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实验.ppt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0
考点二有机实验1.常见的三个制备实验比较制取物质仪器除杂及收集注意事项溴苯含有溴、FeBr3等,用NaOH溶液处理后分液,然后蒸馏①催化剂为FeBr3;②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导气;③右侧导管不能(填“能”或“不能”)伸入溶液中;④右侧锥形瓶中有白雾硝基苯可能含有未反应完的苯、硝酸、硫酸,用NaOH溶液中和酸,分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苯①导管1的作用:冷凝回流;②仪器2为温度计;③用水浴控制温度为50~60 ℃;④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乙酸乙酯含有乙酸、乙醇,先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后,再分液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②饱和Na2CO3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③右边导管不能(填“能”或“不能”)接触试管中的液面(1)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方法①物理法:如用水或溴水鉴别乙醇、苯和CCl4;②化学法:如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醛基;用碘水检验淀粉;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乙酸乙酯;用点燃法、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
(2)常见有机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①洗气法:如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除去气态烷烃中混有的气态烯烃;如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③蒸馏法: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加Na2CO3或NaOH,蒸出乙醇,再加浓硫酸,蒸出乙酸。
1.在溴苯的制备实验中,若锥形瓶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能不能证明该反应中一定有HBr 生成?为什么?答案不能,因为挥发出的Br2也和AgNO3反应生成AgBr。
2.在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中,水浴加热有什么优点?答案加热均匀,便于控制。
3.填表。
常见有机物的检验试剂、用品或方法现象乙醛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有红色沉淀生成(或有银镜出现)淀粉碘水变蓝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4.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则蛋白质均发生变性()(2)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H2SO4微热,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3)在蔗糖的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并加热,无银镜产生,蔗糖没有水解()(4)在麦芽糖水解液中加入NaOH调节至碱性,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出现银镜,则麦芽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答案(1)×(2)×(3)×(4)×1.(2021·山东,7)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 mL 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一)烃1. 甲烷的氯代(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4.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2)条件:170°C,浓H2SO4(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
(5)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6)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7)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8)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9)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不能,会爆炸(10)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
03有机物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氧、氮、硫、磷等元素;无机物则可能包含各种元素。
组成元素有机物分子结构复杂,具有同分异构现象;无机物分子结构相对简单。
结构特点有机物大多具有可燃性、难溶于水、反应速率较慢等性质;无机物性质各异,有些具有与有机物相似的性质。
性质特征有机物与无机物区别古代人们对天然动植物和矿物的利用,如木材、药材、染料等。
萌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贝采利乌斯等化学家提出有机化学概念,并合成尿素等有机化合物。
创立时期19世纪中后期,合成染料、香料、药物等有机化合物的出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
发展时期20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和化学方法的不断进步,有机化学在合成、结构、反应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现代时期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命名分类根据碳骨架形状,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根据官能团类型,可分为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羧酸类等。
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包括选取主链、编号原则、官能团优先顺序等。
常见的命名法有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和衍生命名法等。
01结构特点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
02物理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03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主要发生取代反应,如卤代反应。
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
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较为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030201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三键。
结构特点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熔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物理性质非常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化学性质1 2 3含有苯环或其他芳香环结构。
结构特点具有特殊芳香味,沸点、熔点较高,密度较大。
物理性质相对稳定,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化学性质芳香烃结构和性质卤代烃结构和性质卤代烃的分子结构由烃基和卤素原子组成,卤素原子与烃基通过共价键连接。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一、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要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纯化技术,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有机合成反应:取适量苯甲酸和氢氧化钠,制备苯乙酸。
2、提取纯化:使用液液萃取技术提取苯乙酸。
3、检测纯度:使用薄层色谱法检测提取到的苯乙酸的纯度。
4、合成甲酰乙酸:用苯氧基甲酮和溴乙酸制备甲酰乙酸。
5、检测反应产物:使用红外光谱法检测制得的甲酰乙酸。
三、实验操作步骤1、有机合成反应:取适量苯甲酸和氢氧化钠,将其加入长颈漏斗中,搅拌反应15分钟,然后加入盐酸至中性,过滤出沉淀,反复用水洗涤并干燥制得苯乙酸。
2、提取纯化:将苯乙酸加入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正己烷,4次提取后,取滤液合并,加入无水钠硫酸,过滤后得到纯净的苯乙酸。
3、检测纯度:将提取到的苯乙酸溶于极性溶剂中,涂于色谱板上,进行色谱分离后,用紫外灯照射,观察并比较样品与标准物质的色谱点数和位置。
4、合成甲酰乙酸:将苯氧基甲酮加入装有溴乙酸的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甲醇,搅拌反应2小时,过滤后用Na2SO4干燥,得到甲酰乙酸产物。
5、检测反应产物:将制得的甲酰乙酸样品放入红外光谱仪中,检测其红外光谱图谱。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和玻璃仪器应清洁干燥,防止杂质或水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操作时应按照要求使用实验仪器及药品,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3、实验操作结束后,应认真清除实验环境和废弃物。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有机化学实验,我们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纯化技术,同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中我们通过液液萃取技术和色谱法等方法来检测和纯化化合物,熟练掌握了实验室中的常用化学实验技巧。
此外,本次实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经验,为以后的研究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