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学军版实验心理学(国内最新最全,比郭秀艳朱滢更好),第10章 记忆
- 格式:ppt
- 大小:999.50 KB
- 文档页数:43
第10章思维10.1 复习笔记一、问题解决(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功能固定化(1)功能固定化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2)在功能固定化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2.定势(1)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2)定势的积极作用表现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消极的作用表现为用旧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妨碍新方法或者简单方法的发现和运用。
3.噪声Glass等人认为噪声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是很复杂的。
(1)实验过程①实验中共有4种噪声条件:强噪声、弱噪声、事先告诉有噪声、事先不告诉有噪声。
②在这4种条件下,要求被试解决4个猜谜问题,两个是能解决的,两个是不能解决的。
(2)实验结果①对于能够解决的猜谜问题,4种噪声条件下各被试需要尝试的次数没有显著差别。
②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当料到有噪声时被试能更长时间地去尝试解决问题。
③在没有料到有噪声的情况下,被试的这种努力就大大减少了,并且还出现了交互作用:当噪声可被预料时,它的强度是不重要的。
但当噪声不能预料时,强噪声比弱噪声影响更大。
(二)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1.出声思维(1)出声思维是一种用口语记录分析被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让被试在解决问题时说出头脑内进行的一切活动,并对予以记录,然后加以分析。
(2)口语记录分析法是认知心理学对思维的计算机模拟进行收集经验数据的方法。
2.计算机模拟技术(1)认知心理学假定,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系统称为“符号操作系统”或者“物理符号系统”。
(2)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
将人脑比喻为计算机,就可以从一个已知的系统去加深对一个不甚清楚的系统的理解。
3.思维的计算机模拟的局限性(1)人脑是千百万年进化的产物,而计算机只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工作方式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不同。
(2)仅在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方面模拟人的思维结果是不够的。
(3)计算机无法对人的形象思维进行模拟,而形象思维则是人解决问题,在科学、艺术、运动等领域进行创造性活动常常使用的思维形式。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第一章实验方法第一节各种变量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1、刺激特点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性会引起被试不同的反应。
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如此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点自变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4、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给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2、效度当自变量的确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他的各种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种因变量是有效的。
3、敏感性:自变量发生可以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数量)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三、控制变量就是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困变量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
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
四、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做一项有三个自变量的实验比分别做三个实验的效率要高。
第二,做一项实验比分别做三项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恒定。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录说明:本笔录依据光明天报第一版社?实验心理学?〔朱滢、焦书兰〕一书所做,这本书是北大从前宣布的考研参照书。
因为是10年前的书,一些内容最新的研究成就没有包含进去,如内隐记忆、注意和意识的有关理论、眼动、脑认知成像技术等,所以考北大的同学能够将此笔录作为增补,其余院校的考生也可参照,因为这本书深入浅出的剖析解说了实验的一些根本因素,颇具大师风采。
第一章实验方法第一节各样变量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经过实查采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响。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1、刺激特色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征会惹起被试不同的反响。
2、环境特色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样特色如温度、能否有观众在场、能否有噪音、白日或夜晚等等,都能够作为自变量。
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这样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能够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色自变量:一个人的各样特色,如年纪、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色、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论高或低等等,都能够作为自变量。
4、被试的临时差异:往常是由主试赐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响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丈量的行为变量。
1、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当获取邻近的结果。
2、效度当自变量确实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余的各样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类因变量是有效的。
3、敏感性:自变量发生能够惹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达成的任务过于简单,所有不同水平〔数目〕的自变量都获取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异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达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取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异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第10章思维10.1 复习笔记一、问题解决(一)功能固定化功能固定化是指只看到某种物体常用的功能,而很少认为它还有别的用途。
如认为锤子就是用来订钉子的,盒子是用来装东西的。
其实锤子和盒子在不同的场合还有许多的用途,但是通常人们却意识不到这些功能。
(二)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是意识不到的。
心理定势表现在不同的方面。
运动定势指个人从事某种运动反应的准备状态;注意定势指观察者准备接受特定信息的状态;知觉定势指人们按照期望和背景而不是按照实际物理刺激去感知刺激。
问题解决定势则指心理定势对思维活动的影响。
心理定势可以影响人的知觉过程,也影响人的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使人按照常规不费力地解决问题,但也妨碍创造性的发挥。
创造性往往要求打破定势。
如问题解决中,经典的Luchins水壶问题。
(三)噪声Glass等人认为噪声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是很复杂的。
1.实验过程实验中使用的噪声是油印机、计算器、打字机工作时发出的噪声的录音,再加上一个人说西班牙语,一个人说亚美尼西亚语的录音。
总共有4种噪声条件:强噪声;弱噪声;事先告诉有噪声;事先不告诉有噪声。
在这4种条件下,要求被试解决4个猜谜问题,两个是可能解决的,另外两个是不能解决的。
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能够解决的猜谜问题,4种噪声条件下各被试需要尝试的次数没有显著差别。
然而,4种噪声条件对被试解决另外两个不能解决的问题的努力却产生了重大的不同影响。
当料到有噪声时被试能更长时间地去尝试解决问题(尝试次数多),而在没有料到有噪声的情况下,被试的这种努力就大大减少了,并且还出现了交互作用:当噪声可被预料时,它的强度是不重要的。
但当噪声不能预料时,强噪声比弱噪声影响更大。
最后料到有噪声的情况比无噪声的情况似乎更能使被试坚持尝试解决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一)出声思维出声思维是一种用口语记录分析被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让被试在解决问题时说出头脑内进行的一切活动,并对予以记录,然后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