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学工程基础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67 MB
- 文档页数:99
第七章 蒸 馏7-1 试根据表7-1所列出的苯-甲苯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数据,作出总压为101.3kPa 下苯-甲苯混合溶液的t-x-y 相图及x-y 相图。
设此溶液服从拉乌尔定律。
解:由表7-1可得各温度下苯-甲苯的气液平衡数据:温度℃ 80.1 85.0 90.0 100.0 105.0 110.0 110.6液相组成 1.000 0.781 0.587 0.258 0.130 0.0168 0.000气相组成 1.000 0.901 0.770 0.456 0.262 0.039 0.0007-2 试根据上题的t-x-y 图,对含苯的摩尔分率为0.40的苯-甲苯混合气体,计算:⑴气体开始冷凝的温度及此时冷凝液的组成;⑵若将气相冷凝,冷却至100℃,物系的相态及各相组成;⑶将全部气相刚好冷凝下来的温度及此时液相及气相的瞬间组成。
解:在t-x-y 相图中可求解:⑴开始冷凝温度为103℃,冷凝液组成220.x =;⑵冷却至100℃时,物系为气液混合物,液相组成为260.x =,气相组成为480.y =;⑶全部冷凝时温度为96℃,液相组成40.x =,气相组成60.y =。
7-3 已知某精馏塔塔顶气相的温度为82℃,使用全凝器时,其馏出液的摩尔组成为含苯0.95及甲苯0.05,试求该塔塔顶的操作压力。
苯及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可按下述安托万公式计算,即:C t B A gp o+-=式中 t----系统的温度,℃;p o ----饱和蒸汽压,mmHg;A 、B 、C----物系的安托万常数,无因次。
苯及甲苯的安托万常数如下表:解:苯的饱和蒸汽压:237220897406.t .gp o+-= 甲苯的饱和蒸汽压:3772199431343953346.t ..gp o+-= 蒸汽在塔顶全凝,则冷凝液的组成为塔顶气相组成,即950.y = 在82℃时安托万公式计算出苯、甲苯饱和蒸汽压为:mmHg .p mmHg .p o B o A 89311 37805==甲苯:苯:由露点方程:()()o B o A o B o Ap p p p p p y --= 得 ()()kPa.mmHg .......p p y p p p P o B o A o A o B o A 50299327746 8931137805950378058931137805==--⨯=--= 即塔顶的操作压力为746.876mmHg(绝压)。
石油化工培训教材题库及答案目录第一篇安全题汇编 (5)一、填空 (5)二、选择题 (11)三、判断题 (16)四、简答题 (20)五、综合题 (26)六、概念题 (29)第二篇反应、分馏部分 (31)第一节综合名词解释.................................. . (31)一、名词解释 (31)第二节反应部分 (54)一、填空题 (54)二、选择题 (61)三、判断题 (85)四、简答题 (87)五、论述题 (96)第三节分馏部分 (106)一、填空题 (106)二、选择题 (113)三、判断题 (116)四、简答题 (120)五、论述题 (135)第三篇分析化验部分 (149)一、选择题 (149)二、填空题 (187)三、判断题 (226)四、简答题 (246)五、计算题 (281)六、名词解释 (308)第四篇油品操作部分 (315)一、填空题 (315)二、选择题 (347)三、判断题 (366)四、简答题 (374)五、计算题 (438)第一篇安全题汇编一、填空题1、储存甲B、乙A类液体,应选用(浮顶)或(浮舱式内浮顶)罐。
储存可燃液体的固定顶罐应设有(呼吸阀)和(阻火器),现采用金属网或金属丝的老式阻火器的储罐,必须更换为(新式波纹板式)阻火器。
2、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符号)构成,用此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
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中,顶部敞口装车的甲B、乙、丙A类的液体,应采用(液下装车)鹤管。
3、储罐的进料管,应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应延伸至距罐底(200毫米)处。
4、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内的非防爆型在线分析一次仪表箱,应(正压通风)。
5、(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能源)是燃烧的三个条件。
6、燃烧现象按形成的条件和瞬间发生的特点,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燃)四种。
7、重质油罐着火后发生突沸的时间取决于罐内(储存油品的数量)、(含水量)及(着火燃烧时间的长短),一般在发生突沸前数分钟,油罐出现剧烈振动并发出强烈嘶哑声音时,即是突沸的预兆。
油田化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田化学中,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化学剂是:A. 酸化剂B. 杀菌剂C. 表面活性剂D. 乳化剂答案:C2. 油田水处理中,常用的杀菌剂类型是:A. 氧化型杀菌剂B. 非氧化型杀菌剂C. 混合型杀菌剂D. 以上都是答案:D3. 油田化学中,用于防止管线腐蚀的化学剂是:A. 缓蚀剂B. 阻垢剂C. 杀菌剂D. 絮凝剂答案:A4. 在油田化学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A. 聚合物B. 表面活性剂C. 乳化剂D. 阻垢剂答案:D5. 油田化学中,以下哪种物质不用于水处理?A. 絮凝剂B. 阻垢剂C. 杀菌剂D. 缓蚀剂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油田化学中,以下哪些化学剂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A. 聚合物B. 表面活性剂C. 阻垢剂D. 乳化剂答案:A, B, D7. 油田水处理中,以下哪些化学剂用于防止水垢形成?A. 缓蚀剂B. 阻垢剂C. 杀菌剂D. 絮凝剂答案:B, D8. 油田化学中,以下哪些化学剂用于防止管线腐蚀?A. 缓蚀剂B. 阻垢剂C. 杀菌剂D. 絮凝剂答案:A9. 在油田化学中,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杀菌剂?A. 氧化型杀菌剂B. 非氧化型杀菌剂C. 表面活性剂D. 聚合物答案:A, B10. 油田化学中,以下哪些物质用于提高原油的流动性?A. 聚合物B. 表面活性剂C. 阻垢剂D. 乳化剂答案:B,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油田化学中的酸化剂主要用于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对)12. 油田化学中的杀菌剂只用于水处理。
(错)13. 油田化学中的阻垢剂可以防止管线腐蚀。
(错)14. 油田化学中的乳化剂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对)15. 油田化学中的絮凝剂用于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油田化学中酸化剂的作用。
答案:油田化学中的酸化剂主要用于溶解地层中的碳酸盐矿物,增加地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性和采收率。
《石油化学工程基础》习题解答0-1 某设备内的压力为241cm kgf.,试用SI 单位表示此压力。
解:在SI 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为Pa 由附录1可知,Pa .cm kgf 421080791⨯=则Pa .Pa ..cm kgf .5421037311080794141⨯=⨯⨯=0-2 将h kcal 100的传热速率换算成以kW (千瓦)表示的传热速率。
解:由kJ .kcal 18741=kW .s kJ .s kJ .h kcal 11630116301874100100==⨯=0-3 流体的体积流量为s L 4,试分别用mi n L 、s m 3及h m 3表示。
hm .h m sm min L min L s L 3333341436001104 104 24060144 =⎪⎭⎫⎝⎛⨯=⨯===--解:0-4 空气在100℃时的比热为()℃⋅kg kcal .2410,试以SI 单位表示。
解:由附录1查得:J kcal 41871=()()()K kg J .K kg J .kg kcal .⋅=⋅⨯=⋅061009418724102410℃ 0-5s m kgf ⋅5等于多少s m N ⋅、s J 和kW ?kW .s m N .s m N .s m kgf 0490s J 49.03530549807955 ==⋅=⋅⨯=⋅解:0-6 通用气体常数()K m o l cm atm .R ⋅⋅=30682,将其单位换算成工程单位()K kmol m kgf ⋅⋅和SI 单位()K k mol kJ ⋅。
()()()()()()()K kmol J 3168K kmol J 8315.74= K kmol m 847.68kgf = 10010cm kgf 1.03382.06= 06823323⋅=⋅⋅⋅⋅⋅⋅⨯⋅⋅=-k .K kmol m .cm K mol cm atm .R 解:第一章 流体流动1-1 已知油品的相对密度(即比重)为0.9,试求其密度和比容。
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A. 碳氢化合物B. 碳水化合物C. 氧化物D. 硫化物答案:A解析:石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2. 以下哪种岩石不是常见的储油岩石()A. 砂岩B. 石灰岩C. 花岗岩D. 白云岩答案:C解析:花岗岩不是常见的储油岩石,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是常见的储油岩石。
3. 石油勘探中,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A. 重力勘探B. 磁力勘探C. 地震勘探D. 电法勘探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
4. 油井的井底压力()井口压力。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一定答案:A解析:通常情况下,井底压力大于井口压力。
5.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不包括()A. 化学驱油B. 热力采油C. 微生物采油D. 降低采油速度答案:D解析:降低采油速度不是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他选项都是常见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6. 石油的初次运移是指()A. 从生油岩到储集岩B. 从储集岩到圈闭C. 在储集岩内的运移D. 从圈闭到地面答案:A解析:石油的初次运移是指从生油岩到储集岩的运移。
7. 以下哪种不是石油的加工产品()A. 汽油B. 煤炭C. 柴油D. 煤油答案:B解析:煤炭不是石油的加工产品。
8. 储层的非均质性不包括()A. 层内非均质性B. 平面非均质性C. 纵向非均质性D. 体积非均质性答案:D解析: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包括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纵向非均质性。
9. 注水开发油田时,注水井的位置通常()A. 均匀分布B. 靠近油井C. 远离油井D. 集中在高产区答案:A解析:注水开发油田时,注水井的位置通常均匀分布。
10. 油藏的驱动方式不包括()A. 水压驱动B. 气压驱动C. 重力驱动D. 人工驱动答案:D解析:油藏的驱动方式包括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等,人工驱动不是常见的油藏驱动方式。
11. 以下哪种储层孔隙类型不是主要的()A. 粒间孔隙B. 裂缝孔隙C. 溶洞孔隙D. 晶间孔隙答案:D解析:晶间孔隙在储层中不是主要的孔隙类型,粒间孔隙、裂缝孔隙和溶洞孔隙较为常见。
石油化学工程基础习题8答案第八章吸收8-1 100克纯水中含有2克2SO ,试以摩尔比表示该水溶液中2SO 的组成。
解:水的摩尔数:mol . 5556518100=2SO 的摩尔数:mol . 1012536422-?= 摩尔比:2210625555565101253--?=?=...X 8-2 含3NH 3%(体积)的混合气体,在填料塔中为水所吸收。
试求氨溶液的最大浓度。
塔内绝对压力为26202m kN .。
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x p 267=,式中:p —气相中的氨的分压,2m kN ;x —液相中氨的摩尔分率。
解:2m kN 07860306202...y P p =?==总x p 267= 则 0227602670782267..p *x ===3kmol 2641181000022760m ..C A =??=8-3 于23101m kN.、27℃下用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汽。
甲醇在气液两相中的浓度很低,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
已知溶解度系数()239551m kN m kmol .H ?=,气膜吸收系数()kPaS m kmol .k G ??=2551,液膜吸收系数()[]22510082m kmol S m kmol .k L =-。
试求吸收总系数G K 和气膜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的分率。
解:4551091181008295511105511111?=??+?=+=--....Hk k K L G G()kPaS m kmol .K G =-25101221气膜阻力:6451610551115=?=-.k G 气膜阻力所占分率:%..K k G G 407210 911864516114=?=8-4 20℃的水与氮气逆流接触以脱除水中的氧气。
塔底入口的氮气中含氧0.1%(体积),设气液两相在塔底达到平衡,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
求下列两种情况下水离开塔底时的最低含氧量。
以3m mg 水表示。
《⼯程化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分析《⼯程化学基础》习题答案(仅供参考)第⼀章习题参考答案1. P H=123.941kPa; P o2=61.9705kPa2. ⑴ P H2=60.021kPa; P o2=14.985kPa; P N2=5.994kPa⑵ P 总=81 kPa(3) X H2=0.741 ; X O2=0.185 ; X N2=0.0745. (1) F N2=75kPa; P o=75kPa(2)F N2=37.5062kPa;P o2=112.4938kPa(3)P总=243.0632kPa6. ( 1)硫蒸⽓的摩尔质量:65.2230(2)硫蒸⽓的化学式为:S2第⼆章习题参考答案1. 是⾮题:⑴(-);⑵(-);⑶(-) ;⑷(-);⑸(-); (6)(+ ) 。
2. 选择题:⑴(c);⑵(d) ;⑶(a);⑷(c) ;⑸(d) o3. (1) △ U=150kJ; (2) △ U=-250kJ; (3) △ U=450kJ; (4) △ U=975kJ。
4. (1)W=-3.10kJ; (2) △U=37.53kJ o5. (1)9.75kJ;⑵ 0kJ; (3)8.11kJ; (4)0kJ o6. 可获得肌⾁活动的能量为17.86kJ7. △ rHmp298.15K)=-16.73kJ.mol-110. (1)-1366.8kJ.mol-1; (2)-429.82 kJ.mol-1.11. (1)-153.89 kJ.mol-1; (2)-82.89 kJ.mol-1第三章参考习题答案1. 是⾮题(1)(-);⑵(-);⑶(+);⑷(-);⑸(-);⑹(-) o2. 选择题:(1) (c);⑵(b) ;(3)(b);⑷(c) o3. 填空题:(1) △ rHm B —增⼤;△ rSm B —增⼤;△ rGm B —基本不变;K 0 —减⼩;v(正)—增⼤,v(逆)—增⼤多⼀些。
化工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加氢裂化的特点是可以生产优质的()。
A、航煤B、石脑油C、汽油D、重油正确答案:A2、原则上,沸点()的物质可以作制冷剂。
A、低B、高C^不高不低D、没有特殊要求正确答案:A3、以下列烧为原料的裂解反应,所得氢收率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A、正丁烷>正己烷>异丁烷B、异丁烷>正丁烷>正己烷C、正己烷>正丁烷>异丁烷D、正己烷>异丁烷>正丁烷正确答案:B4、原油电脱盐中,脱盐的实现主要靠:()oA、电场B、保证温度C、加注破乳剂D、注水正确答案:D5、当固定床反应器操作过程中发生超压现象,需要紧急处理时,应按以下哪种方式操作()。
A、打开入口放空阀放空B、降低反应温度C、通入惰性气体D、打开出口放空阀放空正确答案:D6、釜式反应器可用于不少场合,除了()。
A^气-固B、液-液C、液-固D、气-液正确答案:A7、流化床的实际操作速度显然应()临界流化速度A、相同B、无关C、小于D、大于正确答案:D8、固定床反应器()。
A、原料气从床层上方经分布器进入反应器B、原料气从床层下方经分布器进入反应器C、原料气可以从侧壁均匀的分布进入D、反应后的产物也可以从床层顶部引出正确答案:A9、间歇式反应器出料组成与反应器内物料的最终组成(A^不相同B、可能相同C、可能不相同D、相同正确答案:D10、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是()。
A、化学反应B、混合C、粉碎D、分离正确答案:A11、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任务不包括的是()。
A、研究产品生产的基本过程和反应原理B、研究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条件C、研究安全与环保D、研究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强化方法正确答案:C12、某硫酸厂以35%S的标准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设硫被全部烧成S02,如硫的烧出率为98.5%,S02的洗涤净化率为94%,硫的转化率为99%,则IOO 吨硫铁矿可得()吨100%硫酸A、104.5B、32.1C、98.3D、280.7正确答案:C13、裂解气中酸性气体的脱除,通常采用乙醇胺法和碱洗法,两者比较()。
石油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1. 问题:什么是石油工程基础?
答案:石油工程基础是指石油工程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基本原
理和基本技术,如地质勘探、石油地球物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油田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2. 问题:为什么地质勘探对于石油工程至关重要?
答案:地质勘探是确定潜在油藏位置和油气资源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储层特征等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能够帮
助确定最佳的油藏开发策略和钻井方案。
3. 问题:石油地球物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石油地球物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地下地层进行物
理测量,获取有关地层结构、岩性、储层特征和流体性质等方面的
信息,以支持石油勘探开发工作的决策和评估。
4. 问题:什么是油藏工程?
答案:油藏工程是研究油藏开发、生产和改造过程的科学和技术,包括油藏的动态性质、收益评价、开发方案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5. 问题:钻井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钻井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井筒钻进地下,确保井眼稳定,并完成钻井设备的安装和井壁套管固井,以便进行油气开发和
生产。
6. 问题:油田化学在石油工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油田化学主要应用于油藏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酸化、碱化、增粘剂的使用等。
它能够帮助改善油藏物理性质、调整油藏流体性质,提高油气采收率和生产效率。
以上是石油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的简要介绍。
石油工程基础的
学习和掌握对于从事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油田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油田化学中,用于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热采B. 注水C. 化学驱D. 气举答案:C2. 油田化学中,哪种物质常用于提高油层的渗透性?A. 酸B. 碱C. 盐D. 油答案:A3. 在油田化学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表面活性剂?A. 烷基硫酸钠B. 烷基苯磺酸钠C. 聚丙烯酰胺D. 脂肪醇硫酸酯钠答案:C二、多选题4. 油田化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原油的流动性?A. 粘度B. 密度C. 温度D. 压力答案:A、B、C、D5. 油田化学中,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驱油剂?A. 聚合物B. 表面活性剂C. 碱D. 二氧化碳答案:A、B、C、D三、判断题6. 油田化学中的乳化技术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答案:正确7. 油田化学中,酸化处理可以降低油层的渗透性。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油田化学中聚合物驱油的原理。
答案:聚合物驱油是利用聚合物溶液的高粘度来增加驱油液的粘度,从而降低油水的流度比,提高波及系数,增加油层的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9. 描述油田化学中表面活性剂在提高采收率中的作用。
答案:表面活性剂在提高采收率中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油滴的分散性,减少油滴在孔隙中的粘附,从而提高油的流动性和采收率。
五、计算题10. 已知油田化学中某驱油剂的注入量为100立方米,油层体积为1000立方米,求驱油剂的波及系数。
答案:波及系数 = 驱油剂注入量 / 油层体积 = 100 / 1000 = 0.1以上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根据油田化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有所不同。
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篇一:化工基础第5章习题答案】xt>5.2气体的吸收1.空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和摩尔比y各为多少?解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y?0.2摩尔分数摩尔比 y?y0.20.25 1?y1?0.22. 20℃的l00g水中溶解lgnh3, nh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浓度c及摩尔比x表示时,各为多少?解摩尔分数x?1/17=0.01051/17?100/18浓度c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s?998.2kg/m3代替。
溶液中nh3的量为 n?1?10?3/17kmol 溶液的体积v?101?10?3/998.2 m3n1?10?3/17溶液中nh3的浓度c?==0.581kmol/m3 ?3v101?10/998.299.82c?sx??0.010?5.0kmol582/m3 或ms18nh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x?1/170.0106100/18x0.0105??0.0106 1?x1?0.0105或 x?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3的组成,以摩尔比y和摩尔分数y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y被吸收的溶质量y1?y21?2原料气中溶质量 y1 y1解原料气中nh3的摩尔分数y?0.1 摩尔比 y1?y10.10.111 1?y11?0.1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3的摩尔比为y2?(1??)y1?(1?0.9)?0.111?0.0111摩尔分数 y2?y20.0111=?0.01098 1?y21?0.01114.l00g水中溶解lg nh3,查得20℃时溶液上方nh3的平衡分压为798pa。
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kmol/(m3?kpa)]和相平衡常数m。
总压为100kpa。
化学工程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篇一:化工基础第四章习题答案】???a?550a30.230.240.0412?????1a?2a?3a1.1630.58150.07 ?t1720?t2?a?550a,t2?611.210.23 1.163?1a ?t3t?70?3a?550a,30.04 0.07?3a3.平壁炉是用内层为120mm厚的耐火砖和外层为230mm的普通砖砌成。
两种砖的导热系数均为未知。
测得炉内壁温度为800℃,炉外侧壁面温度为113℃。
为减少热损失,后又在普通砖外包一层厚度为50mm、导热系数为0.2 w/(m?℃)的石棉。
包扎后测得各层温度为:炉内壁温度为800℃,耐火砖和普通砖界面温度为686℃,普通砖和石棉界面温度为405℃,石棉外侧温度为77℃。
试求包扎后热损失较原来热损失减小的百分数?3-1-1= 0.07) 。
问:该保温材料的厚度应为多少?解:⑴管线的热损失ri+1 1=r2 r31 1①管线各层半径12③管线的热损失3140 25 55 1 10.22 ?25 163140 0.014 + 3.584q/l ==②求r441?ln55 0.07314041 ?ln0.07移项整理有:ln(r4/55) =(3140 - 1256.4)/4990 = 0.377 l4 = 0.377 + ln55 = 0.377 + 4.007 = 4.384 即:r4 = arcln4.384 = 80(mm) ③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r4 - r3 = 80 - 55 = 25(mm)= 0.025m3140r4k?2 d2h,121?? h1d1d1h21-2-1k2??310w?m?k251.5?10?3?251??1000?202010000【篇二:化工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液体高度:,器底所受的力:压强:指示液为ccl4,其读数:2、人孔面积:压力:槽壁面积:槽壁所受压力:3、4、6、(1)求空气的体积流量流通截面:体积流量:(2)求质量流量表压:绝压: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当时温度:空气密度:∴质量流量:7**、对容器a孔口流速:体积流量:流出的总体积:液体降至0.5m处所需时间:剩余部分为非稳定流动,所需时间:对于容b由于b下端有短管,管内流体在流动中有下拉液体的作用,故需时间短。
第七章 蒸 馏7-1 试根据表7-1所列出的苯-甲苯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数据,作出总压为101.3kPa 下苯-甲苯混合溶液的t-x-y 相图及x-y 相图。
设此溶液服从拉乌尔定律。
解:由表7-1可得各温度下苯-甲苯的气液平衡数据:温度℃ 80.1 85.0 90.0 100.0 105.0 110.0 110.6液相组成 1.000 0.781 0.587 0.258 0.130 0.0168 0.000气相组成 1.000 0.901 0.770 0.456 0.262 0.039 0.0007-2 试根据上题的t-x-y 图,对含苯的摩尔分率为0.40的苯-甲苯混合气体,计算:⑴气体开始冷凝的温度及此时冷凝液的组成;⑵若将气相冷凝,冷却至100℃,物系的相态及各相组成;⑶将全部气相刚好冷凝下来的温度及此时液相及气相的瞬间组成。
解:在t-x-y 相图中可求解:⑴开始冷凝温度为103℃,冷凝液组成220.x =;⑵冷却至100℃时,物系为气液混合物,液相组成为260.x =,气相组成为480.y =;⑶全部冷凝时温度为96℃,液相组成40.x =,气相组成60.y =。
7-3 已知某精馏塔塔顶气相的温度为82℃,使用全凝器时,其馏出液的摩尔组成为含苯0.95及甲苯0.05,试求该塔塔顶的操作压力。
苯及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可按下述安托万公式计算,即:C t B A gp o+-=式中 t----系统的温度,℃;p o ----饱和蒸汽压,mmHg;A 、B 、C----物系的安托万常数,无因次。
苯及甲苯的安托万常数如下表:解:苯的饱和蒸汽压:237220897406.t .gp o+-= 甲苯的饱和蒸汽压:3772199431343953346.t ..gp o+-= 蒸汽在塔顶全凝,则冷凝液的组成为塔顶气相组成,即950.y = 在82℃时安托万公式计算出苯、甲苯饱和蒸汽压为:mmHg .p mmHg .p o B o A 89311 37805==甲苯:苯:由露点方程:()()o B o A o B o Ap p p p p p y --= 得 ()()kPa.mmHg .......p p y p p p P o B o A o A o B o A 50299327746 8931137805950378058931137805==--⨯=--= 即塔顶的操作压力为746.876mmHg(绝压)。
化学工程基础习题答案第二章流体流动与输送5、解:0013.60.22.181.25gH gRgR H mg ρρρρ=⨯=== 00 1.25 2.181.701.6gH gRH R mρρρρ=⨯=== 6、解:1001223113.60.1302.210.80()2(2.210.2)800 6.051044gH gRR H mm d H h kgρρρρππρ=⨯====+=+⨯=⨯ 10、解:列柏努力方程221122122212121222210,20,0,12.3213.382ff p u p u z z hg g g gu z m z p p u h g u gρρ++=+++======⨯⨯=∑∑ 解得12 3.44u m s -=⋅22313120.1 3.440.027 1.62min 44v q d u m s m ππ--==⨯⨯=⋅=⋅11、解:列柏努力方程()()()2211221222122121212212212222212122()20()22()2i i i p u p u z z g g g g p p u u z z g g z z p p p uu ghu u u u h g gρρρρρρρρρρρ++=++--=-+-=∆=-=-=---=≈=-1122112221700/360014.0(0.21920.006)441700/360026.7(0.15920.0045)440.037737.7v v q u m s d q u m s d h m mmππππ--===⋅⨯-⨯===⋅⨯-⨯==12、解:列柏努力方程221211222212212121122312222()()20,215.8()114.5()()114.5102u u z g p z g p ggu u p z z g p z z p kPa kPa u u p ρρρρρρρ++=++-=-++-===-=+⨯绝压表压 1122112220.5/36000.4420.02440.5/360019.70.00344v v q u m s d q u m s d ππππ--===⋅⨯===⋅⨯22321000(0.44219.7)104.51079.42p kPa ⨯-=+⨯=-17、解:列柏努力方程221122122221212121121122222()216,0,06/36002.91(0.03220.0025)44e fe fv p u p u z H z h g g g g p p u u H z z h g gz z m p p u q u m s d ρρρππ-+++=+++--=-+++-=======⋅⨯-⨯∑∑900弯头阻力系数ξ=0.75 全开截止阀阻力系数ξ=6.0531230 2.910.027Re 1.01109.510ud ρμ-⨯⨯===⨯⨯,查图得到λ=0.026 2280 2.91(60.754 6.0)(0.026 4.524)45.5520.0272f l u h m d g g λ=+⨯+⨯=⨯++=∑222212121 2.91()16045.5561.9822e f p p u u H z z h m g g gρ--=-+++=+++=∑18、解:列柏努力方程221122121212122150,0,15ffp u p u z z h g g g g z z m p p u hρρ++=+++-=====∑∑忽略动能假设流体流动类型为层流2222222222520010.2224.251040.43415e f V f l l u u u h d g d g dqu d d h d λλλπλ---+==⋅===⨯==∑∑解得0.111d m = 核算1223.454Re V q u m s d udπρμ-==⋅==22、解:列柏努力方程220022022220202020020112222()26.5,0,05/36000.630.05344e fe fv p u p u z H z h g g g g p p u u H z z h g g z z m p p u q u m s d ρρρππ-+++=+++--=-+++-=======⋅⨯∑∑由连续性方程得到221212220.530.63 1.05/0.41d u u m s d ==⨯=113223112218300.630.053Re 122250101830 1.050.041Re 15765010640.052Re 640.041Re u d u d ρμρμλλ--⨯⨯===⨯⨯⨯===⨯====900弯头阻力系数ξ=0.75 全开截止阀阻力系数ξ=6.0 三通阻力系数ξ=1.022112212121222(40.752 6.01)[(300200)50.75]22400.6325 1.05 (0.0523121)[0.041(300200) 3.75]0.05320.0412 1.12 2.77 3.89ff f l u l u h hh d g d gg gmλλ=+=+⨯+⨯+++++⨯=+++++++=+=∑∑∑222020202()21.05=6.5+3.8910.452e fp p u u H z z h g gm gρ--=-++++=∑10.455/360018309.814340.4340.6V Heq gP W kW ρη⨯⨯⨯====24、解:根据汽蚀余量的定义2111102210102212101.32573.328.0250.75100.03810 2.050.084Va p p u h g g gp kPa u C m s d u u m sd ρρ--∆=+-=-====⋅==⨯=⋅ 查表得到p V =2.3346kPa代入上式解得2231128.025 2.3346 2.0510 2.8429989.8129.81V a p p u h m g g g ρρ-∆=+-=⨯+=⨯⨯第三章 传热过程 2、解:⑴2111121222213330.250.1791.40.130.8670.150.200.250.8R m K W R m K W R m K W δλδλδλ---===⋅⋅===⋅⋅===⋅⋅⑵22328202606460.867T T q W m R ---===⋅ ⑶23112313123646116820260560162838T T Tq W m R R R R R T KT K T K T K-∆∆∆====⋅++∆=∆=-=∆=∆=8、解:热量衡算36111222216213226216000() 3.010(485155) 1.65103600()1.6510503765800 3.141036001.6510514(485376)(15550)302m p m p m p mm Q q c T T W Q q c t t Q t t q c Q KA t Q K W m K A t --=-=⨯⨯⨯-=⨯=-⨯=+=+=⨯⨯=∆⨯===⋅⋅-+-∆⨯10、解: ⑴热量衡算:乙醇冷凝热3511500/360088010 1.2210m Q q r W ==⨯⨯=⨯乙醇冷却热3421112()500/3600 2.810(78.530) 1.8610m p Q q c T T W =-=⨯⨯⨯-=⨯ 水的用量122231541122231()1.2210 1.8610 1.67() 4.2(3515)m p m p Q Q q c t t Q Q q kg s c t t -+=-+⨯+⨯===⋅-⨯- 冷却器水出口温度的计算222214221322()1.86101517.71.67 4.210m p m p Q q c t t Q t t q c =-⨯=+=+=⨯⨯ 冷却器面积的计算 以外表面为基准21112211380124111700201000(78.517.7)(3015)33(78.517.7)ln(3015)m K W m K d d t Kαα--===⋅⋅+⋅+⋅---∆==--214221 1.8610 1.4838033mm Q KA t Q A m K t =∆⨯===∆⨯ 冷凝器面积的计算211122116731241113500201000(78.535)(78.517.7)51.7(78.535)ln(78.517.7)m K W m K d d t Kαα--===⋅⋅+⋅+⋅---∆==--125212 1.2210 3.5167351.7mm Q KA t Q A mK t =∆⨯===∆⨯ 总面积212 1.48 3.51 4.99A A A m =+=+=⑵1 4.99333.140.0242A n d l π===⨯⨯根 16、解: ⑴361162221661232214000109251.03103600() 1.03101.0310 1.031012.3() 4.1810(4020)m m p m p Q q r WQ q c t t W q kg s c t t -⨯⨯===⨯=-=⨯⨯⨯===⋅-⨯⨯-⑵因为酒精冷凝为相变传热,因此并流或逆流没有差别 ⑶1212()()(7820)(7840)47.3()7820ln ln7840()m T t T t t T t T t ------∆===----℃第五章 吸收6、解:⑴42421134 1.34100111 1.3427363.8410 1.02103.6610Y y x Y E m p m K k k K kmol m s -----====+=+=⨯⨯=⨯⋅⋅ ⑵气膜阻力321411 2.60103.8410y m s kmol k --==⨯⋅⋅⨯ 液膜阻力22121.34 1.31101.0210x m m s kmol k --==⨯⋅⋅⨯332.610==0.9522.610131⨯⨯+气膜阻力总阻力气膜阻力远大于液膜阻力,因此为气膜控制 ⑶* 1.340.050.067y mx ==⨯=*0.10.9520.10.0670.06860.06860.05121.34i ii i i y y y y y y y x m --==--==== 9、解:1220.08/1140.0930.08/114(10.008)/135)0.0081140.000950.0008/114(10.0008)/135)0X X Y ==+-⨯==+-=最小汽液比的计算12*min 12121210.0930.00095 1.980.0930.503 1.98 5.945.940.0930.0009500.01555.94X X V L Y Y VL X X V L Y Y Y --⎛⎫=== ⎪-⨯-⎝⎭=⨯=-==--=+= **1122*11*2212()()(0.50.0930.0155)(0.50.000950)0.0073(0.50.0930.0155)ln ln (0.50.000950)0.015502.050.00730.8 2.05 1.64m OG m OG OG Y Y Y Y Y Y Y Y Y Y Y N Y H H N m---⨯--⨯-∆===⨯--⨯----===∆=⋅=⨯=12、解:⑴根据已知条件可得12120.01(1)0.0010Y Y Y X η==⋅-==12*min 1212min 121210.010.0010.90.0101.5 1.350.00671.35Y Y L V X X Y Y L L V V X X Y Y X --⎛⎫=== ⎪--⎝⎭-⎛⎫=== ⎪-⎝⎭-== **1122*11*2212()()(0.010.0067)(0.0010)0.00193(0.010.0067)ln ln (0.0010)0.010.0014.660.00193m OG m Y Y Y Y Y Y Y Y Y Y Y N Y ------∆===------===∆ ⑵可增大吸收剂用量12120.01(1)0.00050Y Y Y X η==⋅-== 120.010.00054.660.00204OG m m m Y Y N Y Y Y --===∆∆∆=***11221**111*22*1*11()()(0.01)(0.00050)0.00204(0.01)ln ln (0.00050)0.004680.00468m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X Y ------∆===----===1212'0.010.00052.030.004680' 2.031.35' 2.03 1.350.50450.4%1.35Y Y L V X X L VL VL L V VL V--===--==--===第六章 精馏 5、解: 解方程组0.7230.2631.250.0187y x y x =+=-得0.535F x = 解方程组0.7230.263y x y x=+=得0.949D x = 解方程组1.250.0187y xy x ==-得0.0748W x =0.26312.6Dx R R =+= 12、解:已知精馏端操作线方程为0.720.25y x =+0.7212.570.2510.893DD RR R x R x =+==+=平衡线方程为2.21 2.211(1)1(2.211)1 1.212.21 1.21x x xy x x xyx yαα===+-+-+=-011*0101*1111210.650.8930.7912.21 1.210.8930.65(0.8930.791)0.8270.720.250.845mL D x x E x x x y x y x y x y x -==-=====-=-⨯-==+=7、解:⑴由进料状态方程6 1.5y x =-可知611.2qq q =-=1.510.3F F x q x =-= 平衡线方程为21(1)1x x y x xαα==+-+ 由平衡线方程和进料状态方程可解得交点坐标为0.3330.496e e x y ==最小回流比0.940.496 2.720.4960.3331.5 4.08D e M e e M x y R y x R R --===--== 精馏段操作想方程为10.8030.18511F R y x x x R R =+=+++ ⑵物料衡算F D WF D W Fx Dx Wx =+=+ 已知:1150,0.30,0.04,0.94F W D W kmol h x x x -=⋅===解得:1160.94,210.94D kmol h F kmol h --=⋅=⋅⑶提馏端操作线方程 4.0860.94 1.2210.94150 4.0860.94 1.2210.94150 4.0860.94 1.2210.94150 1.430.017W W R D qF W y x x R D qF W R D qF Wx x x ⋅+=-⋅+-⋅+-⨯+⨯=-⨯+⨯-⨯+⨯-=- 9、解:⑴物料衡算F D WF D W Fx Dx Wx =+=+ 已知:0.40,0.02,0.97F W D x x x ===解得2.5, 1.5F D W D ==回收率0.970.972.50.4D F DX D Fx D η⨯===⨯ ⑵根据q 的定义30.623q ==+ q 线方程为1 1.5111F q y x x x q q =-=-+-- 平衡线方程为21(1)1x x y x xαα==+-+ 由平衡线方程和进料状态方程可解得交点坐标为0.3330.501e e x y == 0.970.501 2.790.5010.3331.8 5.02D e M e e M x y R y x R R --===--==提馏端操作线方程5.020.6 2.5 1.5 5.020.6 2.5 1.5 5.020.6 2.5 1.5 1.300.006W W R D qF W y x x R D qF W R D qF WD D D x x D D D D D D x ⋅+=-⋅+-⋅+-+⨯=-+⨯-+⨯-=- 13、解:⑴物料衡算F D WF D W Fx Dx Wx =+=+ 已知:14000,0.30,0.05,0.910.91/46'0.7980.91/460.09/18F W D D F kg h x x x x -=⋅=====+转换成摩尔分数 解得111304,2696D kg h W kg h --=⋅=⋅ ⑵精馏段操作线方程1'0.667 2.6611D R y x x x R R =+=+++ ⑶1133131313040.9113040.09'32.34618(1)'96.996.9108.314(27378)27910.775101.310V D kmol h V R D kmol h q m h m s ----⨯⨯=+=⋅=+=⋅⨯⨯⨯+==⋅=⋅⨯1.28D m ==。
石油化工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氮气B. 氧气C. 甲烷D. 二氧化碳答案:C2. 石油化工产品中,用于制造塑料的主要原料是?A. 乙烯B. 丙烯C. 丁烯D. 异丁烯答案:A3.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A. 提取石油中的水分B. 将重质石油转化为轻质石油C. 将石油转化为天然气D. 将石油转化为润滑油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石油化工产品的用途?A. 制造合成纤维B. 制造农药C. 制造生物燃料D. 制造核能答案:D5. 石油化工中的催化裂化技术主要用于?A. 增加石油的产量B. 改善石油的燃烧效率C. 将重质石油转化为轻质石油D. 将石油转化为天然气答案:C6. 石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导致什么问题?A. 增加石油的燃烧效率B. 减少石油的产量C. 增加环境污染D. 降低石油的储存稳定性答案:C7. 石油化工中,脱硫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石油的产量B. 降低石油的燃烧效率C. 减少环境污染D. 提高石油的储存稳定性答案:C8. 石油化工产品中,用于制造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是?A. 乙烯B. 丁二烯C. 异戊二烯D. 丙烯答案:B9. 石油化工中,加氢裂化技术主要用于?A. 增加石油的产量B. 改善石油的燃烧效率C. 将重质石油转化为轻质石油D. 降低石油的硫含量答案:D10. 石油化工产品中,用于制造洗涤剂的主要原料是?A. 乙烯B. 丙烯C. 丁二烯D. 异戊二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石油化工产品?A. 合成纤维B. 合成橡胶C. 合成洗涤剂D. 合成润滑油答案:ABCD2. 石油化工中,催化裂化技术可以产生哪些产品?A. 汽油B. 柴油C. 液化石油气D. 重油答案:ABC3. 石油化工中,脱硫技术可以减少哪些污染物的排放?A. 二氧化硫B. 硫化氢C. 氮氧化物D. 二氧化碳答案:AB4. 石油化工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A. 塑料制品B. 合成纤维服装C. 合成橡胶轮胎D. 洗涤剂答案:ABCD5. 石油化工中,加氢裂化技术可以用于哪些目的?A. 降低石油的硫含量B. 改善石油的燃烧效率C. 增加轻质石油的产量D. 提高石油的储存稳定性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石油裂化的过程及其意义。
石油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是由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这一说法被称为()。
A. 生物成油理论B. 无机成油理论C. 外星成油理论D. 火山成油理论2. 石油中含量最多的烃类是()。
A. 烷烃B. 环烷烃C. 芳香烃D. 烯烃3. 石油的密度通常用API度来表示,API度越高,表示石油的密度()。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4. 石油中的硫含量对石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硫含量越高,石油产品的质量()。
A. 越好B. 越差C. 无关D. 无法确定5. 石油炼制过程中,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石油的产量B. 提高轻质油品的产量C. 提高重质油品的产量D. 提高石油的纯度6. 石油中的沥青主要用于()。
A. 道路建设B. 建筑材料C. 食品工业D. 医药工业7. 石油中的天然气主要含有()。
A. 甲烷B. 乙烷C. 丙烷D. 丁烷8. 石油的储运过程中,为了防止管道腐蚀,通常会添加()。
A. 防腐剂B. 防腐剂C. 缓蚀剂D. 抗氧化剂9. 石油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对环境造成污染。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所有以上选项10. 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
A. 农业B. 工业C. 日常生活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是由多种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和氢。
2. 石油的开采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和。
3. 石油的蒸馏过程主要依据石油组分的不同进行分离。
4. 石油中的蜡含量较高时,会影响石油的,需要进行脱蜡处理。
5. 石油炼制过程中,催化重整的主要产品是。
6. 石油中的硫磺主要用于制造和。
7. 石油的储运过程中,为了防止管道堵塞,需要定期进行。
8. 石油化工产品中的塑料广泛应用于、和等领域。
9. 石油的燃烧过程中,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外,还会产生等有害物质。
《化学工程基础》练习题(答案)第1章流体的流动与输送一、单项选择题1、D2、B3、D4、C5、B6、B7、C8、A9、A 10、B 11、C 12、A13、B 14、B 15、A 16、C 17、B 18、C 19、C 20、C 21、A 22、C二、填空题1、42、23、升高、不变4、0、最大5、层流、湍流6、具有径向随机脉动7、4流道面积/润湿周边、2ab/(a+b)8、小9、64/Re、相对粗糙度(ε/d)和Re 10、1/16、1/32 11、32、128 12、不变13、粘性造成的内摩擦14、边界层分离15、5.7 16、2 17、32 18、1/16 19、关闭出口阀门和灌泵、控制出口阀门开度20、不确定、不确定21、增大22、变大23、气蚀24、管路特性、泵特性25、减小三、计算题1、R=0.246m2、P=6.36kW3、q v=21.84m3/h;ΔH=2m4、q v=10.68m3/h5、Z=3.26m;q v=76.87m3/h6、H=22.76J/N;P=4.5kW7、真空度=51.3kPa8、增加20%第2章传热过程和传热设备一、单项选择题1、A2、D3、A4、C5、C6、C7、A8、D9、C 10、A 11、B 12、A 13、B 14、C 15、B 16、D 17、B 18、B 19、B 20、A二、填空题1、增大2、减小3、λ24、小5、μ6、层流内层7、α18、1.749、30.8 10、78.3 11、A 12、油品13、差14、增大壳程对流传热系数15、管壁表面产生垢层所导致16、变大17、提高空气的流速三、计算题1、W冷=14000kg/h;l=2.25m2、A0=54.08m2>A0′=50.1m2∴此换热器适用3、K=230 w·m–2·K–1;l=6.3m4、n=31;l=1.83m5、K=128.7W/(m2·℃)6、n=547、K o=224.3 w·m–2·K–1;l=6.12m8、Δt m逆=42.1℃,Δt m并=27.1℃;Q逆/Q并=1.55第3章吸收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A6、A7、C8、D9、B 10、D 11、B 12、D 13、A 14、C 15、B 16、B 17、A 18、C二、填空题1、减小2、气膜和液膜中3、1.1~2.04、减小5、达不到规定要求6、0.0257、08、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9、平衡线斜率与操作线斜率之比10、底11、液体在其表面形成液膜增大气液两相间的传质面积12、溶剂的再生费用三、计算题1、Z=4.074m2、x le=0.0111;(L/G)m=0.811;N OG=3.6;Z=1.8m3、H OG=3.9m4、x1=0.067;H=2.3m5、L=3.713 m3h−1;H=6.86 m6、(L/V)min=1.584;H=8.43第4章精馏一、单项选择题1、A2、C3、A4、C5、B6、C7、B8、D9、B 10、A 11、B 12、D 13、B 14、C 15、D 16、B 17、B 18、B 19、D 20、B二、填空题1、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2、精馏有回流,简单蒸馏无回流3、饱和蒸汽压之比4、气相线或露点线5、液相线或泡点线6、保证塔板上有一定高度的液层7、2/38、3/29、减少10、0.75 11、320 12、停车后开工操作及实验研究13、理想体系全回流14、前者是间歇非定态过程,后者为连续定态过程15、前者是非定态过程有回流,后者为定态过程无回流三、计算题1、D=41kmol/h,W=59kmol/h;V’=164 kmol/h;y=1.36x-0.0182、y=0.75x+0.225;W=60,x W=0.067;y=1.375x-0.0253、R=4;x D=0.8;x W=0.05;y=1.6x-0.034、R min=1.5;y n+1=0.64x n+0.345、R min=0.8;V=156 kmol/h;y==0.615x+0.3656、R=2.61;x D = 0.949;x W= 0.072;x F = 0.534。
《石油化学工程基础》习题解答0-1 某设备内的压力为241cm kgf.,试用SI 单位表示此压力。
解:在SI 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为Pa 由附录1可知,Pa .cm kgf 421080791⨯=则Pa .Pa ..cm kgf .5421037311080794141⨯=⨯⨯=0-2 将h kcal100的传热速率换算成以kW (千瓦)表示的传热速率。
解:由kJ .kcal 18741= kW .s kJ .s kJ .h kcal 116301163036001874100100==⨯=0-3 流体的体积流量为s L 4,试分别用mi n L 、s m 3及h m 3表示。
h m .h m sm min L min L s L 3333341436001104 104 24060144 =⎪⎭⎫⎝⎛⨯=⨯===--解:0-4 空气在100℃时的比热为()℃⋅kg kcal .2410,试以SI 单位表示。
解:由附录1查得:J kcal 41871= ()()()K kg J .K kg J .kg kcal .⋅=⋅⨯=⋅061009418724102410℃ 0-5s m kgf ⋅5等于多少s m N ⋅、s J 和kW ?kW .s m N .s m N .s m kgf 0490s J 49.03530549807955 ==⋅=⋅⨯=⋅解:0-6 通用气体常数()K m o l cm atm .R ⋅⋅=30682,将其单位换算成工程单位()K kmol m kgf ⋅⋅和SI 单位()K k mol kJ ⋅。
()()()()()()()K kmol J 3168K kmol J 8315.74= K kmol m 847.68kgf = 10010cm kgf 1.03382.06= 06823323⋅=⋅⋅⋅⋅⋅⋅⨯⋅⋅=-k .Kkmol m .cm K mol cm atm .R 解:第五章 传热及换热设备5-1 燃烧炉的平壁由两层组成,内壁为105mm 厚的耐火砖[导热系数为1.05()K m W ⋅],外层为215mm 的普通砖[导热系数为0.93()K m W⋅]。
化学基础工程习题与答案化学工程基础习题及答案详解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一、选择题(每题2分)1、某物体的质量为1000 kg ,则其重量为()。
B(A )1000 N (B )9810N (C )9810 kgf (D )1000/9.81 kgf2、离心泵的压头H 流量Q 的关系为()。
C(A )Q 增大,H 增大(B )H 增大,N 先增大后减小(C )Q 增大,H 减小(D )H 增大,N 先减小后增大3、如图所示,若液面恒定,忽略流动阻力损失,则放水管的出口速度u 与()有关。
A(A )H (B )H 、d (C )d (D )Pa4、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管中的流量,采用如图所示三种装置,两测压孔距离h 相等,321d d d ==,各管流速相等。
其读数分别为1R ,2R ,3R 。
则()。
(流体皆为水,指示液皆为汞)D (A )312R R R << (B )321R R R =< (C )321R R R << (D )321R R R == (E )321R R R =>5、图示所表示的R 值大小反映()。
A(A )A、B两截面间压差值(B )A-B截面间流动压降损失(C )A、B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D )突然扩大或缩小流动损失。
6、一敞口容器,底部有一出水管(如图示)。
容器内水面保持恒定,管内水流动的速度头为0.5 m 水柱。
水由容器流入管内,则2点的表压2p =()水柱。
C(A )1.5 m (B )1.0 m (C )0.75 m (D )0.5 m7、如图所示,用U 形压差计与管道A 、B 两点相连。
已知各图中管径、A 、B 间的管长L 及管道中流体流量均相同,管内流体均为20 ℃水,指示液均为汞,则()。
B(A )21R R ≠,431R R R == (B )4321R R R R ===(C )4321R R R R <<= (D )4321R R R R ≠≠≠8、如图表明,管中的水处于( C )。
《石油化学工程基础》习题解答0-1 某设备内的压力为241cm kgf.,试用SI 单位表示此压力。
解:在SI 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为Pa 由附录1可知,Pa .cm kgf 421080791⨯=则Pa .Pa ..cm kgf .5421037311080794141⨯=⨯⨯=0-2 将h kcal100的传热速率换算成以kW (千瓦)表示的传热速率。
解:由kJ .kcal 18741= kW .s kJ .s kJ .h kcal 116301163036001874100100==⨯=0-3 流体的体积流量为s L 4,试分别用mi nL 、s m 3及h m 3表示。
h m .h msm min L min L s L 3333341436001104 104 24060144 =⎪⎭⎫⎝⎛⨯=⨯===--解:0-4 空气在100℃时的比热为()℃⋅kg kcal .2410,试以SI 单位表示。
解:由附录1查得:J kcal 41871= ()()()K kg J .K kg J .kg kcal .⋅=⋅⨯=⋅061009418724102410℃ 0-5s m kgf ⋅5等于多少s m N ⋅、s J 和kW ?kW .s m N .s m N .s m kgf 0490s J 49.03530549807955 ==⋅=⋅⨯=⋅解:0-6 通用气体常数()K m o l cm atm .R ⋅⋅=30682,将其单位换算成工程单位()K kmol m kgf ⋅⋅和SI 单位()K k mol kJ ⋅。
()()()()()()()K kmol J 3168K kmol J 8315.74= K kmol m 847.68kgf = 10010cm kgf 1.03382.06= 06823323⋅=⋅⋅⋅⋅⋅⋅⨯⋅⋅=-k .K kmol m .cm K mol cm atm .R 解:第一章 流体流动1-1 已知油品的相对密度(即比重)为0.9,试求其密度和比容。
解:34900901000m kg .d t=⨯==水ρρkg m .300111090011===ρν1-2 若将90kg 密度为3830m kg 的油品与60kg 密度为3710m kg 的油品混合,试求混合油的密度。
解:混合后各油品的重量百分比: 609060901.x W =+=409060602.x W =+=由22111ρρρW W m x x += 得: 31122147777104083060m kg ...x x W !W m =⎪⎭⎫⎝⎛+=⎪⎪⎭⎫ ⎝⎛+=--ρρρ1-3 氢和氮混合气体中,氢的体积分率为0.75。
求此混合气体在400K 和25m N M 的密度。
解: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mol g .....y M y M M m 5178250022875001622211=⨯+⨯=+=336m kg 805124003148105178105...RT PM m m =⨯⨯⨯⨯==-ρ1-4 如题图所示,用U 形管压差计测定气体反应器进。
出口处的压力,测得mm R 7501=,mm R 8002=,试求此反应器底部A 和顶部B 处的表压和绝压为多少2m N 。
当地大气压力a t m Pa 1=。
解:A 处的表压:Pa...gR p CCl A 42102511 808191594 4⨯-=⨯⨯-==ρ A 处的绝压:()Pa...p p p aA A 434108758 103101102511⨯=⨯+⨯-=+=表压 A 、B 处的压差:Pa ...gR p p p O H B A 311035757 75081910002⨯=⨯⨯==-=∆ρ则B 处的表压:Pa ...p p p A B 4341098711035757102511⨯-=⨯-⨯-=∆-=B 处的绝压:Pa ...p B 454101438100131109871⨯=⨯+⨯-=1-5 用U 形管压差计测定气体管路中某两点的压力差,压差计中的指示液为水,其密度为31000m kg ,压差计读数为500mm 。
试计算两点的压力差为多少2m kN 。
解:29054508191000m N k ...gR P =⨯⨯==∆ρ1-6 为了放大所测气体压差的读数采用如图1-10所示的斜管压差计,o 20=α。
若压差计内装密度为3840m kg 的95%乙醇溶液,压差计读数R ’为29mm 。
试计算压力差21p p -,分别用SI 单位和工程单位表示。
2422110332873381= 200290819840 cmkgf .m N .sin .. sin gR p p P -⨯=⨯⨯⨯==-=∆αρ解:1-7 密度为3910m kg 的原油经过直径为mm 4108⨯φ的钢管流动,流速为s m .850,试求原油的体积流量h m 3、质量流量h kg 和质量流速()Sm kg ⋅2。
解:已知 3910m kg =ρ s m .u 850=2322 1085471044m ..d A -⨯=⨯==ππh m .s m ...uA V 333303324106766108547850=⨯=⨯⨯==-- h kg 10187291003244⨯=⨯==..V W ρ()Sm ..u G ⋅=⨯==2kg 5773910850ρ1-8 比重为 1.83的硫酸经由直径为mm 476⨯φ和mm .5357⨯φ的管子串联管路,体积流量为mi nL 150。
试分别求硫酸在两种直径管中的质量流量、流速和质量流速。
解:h m S m .mi n L V V V 3332191052150=⨯====-23221m 1063230680441-⨯=⨯==..d A ππ23222m 1096310500442-⨯=⨯==..d A ππh kg .S kg ..V W W 4321106471575418301052⨯==⨯⨯===-ρh m s m ...A V u 247868830106323105233111==⨯⨯==--h m s m ...A V u 45862741109631105233222==⨯⨯==--()()h m kg .s m kg .u G ⋅⨯=⋅=⨯==262111053641260183068830ρ ()()h m kg .s m kg .u G ⋅⨯=⋅=⨯==262221039282331183027361ρ1-9 如题图所示,从容器A 用泵B 将密度为3890m kg 油品输送到塔C 顶部。
容器内与塔顶的表压力如题图所示。
管子规格为mm 4114⨯φ。
油品的输送量为h kg .41045⨯,输送管路的全部能量损失为kg J 122,试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管内流体的流速:S m ...u 91011060360089041045242=⨯⨯⨯⨯⨯=π以容器A 的液面为截面1,以塔C 为截面2 在1-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fh p u g Z We p u g Z ρρ22212122211228901021602910181936008191232+⨯++⨯=+++⨯..We .. 得:kg J 10883323⨯=.WekW.S J .h J ...WeW Ne 2543103254105571 104510883324843=⨯=⨯=⨯⨯⨯==1-10 如题图所示,从敞口高位槽向精馏塔加料,高位槽液面维持不变,塔进料口处的压力为240cm kgf .(表压)。
原料液的密度为3890m kg ,管子直径mm 360⨯φ,从高位槽至塔的进料口处的阻力损失为kg J 22。
试问要维持h m 314的加料量,高位槽中的液面须高出塔的进料口多少米?解:管内流体的流速:s m ..u 6981054036004142=⨯⨯⨯=π 以高位槽的液面为截面1,以进料管入口为截面2 在1-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fh p u g Z p u g Z ρρ2221212221228901080794002698100042+⨯⨯++=++...Zg 得:m .Z 8836=1-11 如题图所示为一由敞口高位槽的稳定供水系统,管径为mm .5357⨯φ。
已知从高位槽液面至管出口处的能量损失为2452u h f =∑(u 为管内流速s /m )。
试求水的流量为多少h m 3?欲使水量增加20%,应将高位槽水面升高多少米?解:以高位槽的液面为截面1,管出口为截面2 在1-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f h p ug Z p u g Z ρρ222121222124502819200819822u u ..+++⨯=++⨯ 得:s m .u 61=h m .S m ...uA V 323231111014163050461=⨯=⨯⨯==-π若使水量增大20%,则S m ...u . u 921612121=⨯==在1-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fh p u g Z p u g Z ρρ222121222129214502921819200221...g Z ⨯+++⨯=++得:m . Z 6410=即需要将高位槽水面升高至10.64m 。
1-12 如图所示,一油水分离器中的油水分界面借助于Π形管来维持和调节,有关尺寸如附图所示。
油的密度为3780m kg ,水的密度为3996m kg 。
试计算:⑴如阀1和阀2均全关闭时,油水分界面高度H 为多少米?(忽略Π形管中的阻力损失) ⑵如打开阀2时,H 为多少米?(忽略Π形管中的阻力损失) ⑶如水在Π形管中的流动阻力损失∑=kg J .h f 20时,重新计算⑴和⑵的内容。
解:⑴当阀1和阀2均全关闭时,以油水界面为截面1,以Π形管管顶为截面2。
在1-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fh p u g Z p u g Z ρρ2221212221式中:H Z =1,()H .g p -=541油ρ(表压),01=um .Z 242=,02=p (表压),02=u ,∑=0f h代入式中:()8192454819..H .g .H ⨯=-+⋅水油ρρ整理得:()2454.g H .g gH ⋅=-+水油水ρρρ得:m .H 1173=⑵打开阀2而不考虑阻力损失,以油水界面为截面1,以阀2为截面位。
在1-3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fh p u g Z p u g Z ρρ2221212221式中:H Z =1,()H .g p -=541油ρ(表压),01=um .Z 932=,03=p (表压),03=u ,∑=0f h代入式中:()8199354819..H .g .H ⨯=-+⋅水油ρρ整理得:()9354.g H .g gH ⋅=-+水油水ρρρ得:m .H 7331=⑶若考虑阻力损失:在⑴中阀1、2关闭时:∑+++=++fh p u g Z p u g Z ρρ2221212221()202454.g .H .g Hg +=-+水油ρρ得:m .H 2113=在⑵中阀2打开时:∑+++=++fh p u g Z p u g Z ρρ2221212221()209354.g .H .g Hg +=-+水油ρρ得:m .H 8271=1-13 25℃的水以s L 4的流量在直径为mm .5357⨯φ的钢管中流动,试判断其流动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