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与繁笔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44
简笔与繁笔【复习】第一篇:简笔与繁笔【复习】简笔与繁笔1.本文是文艺随笔,也叫文艺短论,是文艺评论的一种,他的特点是:一事一议,篇幅短小,既发议论又谈感受,行文自由,语言精辟,议论形象2.作者对文章繁简的基本看法是:文章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是平淡、单薄。
繁,有时也有他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有时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3.简笔就是写得简约,用语简洁扼要,富有言外之意。
即作所说的“言简意赅”4.繁笔就是写得繁复,极为充分,极为详尽。
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穷形尽相”、“细致入微”、“以达其妙处”5.文章要写得繁简适度,就需要提炼,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来生活、发诸真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6.本文针对什么情况而发的?“从来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的一般观点。
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势7.第二、三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分别论述了运用简笔的妙处。
其论述的内容与文中力求数字乃一字传神。
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的句子紧密照应8.上文举例典型,与观点密切吻合。
《水浒传》中两个精炼的佳例证明简笔运用的易创造的艺术效果,以“镇关西”和“社戏”的佳例,证明运用繁笔之妙处与中心论点严丝合缝,选例精当,说服力强与长篇巨著中取繁笔之例论述简笔之妙,从短篇中取繁笔之例,论述繁笔之妙,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9.上文中心论点:繁笔与简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10.《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一、基础知识言简意赅【yán jiǎn yì gāi】汩汩滔滔【gǔ gǔ tāo tāo】单薄【dān bó】迸流【bèng liú】累赘【léi zhuì】字斟句酌【zì zhēn jù zhuó】毛骨悚然【máo gǔ sǒng rán】凝练【níng liàn】描摹【miáo mó】焦躁【jiāo zào】繁冗拖沓【fán rǒnɡ tuō tà】泛滥【fàn làn】穷形尽相【qióng xíng jìn xiàng】肆无忌惮【sì wú jì dàn】杳【yǎo】洋洋洒洒:比喻写作、讲话非常明快丰富而且连续不断言简意赅“语言简洁而含义详尽完备毛骨悚然:使人害怕的样子,骨,指脊梁骨索然无味:指平淡得少趣味拖沓累赘:拖沓,指拖拉不爽利。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分类1.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简笔:简洁明了的书写方式,追求速度和效率。
繁笔:详细复杂的书写方式,注重细节和表达。
1.2 简笔与繁笔的分类文字简笔与繁笔:如简体字与繁体字。
符号简笔与繁笔:如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
语言简笔与繁笔:如口语与书面语。
第二章:简笔与繁笔的优缺点分析2.1 简笔的优缺点优点: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易于传播。
缺点:表达不够详细,易产生歧义,缺乏艺术性。
2.2 繁笔的优缺点优点:表达详细准确,具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缺点:书写耗时较长,不易传播,难以普及。
第三章:简笔与繁笔的应用场景3.1 简笔的应用场景商务沟通:电子邮件、报告等。
网络媒体:微博、博客等。
3.2 繁笔的应用场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等。
学术研究:论文、专著等。
法律文件:合同、法规等。
第四章:简笔与繁笔的转换方法与技巧4.1 简笔到繁笔的转换方法:逐步添加细节,丰富表达内容。
技巧:掌握过渡词汇和连接词的使用。
4.2 繁笔到简笔的转换方法:去掉冗余细节,保留核心内容。
技巧:使用缩写和简写方式。
第五章:简笔与繁笔的实践训练5.1 简笔的实践训练练习:用简笔方式书写日常交流信息。
目标:提高书写速度,准确传达信息。
5.2 繁笔的实践训练练习:用繁笔方式书写文学作品。
目标:丰富表达内容,提升文学修养。
第六章:简笔与繁笔在现代通信工具中的应用6.1 简笔与繁笔在手机短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短信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实践训练:编写具有创意的简笔与繁笔短信。
6.2 简笔与繁笔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社交媒体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实践训练:发表使用简笔与繁笔的微博、朋友圈等。
第七章:简笔与繁笔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7.1 简笔与繁笔在商务电子邮件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商务电子邮件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7.2 简笔与繁笔在商业报告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商业报告中的简笔与繁笔使用情况。
《简笔与繁笔》教案第一章: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分类1.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简笔:简洁明了的书写方式,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清晰的意思。
繁笔:详细复杂的书写方式,用丰富的文字表达详细的内容。
1.2 简笔与繁笔的分类日常生活中的简笔与繁笔文学创作中的简笔与繁笔学术研究中的简笔与繁笔第二章: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技巧2.1 简笔的运用技巧使用简洁的词汇表达明确的意思避免冗长的句子结构利用标点符号和空白来突出重点2.2 繁笔的运用技巧使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力采用复杂的句子结构来展示深入的思考运用细节描述来增加读者的想象空间第三章:简笔与繁笔在不同文体的应用3.1 简笔在日记、书信中的应用简洁明了地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3.2 繁笔在小说、散文中的应用通过详细的情节和丰富的描写来展现故事情节用细腻的文字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感受3.3 简笔与繁笔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在学术论文中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观点在报告和文章中运用繁笔来展示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数据分析第四章:简笔与繁笔的转换与运用4.1 简笔与繁笔的转换方法如何在简笔与繁笔之间灵活转换运用过渡句和过渡段来实现自然转换4.2 简笔与繁笔的结合运用在不同文体中结合使用简笔与繁笔运用简笔与繁笔的对比来突出重点和增加表达力第五章:简笔与繁笔的练习与提高5.1 简笔的练习方法练习写作简洁的句子和段落通过阅读简洁的文章来学习简笔的运用5.2 繁笔的练习方法练习写作丰富的句子和段落通过阅读详细的小说和散文来学习繁笔的运用5.3 简笔与繁笔的提高技巧多读多写,积累语言表达能力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6.1 简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阐述事实、提出要求6.2 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描述过程、分析原因6.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第七章:简笔与繁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7.1 简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吸引读者、传达信息7.2 繁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展现细节、表达观点7.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第八章:简笔与繁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8.1 简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明确需求、沟通事项8.2 繁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阐述计划、规定条款8.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第九章:简笔与繁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9.1 简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使用简练的语言激发想象、传达创意9.2 繁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使用丰富的语言塑造人物、展现情节9.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创作创意文本和创意作品第十章:简笔与繁笔的评估与反思10.1 简笔与繁笔的评估分析文本的简洁性和准确性评估文本的表达效果和沟通能力10.2 简笔与繁笔的反思反思写作过程中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思考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和文本质量10.3 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简笔与繁笔的评估与反思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评估和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文本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章: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应用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在实用文中的不同应用场景和写作要求。
课文简笔与繁笔
《简笔与繁笔》是中国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文学理论文章。
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深入探讨了写作中的“简”与“繁”的艺术处理问题。
在文中,朱自清首先指出,“简”与“繁”是相对而言的,并非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根据表达内容和情境的需要灵活运用。
他强调:“用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用细腻的描绘刻画生动的形象”,这就是对简笔与繁笔恰到好处的应用。
朱自清通过分析诸多文学作品实例,阐述了简笔可以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人物性格或描绘出场景氛围;而繁笔则能在细致入微的刻画中展现生活的真实和复杂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章首先指出,简练的文字可以让人一目了然,言简意赅,而繁复的文字则可以让人感受到更多的细节和情感。
接着,文章通过分析一些文学作品的例子,说明了简练和繁复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和优劣。
在分析简练的文字时,文章指出,简练的文字虽然简洁明了,但有时可能会过于简单化,忽略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使作品显得单调乏
味。
在分析繁复的文字时,文章则认为,繁复的文字虽然能够表现更多的细节和情感,但有时也可能会显得冗长繁琐,让人感到沉闷和疲惫。
最后,文章强调了文学创作中适度简练和繁复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适当的情况下灵活运用这两种风格,才能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吸引力的作品。
同时,文章也指出,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作家在创作时应该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口味。
总的来说,《简笔与繁笔》倡导的是文学创作中“精炼而不简单,丰富而不冗赘”的原则,要求作者根据主题需要,做到语言表达的适度和精准,既要避免繁琐拖沓,也要防止过于简略导致意蕴不足。
文本分析这篇文艺随笔,从标题看,议的是简笔与繁笔的关系,从文中举例之后作者所作的评语(如“真是令人毛骨悚然”“境界全出”“富有‘神韵’”等等)来看,着重写作者自己对事例的感受。
一、内容简析:1.什么叫“简笔”“繁笔”?简笔即写得简约,用语简洁扼要;繁笔,即写得详尽,写得充分。
简笔与繁笔主要是从内容和语言表达上讲的:当简则简,当繁则繁,“简而淡,繁而冗”都不好。
2.本文所举事例的典型性何在?为证明简笔与繁笔得宜尽妙的观点,作者各举了两个事例作为论据——其中三个例子取自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一个例子来自现代文学名篇《社戏》。
作者为证明简笔用得好所举的两个例子,都是百万言长文中的简笔,都是本可以用繁笔而却用了简笔的。
为证明繁笔用得好所举的两个例子中,一个虽取自长文,但确是本来可以“从字面上求简”而却用了繁笔的;一个是来自一向讲究用语精练的鲁迅,他“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借重“罗嗦”的。
同时,作者在举例中又没有大段抄录原文,只是摘引了原文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语句。
举例典型了,就既能充分论证,又能使篇幅简短。
3.本文对简笔与繁笔关系的辩证论述体现在哪些方面?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作者分别说明了繁简二者各可能具有两种情况。
简,既可以是言简意赅,又可能是言简意少;前者好,后者不好。
繁,篇首已说到“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再补充说明繁“有时也有它的好处”。
其次,在此基础上作者阐明了简笔与繁笔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写时既要“有时用简”,又要“有时使繁”,用简使繁都要“得其宜,尽其妙”。
再次,作者又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说明繁简是否适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来自生活,发诸真情”。
最后,针对当时文学创作中大多数作品“写得过长”的毛病,作者在揭示内容(对生活提炼不够)与形式(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欠洗练)方面的原因之后,强调形式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用简还是使繁这两者中,着重“提倡简练为文”。
这既兼顾了两方面,又根据实际有所侧重。
简笔与繁笔教案范文第一章: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分类1.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简笔:简单、简洁的笔法,用于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形态。
繁笔:复杂、详细的笔法,用于表现事物的细节和纹理。
1.2 简笔与繁笔的分类人物简笔与繁笔:表现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和表情动作。
景物简笔与繁笔:表现景物的主要特征和氛围。
动物简笔与繁笔:表现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物体简笔与繁笔:表现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纹理。
第二章: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技巧2.1 简笔的运用技巧观察和提炼: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提炼出简洁的线条和形状。
简化细节:忽略不必要的细节,保留主要特征。
强调重点:通过加重或放大重点部分,突出事物的特点。
2.2 繁笔的运用技巧观察和描绘:观察事物的细节和纹理,细致地描绘出来。
层次感:通过不同的线条和颜色,表现出物体的层次感。
动态表现:通过动态的线条和形态,表现出事物的生动感。
第三章:简笔与繁笔的练习与应用3.1 简笔练习人物简笔练习:描绘人物的的基本特征和表情动作。
景物简笔练习:描绘景物的主要特征和氛围。
动物简笔练习:描绘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物体简笔练习:描绘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纹理。
3.2 繁笔练习人物繁笔练习:描绘人物细节和服饰纹理。
景物繁笔练习:描绘景物细节和光影效果。
动物繁笔练习:描绘动物细节和毛发纹理。
物体繁笔练习:描绘物体细节和材质纹理。
3.3 简笔与繁笔的应用创作作品:运用简笔与繁笔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插图设计:运用简笔与繁笔技巧,为书籍、杂志等设计插图。
动画制作:运用简笔与繁笔技巧,制作动画角色和场景。
第四章:简笔与繁笔的评价与鉴赏4.1 简笔与繁笔的评价标准准确性:描绘事物的特征和细节是否准确。
生动性:作品是否具有生动感和表现力。
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个性。
4.2 简笔与繁笔的鉴赏方法观察细节:观察作品的线条、形状、颜色等细节处理。
感受氛围: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氛围和情感。
理解寓意: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寓意。
《简笔与繁笔》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的定义及特点;(2)学会运用简笔和繁笔进行创作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感受简笔与繁笔的魅力;(2)运用简笔和繁笔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简笔与繁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的定义及特点;(2)学会运用简笔和繁笔进行创作和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简笔和繁笔巧妙地表达情感和描绘事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简笔与繁笔的概念;(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简笔与繁笔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简笔与繁笔的定义及特点;(2)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特点及运用;(2)举例分析简笔与繁笔在实际写作中的作用。
4. 实践操作:(1)学生运用简笔和繁笔进行实际操作;(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成果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2)评价与反馈,互相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简笔与繁笔运用方面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简笔与繁笔》;2. 参考资料:相关文章、图片、视频等;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作家的简笔与繁笔作品;(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2. 创作实践:(1)教师提出创作主题;(2)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创作,互相交流心得。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简笔与繁笔的定义及特点;(2)简笔与繁笔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___《简笔与繁笔》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简笔与繁笔文章应该简练明了,不应该拖泥带水。
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但是,文章的简繁并不仅仅是文字的多少。
简明扼要的语言可以凝练文章,使其更加厚重;而简单的语言则会使文章显得平淡无奇。
有时候,繁琐的语言也有其好处:可以描写事物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地表现其形态和特征;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深入到细节中。
有时候,只有繁琐的语言才能完美地表达文章的意境。
这就是所谓的“以繁胜简”。
看看文学大师们的作品,有时候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节约用字,力求传达精神。
有时候他们则使用繁琐的语言:用字如泼墨一般,写得滔滔不绝,即使是千言万语也毫不吝惜。
简笔和繁笔各有所长,各有所适。
水浒传》是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但是作者并没有因为篇幅的长短而滥用笔墨。
有时候,他使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比如在描写___打虎时,他只用了两个字“破落”来描绘景阳冈上的山神庙,但是却成功地表现出了大虫出没、人迹罕至的景象。
当___走上山坡时,他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这种简洁的语言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难怪___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但是,最出色的描写要数“___风雪山神庙”了。
作者用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来描绘漫天大雪,这个“紧”字使整个境界都表达了出来。
___称赞这种语言富有“神韵”,实至名归。
然而,同样是《水浒传》,有时候作者又不避其繁。
看看他如何描写___三拳打死“___”:第一拳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就像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在眼睛上,“打得眼棱缝裂,___迸出,就像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放出来”;第三拳打在太阳上,“正中太阳,就像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___、铙儿,一齐响”。
作者从味觉、视觉、听觉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如果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需要说“打得鲜血迸流,___迸出,两耳轰鸣”就足够了。
《简笔与繁笔》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写作效果。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发现并总结简笔与繁笔的运用规律。
二、教学内容1. 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与区别2. 简笔与繁笔在写作中的作用3. 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方法与技巧4. 简笔与繁笔的实践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笔与繁笔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简笔与繁笔的运用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作用及运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简笔与繁笔的运用。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简笔与繁笔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简笔与繁笔的定义、作用及运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简笔与繁笔的运用。
4. 实践训练: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简笔与繁笔进行写作。
5.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简笔与繁笔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讨论,评估学生对简笔与繁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个主题,运用简笔与繁笔的技巧写一篇文章。
2.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简笔与繁笔运用的优秀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学习。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八、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