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传热学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276.50 KB
- 文档页数:80
第一章热力发电是最主要的发电方式。
(燃煤发电,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核能发电,地热发电,太阳能集热发电) 朗肯循环(最简单理想循环):燃料在锅炉1中燃烧,放出热量,水在锅炉中定压吸热,气化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锅炉过热器2中吸热成为过热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3膨胀做功,并有一定的热损失,在汽轮机排气口,蒸汽呈低压湿蒸汽状态,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后的乏汽进入凝汽器5并凝结成水,放出潜热,给水泵将凝结水提高压力并重新泵入锅炉,完成一个循环。
回热循环:效率低得主要原因在于工质平均吸热温度不高,可以提高蒸汽初参数,同时,采用给水回热是有效途径.把汽轮机中做过功的部分蒸汽,逐级抽出来加热给水,减少冷源损失,提高锅炉给水温度,从而提高蒸汽平均吸热温度,循环效率得到改善.中间在热循环:蒸汽初压提高,会引起乏汽的湿度增加,对汽轮机有害.先让新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缸部分膨胀做功,将做功后的蒸汽引到锅炉的再热器中再热,然后在送到汽轮机的中低压缸部分继续膨胀做功,经过再热,乏汽的干度明显增大,避免了提高初压带来的困难。
分类:做功原理(冲动式和反动式),热力过程特征(凝汽式,背压式,调整抽汽式,中间再热式)蒸汽压力(低压1.2-2,中压2.1-4高压8.1-12.5超高压12.6-15亚临界15.1-22.5超临界22.1-27超超临界)型号:第一部分表示汽轮机的形式,第二部分表示汽轮机容量,新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供热蒸汽参数,第三部分为厂家设计序号。
N:凝汽式,B:背压式,C:一次调整抽气式,CC:二次调整抽气式,CB:抽气背压式,H:船用,Y:移动式。
CC25-8.38/0.98/0.118表示二次调整抽气式汽轮机,功率为25MW,新蒸汽的压力为8.83MPa,第一次调整抽气压力,第二次调整抽气压力。
第四章:蒸汽循环做功的主要4个过程:蒸汽在锅炉中的定压吸热过程,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过程,汽轮机排气在凝汽器中定压放热过程,凝结水在给水泵中的升压过程。
第一单元焊接热过程模块一焊接热过程及其特点大家好,上节课咱们研究了焊接过程的实质—使两个分开的物体(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焊接与其他连接方法的区别;焊接方法的分类等。
这节课咱们来研究下焊接热过程及其特点还有焊接热源。
焊接热过程及其特点一、焊接的一般过程(绘制板对接平面图、绘制P5 图1-1)一般焊接部位须经历加热--熔化—冶金反应—凝固结晶—固态相变—形成接头等过程,也可归纳成三个互相交错进行而又彼此联系的过程。
详细讲述焊接热过程、冶金过程、焊接时金属的结晶和相变过程。
焊接热过程在焊接热源作用下金属局部被加热与熔化,同时出现热量的传播和分布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贯穿整个焊接过程的始终,这就是焊接热过程。
二、焊接热过程的特点1)焊接热量集中作用在焊件连接部位,而不是均匀加热整个焊件。
2)热作用的瞬时性,焊接时,热源以一定速度移动,焊件上任一点受热的作用都具瞬时性,即随时间而变。
三、焊接热过程对焊接质量的影响1)焊接热过程决定了焊接熔池的温度和存在时间。
2)在焊接热过程中,由于热传导的作用,近缝区可能产生淬硬、脆化或软化现象。
3)焊接是不均匀加热和冷却的过程。
4)焊接热过程对焊接生产率发生影响。
模块二焊接热源焊接需要外加能量,对于熔焊主要是热能。
现代焊接发展趋势是逐步向高质量、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用于焊接的热量总是希望高度集中,能快速完成焊接过程,并能保证得到热影响区最窄及焊缝致密的接头。
1、常用的焊接热源焊接热源的性质与功率,决定了焊接加热的速度、加热的温度和加热的范围,将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和生产率。
因此,不断研制和开辟新的热源,对焊接技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生产中常用的焊接热源有以下几种:(1)电弧热电弧热利用熔化或不熔化的电极与焊件之间的电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
电弧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焊接热源。
(2)化学热化学热利用可燃性气体(如乙炔、液化石油气等)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或热剂(由一定成分的铝粉或镁粉、氧化铁粉、铁屑或铁合金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