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推法施工工艺流程
- 格式:pptx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20
TL顶推施工法工艺流程1.施工法概要作为预应力桥的架设方法,西德的Fritz Leonhordt博士研制的顶推施工法,称为“Taktshiebe Verfa Hren”,在欧洲开展起来。
但在欧洲,其他国家也取得功绩。
TL施工法的名称,是取Taktshiebe和Leonhardt两组字第一个字母组成的。
该法的顶推设备,包括向前方产生推力推动预应力梁的(顶推装置)和大梁制作场的前方墩台上,在各支点上设置的使梁滑动的(滑动支承)。
顶推装置有(垂直,水平千斤顶方式)同(牵引筋方式)两种,根据架设情况分别使用。
顶推装置,安置于大梁制作场的前方桥台或桥墩上(参照图1)。
滑动支承,有架设时专用的(完成时的支座、须另设置)滑动支承,和架设及完成时兼用的滑动支承;但顶推架设的方法及原理,完全是一样的。
亦即在滑动支承上面,贴上不锈钢板,中此板上与主梁下面之间,插入称之为“滑板”的有聚四氟乙烯贴面的橡胶板,使不锈钢板面与四氟板面间进行滑动(参照图2)。
滑板包括在镇上的补强铁板之间的硬质橡胶板面上,烧结有聚四氟乙烯作为40~60cm的方形板,随着大梁的顶进,向滑动支承板前方移动,掉落下来之后,再顺序插入,如此反复作业直到大梁顶推完成。
2.最近的施工例子用TL顶推施工法的预应力桥梁,自昭和48年北海道幌萌大桥开始施工以来,有不少的施工成果。
在这期间,各种桥梁施工中,相继进行了新技术的研制。
现将最近的施工例子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技术介绍如下。
(1)上越新干线新后闲桥,此桥位于上越新干线进入高跨站前的上野测。
该桥应特别说明之点,列举于下:(i)桥长442米,是我国(日本)采用顶推施工法中最长的一座桥梁。
(ii)是R=3500m的曲线桥。
(iii)是临时接会顶推不同梁高组成行列的连续梁。
(iv)本桥跨越县道、市道、国道三主要路线,不能使导梁的顶部停留在道路上,要一次顶推通过道路。
这时,道路上的作业完成之后,梁的制作设备,不进行移动,用固定式的模板部分制作梁的节段,然后向前梁拉出与已制成的节段进行连接,其后顺次按标准操作方法反复进行。
8.4 顶推法8.4.1顶推法施工原理及程序1.顶推法施工的原理顶推法的施工原理是沿桥纵轴方向的台后开辟预制场地。
分节段预制混凝土梁身,并用纵向预应力筋连成整体,然后通过水平液压千斤顶施力,借助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模压板特制的滑动装置,将梁逐段向对岸顶进,就位后落架,更换正式支座完成桥梁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采用顶推法施工在世界各地颇为盛行。
2.顶推法施工的基本程序在桥台后面的引道上或在刚性好的临时支架上设置制梁场,集中制作(现浇或预制装配)一般为等高度的箱形梁段(约10~30m一段),待有2~3段后,在上、下翼板内施加能承受施工中变号内力的预应力,然后用水平千斤顶等顶推设备将支承在聚四氟乙烯塑料板与不锈钢板滑道上的箱梁向前推移,推出一段再接长一段,这样周期性地反复操作直至最终位置,进而调整预应力(通常是卸除支点区段底部和跨中区段顶部的部分预应力筋,并且增加和张拉一部分支点区段顶部和跨中区段底部的预应力筋),使满足后加恒载和活载内力的需要,最后,将滑道支承移置成永久支座,至此施工完毕。
图8.18为顶推法施工程序框图。
8.4.2顶推施工方法及特点1.施工方法顶推法施工的主要关键是顶推工作,核心问题在于应用有限的顶力将梁顶推就位。
聚四氟乙烯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摩擦系数很小的材料,使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顶推的施工方法很多,依照顶推的施力方法、顶推的方向和支承系统可以分为很多类:按施力方法分为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按顶推方向分单向顶推和双向顶推;按支承系统分为设置临时滑动支承顶推和使用永久支座兼用的滑动支承顶推。
下面主要介绍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
(1)单点顶推单点顶推水平力的施加位置一般集中设置于主梁预制场靠近桥台或某一桥墩,其它墩台支点只设置滑道支承。
单点顶推装置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单点拉杆千斤顶顶推,视顶推力的大小,安装一台或多台水平千斤顶,通过拉杆连接梁的底板或者两侧,牵引拉动梁体在滑道上前移;另一种 是直接顶推梁体,在预制台座的后面,设一个反力座,安装一台或多台千斤顶,直接顶梁向前滑动。
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
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是一种常用于建设大跨度桥梁的施工
方法,它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确定施工现场,并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和临
时支撑结构的搭建。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顶推机械设备和
相关的施工材料。
2. 安装顶推设备:将顶推机械设备安装在临时支撑结构上,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制作顶推段:根据设计要求,将预制的桥梁段(也称为
顶推段)通过临时支撑结构推至预定位置。
在推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顶推段的水平和垂直度,以及与已建好的桥
梁段的连接。
4. 固定顶推段:当顶推段到达预定位置后,需要及时进行
固定,以确保其稳定性。
通常采用临时钢筋、螺栓或混凝
土浇筑等方式进行固定。
5. 拆除临时支撑:当顶推段固定后,可以拆除临时支撑结构,以便进行下一段的顶推。
6. 重复顶推:重复以上步骤,逐段进行顶推,直到整个桥
梁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的具体步骤和细节可
能会因桥梁类型、施工条件和设备选择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
2021-01-26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有些情况下为了保证桥下交通的正常通行,有时会采用桥梁顶推法进行施工,主要是在桥梁一端设置预制梁场,然后利用千斤顶纵向对预制梁进行顶推进行预制梁板的架设安装,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顶推法,天路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流程及其优缺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桥梁顶推法施工工艺流程
1、顶推法施工工艺
桥梁顶推法是在桥头沿桥纵轴线方向将逐段预制张拉上的梁向前推出使之就位的桥梁施工方法。
须紧靠桥台后部开辟预制场地,每预制一个节段即用水平液压千斤顶施力,借助于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模压板组成的滑动装置,将梁逐段向对岸顶推,待全部顶推就位后,再落梁,之后更换正式支座,完成桥梁施工。
2、顶推法施工流程
桥梁顶推法施工主要分为三部分:
(1)预制:在桥轴线端部设预制场制梁;
(2)顶推:待砼达到强度后,张束,向前顶推;
(3)制作安装:梁就位后,整体顶梁,安装正式支座。
具体流程为:预制场准备工作→制作模板与安装钢导梁→顶推设备安装→预制节段→张拉预应力筋→顶推预制节段→管道压浆(循环第4-7步骤)→顶推就位→放松临时预应力筋及拆除辅助设备→张拉后期预应力筋→管道压浆→落梁与更换支座→桥面工程→验收。
斜拉桥顶推施工法斜拉桥是一种常见的大型桥梁结构,其特点是在主桥梁上设置一定数量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桥面荷载传递到桥塔上,从而实现桥梁的支撑和稳定。
在斜拉桥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斜拉桥顶推施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
斜拉桥顶推施工法是指在桥塔两侧设置临时支撑,将桥面结构分段制作,然后通过顶推机械将桥面结构向前推进,直至跨越整个桥梁。
这种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因此在斜拉桥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斜拉桥顶推施工法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搭建临时支撑。
在斜拉桥的两侧设置临时支撑,用于支撑桥面结构的制作和顶推施工。
第二步,制作桥面结构。
将桥面结构分段制作,每段长度一般为20-30米,宽度为桥面的一半左右。
制作时需要考虑桥面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防风性能等因素。
第三步,顶推施工。
将制作好的桥面结构通过顶推机械向前推进,直至跨越整个桥梁。
在顶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顶推速度和顶推力度,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桥面结构的稳定性。
第四步,拆除临时支撑。
在桥面结构顶推完成后,需要拆除临时支撑,恢复原有桥梁的结构和功能。
斜拉桥顶推施工法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周期短。
相比传统的浮吊施工方法,斜拉桥顶推施工法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第二,施工效率高。
顶推机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桥面结构的顶推,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第三,对环境影响小。
相比传统的浮吊施工方法,斜拉桥顶推施工法对环境影响较小,可以减少水面占用和噪音污染等问题。
第四,施工安全性高。
在斜拉桥顶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和安全措施保证施工安全性。
总之,斜拉桥顶推施工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施工方法,可以为斜拉桥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今后的斜拉桥建设中,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施工方法,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促进桥梁建设的发展。
顶推法施工工艺流程讲解一、工程前期准备1.方案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具体情况,设计顶推法的开挖方案和支护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设备准备:准备好顶推机械设备、轨道、支护材料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二、准备作业区域1.清理工地:清理施工区域内的垃圾、石块、水泥块等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及通道畅通无阻。
2.标定中心线: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标定中心线,确定顶推机械和轨道的位置。
三、设置导线轨道1.准备道轨: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导向轨道,检查其质量和尺寸,并将准备好的轨道运输到施工现场。
2.清理基底:对于施工底板,需要清理干净,确保平整,以便于土方顶推机械的运行。
3.安装轨道:将导线轨道安装在施工底板上,确保轨道的平整和稳固。
四、钻孔与注浆1.钻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钻孔孔径和间距应符合土质和地质条件,钻孔深度根据地下构筑物的要求确定。
2.清理孔口:用高压气泵或冲洗管道将钻孔孔口清理干净,保证注浆效果。
3.注浆:在固定时间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注浆,使地层达到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五、安装顶推机械1.安装轨道支架:根据设计要求,将轨道支架固定在导线轨道上,确保支架的平整和稳固。
2.安装顶推机械:将顶推机械安装在轨道支架上,并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开始顶推1.开始顶推:按照设计要求,启动顶推机械,开始进行推进作业。
推进速度和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
2.监测与调整:在顶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地层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推进机械的位置和力度,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七、支护作业1.后推法支护:当推进工作面到达一定距离后,需要进行支护工作,常用的支护材料有钢架、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等。
2.完成支护:当推进顶板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护材料的安装和固定,确保地下空间的稳固和安全。
八、顶推作业结束1.完成整个顶推工作后,停止推进机械的运行,拆卸轨道和机械设备。
2.进行施工区域的清理,清除施工废料和垃圾。
3.进行工程验收和记录,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桥梁顶推施工工艺及方法1、工艺流程:顶推法施工框图2、操作要点:2.1预制场地2.1.1预制场地是预制箱梁和顶推过渡的场地,预制场的场地包括主梁节段的浇制平台和模板、钢筋、力筋的加工场地,混凝土搅拌机以及砂、石、水泥的堆放和运输路线用地。
预制场一般应设在桥台后面的引道上,当为多联顶推时,为加速施工进度,可在桥两端设制场地,从两端相对顶推。
2.1.2预制场地长度应考虑梁段悬出时反压段的长度、梁段底板与腹(顶)板预制长度、导梁拼装长度和机具设备材料进入预制作业线的长度;预制场地的宽度应考虑梁段两侧施工作业的需要。
2.1.3预制场地上空宜搭设固定或活动的作业棚,使梁段预制作业不受天气影响,并便于混凝土养护。
2.2预制节段2.2.1节段的预制对桥梁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起决定作用。
由于预制工作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进行周期性生产,所以完全可以依照工厂预制桥梁的条件设临时厂房、吊车,使施工不受气候影响,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
2.2.2预制梁段时,应注意:1.严格控制预制梁段的截面尺寸、底面平整度和梁段部的垂直度;2.严格控制钢筋、预应力钢材的孔道位置、预埋件位置和混凝土浇筑质量;3.配制混凝土在必要时可使用早强水泥或掺入早强减水剂,并采用蒸汽养护,以提高早期强度,缩短顶推周期。
2.3梁段施加预应力2.2.1梁段预应力钢材的布置、张拉次序、临时束的拆除次序等,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执行。
2.2.2在桥梁顶推就位后需要拆除的临时预应力钢材,张拉后不应灌浆,锚具外露多余预应力钢材不必切除。
2.2.3梁段间需连接的永久预应力钢材,应在两梁段间留出适当空间,用预应力钢材连接,张拉后用混凝土填塞。
2.4导梁和临时墩顶推过程中,结构体系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对每个截面来说,正负弯矩交叉出现。
通过计算得知,顶推施工的弯矩包络图是由小到大呈阶梯形,它与连续梁使用状态的弯矩包络图相差较大,为减小施工的内力,扩大顶推施工的使用范围,同时也从安全施工和方便施工出发,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临时设施,如导梁、临时墩等。
顶推法施工作业指导书6.7.1工艺概述顶推法施工是预先在桥台后面的路堤(或引道)上、亦可在桥梁中部设置预制平台逐段拼装或浇筑桥跨结构,待达到预定强度的设计强度后,安装临时预应力索,用顶推装置逐段通过墩顶滑移装置将梁顶出,安装一段,拼接一段,直至全部就位,全部顶推就位后拆除临时预应力束,安装永久预应力束,拆除滑移装置,安装永久支座,完成预应力连续梁的安装施工。
由于不需要使用膺架,可不中断桥下交通,省去大量施工脚手支架,减少高空作业,便于集中管理和指挥,施工安全可靠。
顶推法适用于跨越城市、深谷、较大河流、公路、铁路的预应力连续梁结构施工。
多用于跨径30~60m 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梁架设,顶推法可架设直桥、弯桥,坡桥。
采用顶推法架梁时,梁前端呈悬臂状态,与后部相比断面受力较大。
为降低梁前端这种临时架设的断面力,可在梁前端安装导梁,还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在桥墩间设置临时支墩以降低架设时梁的断面受力。
在中间跨度大,又不能设置临时支墩时,也可用导梁从两侧相对顶推,在跨中连结。
顶推方法主要分为单点顶推和多点顶推两种:单点顶推方法是把千斤顶等顶推设备设置于1 处——桥台或桥墩上。
其它墩上布置滑道,边顶推边使梁滑动的方式,这种方式有用水平、竖向两台千斤顶和用穿心式水平千斤顶配以拉杆两种方法。
多点顶推是在各墩上均设置千斤顶等顶推设备的顶推方式,这种方式可将水平力分散作用于各墩上,对长大桥尤为有利。
目前大多使用此种方法。
6.7.2作业内容顶推施工作业内容主要如下:1.施工准备;2.箱梁节段预制及早期预应力张拉;3.箱梁节段顶推、导梁拆除;4.预应力箱梁后期预应力束安装及张拉压浆、前期预应力束拆除;5.体系转换,包括滑道拆除以及支座安装等。
6.7.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 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6.7.4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节段预制节段预应力施工顶推施工解除临时预应力,张拉后期预应力正式支座安装6.7.5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施工场地预制场是预制箱梁并把它推向主跨的过渡场地。
其中拼梁点距离钢桁梁中心线7m,保证了钢梁架设过程中,吊车大臂投影在既有线路肩以外,保证了施工安全。
具体步骤以下分布阐述。
第一步:提前在钢梁两端铺设好横移轨道,架梁时的端支撑点的结构如图所示,待钢梁安装完成后,安放千斤顶,千斤顶底部加垫20mm厚钢板,千斤顶位置正好放在E0节点的中心位置,并在两侧安放保护墩,起顶开始。
第二步:撤除钢梁下部的枕木跺,安装滑板,每个点1个。
放置位置为顶梁点下部,开始第一次落梁。
第三步:落梁完成后,加固滑板与梁体的连接,撤掉千斤顶,顶推设备就位,顶推设备共两套,加固顶推设备与梁、滑板间的连接,准备顶推。
第四步:启动油泵开始顶推,两台设备保持相等行程进行顶推,行进过程中保证滑板不偏离钢轨。
同时安装支座。
待钢梁基本就位后,调整钢梁位置。
准备落梁。
第五步:钢梁就位后,拆除顶推器,放置千斤顶。
并在墩前放置枕木跺,保护钢梁。
以上中空部分根据千斤顶的高度进行调整,并采用加劲肋工字钢垫实。
支座锚固采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进行。
桥梁顶推法施工桥梁工程是建设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桥梁顶推法施工则是桥梁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顶推法,也称为顶进法,是一种在桥头引道和桥台之间设置一条临时路堤,并利用千斤顶和前支撑梁将梁体向前推进的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桥梁顶推法施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桥梁顶推法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前准备。
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清洁,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和警示牌。
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他们了解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
还要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转和符合工程要求。
二、支撑安装和滑道制作在顶推法施工中,支撑安装和滑道制作是关键的环节。
支撑安装要牢固稳定,滑道制作要平滑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
在支撑安装时,要确保支撑的位置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
在滑道制作时,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并进行表面处理,以确保滑道的平滑度和耐磨性。
三、梁体就位和支撑加固在顶推法中,梁体就位和支撑加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梁体就位时要确保梁体的位置和方向正确无误,同时要使用千斤顶等设备将梁体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支撑加固要针对不同的梁体类型和跨度进行设计,确保梁体在支撑的作用下不会发生移位或下沉现象。
四、顶推施工和维护在顶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顶推的方向和速度,同时要随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
当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停止施工并进行处理。
在顶推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检查梁体状态等。
还要进行必要的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要求。
五、总结与展望桥梁顶推法施工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桥梁施工方法,适用于多种桥梁类型和跨度。
通过合理的施工前准备、支撑安装和滑道制作、梁体就位和支撑加固以及顶推施工和维护等环节,可以确保桥梁顶推法施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相信未来的桥梁顶推法施工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性能化。
桥梁顶推施工技术桥梁顶推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先进的桥梁施工方法,适用于跨越河流、道路和其他障碍物的桥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