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r121r2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 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99
浅谈飞机起飞一发失效航径保护区绘制的方法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121-R2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Ⅰ章第121.189条规定:“涡轮发动机驱动的飞机不得以大于该飞机飞行手册中所确定的某个重量起飞,在该重量下,预定净起飞飞行轨迹以10.7米(35英尺)的余度超越所有障碍物,或者能以一个特定距离侧向避开障碍物。
”这就要求在某些地形复杂的机场,需为飞机制定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
制作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先要确定起飞航径保护区。
起飞航径保护区分为正常离场程序的保护区和单发离场程序的保护区两种。
正常起飞时,我们称正常离场程序为SID(标准仪表离场程序);发生起飞一发失效时,则称它为EOSID(一发失效仪表离场程序)。
考虑到航迹误差和飞行安全,SID和EOSID都规定有障碍物的范围(即保护区)。
按照《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的规范制作的离场程序是按飞机全发动机工作考虑的,它选取的保护区比较大,在全发工作时执行离场程序可以保证按规定的余度安全超越保护区内的障碍物。
但飞机起飞一发失效后,仍考虑这样大的保护区和同样大的爬升梯度,则允许的起飞重量过小,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令航空公司难以接受。
飞机起飞一发失效后的航径保护区,应遵守CCAR121部121.189条的规定—预定净起飞飞行轨迹以10.7米(35英尺)的余度超越所有障碍物,或者能以一个特定距离侧向避开障碍物。
该特定距离的值为下列两目中规定值的较小值:(i)90米(300英尺)+0.125D,其中D是指飞机离可用起飞距离末端的距离值;(ii)对于目视飞行规则飞行,预定航迹的航向变化小于15度时,为300米,预定航迹的航向变化大于15度时,为600米;对于仪表飞行规则飞行,预定航迹的航向变化小于15度时,为600米,预定航迹的航向变化大于15度时,为900米。
②按以上规定要求我们通常可采用三种方法来绘制飞机起飞一发失效航径保护区。
第一种方法是不按比例大小,根据跑道情况直接在图纸上绘制保护区,得出保护区大概轮廓,再通过手工计算来逐一确定障碍物是否在保护区内。
出版物刊名: 民航管理
页码: 28-28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持续适航性;副驾驶;大型飞机;延程运行;疲劳管理;《规则》;资质能力;维修方案;
摘要:6月8日,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部,以下简称《规则》),以进一步完善规章要求,确保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合规运行,保障民航运行安全。
《规则》对副驾驶进入条件、疲劳管理、延程运行持续适航性维修方案、通信和导航设施等方面进行了修订。
在副驾驶进入条件方面,为进一步加强人员资质能力建设。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是指航空主管部门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审定和认证的一套规范。
其目的是确保航空运输安全,保护乘客和货物的权益,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
一、规则适用范围规则适用于从事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的承运人,包括定期航班和包机运输。
该规则将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和相关国内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修订。
二、审定条件1.承运人必须具备维护飞机空气适航、飞行标准、机组服务和地面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2.承运人的管理机构和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且能够有效执行安全管理系统和运行控制。
3.承运人必须拥有适航合格的飞机、设备和工具,并且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查。
4.承运人必须制定并执行紧急情况应对预案,包括但不限于飞机事故、劫机、疫情等。
5.承运人必须配备合格的机组人员,包括飞行员、机械师、空乘人员等,并且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审定程序1.承运人向航空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包括相关材料和证明文件。
2.航空主管部门对承运人进行资格审核,审核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机构、操作人员、飞机空气适航、飞行标准等。
3.航空主管部门组织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飞机和设备的适航性、维护记录、安全管理系统等。
4.航空主管部门组织面试和模拟飞行考试,对承运人的机组人员进行能力评估。
5.承运人根据航空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进行改进和完善,如有必要,要重新提交申请。
6.航空主管部门根据承运人的改进情况,决定是否批准其运行合格。
四、审定后的要求1.承运人获得运行合格后,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运营,确保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2.承运人必须按照规定的频次和要求,对机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技能和知识的更新和提高。
3.承运人必须配备并维护适航合格的飞机和设备,及时更新和修复。
4.承运人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9号——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17.09.04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9号
•【施行日期】2017.10.10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已被修改
•【主题分类】民航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7年第29号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已于2017年8月29日经第14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0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
2017年9月4日附件: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9号)。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首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需要满足一系列资质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航空公司必须持有国家民航局颁发的航空运输经营许可证;航空公司必须拥有适航证书,证明其使用的大型飞机符合适航要求;航空公司必须具备适当数量和适任的飞行人员和地面服务人员;航空公司必须具备适当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进行定期的安全运营审查等。
只有满足这些资质要求,承运人才能被认定为运行合格。
其次,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需要遵守一系列运行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涵盖了飞行操作、飞机维护、乘客安全等方面。
例如,飞行操作方面,航空公司需要制定飞行操作手册,明确飞行员的职责和操作流程,并确保飞行员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飞机维护方面,航空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体系,确保飞机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乘客安全方面,航空公司需要制定紧急事件处理流程,提供安全培训,并建立投诉处理机制等。
此外,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监控体系通过监测、评估和纠正运输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和风险,确保运行合格。
安全管理体系则通过分析和评估安全风险,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航空公司需要建立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分析系统,不断改进运行安全和服务质量。
最后,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还需要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监管部门会定期对航空公司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符合规定。
航空公司需要向监管部门报告运营情况,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并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和改进。
总之,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是确保运输安全和维护乘客权益的重要规定。
这些规则对航空公司的资质、运营规范、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通过监管和审查,确保航空公司的运行合格。
这不仅有助于保障乘客的安全和权益,也促进了航空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飞行签派员值勤时间指南1.目的为正确理解和执行CCAR121部对飞行签派员值勤时间的要求,向航空承运人提供飞行签派员配备、排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考虑因素等方面的指导,特指定本咨询报告。
2.适用范围适用于按照121部实施国内、国际定期载客运行的合格证持有人。
3.参考材料《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R2);《航空公司运行中心(AOC)的政策与标准》(AC121-004咨询通告)《中国民航飞行运行监察员手册》第三卷相关章节。
4.背景近年来,随着航空运输量和飞机数量的增加,合格证持有人在飞行签派员配置、人力资源管理、排班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121.503条对飞行签派员值勤时间限制做了具体规定,121.395条也要求在签派中心“安排有足够数量的合格飞行签派员,以确保对每次飞行进行适当的运行控制”。
但在实际运行中,合格证持有人在判定如何排班才能满足值勤时间限制要求、哪些岗位应当遵守值勤时间限制、配置多少飞行签派员才能达到规章要求等方面存在不同认识。
航空运营人飞行签派员值勤时间超时的问题往往是由于人力资源不足造成的,除考虑适当增加人力资源以及采取合理的排班外,还要考虑如何提高运行控制自动化程度,设置有效的运行控制工作流程等。
另外,合格证持有人在引进飞机前,还应当考虑对飞行签派员的人机比做相应的评估。
本咨询通告对航空规章中有关飞行签派员值勤时间的条件做了详细解释,还提供了一些衡量签派人力资源配置与运行控制中心以及机队规模之间关系的评估方法,供合格证持有人参考。
5.定义5.1值勤时间值勤时间是指,飞行签派员为签派飞机而了解气象情况和飞行运行时刻开始,至所签派的每架飞机已经完成飞行,或者已超出其管辖范围,或者由另一位经审定合格的飞行签派员接替其工作时止。
对于每个飞行签派员的单次连续性最长值勤时间,合格证持有人不得安排超过10小时。
5.2连续24小时连续24小时是指,从任意时刻起,向后倒推算的24小时内,飞行签派员的值勤和休息时间应当满足121.503(b)(2)的规定。
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2017修订)【法规类别】航空运输【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35号【发布部门】交通运输部【发布日期】2017.12.18【实施日期】2018.01.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35号)《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已于2017年12月13日经第24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1月29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7年12月18日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A章总则第129.1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运行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和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运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则。
第129.3条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a)持有外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颁发的批准其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b)使用飞机或者直升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起降,实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飞行。
第129.5条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a)公共航空运输: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为他人提供旅客、行李、邮件或者货物运送服务的行为。
(b)定期公共航空运输:按照承运人预先公布的起飞时间、起始地点和终止地点实施的公共航空运输。
包括公布航班时刻表的定期航班运输,以及在定期航班运输的航线上临时增加的、预先确定起飞时间并告知旅客的加班运输。
不包括承运人与客户协商确定上述时间和地点的公共航空运输包机飞行。
(c)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除定期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公共航空运输。
(d)湿租:按照租赁协议,承租人租赁飞机时携带出租人一名或者多名机组成员的租赁。
(e)主任监察员: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指定的代表其签署运行规范的人员。
交通运输部关于《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政策的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04.15•【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政策解读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交通运输部2024年第7号令,以下简称CCAR-121部),于2024年4月13日起正式实施。
为便于有关单位和个人更好地理解CCAR-121部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解读如下:一、修订背景CCAR-121部是民航飞行标准领域的一部重要规章,规范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确保其达到并保持规定的运行安全水平。
CCAR-121由交通运输部于2017年9月发布,2020年5月和2021年3月作了两次局部修改。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国家整体安全观的新要求,对标国际民航公约附件近年来更新的政策和标准,促进新形势下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对CCAR-121部进行了系统性修订。
二、主要内容此次CCAR-121部修订,除针对国际民航公约附件的新变化进行了国内规章转化外,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运输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飞行运行管理体系、持续适航管理体系、人员资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管理政策和标准进行了梳理和完善,具体内容如下:(一)在运输航空公司准入条件方面,根据目前行业运行实践和国产飞机发展情况,结合通航法规体系重构的制度安排,调整CCAR-121部的适用范围为“多发涡轮驱动的运输类飞机”,提高CCAR-121部运输航空公司的准入门槛和运行安全标准,以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二)在运输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增加了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和条件要求,细化了对安全管理体系和落实岗位责任的相关政策,全面落实“三管三必须”。
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是指对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以下简称“航空公司”)进行运行合格性审查的规定。
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目的是确保航空公司在飞行安全、人员培训、飞机维护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符合国际标准,以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准时运输。
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实施主体是民航总局,具体负责组织审定的部门是民航运输管理局。
航空公司经过运行合格审定后,获得航空公司运行合格证书,方可承担公共航空运输服务。
运行合格审定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飞行安全:航空公司必须具备完善的飞行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飞行手册、飞行指引等文件的编制、更新和执行。
此外,航空公司还需要定期进行飞行员培训、机组成员值机安检等工作,以确保飞行安全。
2.人员培训: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机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需要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飞行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人员管理和现场协调等。
3.飞机维护:航空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飞机维护管理体系,确保飞机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
维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关资质,并对飞机进行定期的检验、维修和更新。
4.运营管理:航空公司的运营管理包括航班调度、客户服务、运力管理等方面。
航空公司需要制定运营指引,确保员工工作的协调一致,保证航班能够准时、安全地运行。
为确保运行合格审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民航总局还设立了专门的审定员队伍,并制定了审定标准和流程。
审定员将根据规定的标准对航空公司进行现场检查,以评估其运行合格性。
评估结果将会对外公布,并与航空公司进行沟通和反馈。
总之,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是保障航空公司运行合格的重要制度。
通过对航空公司的审定,可以提升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为乘客和货物的运输提供可靠保障。
同时,规范的审定流程也有利于促进航空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旧版CCAR-121差异说明
根据民航总局第140号局长令,《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二次修订版(编号CCAR-121-R2)于20XX年6月1日起施行。
按照CCAR-121-R2的规定,在20XX年4月1日之前按旧版CCAR-121FS通过审定的合格者持有人,应当与20XX年1月1日之前,通过按照CCAR-121-R2进行的补
充审定,为此公司计划于20XX年上半年接受局方的补充审定。
按照总签刘副经理的布置,为方便大家学习,现将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说明如下,大家可以用下列目录链接查询有关章节
A章总则2 B章运行合格审定的一般规定2 C章管理运行合格证持有人的一般规定3 E章国内、国际定期载客运行的航路的批准3 F 章补充运行的区域和航路批准3 G章手册的要求3 H章飞机的要求4 I章飞机性能使用限制4 J 章特殊适航要求4 K章仪表和设备要求5 L 章飞机维修5 M章机组成员和其他航空人员的要求6 N章训练大纲6 O章机组成员的合格要求7 P章机组成员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8 Q章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值勤时间限制8 T章飞行运作8 U章签派和飞行放行9 V章记录和报告11 W章双发飞机延伸航程运行(ETOPS)11 X 章应急医疗设备和训练11 Y章罚则11 Z章附则12附件A 定义12附件B 急救箱和应急医疗箱12附件C 本规则121.161规定的应急撤离程序演示准则12附件D 飞行训练要求12附件E 熟练检查要求12附件F 民用飞机训练分级12附件G 高级飞行模拟机的使用12附件H 双发飞机延伸航程运行(ETOPS)——运行和飞机合格审定要求12附件I 多普勒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12第二次修订说明12。
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9.05.05•【文号】[第83号]•【施行日期】1999.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FS)的决定》(发布日期:2000年7月18日实施日期:2000年7月18日)修改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83号)现发布《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FS),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刘剑锋一九九九年五月五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运行合格审定的一般规定第三章管理运行合格证持有人的一般规定第四章航路的批准第五章手册的要求第六章飞机的要求第七章飞机性能使用限制第八章机组成员和其他航空人员的要求第九章训练大纲第十章机组成员的合格要求第十一章机组成员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和休息要求第十二章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值勤时间限制第十三章飞行运作第十四章签派放行第十五章记录和报告第十六章双发飞机延伸航程运行(ETOPS)第十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八章附则附件一定义附件二急救箱和应急医疗箱附件三本规则第四十条规定的应急撤离程序演示准则附件四飞行训练要求附件五熟练检查要求附件六民用飞机训练分级附件七高级飞行模拟机的使用附件八双发飞机延伸航程运行(ETOPS)--运行和飞机合格审定要求附件九多普勒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关于《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说明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的持续监督检查,保证其达到并保持规定的运行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使用最大起飞全重5700千克以上的多发飞机,从事国内或国际定期、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经营活动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为保障公共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有效性,国际民航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规定,包括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进行审定。
以下是有关这一审定规则的详细内容。
首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审定需遵循国际民航组织的规章和标准。
国际民航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国际民航事业的发展,其制定的规章和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民航机构。
因此,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必须遵守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并确保其运行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在审定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评估承运人的组织结构、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职权,并核实其能否有效管理运营活动。
此外,还需评估承运人的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
2.设备和设施:评估承运人的飞机、地面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包括飞机的安全性能、维护保养情况和地面设施的安全和使用情况。
3.人员资质和培训:评估承运人的飞行员、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包括其所具备的技能和经验是否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4.运行程序和规程:评估承运人的运行程序和规程是否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包括运行手册、规章制度和飞行操作程序等。
5.安全管理系统:评估承运人的安全管理系统是否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的安全风险,包括事故调查和报告制度、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等。
最后,针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审定,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持续符合审定要求。
此外,还应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便于各国民航机构之间进行合作和协调,共同促进公共航空运输的安全和发展。
总之,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审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公共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相关机构应遵循国际民航组织的规章和标准,综合考虑组织架构、设备设施、人员资质和培训、运行程序和规程、安全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承运人持续符合审定要求,并采取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措施,以推动公共航空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
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A章㊀总㊀㊀则第129.1条㊀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运行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和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运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则.第129.3条㊀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 (a)持有外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颁发的批准其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b)使用飞机或者直升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起降,实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飞行.第129.5条㊀定义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a)公共航空运输: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民用航空器为他人提供旅客㊁行李㊁邮件或者货物运送服务的行为.(b)定期公共航空运输:按照承运人预先公布的起飞时间㊁起始地点和终止地点实施的公共航空运输.包括公布航班时刻表的2定期航班运输,以及在定期航班运输的航线上临时增加的㊁预先确定起飞时间并告知旅客的加班运输.不包括承运人与客户协商确定上述时间和地点的公共航空运输包机飞行.(c)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除定期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公共航空运输.(d)湿租:按照租赁协议,承租人租赁飞机时携带出租人一名或者多名机组成员的租赁.(e)主任监察员: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指定的代表其签署运行规范的人员.第129.7条㊀运行合格审定和监督检查的基本要求(a)本规则第129.3条规定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应当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指定管辖权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按照本规则实施的运行合格审定,取得民航地区管理局颁发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规范»(以下简称运行规范),方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b)«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规范»的持有人(以下简称运行规范持有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应当遵守下列文件中的相应规定:(1)本规则以及按本规则颁发的运行规范;(2)«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其附件一«人员执照的颁发»㊁附件六«航空器运行»㊁附件八«航空器适航性»的标准条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和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3中对外国民用航空器进行运行管理㊁安全管理㊁安全保卫和空中交通管制的相关规定;(4)其他相关法律㊁法规和规章.(c)运行规范持有人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为其颁发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中所规定的运行条件和限制,同样适用于运行规范持有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运行.民航地区管理局颁发的运行规范所批准的运行范围不得超出上述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中批准的范围.运行规范持有人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为其颁发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的内容发生变化,需要对按本规则颁发的运行规范作相应修改的,运行规范持有人应当立即通知相应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并在通知后五个工作日内按照本规则第129.35条的要求申请运行规范的修改.(d)运行规范持有人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为其颁发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中没有具体规定,但是我国有明确要求的特殊运行(例如高高原运行),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确定其具备运行能力后,运行规范持有人方可实施该种运行. (e)运行规范持有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行时,应当接受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对其民用航空器和人员实施的监督检查.(f)对于«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六«航空器运行»规定的标准和建议措施,如果运行规范持有人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已4经向国际民航组织通知了差异,运行规范持有人可以向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相应的偏离申请.偏离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批准.第129.9条㊀豁免(a)对于符合下列要求从事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可以适用简化程序,不取得运行规范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运行: (1)任意连续十二个日历月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总飞行班次不超过十次,或者在特定时期内从事某项特定的运输任务.特定的运输任务是指紧急医疗救护㊁救灾㊁特殊人员物资转移等具有特殊性质,对社会公众具有特殊意义,且时间紧迫的民航运输任务.(2)向中国民用航空局提供承运人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颁发的批准其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并证明其具有安全运行能力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b)前款所述的承运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行时,应当接受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对其民用航空器和人员实施的监督检查.(c)对于本规则没有明确允许偏离的条款,运行规范持有人在提出恰当的理由㊁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证明这些安全措施能够保证同等安全水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民航地区管理局向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出豁免申请.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运行规范持有人可以不执行相应的本规则条款,而执行中国民用航空局在作出此5项批准时所列明的规定㊁条件或者限制.豁免是遵守本规则的一种替代做法,遵守所颁发的豁免及其条件和限制,就是遵守本规则.第129.11条㊀湿租的限制运行规范持有人不得湿租除按本规则颁发的运行规范持有人或者«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 C A R 121)㊁«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 C A R 135)所规定的合格证持有人以外的运营人的民用航空器实施本规则运行.B章㊀运行合格审定的条件和程序第129.21条㊀运行规范的颁发条件申请运行规范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申请人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为其颁发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中允许申请人实施所申请的运行;(b)按照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的规定,配备了合格和足够的人员㊁设备㊁设施,满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安全运行的要求;(c)经过运行评估,达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行的安全水平;(d)如果申请湿租运行,需要满足本规则第129.11条的规定.第129.23条㊀申请运行规范需要提交的材料6(a)申请人应当向中国民用航空局指定管辖权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以下材料:(1)按规定格式填写的申请书;(2)申请人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为其颁发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并载明批准其实施的运行范围和运行种类等事项;(3)计划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用航空器的清单,并载明民用航空器的型号㊁国籍和登记标志;(4)初次申请定期公共航空运输的申请人,应当提交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经济批准的文件;(5)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b)申请书应当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的内容如实填写.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c)申请人提交的上述文件应当使用中文或者英文版本的纸质或者电子文件.其中,申请书应当是由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人签署的原件或者其扫描件.第129.25条㊀申请的受理(a)对于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申请材料齐7全㊁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材料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受理申请.(b)民航地区管理局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申请,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对不予受理的,应当注明理由.第129.27条㊀审查和批准(a)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做出许可决定.二十个工作日不能做出决定的,经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民航地区管理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需要实施检验㊁检测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入前述二十个工作日的期限.(b)民航地区管理局依法作出不予颁发运行规范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c)运行规范应当由主任监察员签字.(d)运行规范持有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行,不符合安全和公共利益需要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按照下列程序修改运行规范:(1)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书面形式提出修改内容,通知运行规范持有人;(2)运行规范持有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对修改内容向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书面意见;8(3)民航地区管理局在考虑运行规范持有人的意见后,作出决定并通知运行规范持有人;(4)运行规范持有人可以在收到通知后五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诉意见,民航地区管理局考虑运行规范持有人的申诉意见后,作出决定并颁发运行规范的修改项.(e)如果民航地区管理局发现存在危及安全㊁需要立即行动的紧急情况,不能按照本条(d)款规定的程序修改运行规范,则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民航地区管理局可以单方面决定修改运行规范,修改项在运行规范持有人收到该修改通知之日起生效;(2)在发给运行规范持有人的通知中,应当说明原因,指出存在危及安全㊁需要立即行动的紧急情况,或者指出不及时修改运行规范将违背公共利益的情况.第129.29条㊀运行规范的内容运行规范至少包含下列内容:(a)运行规范持有人的名称和地址;(b)运行规范持有人与民航地区管理局进行业务联系的机构的名称和通信地址;(c)运行规范的编号和生效日期;(d)管辖该运行规范持有人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内设机构的名称;(e)被批准的运行种类,包括定期载客运行㊁不定期载客运行9和全货机运行;(f)说明经审定,该运行规范持有人符合本规则的相关要求,批准其按所颁发的运行规范实施运行;(g)对每种运行的实施规定的权利㊁限制和主要程序;(h)每个厂商㊁型号和系列的民用航空器在运行中需要遵守的其他程序;(i)批准使用的每架民用航空器的型号㊁系列编号㊁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运行中需要使用的每个正常使用机场㊁备降机场和加油机场;(j)机场的限制;(k)按照规定颁发的豁免或者批准的偏离;(l)说明基于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民航地区管理局可以修改运行规范;(m)民航地区管理局认为应当包含的其他内容.第129.31条㊀运行规范的有效期限除发生下列失效的情况外,运行规范长期有效:(a)运行规范持有人自愿放弃,则运行规范全部失效;(b)民航地区管理局依法撤销该运行规范,则运行规范全部失效;(c)运行规范持有人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为其颁发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失效,则运行规范全部失效; (d)运行规范持有人连续十二个日历月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01境内的运行,则运行规范全部失效;(e)民航地区管理局部分或者全部撤销运行规范的相关条款,则运行规范相应的部分或者全部条款失效.第129.33条㊀运行规范的保存和检查运行规范持有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与民用航空器运行相关的分支机构和代理人应当保存一份现行有效运行规范的影印件,并且应当接受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的检查.第129.35条㊀运行规范持有人申请变更的情形(a)运行规范持有人可以申请修改按本规则颁发的运行规范.(b)运行规范持有人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为其颁发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的内容发生变化,运行规范持有人应当按照本规则第129.7条(c)款要求修改运行规范.(c)运行规范持有人申请修改其运行规范,受理㊁审查和批准按照本规则第129.25条和第129.27条的规定进行.C章㊀运行的一般要求第129.41条㊀民用航空器和机组应当携带的文件资料(a)运行规范持有人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用航空器上至少应当携带下列文件:(1)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为其颁发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副本;11(2)民用航空器的国籍登记证㊁适航证和无线电台执照; (3)运行手册中与机组人员所履行的职责相关的部分.其中,与飞行的实施直接相关的部分,应当放置在机组成员值勤时易于取用的位置;(4)民用航空器飞行手册或者等效资料;(5)包含民用航空器维修信息的飞行记录本.(b)除本条(a)款所述文件外,还应当根据运行的实际情况,在民用航空器上携带与运行的类型和区域相适应的下列文件: (1)重量与平衡单,以及旅客和货物装载舱单; (2)签派或者飞行放行单,以及满足国际民航组织要求的飞行计划;(3)航行通告㊁航空信息服务文件和相应的气象资料; (4)适用于运行区域的航图.(c)飞行机组成员应当携带适用于该次运行的航空人员执照和体检合格证.第129.43条㊀按照运行手册实施运行运行规范持有人的航空人员和其他直接参与运行的个人,应当按照运行规范持有人的运行手册实施运行.第129.45条㊀飞行记录器和驾驶舱话音记录器数据的保留运行规范持有人的民用航空器发生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调查的事故或者事故征候后,应当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要求保留并提供飞行记录器和驾驶舱话音记录器所记载的数据.21第129.47条㊀应急频率的监听运行规范持有人的民用航空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飞行过程中,机组应当有效监听V H F121.50M h z应急频率,避免出现通信失效.第129.49条㊀地形警告系统和机载防撞系统的安装要求运行规范持有人使用的民用航空器应当安装近地警告系统(G P W S)㊁A类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T AW S),以及机载防撞系统(A C A SⅡ,等同于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T C A SⅡ)7.1版本).第129.51条㊀民用航空器与机场的使用(a)运行规范持有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未列在运行规范中的民用航空器,发生紧急情况的除外.(b)在制定飞行计划时,运行规范持有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未列在运行规范中的机场作为目的地机场或者目的地备降机场,发生紧急情况的除外.D章㊀监督检查第129.61条㊀监督检查的实施(a)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对运行规范持有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与民用航空器运行相关的分支机构和代理人进行检查;运行规范持有人的民用航空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停留时,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登机检查.31(b)通过上述方式无法确认运行规范持有人安全运行能力的,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可以在必要时对运行规范持有人设在其本国境内的基地实施检查,以及进入运行规范持有人的民用航空器驾驶舱实施航路检查.(c)运行规范持有人应当接受并配合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对其民用航空器和人员实施的监督检查.(d)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对运行规范持有人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包括对各种手册和文件的检查;登机检查时,可以对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状态㊁民用航空器携带的文件资料以及航空人员的证件等进行检查.第129.63条㊀对运行规范的撤销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实施检查和运行评估,发现运行规范持有人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撤销运行规范的相关条款.E章㊀法律责任第129.71条㊀未取得本规则运行规范或者未按照第129.9条(a)款获得批准从事本规则规定的运行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未按照本规则第129.7条(a)款取得运行规范或者未按照本规则第129.9条(a)款获得批准即从事本规则第129.3条规定的运行活动的,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责令其41停止上述运行活动,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罚.第129.73条㊀存在弄虚作假情况的处罚(a)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运行规范的,民航地区管理局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运行规范,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运行规范.(b)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以欺骗㊁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运行规范的,由民航地区管理局给予警告,或者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撤销运行规范的批准;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运行规范.第129.75条㊀违反本规则规定的运行的处罚(a)运行规范持有人违反批准的运行规范实施运行的,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b)运行规范持有人或者按照本规则第129.9条(a)款获得批准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存在下列行为的,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三万元以下的罚款:(1)违反本规则第129.7条(b)款第(2)项要求,未能遵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其附件一«人员执照的颁发»㊁附件六«航空器运行»㊁附件八«航空器适航性»的标准条款的,取得相应豁免或者偏离批准的除外;(2)违反本规则第129.7条(c)款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行未能遵守所在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为其颁发的航空运营人51合格证和运行规范中所规定的运行条件和限制的; (3)违反本规则第129.9条(c)款要求,未执行颁发豁免时所列的规定㊁条件或者限制的;(4)违反本规则第129.41条要求,未按规定携带文件资料的; (5)违反本规则第129.45条要求,未按要求保留并提供飞行记录器和驾驶舱话音记录器所记载的数据的;(6)违反本规则第129.47条要求,未有效监听应急频率导致通信失效的;(7)违反本规则第129.49条要求,未安装近地警告系统(G P W S)㊁A类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T AW S),以及机载防撞系统(A C A SⅡ,等同于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T C A SⅡ)7.1版本)的.(c)运行规范持有人或者按照本规则第129.9条(a)款获得批准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违反本规则第129.9条(b)款或者第129.61条要求,拒绝㊁阻碍中国民用航空局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督检查的,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d)运行规范持有人的航空人员和其他直接参与运行的个人,不按照运行规范持有人运行手册实施运行,导致违反本规则规定的,由民航地区管理局处警告或者一千元以下的罚款.61F章㊀附㊀㊀则第129.81条㊀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管理对于持有香港㊁澳门特别行政区民用航空管理当局颁发的航空运营人合格证和运行规范,使用飞机或者直升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共航空运输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参照本规则进行管理.第129.83条㊀守法信用信息记录对运行规范持有人的撤销运行规范㊁行政处罚㊁行政强制等处理措施及其执行情况记入守法信用信息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示.第129.85条㊀施行本规则自2018年1月29日起施行.民航总局于2004年8月23日公布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民航总局令第127号)同时废止.本规则施行之前已经取得运行规范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应当于2018年7月29日之前符合本规则的相应要求.71。
飞行签派实务知识飞行签派实务知识(1)1、CCAR121R2,CCAR65R1,CCAR97的内容是什么?CCAR121R2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999年5月5日公布,2000年7月18日第一次修订,2005年2月25日第二次修订) 民航总局令第140号CCAR65R1《民用航空飞行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1999年10月15日公布,2004年12月16日第一次修订)民航总局令第136号CCAR97 《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1991年8月22日发布 2001年2月26日第一次修订)民航总局令第98号2、CCAR121R2对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是什么?答:第121.501条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a)在国内、国际定期载客运行中担任飞行签派员的人员,应当持有飞行签派员执照,并且按照本规则N章批准的训练大纲,圆满完成相应飞机组类中的一个型别飞机的下列训练:(1)飞行签派员初始训练,但是如果该飞行签派员已对同一组类的另一型别飞机接受了初始训练,则只需完成相应的转机型训练。
(2)运行熟悉,在驾驶舱观察按照本规则实施的运行至少5小时(含一次起飞和着陆)。
对于驾驶舱没有观察员座位的飞机,可以在配备耳机或者喇叭的前排旅客座位上观察。
本款要求可以用额外增加一次起飞和着陆代替一个飞行小时的方法,将运行熟悉小时数减少至不低于2.5小时。
(3)对于新引进组类的飞机,在开始投入本规则运行后90天之内,不满足本款第(2)项中运行熟悉要求的人仍可以担任飞行签派员。
(b)飞行签派员所签派的飞机与原签派的同型别飞机存在差异时,应当接受该飞机的差异训练。
(c)飞行签派员应当在前12个日历月内完成定期复训地面训练和资格检查。
(d)飞行签派员应当在前12个日历月内在其签派的每一组类飞机的一个型别飞机上,满足本条(a)款第(2)项中的运行熟悉要求。
对每一组类飞机,本款要求可以使用按照本规则第121.407条批准的该组类一个型别的飞行模拟机,完成训练观察5小时的方法来满足。
1、目的本咨询通告是对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121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有关特殊机场运行要求的细化,为CCAR-121部合格证持有人申请进入高原机场运行和在高原机场运行实施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本咨询通告为局方对合格证持有人在高原机场运行的批准和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咨询通告适用于按CCAR-121部运行的合格证持有人。
3、定义a.一般高原机场:海拔高度在1524米(5000英尺)及以上,但低于2438米(8000英尺)的机场。
b.高高原机场:海拔高度在2438米(8000英尺)及以上的机场。
c.高原机场:一般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统称高原机场。
d.高高原机场运行:合格证持有人以高高原机场为目的地机场或起飞地机场的运行。
e.高高原机场运行关键系统:根据高高原机场运行的特点,失效会导致危及安全或运行困难的系统。
f.高高原机场运行敏感部件:指在实施高高原机场运行的航空器上,易受到高高原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失效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危及飞行安全的部件。
4、基本要求4.1合格证持有人的基本要求a.以非高原机场为主运行基地新成立的合格证持有人连续运行一年或积累500个起落后方可在一般高原机场运行;除非符合本条c款的有关要求,在一般高原机场连续运行一年且至少积累300个起落后方可在高高原机场运行。
b.除非符合本条c款的有关要求,以一般高原机场为主运行基地新成立的合格证持有人,在一般高原机场连续运行一年且至少积累300个起落后方可在高高原机场运行。
c.以高高原机场为主运行基地的申请人,或偏离本条a、b款的规定申请缩短进入高高原机场运行时限的合格证持有人应符合下列条件:(1)规章中规定的申请人或合格证持有人实施运行所必需的管理人员(运行副总经理或总飞行师之一、维修副总或总工程师之一),近十年内应具备三年以上的高高原运行和维护管理经验;(2)申请人或合格证持有人的飞行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运行控制部门负责人和机务工程部门负责人近五年内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的高高原运行和维护管理经验。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民航总局令第127号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2004年8月23日发布)CCAR-129 民航总局办公厅制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 127 号现发布《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元元二○○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目录A章总则 (1)129.1 [目的和依据] (1)129.3 [适用范围] (1)129.5 [定义] (1)129.7 [运行合格审定和监督检查的基本要求] (2)129.9 [使用等效标准情况下的偏离] (3)B章运行合格审定的条件和程序 (4)129.21 [运行规范的申请] (4)129.23 [申请的受理] (5)129.25 [审查和决定] (5)129.27 [运行规范的内容] (6)129.29 [运行规范的有效期限] (7)129.31 [运行规范的保存和检查] (8)129.33 [运行规范的修改] (8)C章监督检查的一般要求 (10)129.41 [监督检查的实施] (10)129.43 [航空器应携带的文件资料] (11)129.45 [飞行记录器数据的保留] (11)D章法律责任 (12)129.61 [概则] (12)129.63 [警告和罚款] (12)E章附则 (13)129.71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管理].13 129.73 [施行] (13)附录A 运行规范申请书的内容要求 (14)关于《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说明 (18)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A章总则129.1 [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运行的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和监督检查,保证其在中国境内的运行安全,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则。
129.3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a)持有外国民用航空管理当局颁发的批准其实施公共航空运输飞行的航空营运人合格证或其他等效证件;(b)使用或计划使用飞机或直升机在中国境内进行起降,实施定期或不定期公共航空运输飞行。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999年5月5日公布,2000年7月18日第一次修订,2005年2月25日第二次修订)CCAR-121FS-R2《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目录A章 总 则 4B章 运行合格审定的一般规定 7C章 管理运行合格证持有人的一般规定 12E章 国内、国际定期载客运行的航路的批准 16F 章 补充运行的区域和航路批准 19G章 手册的要求 22H章 飞机的要求 26I章 飞机性能使用限制 29J 章 特殊适航要求 36K章 仪表和设备要求 39L 章 飞机维修 64M章 机组成员和其他航空人员的要求 70N章 训练大纲 73O章 机组成员的合格要求 88P章 机组成员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 和休息要求 95Q章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值勤时间限制 100T章 飞行运作 102U章 签派和飞行放行 119V章 记录和报告 132W章 双发飞机延伸航程运行(ETOPS) 138X 章 应急医疗设备和训练 149Y章 罚则 150Z章 附 则 152附件A 定义 153附件B 急救箱和应急医疗箱 156附件C 本规则第121.161条规定的应急撤离程序演示准则 158附件D 飞行训练要求 160附件E 熟练检查要求 172附件F 民用飞机训练分级 180附件G 高级飞行模拟机的使用 181附件H 双发飞机延伸航程运行(ETOPS) ——运行和飞机合格审定要求 183附件I 多普勒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 192第二次修订说明 196A章 总 则第121.1条 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保证其达到并保持规定的运行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则。
第121.3条 适用范围(a)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航空运营人实施的下列公共航空运输运行:(1)使用最大起飞全重超过57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2)使用旅客座位数超过30座或者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3)使用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全货物运输飞行。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999年5月5日公布,2000年7月18日第一次修订,2005年2月25日第二次修订)CCAR-121FS-R2《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目录A章 总 则 4B章 运行合格审定的一般规定 7C章 管理运行合格证持有人的一般规定 12E章 国内、国际定期载客运行的航路的批准 16F 章 补充运行的区域和航路批准 19G章 手册的要求 22H章 飞机的要求 26I章 飞机性能使用限制 29J 章 特殊适航要求 36K章 仪表和设备要求 39L 章 飞机维修 64M章 机组成员和其他航空人员的要求 70N章 训练大纲 73O章 机组成员的合格要求 88P章 机组成员值勤期限制、飞行时间限制 和休息要求 95Q章 飞行签派员的合格要求和值勤时间限制 100T章 飞行运作 102U章 签派和飞行放行 119V章 记录和报告 132W章 双发飞机延伸航程运行(ETOPS) 138X 章 应急医疗设备和训练 149Y章 罚则 150Z章 附 则 152附件A 定义 153附件B 急救箱和应急医疗箱 156附件C 本规则第121.161条规定的应急撤离程序演示准则 158附件D 飞行训练要求 160附件E 熟练检查要求 172附件F 民用飞机训练分级 180附件G 高级飞行模拟机的使用 181附件H 双发飞机延伸航程运行(ETOPS) ——运行和飞机合格审定要求 183附件I 多普勒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 192第二次修订说明 196A章 总 则第121.1条 目的和依据为了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进行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保证其达到并保持规定的运行安全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则。
第121.3条 适用范围(a)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航空运营人实施的下列公共航空运输运行:(1)使用最大起飞全重超过57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定期载客运输飞行;(2)使用旅客座位数超过30座或者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不定期载客运输飞行;(3)使用最大商载超过3400千克的多发飞机实施的全货物运输飞行。
(b)对于适用于本条(a)款规定的航空运营人,在本规则中称之为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
(c)对于按照本规则审定合格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授权相关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按照审定情况在其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中批准其实施下列一项或者多项运行种类的运行:(1)国内定期载客运行,是指符合本条(a)款第(1)项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两点之间的运行,或者一个国内地点与另一个由局方专门指定、视为国内地点的国外地点之间的运行;(2)国际定期载客运行,是指符合本条(a) 款第(1)项规定,在一个国内地点和一个国外地点之间,两个国外地点之间,或者一个国内地点与另一个由局方专门指定、视为国外地点的国内地点之间的运行;(3)补充运行,是指符合本条(a)款第(2)、(3)项规定的,除定期之外的国内或者国际运行。
(d)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应当遵守其他有关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但在本规则对相应要求进行了增补或者提出了更高标准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要求执行。
(e)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在运行中所使用的人员和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所载运的人员应当遵守本规则中的适用要求。
(f)在本规则中,对于载运邮件的飞行,视为载运货物飞行;对于同时载运旅客和货物的飞行,视为载运旅客飞行,但应当同时满足本规则中有关货物运输的条款的要求。
第121.5条 定义(a)在本规则中,局方是指民航总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
(b)除本规则其他章中另有规定外,本规则中用语的含义在本规则附件A《定义》中规定。
第121.7条 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a)民航总局对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合格审定和运行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民航总局飞行标准职能部门依据本规则组织指导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工作,制定必要的工作程序,规定运行合格证、运行规范及其申请书的统一格式。
(c)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对其所辖地区内设立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实施运行合格审定,颁发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并及时向民航总局飞行标准职能部门备案。
(d)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取得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后,即成为本规则规定的运行合格证持有人(以下简称合格证持有人)。
(e)民航地区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对其所辖地区内设立的或者在其所辖地区内运行的合格证持有人实施持续监督检查。
第121.9条 飞机的湿租(a)除经民航总局批准外,合格证持有人不得湿租境外航空运营人或者境内未按照本规则批准运行的航空运营人的飞机。
(b)合格证持有人在进行涉及湿租的运行前,应当向局方提交一份与国内外其他公共航空运营人所签订的飞机湿租租赁合同和有关批准文件的副本,局方收到租赁合同副本后,将确定合同中飞机的运行控制方,并根据需要,给合同一方或者双方分别颁发运行规范的修改项,否则合格证持有人不得进行湿租运行。
(c)合格证持有人实施湿租运行,应当提供下列需要列入运行规范的信息:(1)合同双方的名称和合同的有效期限;(2)合同所涉及的每架飞机的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3)运行种类;(4)运行的机场或者区域;(5)具体说明计划由哪一方控制运行和实施这种运行控制的时间、机场或者区域。
(d)在对前款事项作出决定时,局方将考虑下列因素:(1)机组成员资格;(2)飞机适航性和维修工作;(3)飞行签派;(4)飞机的补给服务;(5)航班计划;(6)局方认为有关的其他因素。
(e)经局方批准,合格证持有人在因特殊原因取消其飞机的飞行时,可以租用带有一名或者多名机组成员的飞机,载运其旅客进行飞行。
这种飞行应当遵守本规则相应于所实施的该种运行的规定。
第121.11条 境外运行规则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在中国境外运行时,应当遵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二《空中规则》和所适用的外国法规。
在《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和本规则的规定严于上述附件和外国法规的规定并且不与其发生抵触时,还应当遵守CCAR-61、CCAR-91和本规则的规定。
B章 运行合格审定的一般规定第121.21条 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的申请和颁发程序(a)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实施本规则第121.3条规定的运行,应向其主运营基地所在地的民航地区管理局申请颁发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
民航地区管理局按照预先申请、正式申请、文件审查、演示验证和发证五个步骤进行审查。
运行合格证的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方法向其主运营基地所在地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至少附有下列材料:(1)审查活动日程表;(2)本规则第121.133条所要求手册;(3)训练大纲及课程;(4)管理人员资历;(5)飞机及运行设施、设备的购买或者租用合同复印件;(6)说明申请人如何符合本规则所有适用条款的符合性声明。
(b)初次申请运行合格证的申请人,应当在提交申请书的同时,提交说明计划运行的性质和范围的文件,包括准许申请人从事经营活动的有关证明文件。
(c)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后的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是否受理申请。
申请人未能按照本条(a)款要求提交齐全的材料或者申请书格式不符合要求,需要申请人补充申请材料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在该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d)民航地区管理局受理申请后,将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是否符合本规则的要求进行审查,对申请人能否按照本规则安全运行进行验证检查。
对于申请材料的内容与本规则要求不符或者申请人不能按照本规则安全运行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的相关内容作出修订或者对运行缺陷进行纠正。
(e)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颁发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的决定,但由于申请人的原因延误的时间和民航地区管理局进行验证检查、组织专家评审的时间不计入前述期限。
(f)民航地区管理局作出颁发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决定的,应当在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
(g)申请人属于本规则第121.23条(b)款规定情形的,不予颁发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
对于此种情况,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121.23条 运行合格证的颁发条件(a) 申请人经过审查后符合下列全部条件,可以取得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证和相应的运行规范:(1)满足本规则和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所有适用条款的要求;(2)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的规定,配备了合格和足够的人员、设备、设施和资料,并且能够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及其运行规范实施安全运行。
(b)申请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颁发运行合格证:(1)申请人没有配备合格的或者足够的人员、设备、设施和资料,或者不能按照有关民用航空规章实施安全运行;(2)申请人原先持有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证已被吊销;(3)申请人安排或者计划安排担任本规则第121.43条(a)款规定的主要管理职位的人员,曾经担任另一合格证持有人的具有运行控制权的职位并对该合格证持有人合格证的吊销或者拟予吊销负有主要责任;(4)对本申请人或者对其股份有控制权的人员,曾对另一合格证持有人合格证的吊销或者拟予吊销负有主要责任并且对该合格证持有人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控制权。
第121.25条 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的内容(a)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证包含下列内容:(1)合格证持有人的名称;(2)合格证持有人主运营基地的地址;(3)合格证的编号;(4)合格证的生效日期;(5)负责监督该合格证持有人运行的局方机构名称或者代号;(6)被批准的运行种类;(7)说明经审定,该合格证持有人符合本规则的相应要求,批准其按照所颁发的运行规范实施运行。
(b)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运行规范包含下列内容:(1)主运营基地的具体地址,作为合格证持有人与局方进行通信联系的不同于其主运营基地地址的地址,以及其文件收发机构的名称与通信地址;(2)对每种运行的实施规定的权利、限制和主要程序;(3)每个级别和型别的飞机在运行中需要遵守的其他程序;(4)批准使用的每架飞机的型号、系列编号、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运行中需要使用的每个正常使用机场、备降机场、临时使用机场和加油机场。
经批准,这些项目可以列在现行有效的清单中,作为运行规范的附件,并在运行规范的相应条款中注明该清单名称。