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00.05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称解释1数量估计可用于建立比例量表。具体程序为:首先给被试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对其主观值赋予一个数值,然后让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将比较刺激至于主观和标准的关系中进行比较,并得出比较刺激的主观感觉数值,一个经典实验证明心理长度的增长慢于物理长度的增长。2暗适应是指在低亮度环境中被试的光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暗适应曲线中显示了两套机制,视锥细胞的暗适应比较快,可在5分钟内完成,视杆细胞的暗适应需要时间较长,但适应程度较高。3暂时性阈移时听觉疲劳的指标,当声音刺激强度大于超过听觉感受器的胜利反应限度或声音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则会引起听觉感受性的下降,及阈限升高,在正常状态下和听觉疲劳后阈限的改变暂时性阈移,它受疲劳声音作用时间,疲劳声音强度和疲劳声音停止作用时间影响,并且4000-6000hz 的高频高强度声音刺激对暂时性阈移影响最大。4国际找平委员会制定的CIE 标准色度系统中包含了颜色方程,即C≡r(R)+g(G)+b(B),其中,R,G,B 分别代表三原色,红色,绿色和蓝色。r,g,b 分别代表三原色比例系数。从此方程可明确看出一种6颜色由三种原色按一定比例系数混合构成。

5指眼睛区分处于不同距离上物体之间距离的能力,反映了空间知觉能力。

n=a/(y-x)-a/y

深度视锐可用霍瓦-多尔曼仪测定。6邵勒斯比例用来编偶是知觉恒常性,即当外界距离,缩影比,照度改变时,对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的直觉相对不会变,为直觉恒常性。邵勒斯比例越接近1,则恒常性越高。二计算题

1DLu=DL 1-S t =156-150=6mm DL 1=S T -DL 1L 1=150-142=8mm

DL=DLu+DL 1/2=(6+8)/2=7mm

PSE=(L 1+L U )/2=(156+142)/2=149mm CE=S T -PSE=1mm

2P t =(y-y 0)/(y 入-y 0)=(0.503-0.316)/(0.833-0.316)=36.01%

三简答题1视觉实验中有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1)自变量是指实验者所操控,对被试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的变量。在视觉实验中,自变量可以是光刺激强度,光刺激面积,目标物和背景的对比度。

(2)因变量是由自变量所引起的特定的行为反应变量。视觉实验中,如在视敏度的再认测验中,因变量就是被试对于视野中目标物的反应。

(3)控制变量时在实验中需保持恒定的变量,以确保是由自变量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视觉实验中,若在视敏度的测验中,研究者希望研究刺激光强度对视敏度的影响,则需要将目标和背景的对比度,,刺激的大小等作为控制变量,使其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2(1)纯音的响度和强大的关系,随着纯音的强度增加,响度也增加,并且纯音的响度与其强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纯音响度和强度的关系还可以通过响度量表来表示,该量表的单位表示1000Hz 40分贝的纯音刺激所引起的主观响度感觉。响度量表的横坐标为强度,纵坐标为响度,其可用二分法,多分法和单耳双耳平衡法来制定。(2)纯音响度与频率的关系,纯音的响度也受频率的影响,二者的关系可体现于等响曲线,该曲线是由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的声压连线构成。将1000Hz 做垂线与等响曲线的交点的强度级即为等响线。同一条等响曲线上各个点所引起的响度感觉是相同的。

(3)纯音响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现在,第一,辨别一个纯音的响度要求持续时间必须达到一定水平,但持续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响度也会增大。第二,时间持续在纯音响度判别还有总和作用,即两个不同频率的声音同时呈现时,感觉到的响度水平比其中

任何一个单音呈现时都高。

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CFF是指物理上闪烁的光引起了主观上的感觉介于闪烁和稳定之间的频率。受三个因素影响。

I+b的(1)光相的刺激强度,光想的刺激强度越大,CFF越高,二者的关系符合n=a㏒

10

关系,,其中,I为光相强度,n为CFF的数值。

A+D其中,A为(2)光刺激的面积大小。面积越大,CFF越大,二者的关系符合n=C㏒

10

面积。

(3)CFF还与光刺激做用于眼睛的部位有关,光刺激作用于中央凹时的CFF比作用于边缘部位的CFF大,这是由于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功能差异造成的。

4对偶回忆法是回忆法的一种。

(1)预期法程序

第一步是先给被试呈现刺激项目,让被试努力预期其相对应的反应项目,第二步将刺激项目和反应项目同时成对呈现,一轮呈现完,调整刺激的顺序,再给被试呈现刺激的项目,要被试报告其对应的反应项目,并由时间控制,时间结束后,无论被试是否回答出,均给其呈现项目作为强化或反强化,如此一轮轮进行,直到被试完全记住。

(2)检测法程序

先将刺激项目和对应项目同时呈现,让被试进行学习,这个过程可以不限时间。然后,重新安排刺激项目的顺序,对被试进行检验,让其根据刺激项目报告反应项目,测试其记忆和检测法程序的学习和测验过程是分开的。

四问答题

1极限法是以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呈现刺激,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转折点。

(1)由于极限法采用递增或递减序列,因此可能产生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对刺激产生了习惯,从而导致对刺激的转折点产生了“迟钝”现象,期望误差是由于被试在实验过程中总是期望转折点快点到来而引起的误差。如果递增序列的绝对阈限显著大于递减序列的阈限值,则产生了习惯误差,如递增序列显著小于递减序列的阈限值,而产生了期望误差。

(2)极限法中还会产生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练习误差指被试由于实验次数的增加,对实验的条件比较了解,从而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导致阈限逐渐下降的现象。疲劳误差指由于大量的实验次数使得被试的情绪产生波动,产生了厌烦,从而导致阈限上升的误差。当实验的前班部分序列的绝对阈限值小于后半部分序列的阈限值时,则认为产生了疲劳误差。同样也可以用t检验。

2(1)加因素法的逻辑:当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作用,即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对另一个因素产生了影响。则认为这两个因素是作用于同一信息加工阶段的,当两个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即两个因素引起的效应是可加的。则认为这两个因素作用于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

(2)加因素法的一个典型实验是“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即先给被试呈现一个刺激,再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的比较刺激,让被试在比较刺激中判断目标刺激。

通过改变测试项目的质量,如模糊或清新,发现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个测试项目编码阶段变化识记项目的数量,发现被试反应时随项目数量增加而增大,并且二者呈线性变化,证明存在顺序比较阶段。

(3)反应类型的变化(是或否)会影响被试的反应时,做出否反应的反应时总是长于作出是的反应时,证明存在二择一的决策阶段。

(4)而反应类型的概率会对被试的反应时造成影响,说明存在反应组织阶段。所以,由本实验看出,认得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由以下4阶段顺序构成:对刺激项目的编码阶段—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