竣工最终验收,并出具工程最终验收意见书。
终验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向工程运行管护单位办理移交手续。
(二)竣工验收的依据1.现行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标准及其它相关规定。
2.经审批或备案的勘查与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预算文件.3.经审批的设计变更报告、图纸、预算等文件。
4.经监理、建设单位签认的符合规定的设计变更通知单.5.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本.(三)工程质量等级及评级方法1.治理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等.2.评定方法由竣工验收组依据有关规定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